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8935U -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8935U
CN213048935U CN202021070573.9U CN202021070573U CN213048935U CN 213048935 U CN213048935 U CN 213048935U CN 202021070573 U CN202021070573 U CN 202021070573U CN 213048935 U CN213048935 U CN 213048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outer sleeve
tube
holes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05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l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l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l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l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05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8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8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8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外套管、内管、若干注射内管、若干注射外管、若干出液孔和若干导流孔组,其中,在每一导流孔组中,若干导流孔沿外套管的轴向布置,且相邻两个导流孔的轴线与外套管的轴线不共面。其优点在于,利用外套管与内管分离拆卸设计,可以使患者在保留外套管的情况下短暂脱离负压活动;利用内管在外套管内往复移动,能够疏通外套管的导流孔的堵塞;导流孔呈交错设计,提高了外套管的结构强度、刚性,避免外套管出现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开腔外科手术后,一般会在病灶处设置引流管,将病灶内部的液体引流至外界的引流装置中,如引流瓶或引流袋,以减少病灶处的二次感染。
然而,传统的引流管功能单一,仅具有引流功能,即抽液功能,且导流孔溶液被组织堵塞。在进行其他操作时,需要额外增加医疗器械进行操作,容易导致病灶处二次感染。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引流管,减少其他医疗器械的使用,降低引流管被堵塞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为开口端;
内管,所述内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
若干注射内管,若干所述注射内管埋设在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中,若干所述注射内管以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若干注射外管,若干所述注射外管与若干所述注射内管一一对应,若干所述注射外管的长度不同;
若干出液孔,在每一所述注射内管的第一端设置有若干所述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贯穿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设置;
若干导流孔组,在相邻两个所述注射内管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导流孔组,每一所述导流孔组包括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贯穿所述外套管的管壁设置;
其中,在每一所述导流孔组中,若干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不共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包括: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中部的外壁,并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还包括:
若干限位棱,若干所述限位棱设置在所述限位环的外壁,若干所述限位棱以所述内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内管与所述注射外管的连接处向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形成凸起;
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套管活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凸起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棱之间,且所述凸起与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限位棱的数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所述导流孔组中,若干所述导流孔呈x列y行设置,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y为大于等于5的自然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一所述导流孔组的一列所述导流孔至少与另一所述导流孔组的一列所述导流孔相配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还包括:
负压接头,所述负压接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第二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外管包括:
注射接头,所述注射接头设置在所述注射外管的第二端;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注射接头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利用外套管与内管分离拆卸设计,可以使患者在保留外套管的情况下短暂脱离负压活动;利用内管在外套管内往复移动,能够疏通外套管的导流孔的堵塞;导流孔呈交错设计,提高了外套管的结构强度、刚性,避免外套管出现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外套管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外套管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外套管的剖面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内管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限位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注射外管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外套管1、内管2、注射内管3、注射外管4、出液孔5、导流孔组6、导流孔7、显影线8、刻度标记9、限位环10、限位棱11、负压接头12、注射接头13、密封盖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外套管1、内管2、若干注射内管3、若干注射外管4和若干导流孔组6,内管2可拆卸地套设于外套管1的内部,若干注射内管3埋设于外套管1的管壁的内部,若干注射外管4与若干注射内管3一一对应连接,相邻两个注射内管3之间设置一个导流孔组6。
如图5~8所示,外套管1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其第二端为开口端。外套管1的开口端用于使内管2的安装与移除。
注射内管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注射内管3以外套管1的轴线为中线对称地埋设于外套管1的管壁的内部。
其中,注射内管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在每个注射内管3的第一端设置有若干出液孔5,出液孔5贯穿外套管1的外壁设置,即注射内管3内的液体通过出液孔5流动至外套管1的外部。
出液孔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出液孔5沿着注射内管3的轴线,或沿着外套管1的轴线按一定间距布置。此外,每个出液孔5的轴线与注射内管3的轴线垂直,且多个出液孔5的轴线互相平行且共面。
在相邻两个注射内管3之间设置一个导流孔组6,即导流孔组6的数量与注射内管3的数量相同。
每个导流孔组6包括若干导流孔7,若干导流孔7呈x列y行设置,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y为大于等于5的自然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干导流孔7呈2列8行设置,其中,第二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位于第一列导流孔7的第一个导流孔7和第二个导流孔7之间,且这三个导流孔7呈三角形设置。
或者,从俯视视角观察,第一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与第二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形成一个锐角夹角。
换言之,对于第一列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第二列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和外套管1的轴线,这三个轴线不共面,或者,三个轴线中的任意两个轴线共面并形成一个平面,剩余的一个轴线与平面相交。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干导流孔7呈3列5行设置,其中,从俯视视角观察,第一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与第二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形成一个锐角夹角,第二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与第三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形成一个锐角夹角,第三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与第一列导流孔7中的第一个导流孔7或第二个导流孔7形成一个锐角夹角。
换言之,对于第一列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第二列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第三列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和外套管1的轴线,这四个轴线不共面,或者,四个轴线中的任意两个轴线共面并形成一个平面,剩余的两个轴线与平面相交。
从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对于同一个导流孔组6,相邻两个导流孔7的轴线共面形成的平面与外套管1的轴线相交,即对于同一个导流孔组6,导流孔7交错排列或呈波浪形设置。
此外,对于相邻两个导流孔组6,第一个导流孔组6的第一个导流孔7的轴线和第二个导流孔组6的第二个导流孔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或共线。
或者,第一个导流孔组6的第一列导流孔7与第二个导流孔组6的第一列导流孔7相配合,第一个导流孔组6的第一列导流孔7中的导流孔7与第二个导流孔组6的第一列导流孔7中的导流孔7一一对应,即轴线与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或共线。
利用上述导流孔组6或导流孔7的布置,可以提高外套管1的结构强度、刚度,避免外套管1出现断裂。
在外套管1的外壁还设置有显影线8和刻度标记9。其中,显影线8设置在一个注射内管3的一侧,刻度标记9设置在外套管1的外壁并与显影线8对称。
如图9所示,内管2包括限位环10和负压接头12。其中,限位环10设置在内管2的中部,与内管2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固定连接,如粘接。负压接头12设置在内管2的第二端,用于与负压设备进行连接。
如图10所示,在限位环10的外壁设置若干限位棱11,若干限位棱11以限位环10的轴线或内管2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限位棱11的横截面至少包括弧形,如半圆形、半圆形与矩形构成的形状、半椭圆形。
在内管2套设于外套管1的内部时,限位棱11的外壁与外套管1的内壁过盈配合,即限位环10的轴心至限位棱11的最外侧的距离大于外套管1的内径,以牢固地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1的内部,防止内管2从外套管1滑脱。换言之,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难以将内管2与外套管1分离。
在内管2的外壁还覆盖一层润滑层,用于减少内管2与外套管1的摩擦系数,便于将内管2从外套管1中分离。
注射外管4与注射内管3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注射外管4的第一端与注射内管3的第二端连接,即注射外管4的第一端位于外套管1的开口端的端面;注射外管4的第一端与注射内管3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连接,即注射外管4的第一端插入外套管1的外壁中。
此外,每个注射外管4的长度不同。
如图11所示,注射外管4包括注射接头13和密封盖14,注射接头13与注射外管4的第二端连接,密封盖14可拆卸地设置在注射接头13的第二端并密封注射机头13。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外套管1、内管2、限位环10、限位棱11、注射接头13、密封盖14均由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透明材料制成,且内管2的硬度大于或等于外套管1的硬度;注射外管4由聚氨酯透明(polyurethane,PU)材料制成;负压接头12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ABS)制成。
其中,对于外套管1,其由5401T-74B和7811-RAD-Blue按一定比例混合;对于内管2,其由5401T-83A制成;对于注射外管4,其硬度范围为90A~94A;对于限位环10与限位棱11,其由5401T-62D和5401T-A90B按一定比例混合,如6:4~8: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外套管1插入病灶;将内管2的负压接头12与负压设备连接;将注射外管4的密封盖14移除,使注射接头13与注射设备连接;注射设备输送冲洗液,冲洗液经注射外管4进入到注射内管3,并通过注射内管3的第一端的出液孔5进入到病灶内部,对病灶进行冲洗;负压设备工作,使病灶内的液体通过导流孔6进入到外套管1的内部,经内管2的第一端进入到内管2中,并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出至病灶的外部。
此外,配合导丝和扩皮器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穿刺器械在病灶位置进行穿刺,然后将导丝套入穿刺器械的内部,移除穿刺器械;沿导丝将扩皮器植入;将外套管1的封闭端剪开,然后将外套管1沿导丝植入至扩皮器的内部;将扩皮器退出,此时由于注射外管4的长度不同,使得在外套管1的横截面方向,多个注射外管4可以重叠(即呈上下设置),从而减少外套管1的横截面的面积,便于扩皮器退出;然后将内管2套入外套管1的内部,后续使用方法同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为开口端;
内管,所述内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
若干注射内管,若干所述注射内管埋设在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中,若干所述注射内管以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若干注射外管,若干所述注射外管与若干所述注射内管一一对应,若干所述注射外管的长度不同;
若干出液孔,在每一所述注射内管的第一端设置有若干所述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贯穿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设置;
若干导流孔组,在相邻两个所述注射内管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导流孔组,每一所述导流孔组包括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贯穿所述外套管的管壁设置;
其中,在每一所述导流孔组中,若干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不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中部的外壁,并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还包括:
若干限位棱,若干所述限位棱设置在所述限位环的外壁,若干所述限位棱以所述内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内管与所述注射外管的连接处向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形成凸起;
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套管活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凸起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棱之间,且所述凸起与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限位棱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导流孔组中,若干所述导流孔呈x列y行设置,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y为大于等于5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导流孔组的一列所述导流孔至少与另一所述导流孔组的一列所述导流孔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还包括:
负压接头,所述负压接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外管包括:
注射接头,所述注射接头设置在所述注射外管的第二端;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注射接头的第二端。
CN202021070573.9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Active CN213048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0573.9U CN213048935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0573.9U CN213048935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8935U true CN21304893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0573.9U Active CN213048935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8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790A (zh) * 2021-09-23 2021-12-24 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式腹腔镜冲洗引流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790A (zh) * 2021-09-23 2021-12-24 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式腹腔镜冲洗引流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1238B1 (en) Suction-irrigation head
CN100467084C (zh) 无针路厄进入连接器
CN213048935U (zh)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
CN205866815U (zh) 一种穿刺装置
CN209679113U (zh) 多功能引流袋转换头
CN203971149U (zh) 无菌超滑防渗漏安全型导尿管结构
CN215537690U (zh) 一种超滑胆道引流导管
CN104941060B (zh) 一种隔离塞及具有该隔离塞的静脉留置针
CN204106819U (zh) 三腔管负压引流装置
CN202526231U (zh) 易改变操作角度的手术用通道装置
CN212789248U (zh) 一种术后防渗漏引流袋
CN213994418U (zh) 一种防漏的结肠灌洗管
CN212700028U (zh)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导管
CN206183709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用器械
CN213285223U (zh) 三腔导尿管
CN217886755U (zh) 一种冲洗导管
CN215688316U (zh) 一种针对分隔胸腔积液的穿刺引流针
CN211796758U (zh) 一种穿刺套管及穿刺器
CN208552823U (zh) 一种带有y字冲洗接头的双腔导尿管
CN213347146U (zh) 一种消化内科保留灌肠装置
CN211383155U (zh) 一种利于穿插且不易漏液的隔离塞
CN213941826U (zh) 一种带冲洗接头的三腔尿管
CN216022627U (zh) 一种囊用开孔抽液管及其液囊
CN218248102U (zh) 一种方便通液的儿童导尿管
CN209154655U (zh) 一种穿刺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