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0394U - 一种废水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0394U
CN213060394U CN202021073780.XU CN202021073780U CN213060394U CN 213060394 U CN213060394 U CN 213060394U CN 202021073780 U CN202021073780 U CN 202021073780U CN 213060394 U CN213060394 U CN 213060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s
layer
filter screen
lateral wall
c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37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柏校
何小瑜
沈飞凯
王成
许晗
金喆浩
高雅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37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0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0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0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废水处理池,包括一池体,所述池体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所述池体内部设置一斜坡侧壁,与所述斜坡侧壁相对的为竖直侧壁,所述斜坡侧壁和竖直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为处理部,用于将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依次包括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和净水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池体的敞口处,所述净水层位于池体的底面,所述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可拆卸式安装于池体内。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池,解决了现有的废水处理池很容易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废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废水,随着人们对水资源和环保的重视,通常将日常生活中的废水进行二次利用,尤其是生活污水以及厨房中的污水。而现有的废水处理池很容易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废水处理池,解决了现有的废水处理池很容易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池,包括一池体,所述池体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所述池体内部设置一斜坡侧壁,与所述斜坡侧壁相对的为竖直侧壁,所述斜坡侧壁和竖直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为处理部,用于将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依次包括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和净水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池体的敞口处,所述净水层位于池体的底面,所述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可拆卸式安装于池体内。
优选地,所述斜坡侧壁的坡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和第三卡位,所述竖直侧壁上依次设置第四卡位、第五卡位和第六卡位,所述第一卡位和第四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卡位和第五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卡位和第六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第三卡位、第四卡位、第五卡位和第六卡位为平板状。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位于第一卡位和第四卡位上,所述除菌层位于第二卡位和第五卡位上,所述活性炭层位于第三卡位和第六卡位上。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分别固定连接于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敞口处,所述第四过滤网为过滤网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三孔洞,所述第四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四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的大小依次递减。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层的直径小于除菌层的直径,所述除菌层的直径小于过滤层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除菌层为一柱体,所述除菌层的上下面分别包括环形面和过滤网,所述环形面将过滤网环绕,所述环形面为除菌层侧壁一体连接,所述除菌层内部设置陶瓷球等固体颗粒。
优选地,所述除菌层的侧壁设置两个提拉环,两个提拉环位于侧壁上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层的结构与除菌层相同,所述活性炭层内部设置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斜坡侧壁内部设置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池通过设置可拆卸式安装的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通过过滤层多层过滤,且在清洗池体时由于池体内设置斜坡侧壁,减少了边角处的残渣,避免了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体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收集和处理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收集和处理装置的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收集和处理装置的除菌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收集和处理装置的除菌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池包括一池体11,所述池体11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所述池体11内部设置一斜坡侧壁12,与所述斜坡侧壁12相对的为竖直侧壁13。所述斜坡侧壁12的坡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卡位121、第二卡位122和第三卡位123,所述竖直侧壁13上依次设置第四卡位124、第五卡位125和第六卡位126,所述第一卡位121和第四卡位124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卡位122和第五卡位125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卡位123和第六卡位126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卡位121、第二卡位122、第三卡位123、第四卡位124、第五卡位125和第六卡位126为平板状。
所述斜坡侧壁12和竖直侧壁13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为处理部14,用于将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14依次包括过滤层141、除菌层142、活性炭层143和净水层144,所述过滤层141位于池体11的敞口处,所述净水层144位于池体11的底面,所述过滤层141、除菌层142、活性炭层143可拆卸式安装于池体11内。所述过滤层141位于第一卡位121和第四卡位124上,所述除菌层142位于第二卡位122和第五卡位125上,所述活性炭层143位于第三卡位123和第六卡位126上。
请参阅图2,所述过滤层141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网1412、第二过滤网1413、第三过滤网1414和第四过滤网1415,所述第一过滤网1412、第二过滤网1413、第三过滤网1414和第四过滤网1415分别固定连接于柱体的侧壁1411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1412位于敞口处,所述第四过滤网1415为过滤网141的底面。所述第一过滤网1412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二过滤网1413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三过滤网1414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三孔洞,所述第四过滤网1415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四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的大小依次递减。所述过滤层141用于过滤固体残渣,通过孔洞逐层递减,每层过滤网可过滤不同大小的固体残渣,且由于所述过滤层141可拆卸,过滤后的固体可作为固体废物进行处理,避免了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体11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层143的直径小于除菌层142的直径,所述除菌层142的直径小于过滤层141的直径。
请参阅图3,所述除菌层142为一柱体,所述除菌层142的上下面分别包括环形面145和过滤网146,所述环形面145将过滤网146环绕,所述环形面145为除菌层142侧壁一体连接。所述除菌层142内部设置陶瓷球等固体颗粒,用于对废水进行除菌处理。所述除菌层142的侧壁设置两个提拉环1421,两个提拉环1421位于侧壁上相对的两侧,用于将除菌层142从池体11内取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层143的结构与除菌层142相同,所述活性炭层143内部设置活性炭,用于对废水起到净化作用。所述净水层144为分别通过过滤层141、除菌层142和活性炭层143净化后的水,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植被浇水等二次利用,所述净水层144处设置水泵或者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坡侧壁12内部设置金属等重物,当清洗所述池体11时,所述过滤层141、除菌层142和活性炭层143从池体11中取出,由于斜坡处的重力较大,所述池体11可向斜坡处倾斜,斜坡处清洗相对于侧壁为竖直状,更加便于清洗,减少了边角处的残渣滞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池通过设置可拆卸式安装的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通过过滤层多层过滤,且在清洗池体时由于池体内设置斜坡侧壁,减少了边角处的残渣,避免了将污染物滞留在池体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池体,所述池体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部为敞口,敞口处用于倒入废水,所述池体内部设置一斜坡侧壁,与所述斜坡侧壁相对的为竖直侧壁,所述斜坡侧壁和竖直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为处理部,用于将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依次包括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和净水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池体的敞口处,所述净水层位于池体的底面,所述过滤层、除菌层、活性炭层可拆卸式安装于池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侧壁的坡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和第三卡位,所述竖直侧壁上依次设置第四卡位、第五卡位和第六卡位,所述第一卡位和第四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卡位和第五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卡位和第六卡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第三卡位、第四卡位、第五卡位和第六卡位为平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位于第一卡位和第四卡位上,所述除菌层位于第二卡位和第五卡位上,所述活性炭层位于第三卡位和第六卡位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一柱体,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分别固定连接于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敞口处,所述第四过滤网为过滤网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三孔洞,所述第四过滤网上设置多个大小相同的第四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的大小依次递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的直径小于除菌层的直径,所述除菌层的直径小于过滤层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层为一柱体,所述除菌层的上下面分别包括环形面和过滤网,所述环形面将过滤网环绕,所述环形面为除菌层侧壁一体连接,所述除菌层内部设置陶瓷球等固体颗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层的侧壁设置两个提拉环,两个提拉环位于侧壁上相对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的结构与除菌层相同,所述活性炭层内部设置活性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侧壁内部设置金属。
CN202021073780.X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废水处理池 Active CN213060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80.XU CN2130603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废水处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80.XU CN2130603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废水处理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0394U true CN213060394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3780.XU Active CN2130603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废水处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0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40434U (zh) 隔油装置
CN102838256A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6553326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06027235U (zh) 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3060394U (zh) 一种废水处理池
CN211394228U (zh) 一种对流式mbr废水处理设备
CN2114622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过滤装置
CN201620077U (zh) 生活污水自动收集净化装置
CN103130308A (zh) 一种电化学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其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
CN20614292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三级过滤净化装置
CN213012488U (zh) 一种食品污水处理装置
CN2118857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初沉池
CN212833326U (zh) 一种施工现场污水处理系统
CN210974344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891705B (zh) 一种物化与超滤协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8964727U (zh) 一种微动力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5241288U (zh) 一种多功能除油装置
CN203123644U (zh) 一种防堵污水过滤池
CN208265951U (zh) 一种污水沉清过滤设备
CN110482747A (zh) 一种卫生间专用除臭消毒杀菌设备
CN206408056U (zh) 一种生活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CN2095079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539839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620276U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110668588A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