CN213077148U -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7148U
CN213077148U CN202020808394.4U CN202020808394U CN213077148U CN 213077148 U CN213077148 U CN 213077148U CN 202020808394 U CN202020808394 U CN 202020808394U CN 213077148 U CN213077148 U CN 213077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drainage
drainage tube
tube
intestinal 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83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志龙
殷永芳
陈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8083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7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7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7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属于肠道引流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肠道内,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贯通,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在肠道内;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引流管的前端的外侧,所述气囊上设置有一环状内凹的气囊槽;气囊管,所述气囊管沿所述引流管排布,且所述气囊管连通所述气囊,并通过气囊管使得气囊充气后和肠道的内壁贴合;以及可吸收线,所述可吸收线位于所述肠道外,且所述可吸收线作用在肠道相对于气囊槽处。达到引流装置和肠道紧密贴合,完全阻断近端肠腔内容物通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道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时,既往经验需预置回肠造口,将肠内容物完全转流到体外;但这一方法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需二次手术回纳造口,给病人增加创伤及费用支出。通过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从肠道近端处将排泄物引流出体外,待直肠吻合口完全愈合后,拔除这一装置,使病人恢复正常的排便。
现有的引流装置和肠道近端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仍存在间隙,有可能出现排泄物朝肠道远端渗漏的情况,导致现有的引流装置阻断肠道的效果差。
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引流装置和肠道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不能完全阻断近端肠管内容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和肠道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装置和肠道紧密贴合,完全阻断近端肠腔内容物通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用于肠道内,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贯通,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在肠道内;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引流管的前端的外侧,所述气囊上设置有一环状内凹的气囊槽;气囊管,所述气囊管沿所述引流管排布,且所述气囊管连通所述气囊,并通过气囊管使得气囊充气后和肠道的内壁贴合;以及可吸收线,所述可吸收线位于所述肠道外,且所述可吸收线作用在肠道相对于气囊槽处。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为单气囊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引流管相对于人体的腹壁皮肤的外侧处;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可粘结的粘结面,粘结面可粘结在人体的腹壁皮肤上,通过粘结面使得引流管被固定在人体的腹壁皮肤上,以使得引流管相对于肠道的位置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引流管上,且所述固定座和引流管之间粘结或者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刻度标识,且刻度标识设置在引流管相对于气囊的前后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具有引流管入口,所述引流管入口位于气囊的前方。
作为优选,所述肠道分为肠道近端和肠道远端,所述气囊作用在所述肠道近端。
作为优选,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还包括: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两端贯通,所述辅助管沿所述引流管分布,且所述辅助管的前端为辅助管出口,所述辅助管出口位于所述气囊的后方,通过气囊使得辅助管出口和所述肠道远端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气囊上设置一个环状内凹的气囊槽,利用可吸收线从肠道外将肠道约束在气囊槽上,以使得肠道的肠道壁和气囊之间构成一个波浪状的贴合;进一步提高气囊和肠道之间紧密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和肠道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装置和肠道紧密贴合,完全阻断近端肠腔内容物通过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座,便于固定引流管进入肠道内的深度,避免引流管在肠道内移位;此外在引流管相对于固定座处设置刻度标识,使得操作者可以根据刻度标识得知引流管的置入深度,知晓一段时间内引流管是否有移位。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气囊作在肠道近端处,使得肠道近端被完全阻断;使得向辅助管内注入造影剂时,造影剂朝肠道远端运动,便于利用造影剂检测吻合口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的主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的主视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流管;2、气囊;21、气囊槽;3、气囊管;4、辅助管;41、辅助管出口;5、固定座;6、腹壁;7、肠道;71、肠道近端;72、肠道远端;8、可吸收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通过在气囊2上设置一个环状内凹的气囊槽21,利用可吸收线8从肠道7外将肠道7约束在气囊槽21上,以使得肠道7的肠道7壁和气囊2之间构成一个波浪状的贴合;进一步提高气囊2和肠道7之间紧密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和肠道7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装置和肠道7紧密贴合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用于肠道7内,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气囊2、气囊管3、可吸收线8、辅助管4以及固定座5。其中,气囊2用来阻断肠道7;引流管1作为主管体,用来引导排泄物流出体外。
引流管1,引流管1的两端贯通,引流管1的前端具有引流管1入口;引流管1的前端穿过腹壁6,穿设在肠道7内。
气囊2,气囊2为单气囊2结构,气囊2设置在引流管1的前端的外侧,气囊2上设置有一环状内凹的气囊槽21。其中,引流管1入口位于气囊2的前方,以便于引流管1入口相对于气囊2具有一个高度差,使得排泄物中的纤维可以存放在该高度差的空间内,避免纤维进入引流管1入口处,导致引流管1堵塞。需要说明的是,肠道7分为肠道近端71和肠道远端72,气囊2作用在肠道近端71,以此保证肠道远端72处于畅通状态,便于向肠道远端72注入造影剂或者其他药水。需要说明的是,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气囊2还可以是由两个球囊构建而成,且两个球囊中间桥接,桥接处内凹。
可吸收线8,可吸收线8位于肠道7外,且可吸收线8作用在肠道7相对于气囊槽21处。
固定座5,固定座5设置在引流管1的外表面上,且固定座5上设置有可粘结的粘结面;具体来说,固定座5设置在引流管1刚引流出体外处,将引流管1固定于人体的腹壁皮肤上。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座5套设在引流管1上,且固定座5和引流管1之间粘接、卡接或者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引流管1上设置有刻度标识,且刻度标识设置在引流管1相对于气囊2的前后位置,固定座5始终处于固定不动状态,将固定座5作为参考物来判断引流管1相对于肠道7有无移位。
气囊管3,气囊管3沿引流管1排布,且气囊管3连通气囊2,并通过气囊管3使得气囊2充气后和肠道7的内壁贴合。
辅助管4,辅助管4两端贯通,辅助管4沿引流管1分布,且辅助管4的前端为辅助管出口41,辅助管出口41位于气囊2的后方,通过气囊2使得辅助管出口41和肠道远端7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管4可以作为造影剂的注射管使用。
具体来说,气囊管3和辅助管4可以设置在引流管1的外侧,也可以置入在引流管1的内部,以便于本装置外表面光滑,便于本装置穿过腹壁6进入肠道7内。
工作原理:
将引流管1的前端经腹壁6置入在肠道近端71中,利用气囊管3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气囊2和肠道7的内壁贴合(必要是可以利用可吸收线8来进一步约束肠道7和气囊2之间的关系),利用气囊2阻断肠道7,利用引流管1进行排泄物的引流。
此外引流管1还可以作为冲洗管进行注水冲洗,辅助管4可以作为冲洗管或者造影剂注射管使用。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气囊上设置一个环状内凹的气囊槽,利用可吸收线从肠道外将肠道约束在气囊槽上,以使得肠道的肠道壁和气囊之间构成一个波浪状的贴合;进一步提高气囊和肠道之间紧密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和肠道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装置和肠道紧密贴合,完全阻断近端肠腔内容物通过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座,便于固定引流管进入肠道内的深度,避免引流管在肠道内移位;此外在引流管相对于固定座处设置刻度标识,使得操作者可以根据刻度标识得知引流管的置入深度,知晓一段时间内引流管是否有移位。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气囊作在肠道近端处,使得肠道近端被阻断;使得向辅助管内注入造影剂时,造影剂朝肠道远端运动,便于利用造影剂检测创口情况。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肠道内,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贯通,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在肠道内;
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引流管的前端的外侧,所述气囊上设置有一环状内凹的气囊槽;
气囊管,所述气囊管沿所述引流管排布,且所述气囊管连通所述气囊,并通过气囊管使得气囊充气后和肠道的内壁贴合;以及
可吸收线,所述可吸收线位于所述肠道外,且所述可吸收线作用在肠道相对于气囊槽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单气囊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引流管相对于人体的腹壁皮肤的外侧处;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可粘结的粘结面,粘结面可粘结在人体的腹壁皮肤上,通过粘结面使得引流管被固定在人体的腹壁皮肤上,以使得引流管相对于肠道的位置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引流管上,且所述固定座和引流管之间粘结或者卡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刻度标识,且刻度标识设置在引流管相对于气囊的前后位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具有引流管入口,所述引流管入口位于气囊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分为肠道近端和肠道远端,所述气囊作用在所述肠道近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还包括:
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两端贯通,所述辅助管沿所述引流管分布,且所述辅助管的前端为辅助管出口,所述辅助管出口位于所述气囊的后方,通过气囊使得辅助管出口和所述肠道远端连通。
CN202020808394.4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Active CN213077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394.4U CN213077148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394.4U CN213077148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7148U true CN213077148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8394.4U Active CN213077148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7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27572A1 (zh) 完全转流型肠造瘘管
CN213077148U (zh) 一种自闭式回肠造口引流装置
CN211798182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器
CN109589459B (zh) 一种产科剖宫产手术用膀胱定位导尿装置
CN210963312U (zh) 一种三腔密闭式可收集灌肠器
CN213100304U (zh) 一种新型导尿管
CN204766786U (zh) 双气囊灌肠肛管
CN210277852U (zh) 一种直肠排泄物助排装置
WO2021213887A1 (en) Continuity device for derivative ileostomy
CN112843375A (zh) 一种抗返流造口灌肠装置
CN112245774A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7040885U (zh) 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
CN212914022U (zh) 一次性撑开式多通道直肠肛门减压器
CN217745325U (zh) 调控性回肠末端造口管
CN209848118U (zh) 输尿管导管
CN216985857U (zh) 一种外科手术的引流导管
CN215386908U (zh) 一种防漏尿的留置导尿管
CN215739794U (zh) 一种双腔造口连通装置
CN215083199U (zh) 一种改良型造口灌肠装置
CN215608688U (zh) 一种可保护肠道吻合口的肛管
CN219662608U (zh) 一种肠道造瘘口造影检查用管
CN215653329U (zh) 一种预防贴膀胱壁的双囊导尿管
CN215426436U (zh) 大便失禁护理装置
CN219307105U (zh) 一种保证造口通畅的造口袋
CN215084013U (zh) 防漏尿导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