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2190U -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2190U
CN213062190U CN202021266678.1U CN202021266678U CN213062190U CN 213062190 U CN213062190 U CN 213062190U CN 202021266678 U CN202021266678 U CN 202021266678U CN 213062190 U CN213062190 U CN 213062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inwater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66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树
张杭功
陈智宣
杨普荣
蓝宝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66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2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2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21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屋顶雨水回收装置的高回收率与安装便利不能两全的问题。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处理装置,回收处理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雨水收集装置,回收处理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顶板、支撑杆、电动推杆、底板以及中间板,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固定连接点位于电动推杆的固定段,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在减少屋顶雨水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与安装限制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屋顶雨水回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可分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弃流截污-PP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过滤消毒- 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来源不同,可粗略分为屋顶雨水与底面雨水两类,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在设置屋顶雨水回收装置时,由于屋顶的面积受建筑物本体的限制,并且许多建筑相关设备均安装与屋顶,因此在屋顶安装雨水回收装置时,回收装置自身体积的大小以及可安装的位置都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很受限制,而一款可以在不下雨时减少占地面积且可以随意移动的雨水回收装置即可解决此类问题,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屋顶雨水回收装置的高回收率与安装便利不能两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处理装置,回收处理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雨水收集装置,回收处理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
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顶板、支撑杆、电动推杆、底板以及中间板,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固定连接点位于电动推杆的固定段,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远离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与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板,所有的中间板中靠近顶板的一个与顶板滑动连接且靠近底板的一个与底板滑动连接,所有的中间板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安装基座位于底板底部的宽度大于底板的宽度,安装基座的内部开设有通道,通道与回收处理装置内部连通。
优选的,中间板包括板身、支撑板、限位块、滑槽以及漏孔,板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板身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T形限位块、板身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应的且数量相同的滑槽,滑槽仅顶部呈开放性结构,板身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漏孔,漏孔与滑槽连通。
优选的,顶板在中间板的基础上去除了支撑板、滑槽以及漏孔,底板在中间板的基础上去除了限位块。
优选的,板身的上表面在正视图中呈V形结构。
优选的,所有的顶板、中间板以及底板中,任意两块板位于上方的板块的面积不可大于位于下方的板块的面积,所有的顶板、中间板以及底板的总长度不可小于电动推杆的最大长度。
优选的,雨水收集装置与底面的夹角小于90°。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电动推杆的自由端运动时,会带动顶板101开始运动,先从将雨水收集装置展开至最大面积,从而高效率回收雨水,落至雨水收集装置的表面的雨水即可通过通道流入回收处理装置内进行下一步处理,在回收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合适长度的水管后,使用者还可在不印象此雨水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回收处理装置来改变此雨水回收装置的使用地点,从而在屋顶提供更多供使用者自由使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雨水收集装置示意图;
图3为中间板侧视与俯视示意图;
图4为顶板、中间板与底板差异示意图。
图中:1、雨水收集装置;101、顶板;102、支撑杆;103、电动推杆;104、底板;105、中间板;1051、板身;1052、支撑板;1053、限位块;1054、滑槽;1055、漏孔;2、安装基座;3、回收处理装置; 4、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处理装置3,回收处理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2,安装基座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雨水收集装置1,回收处理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
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顶板101、支撑杆102、电动推杆103、底板104以及中间板105,电动推杆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4且固定连接点位于电动推杆103的固定段,电动推杆10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2,底板104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01,顶板101远离靠近支撑杆102的一端与支撑杆102远离电动推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01与底板104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板105,所有的中间板105中靠近顶板101的一个与顶板101滑动连接且靠近底板104的一个与底板104滑动连接,所有的中间板 105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下雨时,只需开启电动推杆103,则当电动推杆103的自由端运动时,会带动通过支撑杆102与其固定连接的顶板101运动,此时顶板101底部的限位块1053会在顶板101底部的中间板105的滑槽 1054内滑动,当限位块1053运动至滑槽1054的端点后,由于电动推杆103仍在延伸,顶板101底部的中间板105会被带动,直至位于最底部的一块中间板105底部的限位块1053运动至底板104的滑槽 1054的末端,此时收集雨水的面积达到最大值,从而高效率回收雨水,落至雨水收集装置1的表面的雨水即可顺着倾斜的板块表面汇集到板块中线处,并通过通道4流入回收处理装置3内进行下一步处理,若所述有板块的总长度大于电动推杆103的最大长度,电动推杆 103伸长至最大值时,各板块仍存在部分重叠,但产生的回收效果不受影响,除此之外,使用者还可通过移动回收处理装置3来改变此雨水回收装置的使用地点,从而避免影响使用者在屋顶的其他日常活动,经过回收处理装置3处理过得装置即可通过水管输送至使用点或储水装置,只需在回收处理装置3的出水口连接合适长度的水管,即可保证处理完成后的可用水的输送不会受此雨水回收装置的位置变化的影响。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此雨水回收装置可在下雨时增大自身与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高效率的回收雨水,在不需要使用时,则可减少自身的占地面积,从而增大屋顶可供人自由使用的空间,与此同时,次雨水回收装置1还可自由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已适应使用者需求。
进一步的,安装基座2位于底板104底部的宽度大于底板104的宽度,安装基座2的内部开设有通道4,通道4与回收处理装置3内部连通,则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可通过通道4流入回收处理装置3,进行下一步处理。
进一步的,中间板105包括板身1051、支撑板1052、限位块1053、滑槽1054以及漏孔1055,板身10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52,板身1051远离支撑板1052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T形限位块1053、板身1051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053相适应的且数量相同的滑槽1054,滑槽1054仅顶部呈开放性结构,板身1051远离支撑板105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漏孔1055,漏孔1055与滑槽1054连通,则当雨水收集装置1展开后,落至雨水收集装置1表面的雨水可顺利流入回收处理装置3,防止雨水收集装置1积水。
进一步的,顶板101在中间板105的基础上去除了支撑板1052、滑槽1054以及漏孔1055,底板104在中间板105的基础上去除了限位块1053。
进一步的,板身1051的上表面在正视图中呈V形结构,则落至雨水收集装置1表面的雨水均可被收集。
进一步的,所有的顶板101、中间板105以及底板104中,任意两块板位于上方的板块的面积不可大于位于下方的板块的面积,所有的顶板101、中间板105以及底板104的总长度不可小于电动推杆 103的最大长度。
进一步的,雨水收集装置1与底面的夹角小于90°。
综上所述,在使用此雨水回收机构时,雨水收集装置1会展开至自身最大面积以接收雨水,而雨水收集装置1的各部件间的配合可将落至雨水收集装置1表面的雨水均汇集并通过通道4输送至回收处理装置3内,达到高效率回收雨水的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处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处理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2),所述安装基座(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雨水收集装置(1),所述回收处理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顶板(101)、支撑杆(102)、电动推杆(103)、底板(104)以及中间板(105),所述电动推杆(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4)且固定连接点位于电动推杆(103)的固定段,所述电动推杆(10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2),所述底板(104)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01),所述顶板(101)远离靠近支撑杆(102)的一端与支撑杆(102)远离电动推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01)与底板(104)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板(105),所有的中间板(105)中靠近顶板(101)的一个与顶板(101)滑动连接且靠近底板(104)的一个与底板(104)滑动连接,所有的所述中间板(105)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位于底板(104)底部的宽度大于底板(104)的宽度,所述安装基座(2)的内部开设有通道(4),所述通道(4)与回收处理装置(3)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05)包括板身(1051)、支撑板(1052)、限位块(1053)、滑槽(1054)以及漏孔(1055),所述板身(10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52),所述板身(1051)远离支撑板(1052) 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T形限位块(1053)、所述板身(1051)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053)相适应的且数量相同的滑槽(1054),所述滑槽(1054)仅顶部呈开放性结构,所述板身(1051)远离支撑板(105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漏孔(1055),所述漏孔(1055)与滑槽(105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在中间板(105)的基础上去除了支撑板(1052)、滑槽(1054)以及漏孔(1055),所述底板(104)在中间板(105)的基础上去除了限位块(10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1051)的上表面在正视图中呈V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顶板(101)、中间板(105)以及底板(104)中,任意两块板位于上方的板块的面积不可大于位于下方的板块的面积,所有的所述顶板(101)、中间板(105)以及底板(104)的总长度不可小于电动推杆(103)的最大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与底面的夹角小于90°。
CN202021266678.1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2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6678.1U CN213062190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6678.1U CN213062190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2190U true CN21306219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9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667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2190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2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6436B (zh) 市政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110158403B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CN206428782U (zh)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07776072U (zh) 雨水弃流装置
CN205024802U (zh) 一种节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03086447B (zh) 农村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8329047U (zh) 一种用于园林的节能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7211551U (zh) 一种自动弃流的雨水收集落水管
CN213062190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雨水回收机构
CN103741766A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06328813U (zh) 一种智能厕所节水系统
CN210507025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CN202007436U (zh) 无人化管理的初期雨水分流与收集装置
CN209412955U (zh) 雨水弃流井
CN105442667A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中的弃流装置
CN109653333A (zh)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CN201738282U (zh)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112431280B (zh) 一种利用雨水重力排污的城市规划用植物集水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748917A (zh) 一种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396849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地下蓄水处理装置
CN208996165U (zh) 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11257251U (zh) 一种城市道路自动旋转排水井盖
CN103741785B (zh) 一种雨水弃流分流装置
CN209482429U (zh) 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利用装置
CN205613097U (zh) 一种雨水连续沉淀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