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654U -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72654U CN213072654U CN202021747431.1U CN202021747431U CN213072654U CN 213072654 U CN213072654 U CN 213072654U CN 202021747431 U CN202021747431 U CN 202021747431U CN 213072654 U CN213072654 U CN 2130726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leakage
- monitoring
- leakage cable
- rep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测试数据传输链路、和监测服务器等组成检测系统、直放站、负载、功分器和漏缆,检测系统包括漏缆监测设备和检测检测服务器,漏缆监测设备和监测服务器均设有网络接口,漏缆监测设备和监测服务器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连接形成监控系统,漏缆监测设备与外接避雷器连接,漏缆监测设备与漏缆监测设备之间通过漏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与直放站实现数据通信,将状态参数通过动环单元的漏缆以太网接口传输至直放站设备实现直放站网管中心远程监控维护。同时设备也可通过以太网通信口实现独立的通信组网将各自的状态参数传输至漏缆监测系统网管中心远程监控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监测系统,具体为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投入的逐年增大,电力隧道的长度也正在迅速增加,由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力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致使电力隧道运行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保证隧道内电缆不因过载、过热等情况突发大的运行安全事故,隧道内积水、可燃气体等不影响到供电系统的安全,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电缆隧道运行维护水平是当务之急,随着现代化的电缆隧道状态监测系统、电缆隧道视频监控系统、隧道内工作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电缆隧道综合检测机器人等先进系统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电缆隧道内与外部的数据通信技术成为了制约电缆隧道状态监测系统的关键因素。隧道封闭狭长,弯道较多,无线网络覆盖难度大,而有线网络需要密集的接入设备,制约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同时又增加了网络通讯的故障率。
目前,在山区隧道、地铁、矿井特别是具有强电磁环境的电缆隧道进行通信,无线电波会受到阻碍,尤其是短波和超短波受到的传输衰减更大。即使将无线电台的发射功率加大100倍,它的传播距离也不过只能增加1/5,但增大发射功率会带来危害人体健康、干扰通信信号、设备功耗过大等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测试数据传输链路、和监测服务器等组成,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分为漏缆监测设备一、漏缆监测设备二、漏缆监测设备三和漏缆监测设备四,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和监测服务器均设有网络接口,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和监测服务器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连接形成监控系统,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与外接避雷器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与漏缆监测设备之间通过漏缆连接,所述漏缆之间设置有负载,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与功分器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与直放站通过设有的合路器信号连接,所述直放站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与设有的直放站网管中心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内部设置有漏缆检测模块,所述漏缆检测模块与设有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分器分为功分器一、功分器二、功分器三和功分器四,所述功分器一与漏缆监测设备一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二与漏缆监测设备二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三与漏缆监测设备三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四与漏缆监测设备四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放站分为直放站一、直放站二、直放站三和直放站四,所述功分器一与直放站一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二与直放站二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三与直放站三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四与直放站四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缆分为漏缆一、漏缆二、漏缆三、漏缆四、漏缆五、漏缆六、漏缆七和漏缆八,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一分别于漏缆一与漏缆二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二分别于漏缆三与漏缆四信号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三分别于漏缆五与漏缆六信号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四分别于漏缆七与漏缆八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载分为负载一、负载二、负载三、负载四和负载五,所述负载一与漏缆一电性连接,所述负载二分别于漏缆二和漏缆三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载三分别于漏缆四和漏缆五电性连接、所述负载四分别于漏缆六和漏缆七电性连接,所述负载五与漏缆八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可与直放站实现数据通信,将状态参数通过动环单元的漏缆以太网接口传输至直放站设备实现直放站网管中心远程监控维护。同时设备也可通过以太网通信口实现独立的通信组网将各自的状态参数传输至漏缆监测系统网管中心远程监控维护,这些技术实现了设备在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漏缆隧道线路维管的工作,通过同轴漏缆技术对隧道漏缆链路进行状态监测的设计方法,利用漏缆技术和监测设备实现了隧道无线网络覆盖和提高维护水平,解决了隧道同轴漏缆状态监测所采集的数据传输瓶颈问题,提高漏缆隧道线路维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的漏缆监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缆监测设备;1-1、漏缆监测设备一;1-3、漏缆监测设备二;1-3、漏缆监测设备三;1-4、漏缆监测设备四;2、监测服务器;3、直放站;3-1、直放站一;3-2、直放站二;3-3、直放站三;3-4、直放站四;4、负载;4-1、负载一;4-2、负载二;4-3、负载三;4-4、负载四;4-5、负载五;5、功分器;5-1、功分器一;5-3、功分器二;5-3、功分器三;5-4、功分器四;5-5、功分器五;6、漏缆;6-1、漏缆一;6-2、漏缆二;6-3、漏缆三;6-4、漏缆四;6-5、漏缆五;6-6、漏缆六;6-7、漏缆七;6-8、漏缆八;7、合路器;8、漏缆检测模块;9、电源模块;10、直放站网管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直放站3、负载4、功分器5和漏缆6,检测系统包括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2,漏缆监测设备1分为漏缆监测设备一1-1、漏缆监测设备二1-3、漏缆监测设备三1-3和漏缆监测设备四1-4,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3均设有网络接口,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3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连接形成监控系统,漏缆监测设备1与外接避雷器连接,漏缆监测设备1与漏缆监测设备1之间通过漏缆6连接,漏缆6之间设置有负载4,漏缆监测设备1与功分器5信号连接,功分器5与直放站3通过设有的合路器7信号连接,直放站3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与设有的直放站网管中心10信号连接,漏缆监测设备1的漏缆监测模块8发出近于频率的无线电磁载波监测信号,由被测漏缆最近端开始扫描测试,一直扫描测试至漏缆最远端,测试漏缆及所整个漏缆链路每个位置的回波损耗和驻波值,并显示出该不良点所在的具体位置。
其中,漏缆监测设备1内部设置有漏缆检测模块8,漏缆检测模块8与设有的电源模块9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漏缆检测模块8,漏缆检测模块8具有发出近于频率的无线电磁载波监测信号,实现了检测功能。
其中,功分器5分为功分器一5-1、功分器二5-3、功分器三5-3和功分器四5-4,功分器一5-1与漏缆监测设备一1-1信号连接,功分器二5-3与漏缆监测设备二1-3信号连接,功分器三5-3与漏缆监测设备三1-3信号连接,功分器四5-4与漏缆监测设备四1-4信号连接。
其中,直放站3分为直放站一3-1、直放站二3-3、直放站三3-3和直放站四3-4,功分器一5-1与直放站一3-1信号连接,功分器二5-3与直放站二3-3信号连接,功分器三5-3与直放站三3-3信号连接,功分器四5-4与直放站四3-4信号连接,通过设有的直放站3,直放站3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的特点,且造价低,降低了设备的造价成本。
其中,漏缆6分为漏缆一6-1、漏缆二6-3、漏缆三6-3、漏缆四6-4、漏缆五6-5、漏缆六6-6、漏缆七6-7和漏缆八6-8,漏缆监测设备一1-1分别于漏缆一6-1与漏缆二6-3信号连接,漏缆监测设备二1-3分别于漏缆三6-3与漏缆四6-4信号连接,漏缆监测设备三1-3分别于漏缆五6-5与漏缆六6-6信号连接,漏缆监测设备四1-4分别于漏缆七6-7与漏缆八6-8信号连接,通过设有的漏缆6,漏缆6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具有天线功能,通过对处导体开口的控制,可将受控的电磁波能量沿线路均匀的辐射出去及接收进来,实现对电磁场盲区的覆盖,以达到移动通信畅通的目的。
其中,负载4分为负载一4-1、负载二4-2、负载三4-3、负载四4-4和负载五4-5,负载一4-1与漏缆一6-1电性连接,负载二4-3分别于漏缆二6-3和漏缆三6-3电性连接,负载三4-3分别于漏缆四6-4和漏缆五6-5电性连接、负载四4-4分别于漏缆六6-6和漏缆七6-7电性连接,负载五4-5与漏缆八6-8电性连接。
工作时,工程施工时,漏缆监测设备1的馈线端口通过避雷器有效隔离雷电高压对设备损伤。设备与同轴泄漏电缆通过1/2馈线连接,馈线线长从设备端口到末端标准负载箱距离≤2km,但因1/2馈线的损耗是13/8的同轴泄漏电缆3倍,外加各种接头阻断器和跳线的插损,监测距离的线缆总线损不易超过50dB。漏缆末端应加装一标准负载箱,漏缆监测设备1最大可承受100W的发射设备接入,满足基站、RRU或直放站的载波信号输入。单向漏缆监测线长达2km,采用双向监测可以满足4km长漏缆需求,2km末端处设计安装标准适配负载;当单向距离≤2km时,由于漏缆工作频点信号对发射设备的影响基本为0,可直接通过无源器件接入发射设备端口,无需增设标准负载箱即可实现全馈缆设备两端监测覆盖。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检测系统、直放站(3)、负载(4)、功分器(5)和漏缆(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2),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分为漏缆监测设备一(1-1)、漏缆监测设备二(1-2)、漏缆监测设备三(1-3)和漏缆监测设备四(1-4),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2)均设有网络接口,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和监测服务器(2)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连接形成监控系统,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与外接避雷器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与漏缆监测设备(1)之间通过漏缆(6)连接,所述漏缆(6)之间设置有负载(4),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与功分器(5)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5)与直放站(3)通过设有的合路器(7)信号连接,所述直放站(3)通过监控数据传输链路与设有的直放站网管中心(10)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监测设备(1)内部设置有漏缆检测模块(8),所述漏缆检测模块(8)与设有的电源模块(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5)分为功分器一(5-1)、功分器二(5-2)、功分器三(5-3)和功分器四(5-4),所述功分器一(5-1)与漏缆监测设备一(1-1)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二(5-2)与漏缆监测设备二(1-2)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三(5-3)与漏缆监测设备三(1-3)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四(5-4)与漏缆监测设备四(1-4)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放站(3)分为直放站一(3-1)、直放站二(3-2)、直放站三(3-3)和直放站四(3-4),所述功分器一(5-1)与直放站一(3-1)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二(5-2)与直放站二(3-2)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三(5-3)与直放站三(3-3)信号连接,所述功分器四(5-4)与直放站四(3-4)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6)分为漏缆一(6-1)、漏缆二(6-2)、漏缆三(6-3)、漏缆四(6-4)、漏缆五(6-5)、漏缆六(6-6)、漏缆七(6-7)和漏缆八(6-8),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一(1-1)分别于漏缆一(6-1)与漏缆二(6-2)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二(1-2)分别于漏缆三(6-3)与漏缆四(6-4)信号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三(1-3)分别于漏缆五(6-5)与漏缆六(6-6)信号连接,所述漏缆监测设备四(1-4)分别于漏缆七(6-7)与漏缆八(6-8)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4)分为负载一(4-1)、负载二(4-2)、负载三(4-3)、负载四(4-4)和负载五(4-5),所述负载一(4-1)与漏缆一(6-1)电性连接,所述负载二(4-2)分别于漏缆二(6-2)和漏缆三(6-3)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三(4-3)分别于漏缆四(6-4)和漏缆五(6-5)电性连接、所述负载四(4-4)分别于漏缆六(6-6)和漏缆七(6-7)电性连接,所述负载五(4-5)与漏缆八(6-8)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7431.1U CN21307265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7431.1U CN21307265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72654U true CN213072654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5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47431.1U Active CN21307265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726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42919A (zh) * | 2021-12-10 | 2022-03-04 | 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漏缆监测设备的通信模块、漏缆监测设备、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8-20 CN CN202021747431.1U patent/CN2130726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42919A (zh) * | 2021-12-10 | 2022-03-04 | 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漏缆监测设备的通信模块、漏缆监测设备、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
CN114142919B (zh) * | 2021-12-10 | 2022-08-19 | 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漏缆监测设备的通信模块、漏缆监测设备、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19471A (zh) | 集中器gprs信号延长器 | |
CN110854798A (zh) |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差动继电保护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01222399A (zh) | 井下监控系统及井下监控方法 | |
CN213072654U (zh) | 一种ckl-i型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监测系统 | |
CN115348535A (zh) | 一种变压器内检机器人插入式通讯定位装置 | |
CN101249913A (zh) | 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电梯监控装置 | |
CN202600961U (zh) | 基于光纤和无线自组网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 | |
CN214799903U (zh) | 一种基于隧道网络覆盖的通信装置及系统 | |
CN101694926B (zh) | 变电站及其设置方法和在控制单元之间传送信号的方法 | |
CN201174772Y (zh) | 一种具有漏缆监测功能的直放站 | |
CN205451469U (zh) | 集中器gprs信号延长器 | |
CN105491577A (zh) | 非对称单双流混合室内覆盖系统 | |
CN206256176U (zh) | 一种电解铝厂天车联网系统 | |
CN210640734U (zh) | 一种电力线路监测及无线扩展装置 | |
CN212321762U (zh) | 一种高压线路故障点检测系统 | |
CN212435946U (zh) | 综采工作面无线通信传输系统 | |
CN207441001U (zh) |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物联网传输系统 | |
CN114189285A (zh) | pRRU拉远系统及基于其的通信处理方法 | |
CN210518321U (zh) | 一种带有低压载波和低功耗远距离通讯的互感器 | |
CN218975761U (zh) | 用于漏缆监测中测试与业务的合路单元 | |
CN217741830U (zh) | 一种基于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输水管线数据监测系统 | |
CN118338267B (zh) | 一种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 |
CN221552904U (zh) |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 | |
CN104301426A (zh) | 一种输电线路在线监控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 |
CN220107658U (zh) |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状态监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