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3541U - 人参松土机 - Google Patents

人参松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3541U
CN213073541U CN202021025521.XU CN202021025521U CN213073541U CN 213073541 U CN213073541 U CN 213073541U CN 202021025521 U CN202021025521 U CN 202021025521U CN 213073541 U CN213073541 U CN 213073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shaft
ginseng
movable plate
upper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55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255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3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3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3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参松土机,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设置在底盘前端的前车轮和深浅调节组件、设置在底盘后端的后车轮和钉齿耙,底盘包括有上底盘和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底盘下方的下底盘,前车轮通过前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下底盘上,后车轮通过后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底盘上,变速箱分别与发动机、后轴和钉齿耙传动连接;深浅调节组件包括有连接在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用于带动上底盘相对于下底盘转动升降结构和用于限制上底盘相对于下底盘转动的限位结构。如此设置,使用本人参松土机不仅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松土质量高,进而提高了出苗率,减少了杂草,而且便于控制松土深度,保证较好的种植效果。

Description

人参松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参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参松土机。
背景技术
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为一种喜阴性植物,适宜在遮光阴凉条件下生长,气温过高或强光照射不能生长。在人参种植过程中,需要对人参的参床进行处理,达到平整后才适合栽种人参,目前主要采用人力来进行修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现有技术中,人参在种植时主要利用人力进行松土,浪费大量劳动力,利用人力松土时,不便于控制松土深度,影响种植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力对参床进行松土,费时费力,不便于控制松土深度,影响种植效果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参松土机,其能够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力对参床进行松土,费时费力,不便于控制松土深度,影响种植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参松土机,包括有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设置在所述底盘前端的前车轮和深浅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后端的后车轮和钉齿耙,所述底盘包括有上底盘和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下方的下底盘,所述前车轮通过前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底盘上,所述后车轮通过后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上,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后轴和所述钉齿耙传动连接;所述深浅调节组件包括有连接在所述上底盘和所述下底盘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上底盘相对于所述下底盘转动的升降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上底盘相对于所述下底盘转动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底盘前端的第一活动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前端的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所述下底盘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所述上底盘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底盘前端的固定板和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板内的旋转把手,所述第二活动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把手外壁、并随所述旋转把手相对于所述固定板旋转,所述旋转把手包括有杆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杆部两端的把手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的限位阀、沿所述杆部的周向呈圆弧形分布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供所述限位阀伸入的限位孔、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上用于控制所述限位阀伸缩的调节件。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设置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把手部的手刹把,所述限位阀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销套和穿设在所述销套内的销轴,所述销轴和所述销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销轴伸入所述限位孔的弹性件,所述销轴和所述手刹把之间连接有拉线。
优选地,所述上底盘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嵌入的滑孔,所述滑孔沿所述上底盘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下方第一位置的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底盘一端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转向托盘、位于所述底盘上供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端抵触的支撑位,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支撑位至所述底盘的第一位置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钉齿耙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轴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输出轴正转或反转的挂挡杆。
优选地,所述钉齿耙的上方设置有播撒装置,所述播撒装置包括有播撒箱和可转动地封堵在所述播撒箱下端开口的播撒轴,所述播撒轴与所述后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均设置为履带轮,且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外设置有履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发动机转动,通过变速箱变速换向后通过皮带传动驱动前车轮和后车轮转动,从而带动底盘沿行进方向移动;发动机转动通过变速箱变速换向后通过链条传动驱动主轴转动,即驱动钉耙轮转动,配合底盘移动完成松土。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松土质量高,进而提高了出苗率,减少了杂草。
深浅调节组件包括升降结构和限位结构,升降结构连接在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用于带动上底盘相对于下底盘转动,以使得上底盘的前端与下底盘的前端靠近或远离;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上底盘相对于下底盘转动,进而限制上底盘的前端与下底盘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前车轮和后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若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上底盘的前端与下底盘的前端远离,可以使钉齿耙随上底盘的前端下降,若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上底盘的前端与下底盘的前端靠近,可以使钉齿耙随上底盘的前端上升。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便于控制松土深度,保证较好的种植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人参松土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人参松土机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人参松土机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人参松土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底盘;2、下底盘;3、前车轮;4、后车轮;5、前轴;6、后轴;7、发动机;8、变速箱;9、钉齿耙;10、深浅调节组件;11、滑孔;12、支撑板;13、支撑杆;14、转向托盘;15、挂挡杆;16、播撒装置;17、履带;101、第一活动板;102、第二活动板;103、固定板;104、旋转把手;105、限位阀;106、手刹把。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人参松土机,包括有底盘、发动机7、变速箱8、前车轮3、后车轮4、深浅调节组件10、钉齿耙9,其中,发动机7和变速箱8固定在底盘的上方位置,用于提供传动的动力,底盘沿行进方向设置有前端和后端,这里,发动机7设置在底盘的前端,变速箱8设置在底盘的后端;前车轮3和深浅调节组件10设置在底盘的前端,后车轮4和钉齿耙9设置在底盘的后端,前车轮3和后车轮4均设置在底盘的左右两侧,通过前车轮3和后车轮4的滚动带动底盘沿行进方向位移,操控深浅调节组件10便可调节钉齿耙9的高度、进而控制松土的深浅,钉齿耙9用于对参床进行松土。具体地,钉耙轮包括主轴和焊接在主轴上的耙齿,其中,耙齿可为三角形,且不在一平面上的耙齿交错设置。
发动机7转动,通过变速箱8变速换向后通过皮带传动驱动前车轮3和后车轮4转动,从而带动底盘沿行进方向移动;发动机7转动通过变速箱8变速换向后通过链条传动驱动主轴转动,即驱动钉耙轮转动,配合底盘移动完成松土。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松土质量高,进而提高了出苗率,减少了杂草。
其中,底盘包括有上底盘1和下底盘2,上底盘1位于下底盘2的上方,在下底盘2的后端设置有转动轴,下底盘2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上底盘1的下方,具体地,上底盘1和下底盘2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肋板,转动轴固定在下底盘2的肋板上、并将上底盘1的肋板贯穿,以使下底盘2通过转动轴相对于上底盘1转动。具体地,下底盘2的肋板嵌在上底盘1的肋板内侧,下底盘2的后端连接在上底盘1的中部位置,下底盘2的前端与上底盘1的前端相靠近、并设置有深浅调节组件10,而且,钉齿耙9、发动机7和变速箱8均设置在上底盘1上。
而且,前车轮3设置有两个、并通过前轴5传动连接,前轴5穿设在下底盘2的肋板内、并可相对于下底盘2转动,后车轮4设置有两个、并通过后轴6传动连接,后轴6穿设在上底盘1的肋板内、并可相对于上底盘1转动,进而前车轮3和后车轮4均能够相对于上底盘1和下底盘2转动,并带动上底盘1和下底盘2行进。
变速箱8分别与发动机7、后轴6和钉齿耙9传动连接,发动机7产生动能、并传递给变速箱8,通过变速箱8的变速转换后再传递给后轴6和钉齿耙9的主轴,进而带动底盘行进和钉齿耙9转动松土。
这里,深浅调节组件10包括升降结构和限位结构,升降结构连接在上底盘1和下底盘2之间,用于带动上底盘1相对于下底盘2转动,以使得上底盘1的前端与下底盘2的前端靠近或远离,具体地,升降结构可以设置为支架结构或液压杆结构,以及可以带动上底盘1的前端与下底盘2的前端靠近或远离的手动或自动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上底盘1相对于下底盘2转动,进而限制上底盘1的前端与下底盘2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具体地,限位结构可以设置有多个限位挡,精准控制松土深度。这样,在前车轮3和后车轮4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若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上底盘1的前端与下底盘2的前端远离,可以使钉齿耙9随上底盘1的前端下降,若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上底盘1的前端与下底盘2的前端靠近,可以使钉齿耙9随上底盘1的前端上升。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便于控制松土深度,保证较好的种植效果。
如此设置,使用本人参松土机不仅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松土质量高,进而提高了出苗率,减少了杂草,而且便于控制松土深度,保证较好的种植效果。
本实施例中,升降结构包括有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其中,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活动板101的第一端和第二活动板102的第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活动板101的第二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下底盘2的前端,第二活动板102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底盘1的前端,以使得第一活动板101相对于下底盘2转动,第二活动板102相对于上底盘1转动,通过操控第二活动板102相对于第一活动板101转动,即可带动上底盘1的前端和下底盘2的前端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钉齿耙9的升降。而且,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之间,用于限制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的转动角度,即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之间的开合角度,这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升降结构还包括有固定板103和旋转把手104,其中,固定板103固定在上底盘1的前端、并向上延伸,且固定板103上设置有通孔,旋转把手104可转动地设置在通孔内,具体地,旋转把手104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轴承或滑动配合。第二活动板102固定在旋转把手104的外壁、并旋转把手104相对于固定板103旋转,这样,通过操控旋转把手104即可带动第二活动板102相对于第二活动板102转动,省时省力,简单便捷。为了便于转动旋转把手104,旋转把手104包括有贯穿在固定板103内的杆部和连接在杆部两端的把手部,把手部与杆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摆动把手部即可旋转杆部。
相对应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阀105、限位孔和调节件,限位孔开设在固定板103上、并呈圆弧形分布有多个,各个限位孔与旋转把手104的杆部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多个限位孔构成的圆弧以固定板103的通孔为圆心;限位阀105固定在第二活动板102上,且限位阀105的伸缩端可以伸入到限位孔内,进而限制第二活动板102相对于固定板103转动、以实现限位;调节件设置在旋转把手104的把手部,用于控制限位阀105的伸缩端位移,具体地,限位件可以设置为电动按钮,限位阀105设置为电磁阀。这样通过改变限位阀105伸入的限位孔的位置不同,即可改变第二活动板102与固定板103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的转动角度,方便控制,有利于实现一键升降。
进一步地,调节件设置为固定在把手部的手刹把106,该手刹把106可以相对于把手部转动,以实现手刹操作;限位阀105包括有销套和销轴,销套固定在固定板103上,销轴穿设在销套内,销轴和销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用于带动销轴伸入限位孔内,具体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而且,销轴和手刹把106之间连接有拉线,拉线可以穿设在旋转把手104内、并由旋转把手104上的线孔通过,这样,通过操控手刹把106旋转、便可拉动拉线,进而带动销轴由限位孔内伸出,且弹性件发生形变;取消对手刹把106施力,弹性件恢复形变、并带动销轴伸入到限位孔内。
其中,上底盘1设置有滑孔11,该滑孔11沿上底盘1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延伸,用于供下底盘2的转动轴贯穿连接,在操控深浅调节组件10时,可以使下底盘2的后端沿滑孔11滑动,有利于提升操控的适配性,方便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下底盘2的转动轴、前轴5、后轴6、钉齿耙9的主轴、第一活动板101和第二活动板102的转轴、固定板103的通孔、旋转把手104的杆部、销轴和销套的轴向均平行设置。而且,上述转动轴、第一活动板101、第二活动板102、固定板103均相对于底盘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盘下方设置有转向结构,转向结构包括支撑板12、支撑杆13、转向托盘14和支撑位,其中,支撑板12的两端分别与底盘和支撑杆13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且支撑板12连接在底盘的第一位置,支撑杆13的一端与支撑板1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或搭在前轴5上方,转向托盘14连接在支撑板12和支撑杆13之间,具体地,转向托盘14包括有用于与地面相抵的转盘和连接在转盘中心的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杆13上;支撑位用于供支撑杆13抵紧,这里,支撑位可以是设置在底盘上的凹槽,而且支撑板12和支撑杆13的长度之和大于支撑位至底盘的第一位置的距离。当支撑板12和支撑杆13伸直平行时,转向托盘14高于前车轮3和后车轮4,当支撑板12与支撑杆13弯折呈角度,且支撑杆13的端部抵在支撑位时,转向托盘14低于前车轮3和后车轮4、并能够将底盘支撑起,这样,通过转向托盘14撑地,以实现原地转向,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12两端的转轴平行设置,有利于在支撑板12、支撑杆13和底盘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稳定可靠。
其中,变速箱8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变速箱8的输入轴设置有皮带轮、并通过皮带与发动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皮带轮的外侧设置有法兰抓、并通过齿轮传动将动能传递给钉齿耙9;变速箱8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将动能传递给后轴6,并带动后车轮4转动。而且,变速箱8上设置有挂挡杆15,该挂档杆用于控制变速箱8的输出轴正转和反转,具有倒车功能,方便操作。
一些优选方案中,钉齿耙9的上方设置有播撒装置16,该播撒装置16包括有播撒箱和播撒轴,播撒箱的下端设置有供肥料或种子漏出的开口,播撒轴可转动地封堵在播撒箱下端开口处,而且播撒轴设置有播撒槽,当播撒轴转动时,肥料或者种子可以进入播撒槽、并漏到地面,实现播撒。其中,播撒轴与后轴6传动连接,具体地,后车轮4的外侧设置有三抓轴,播撒轴和三抓轴之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传动连接,这样播撒轴和后车轮4同步转动,在行进的同时实现播撒,停止行进停止播撒,播撒效果均衡稳定。
而且,前车轮3和后车轮4均设置为履带轮,且前车轮3和后车轮4外设置有履带17,如此设置,抓地能力更佳,适应环境能力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水平”“竖直”“上”“下”“左”“右”“前”“后”是在该人参松土机处于行进或自然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申请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发动机(7)和变速箱(8)、设置在所述底盘前端的前车轮(3)和深浅调节组件(10)、设置在所述底盘后端的后车轮(4)和钉齿耙(9),所述底盘包括有上底盘(1)和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1)下方的下底盘(2),所述前车轮(3)通过前轴(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底盘(2)上,所述后车轮(4)通过后轴(6)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1)上,所述变速箱(8)分别与所述发动机(7)、所述后轴(6)和所述钉齿耙(9)传动连接;所述深浅调节组件(10)包括有连接在所述上底盘(1)和所述下底盘(2)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上底盘(1)相对于所述下底盘(2)转动的升降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上底盘(1)相对于所述下底盘(2)转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底盘(2)前端的第一活动板(10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1)前端的第二活动板(102),所述第一活动板(101)远离所述下底盘(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02)远离所述上底盘(1)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板(10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02)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底盘(1)前端的固定板(103)和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板(103)内的旋转把手(104),所述第二活动板(102)固定在所述旋转把手(104)外壁、并随所述旋转把手(104)相对于所述固定板(103)旋转,所述旋转把手(104)包括有杆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杆部两端的把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有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板(102)上的限位阀(105)、沿所述杆部的周向呈圆弧形分布在所述固定板(103)上的多个供所述限位阀(105)伸入的限位孔、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上用于控制所述限位阀(105)伸缩的调节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置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把手部的手刹把(106),所述限位阀(105)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3)上的销套和穿设在所述销套内的销轴,所述销轴和所述销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销轴伸入所述限位孔的弹性件,所述销轴和所述手刹把(106)之间连接有拉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盘(1)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嵌入的滑孔(11),所述滑孔(11)沿所述上底盘(1)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下方第一位置的支撑板(1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远离所述底盘一端的支撑杆(13)、位于所述支撑板(12)和所述支撑杆(13)之间的转向托盘(14)、位于所述底盘上供所述支撑杆(13)远离所述支撑板(12)一端抵触的支撑位,所述支撑板(12)和所述支撑杆(13)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支撑位至所述底盘的第一位置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8)的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7)和所述钉齿耙(9)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轴(6)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8)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输出轴正转或反转的挂挡杆(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钉齿耙(9)的上方设置有播撒装置(16),所述播撒装置(16)包括有播撒箱和可转动地封堵在所述播撒箱下端开口的播撒轴,所述播撒轴与所述后轴(6)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3)和所述后车轮(4)均设置为履带轮,且所述前车轮(3)和所述后车轮(4)外设置有履带(17)。
CN202021025521.XU 2020-06-05 2020-06-05 人参松土机 Active CN213073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5521.XU CN21307354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人参松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5521.XU CN21307354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人参松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3541U true CN213073541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1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5521.XU Active CN21307354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人参松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3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3698U (zh) 一种葱姜开沟起垄机
CN104521352A (zh) 一种撒肥抓土覆土机
CN104365246A (zh) 一种撒肥及抓土覆土方法
CN213073541U (zh) 人参松土机
CN210491583U (zh) 一种水田中耕除草机
CN204579043U (zh) 玉米行间双侧同步施肥培土机
CN103931287A (zh) 田园起垄机
CN206341588U (zh) 一种种子撒布量可控的播种机
CN111066395A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播种装置
CN205142871U (zh) 山药收获机
KR102319528B1 (ko) 손수레식 동력 제초기
CN205161082U (zh) 硬地开沟培土机
CN205546479U (zh) 农用松土开沟机具
CN201700137U (zh) 水旱两用船式旋耕机
CN208441052U (zh) 一种u型渠道螺杆推进式混凝土衬砌机
CN202663785U (zh) 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
CN207505362U (zh) 一种旋耕起垄机
CN204796108U (zh) 自走式园林开沟机
CN2472464Y (zh) 自行式农用松土打沟机
US3637025A (en) Power driven cultivator
CN106818332B (zh) 一种前挂式高效铺膜机及其作业方法
CN207099643U (zh) 一种机动式前后驱垄作精量播种机
CN204796069U (zh) 自走式园林锄草机
CN206518016U (zh) 一种自走式农用牵引机架
CN217308179U (zh) 一种用于人参种植的松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