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9278U -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69278U CN213069278U CN202022218813.1U CN202022218813U CN213069278U CN 213069278 U CN213069278 U CN 213069278U CN 202022218813 U CN202022218813 U CN 202022218813U CN 213069278 U CN213069278 U CN 2130692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onical gear
- rotating
- magnet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41000237983 Troch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26 fusion spli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外壳、顶壳、面壳和内壳,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顶壳处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面壳上设有透明板,所述面壳内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支撑板、接线器、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连接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支撑块;本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通过面壳上的透明板观测到内壳中的光纤的情况,使用者能够将内壳拉出,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维修,通过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的协同作用,使得配线器能够在内壳中摆动一定的角度,使得使用者在对接线器前后两侧进行接线时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配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背景技术
光缆即光纤,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如今光纤作为数据传输的线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光纤的布线中,往往会使用一根或者若干根总线,然后通过分纤箱对每根总线分成若干根分纤,这些分纤则从光缆配线箱处与外界光纤连接,进而接入至用户处。
光纤配线箱中一般都会设置有配线模块对光纤进行分纤配线操作,现有的陪下模块一般都是将光纤的接线器封闭在箱体内的,使用者无法在外面随时观测到配线模块中光纤的情况;且传统的配线模块往往是直接安装在配线箱内的,一般是通过卡扣或者螺栓直接将配线模块固定在配线箱内,这样安装配线模块的方式,在对配线模块进行接线和拆线时造成诸多不便,且在拆装配线模块时还容易拉扯到光纤,造成光纤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够观测壳体内光纤情况的,便于光纤拆装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外壳、顶壳、面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顶壳,外壳的正面处设有面壳,所述面壳的底部与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顶壳处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协调配合,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面壳上设有透明板,所述内壳安装在外壳内且内壳与外壳通过两根伸缩导轨连接,所述面壳内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支撑板、接线器、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旋动组件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旋动组件连接,所述接线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皆安装在内壳内,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连接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支撑块,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轴插入在支撑块内且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且第二圆锥齿轮位于支撑块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第一圆锥齿轮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连接轴与第一圆锥齿轮皆位于支撑块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旋动组件与第一旋动组件相同,所述第二旋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连接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支撑块,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轴插入在支撑块内且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且第二圆锥齿轮位于支撑块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第一圆锥齿轮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连接轴与第一圆锥齿轮皆位于支撑块内。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两侧皆设有支耳。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两侧靠近面壳的一端均设有出线槽,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若干进线孔。
进一步,所述内壳的两侧皆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的设置位置与出线槽的设置位置协调对应。
进一步,所述内壳内设有熔接盘、绕线块和若干夹线块,所述夹线块的设置位置与仅限孔的设置位置协调,所述熔接盘安装在内壳的中部,所述熔接盘的两侧设有绕线块且绕线块与内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通过面壳上的透明板观测到内壳中的光纤的情况,同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面壳固定住便于使用者将面壳掀开,更加方便观测光纤的情况,通过伸缩导轨的作用,使用者能够将内壳及安装在其内的构件一起拉出,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维修,通过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的协同作用,使得配线器能够在内壳中摆动一定的角度,使得使用者在对接线器前后两侧进行接线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外壳,2.顶壳,3.支耳,4.出线槽,5.面壳,6.透明板,7.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夹线块,10.进线孔,11.内壳,12.熔接盘,13.绕线块,14.出线口,15.支撑板,16.接线器,17.第一旋动组件,18.第二旋动组件,19.伸缩导轨,20.旋转头,21.连接轴,22.第一圆锥齿轮,23.转轴,24.第二圆锥齿轮,2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各图所示: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外壳1、顶壳2、面壳5和内壳1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顶壳2,外壳1的正面处设有面壳5,所述面壳5的底部与外壳1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面壳5的顶部设有第一磁铁7,所述顶壳2处设有第二磁铁8,所述第一磁铁 7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磁铁8的设置位置协调配合,所述第一磁铁7与第二磁铁8相互吸附,所述面壳5上设有透明板6,所述内壳11安装在外壳1内且内壳11与外壳1通过两根伸缩导轨19连接,所述面壳5内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支撑板15、接线器16、第一旋动组件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所述支撑板15的一侧与第一旋动组件17连接,支撑板15 的另一侧与第二旋动组件18连接,所述接线器16安装在支撑板15上,所述第一旋动组件 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皆安装在内壳11内,所述第一旋动组件17包括旋转头20、连接轴21、第一圆锥齿轮22、第二圆锥齿轮24、转轴23、支撑块25,所述转轴23的一端与支撑板15 固定连接,转轴23插入在支撑块25内且转轴23与支撑板1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3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24且第二圆锥齿轮24位于支撑块25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24与第一圆锥齿轮22啮合,第一圆锥齿轮22与连接轴21的一端连接,连接轴21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20,所述连接轴21与第一圆锥齿轮22皆位于支撑块25内。
其中,外壳1、顶壳2和面壳5构成本配线模块的机壳,面壳5与顶壳2通过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连接,便于面壳5从顶壳2处掀下,面壳5上的透明板6即为透明窗,便于使用者观测内壳11中的情况,接线机构用于光纤的接驳,支撑板15用于安装接线器16,第一旋动组件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用于驱动支撑板15摆动角度,旋转头20便于使用者拧动连接轴21,连接轴21用于驱动第一圆锥齿轮22转动,第一圆锥齿轮22和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转动,第二圆锥齿轮24用于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支撑板15一起摆动。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旋动组件18与第一旋动组件17相同,所述第二旋动组件18包括旋转头20、连接轴21、第一圆锥齿轮22、第二圆锥齿轮24、转轴23支撑块25,所述转轴23的一端与支撑板15固定连接,转轴23插入在支撑块25内且转轴23与支撑板15 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3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24且第二圆锥齿轮24位于支撑块25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24与第一圆锥齿轮22啮合,第一圆锥齿轮22与连接轴21的一端连接,连接轴21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20,所述连接轴21与第一圆锥齿轮22皆位于支撑块25内。
其中第二旋动组件18的旋转头20便于使用者拧动连接轴21,连接轴21用于驱动第一圆锥齿轮22转动,第一圆锥齿轮22和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转动,第二圆锥齿轮24用于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支撑板15一起摆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1的两侧皆设有支耳3。
其中,支耳3用于将外壳1固定在配线箱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1的两侧靠近面壳5的一端均设有出线槽4,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有若干进线孔10。
其中,出线槽4使得内壳11被拉出时,光纤不会卡在外壳1处。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壳11的两侧皆设有出线口14,所述出线口14的设置位置与出线槽4的设置位置协调对应。
其中,出线口14便于光纤从内壳11中伸出。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壳11内设有熔接盘12、绕线块13和若干夹线块9,所述夹线块9的设置位置与仅限孔的设置位置协调,所述熔接盘12安装在内壳11的中部,所述熔接盘12的两侧设有绕线块13且绕线块13与内壳11固定连接。
其中,夹线块9用于将光纤相对固定在内壳11中,熔接盘12用于收纳光纤,绕线块13 用于光纤的绕线。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使用本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时,首先将光纤从进线孔10处伸入至内壳11中并使用夹线块9将光纤固定在内壳11内,将光纤缠绕在绕线块13上,然后操作第一旋动组件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将支撑板15上的接线器16的进线接线端向上翘,使用者同时转动第一旋动组件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的旋转头20,旋转头20带动连接转转动,连接轴21带动第一圆锥齿轮22转动,第一圆锥齿轮22与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转动,第二圆锥齿轮24带动转轴23 转动,转轴23带动支撑板15摆动,支撑板15带动接线器16一起转动,即可将接线器16的进线接线端向上翘,此时即可便于使用者接线;当使用者需要对接线器16的出线端进行接线时,执行上述相反过程即可将接线器16出线皆线端上翘,便于接线;使用者还能够直接通过透明板6观测到内壳11中的情况,或者直接将面壳5打开亦能够观测内壳11中的情况。
本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通过面壳5上的透明板6观测到内壳11中的光纤的情况,同时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将面壳5固定住便于使用者将面壳5掀开,更加方便观测光纤的情况,通过伸缩导轨的作用,使用者能够将内壳11及安装在其内的构件一起拉出,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维修,通过第一旋动组件17和第二旋动组件18的协同作用,使得配线器能够在内壳11中摆动一定的角度,使得使用者在对接线器16前后两侧进行接线时更加便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适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顶壳、面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顶壳,外壳的正面处设有面壳,所述面壳的底部与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顶壳处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协调配合,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面壳上设有透明板,所述内壳安装在外壳内且内壳与外壳通过两根伸缩导轨连接,所述面壳内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支撑板、接线器、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旋动组件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旋动组件连接,所述接线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和第二旋动组件皆安装在内壳内,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连接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支撑块,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轴插入在支撑块内且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且第二圆锥齿轮位于支撑块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第一圆锥齿轮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连接轴与第一圆锥齿轮皆位于支撑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动组件与第一旋动组件相同,所述第二旋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连接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支撑块,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轴插入在支撑块内且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圆锥齿轮且第二圆锥齿轮位于支撑块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第一圆锥齿轮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连接轴与第一圆锥齿轮皆位于支撑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皆设有支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靠近面壳的一端均设有出线槽,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若干进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两侧皆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的设置位置与出线槽的设置位置协调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内设有熔接盘、绕线块和若干夹线块,所述夹线块的设置位置与仅限孔的设置位置协调,所述熔接盘安装在内壳的中部,所述熔接盘的两侧设有绕线块且绕线块与内壳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18813.1U CN213069278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18813.1U CN213069278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69278U true CN213069278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61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188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9278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692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58230A (zh) * | 2023-12-25 | 2024-01-26 | 厦门市法尔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高效型5g网络配线设备 |
-
2020
- 2020-10-09 CN CN202022218813.1U patent/CN2130692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58230A (zh) * | 2023-12-25 | 2024-01-26 | 厦门市法尔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高效型5g网络配线设备 |
CN117458230B (zh) * | 2023-12-25 | 2024-03-05 | 厦门市法尔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高效型5g网络配线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09586B2 (en) | Terminal box for fiberoptic cables and panel | |
US10082635B2 (en) | Fiber splice and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fiber splice and distribution frame | |
CN201247881Y (zh) | 插座装置 | |
CN213069278U (zh) | 一种可视的光纤配线模块 | |
MXPA02006587A (es) | Funda guia para cable de fibra optica. | |
CN202256822U (zh) | 一种光缆分纤箱 | |
KR20050034675A (ko) | 세대단자함에 이용되는 소형광분배함과 이를 이용한소형광분배함의 설치방법 | |
CN105319654B (zh) | 光纤插座 | |
CN209311740U (zh) | 一种带偏心轮理线装置的光纤配线架 | |
KR200240951Y1 (ko) | 광심선분배함 | |
CN214503984U (zh) | 一种新型光缆终端盒 | |
CN210924051U (zh) | 一种光纤配线箱 | |
CN212808738U (zh) | 一种便捷型光纤配线模块 | |
CN208847914U (zh) | 一种光缆终端盒 | |
CN208334734U (zh) | 一种通信光纤到户接线盒 | |
CN220171309U (zh) | 一种带适配器支架及熔接盘组件的16芯光缆分纤盒 | |
CN217060586U (zh) | 一种防火阻燃的光纤配线架 | |
CN206584099U (zh) | 一种新型光纤终端盒 | |
KR200237994Y1 (ko) | 광 분배함 | |
CN220064457U (zh) | 一种适用于多种接口的光纤配线盒 | |
CN215895055U (zh) | 一种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 | |
CN217034340U (zh) | 一种金属光缆交接箱 | |
CN216927168U (zh) | 一种光纤跳线架 | |
CN214225528U (zh) | 基于单芯光缆连接盒的光纤滤波器 | |
CN217543465U (zh) | 一种千兆单模双纤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