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8561U -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8561U
CN213068561U CN202021516709.4U CN202021516709U CN213068561U CN 213068561 U CN213068561 U CN 213068561U CN 202021516709 U CN202021516709 U CN 202021516709U CN 213068561 U CN213068561 U CN 213068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tuber pipe
smog
wind cave
optic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67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安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huo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huo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huo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Shuo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67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8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8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8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涉及传感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台架、显示控制箱、风硐、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管道风机、半导体激光器、光功率计、透明玻璃门、烟雾传感器、烟雾发生器、止回阀、烟雾吸收装置,所述风硐、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和所述管道风机共同形成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本实用新型把烟雾密闭在空气循环流通的风硐中,并通过烟雾浓度实时测量实现了烟雾环境的浓度可控,操作过程的简便安全,对废弃烟雾的吸收处理,设备运行的智能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烟雾传感器标定的精度、速度、可靠性和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是否有烟雾和烟雾的浓度,例如检测起火时的浓烟。烟雾探头碰到烟雾或某些特定的气体,烟雾探头内部阻值发生变化,产生一个模拟值,从而对其进行控制。烟雾传感器利用烟雾敏感元件受烟雾(主要是可燃颗粒)浓度影响阻值变化的原理向主机发送烟雾浓度相应的模拟信号。
厂房、仓库、飞机、动车、煤矿井下等许多场均需要防范火灾的发生,因此大量使用了烟雾传感器,以便在产生烟雾有可能存在火灾隐患时能够及时探测并报警。为保证这些烟雾传感器能够可靠运行准确探测在产品生产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标定、校准和测试,产品使用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测校准。传统的烟雾传感器检测一般采用棉条等可燃物燃烧出的烟雾进行定性的试验,存在标准不严格,参数一致性差,试验方法不合理,试验操作复杂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产生标准浓度的烟雾环境,并使整个试验检测过程标准清晰一致,可控制可操作性好,同时要求产生的烟雾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损害极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棉条等可燃物燃烧出的烟雾对烟雾传感器进行定性的试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把烟雾密闭在空气循环流通的风硐中,并通过烟雾浓度实时测量实现了烟雾环境的浓度可控,操作过程的简便安全,对废弃烟雾的吸收处理,设备运行的智能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烟雾传感器标定的精度、速度、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包括台架、显示控制箱、风硐、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管道风机、半导体激光器、光功率计、透明玻璃门、烟雾传感器、烟雾发生器、止回阀、烟雾吸收装置,所述风硐、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和所述管道风机共同形成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所述风硐上设有所述透明玻璃门,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发生器均位于所述风硐内设置,所述风硐的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所述风硐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和所述烟雾吸收装置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硐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风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底部还和所述风硐的顶部连接,所述管道风机驱动气流向所述所述第二风管流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硐朝向述第二风管的一端的下方设有所述烟雾发生器,所述烟雾发生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硐朝向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的上方设有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光功率计,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光功率计组成烟雾浓度测量反馈系统,所述光功率计通过通讯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风硐、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和所述管道风机共同形成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把烟雾密闭在空气循环流通的风硐中,并通过烟雾浓度实时测量实现了烟雾环境的浓度可控。
2、采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光功率计组成烟雾浓度测量反馈系统,保证了测量的溯源性,避免了因光源波动引起的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3、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烟雾无毒无味,环境污染小,同时采用烟雾吸收装置对测试结束后的烟雾进行回收,避免烟雾对外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包括台架1、显示控制箱2、风硐3、第一风管4、第二风管5、管道风机6、半导体激光器7、光功率计8、透明玻璃门9、烟雾传感器10、烟雾发生器11、止回阀12、烟雾吸收装置13,所述风硐3、所述第一风管4、所述第二风管5和所述管道风机6共同形成设置在所述台架1上的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所述风硐3上设有所述透明玻璃门9,所述烟雾传感器10、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所述光功率计8、所述烟雾传感器10、所述烟雾发生器11均位于所述风硐3内设置,所述风硐3的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箱2连接,所述风硐3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止回阀12,所述止回阀12和所述烟雾吸收装置13连接。
所述透明玻璃门9的设置方便试验的观测,所述显示控制箱2采用单片机控制,能够采集烟雾浓度的信号和所述烟雾传感器10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1启动,实现所述风硐3内烟雾浓度的控制,且烟雾浓度可通过所述显示控制箱2设定,所述烟雾发生器11产生烟雾气体,并在所述管道风机6驱动的气流带动下均匀的扩散到所述风硐3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和所述光功率计8用来对烟雾浓度进行测量并把信号传送给所述显示控制箱2,所述烟雾吸收装置13用于吸收试验结束后的废气,避免污染环境。
为了形成封闭式空气循环流动环境,所述风硐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风硐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5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6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6的底部还和所述风硐3的顶部连接,所述管道风机6驱动气流向所述第二风管5流动。所述风硐3、所述第一风管4、所述第二风管5和所述管道风机6共同形成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所述烟雾发生器11在所述风硐3中产生烟雾,所述管道风机6驱动气流使所述风硐3中的烟雾依次经所述第一风管4、所述管道风机6、所述第二风机均匀扩散至整个封闭室,便于保持烟雾浓度的相对稳定,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和所述光功率计8能及时进行测量。
为了形成均匀分散的烟雾,所述风硐3朝向述第二风管5的一端的下方设有所述烟雾发生器11,所述烟雾发生器11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2连接。所述显示控制箱2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1的启停及发烟量,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所述风硐3内的烟雾浓度。所述烟雾发生器11可采用SZ-550型号烟雾发生器,开启后,内部烟油容器内的液体烟油被汽化为烟雾并扩散到外界环境,该烟雾无毒无味,环境污染小,回收方便,当所述显示控制箱2检测到烟雾浓度到达设定值后,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1关闭。
为了便于测量烟雾浓度,所述风硐3朝向所述第一风管4的一端的上方设有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和所述光功率计8,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和所述光功率计8组成烟雾浓度测量反馈系统,所述光功率计8通过通讯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2连接。所述烟雾发生器11产生的烟雾在所述风硐3内均匀分散,通过所述光功率计8测量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的光功率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7自带的反馈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二者比值的变化确定减光率(又称遮蔽率),进而得到烟雾浓度,单位为%obs/m。以减光率方式定义烟雾浓度的原理进行测量,保证了测量的溯源性;而所述光功率计8采用双通道模式,能够同时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和发射端反馈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二者比值的变化作为烟雾浓度的测量值,避免了因光源波动引起的测量误差,使烟雾浓度的测量值更加精确。所述显示控制箱2和所述光功率计7连接能采集并显示烟雾浓度的测量值,所述显示控制箱2根据设定的烟雾浓度和当前的烟雾浓度关系,通过单片机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1启停及发烟量,保持所述风硐3内的烟雾浓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实现了烟雾环境的浓度可控。
所述显示控制箱2还能够采集所述烟雾传感器10的信号,可以采集所述烟雾传感器10的报警点,并同时记录当前的烟雾浓度数值,根据要求判定报警值的误差是否合格,便于对所述烟雾传感器10进行标定、校准和检测,提高了所述烟雾传感器10标定的准确性和检测的可靠性,有利于所述烟雾传感器10的质量控制和批量生产。
为了避免废气烟雾污染环境,所述止回阀12在正常测试时呈关闭状态,不影响测试时烟雾循环的封闭环境,所述止回阀12在测试完毕需要排烟时在外部吸力的作用下呈打开状态,所述烟雾吸收装置13可采用YL-3001A烟雾净化器,所述风硐3内的烟雾通过所述止回阀12经吸烟臂进入YL-3001A烟雾净化器中被过滤净化,避免污染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包括台架、显示控制箱、风硐、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管道风机、半导体激光器、光功率计、透明玻璃门、烟雾传感器、烟雾发生器、止回阀、烟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硐、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和所述管道风机共同形成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用于烟雾循环流动的封闭室,所述风硐上设有所述透明玻璃门,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光功率计、所述烟雾发生器均位于所述风硐内设置,所述风硐的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所述风硐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和所述烟雾吸收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硐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风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道风机的底部还和所述风硐的顶部连接,所述管道风机驱动气流向所述第二风管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硐朝向述第二风管的一端的下方设有所述烟雾发生器,所述烟雾发生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硐朝向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的上方设有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光功率计,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光功率计组成烟雾浓度测量反馈系统,所述光功率计通过通讯线与所述显示控制箱连接。
CN202021516709.4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Active CN213068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6709.4U CN213068561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6709.4U CN213068561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8561U true CN213068561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6709.4U Active CN213068561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8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5967Y (zh) 一种工业烟尘、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CN102590439B (zh) 光催化气体降解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5021777A (zh) 一种多功能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
CN207662867U (zh) 一种voc传感器装置
CN201210132Y (zh) 激光后向散射测尘仪
CN209690223U (zh) 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CN104833620B (zh) 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监测装置
CN102608010B (zh) 微粒子pm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4458635B (zh) 一种基于co2气体浓度监测的飞机火警探测装置及方法
CN206248652U (zh) 实时原位水质监测仪
CN208420820U (zh) 小型建材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
CN105866091A (zh) 一种便携式痕量炸药探测仪
CN201233264Y (zh) 探头为热敏电阻的液位传感器及其液位测量装置
CN213068561U (zh) 一种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CN206177762U (zh) 恒温颗粒物浓度测定仪
CN205175881U (zh) 一种粘性颗粒物浓度传感器
CN105303781B (zh) 高灵敏度报警器及其判断方法
CN204314274U (zh) 校准空气质量的基准空气发生器
CN211453296U (zh) 一种盐雾试验箱
CN211652531U (zh) 一种防止ndir报警器误报警的系统
CN111089849A (zh) 一种防止ndir报警器误报警的系统与方法
CN203337539U (zh) 使用紫外分光吸收技术自动化分析臭氧浓度的装置
CN206945597U (zh) 一种电化学法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
CN207601001U (zh) 一种智能回流式油烟浓度在线监控仪
CN203337532U (zh) 一种臭氧浓度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