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7751U -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7751U
CN213047751U CN202021225904.1U CN202021225904U CN213047751U CN 213047751 U CN213047751 U CN 213047751U CN 202021225904 U CN202021225904 U CN 202021225904U CN 213047751 U CN213047751 U CN 213047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end surface
plate
inserted bar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59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2259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7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7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7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包括下床板、前后挡板和底槽,所述下床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上端面连接有底板,所述前后挡板连接于下床板的前端面,且前后挡板的左端面固定有插槽,所述下床板的左端面连接有左右挡板,且左右挡板的左端面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方设置有报警器,且插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面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槽位于床腿的左侧,且底槽的上端面连接有魔术贴。本产品设置了报警器,提醒路人避开位置,医务人员在推车过程中不用手提输液瓶,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连接杆能够在万向轮的方向出现偏差时控制万向轮的方向便于控制装置走向,能够尽快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

Description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背景技术
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或者进行大型检查都需要将患者从病房的病床转移至手术室的手术床或检查室的检查床,在手术结束或检查完毕时,又需将患者从手术床或检查床转运至病房的病床,在此期间不可避免涉及到患者的搬运问题。
市场上的转运车多为带有轮子的普通病床,忽略了一些病危患者需要在转运过程中输液、输氧等状况,且大多在转运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装置的移动方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转运车多为带有轮子的普通病床,忽略了一些病危患者需要在转运过程中输液、输氧等状况,且大多在转运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装置的移动方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包括下床板、缓冲弹簧、底板、前后挡板、插槽、左右挡板、插杆、报警器、支撑架、床腿、连接杆、万向轮、底槽、魔术贴和置物篮,所述下床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上端面连接有底板,所述前后挡板连接于下床板的前端面,且前后挡板的左端面固定有插槽,所述下床板的左端面连接有左右挡板,且左右挡板的左端面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方设置有报警器,且插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下床板的下端面连接有床腿,且床腿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面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槽位于床腿的左侧,且底槽的上端面连接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下床板与前后挡板和左右挡板之间均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缓冲弹簧与底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右挡板与支撑架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支撑架的外形结构为L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床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与万向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右挡板与插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插槽与插杆之间为套接连接,所述插槽与插杆均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底槽的右侧设置有置物篮,且底槽的外形结构为凹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设置能够转动的前后挡板和左右挡板,便于移动患者,防止对病重的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底板与下床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目的是防止在装置移动过程中产生颠簸,对患者造成不好的影响;
2.本产品设置了报警器,提醒路人避开位置,医务人员在推车过程中不用手提输液瓶,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连接杆能够在万向轮的方向出现偏差时控制万向轮的方向便于控制装置走向,能够尽快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
3.本产品在下床板的下面设置了能够固定氧气瓶底槽和魔术贴,使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也能够保持生命体征,并且下床板还设置了预留孔,防止在转运过程中误碰输氧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床板;2、缓冲弹簧;3、底板;4、前后挡板;5、插槽;6、左右挡板;7、插杆;8、报警器;9、支撑架;10、床腿;11、连接杆;12、万向轮;13、底槽;14、魔术贴;15、置物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包括下床板1、缓冲弹簧2、底板3、前后挡板4、插槽5、左右挡板6、插杆7、报警器8、支撑架9、床腿10、连接杆11、万向轮12、底槽13、魔术贴14和置物篮15,下床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2,且缓冲弹簧2的上端面连接有底板3,前后挡板4连接于下床板1的前端面,且前后挡板4的左端面固定有插槽5,下床板1的左端面连接有左右挡板6,且左右挡板6的左端面连接有插杆7,插杆7的下方设置有报警器8,且插杆7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9,下床板1的下端面连接有床腿10,且床腿10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下端面连接有万向轮12,底槽13位于床腿10的左侧,且底槽13的上端面连接有魔术贴14,下床板1与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之间均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缓冲弹簧2与底板3之间为活动连接,左右挡板6与支撑架9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支撑架9的外形结构为L型,本产品设置能够转动的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便于移动患者,且设置了能够移动的底板底板3,医务人员通过移动底板3直接将患者移动到别处,防止对病重的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底板3与下床板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目的是防止在装置移动过程中产生颠簸,对患者造成不好的影响;
连接杆11与床腿10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11与万向轮1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左右挡板6与插杆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插槽5与插杆7之间为套接连接,插槽5与插杆7均设置有四组,本产品设置了报警器8,能够在紧急状况下打开开关后报警器8响起,提醒路人避开位置,为转运争取时间设置的支撑架9能够安置一下药水瓶等,医务人员在推车过程中不用手提输液瓶,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连接杆11能够在万向轮12的方向出现偏差时控制万向轮12的方向,防止装置跑偏,便于控制装置走向,能够尽快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
底槽1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篮15,且底槽13的外形结构为凹字型,本产品在下床板1的下面设置了能够固定氧气瓶底槽13和魔术贴14,使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也能够保持生命体征,并且下床板1还设置了预留孔,输氧管可以通过预留孔到达患者面部,防止在转运过程中误碰输氧管,造成不良后果,底槽13的右侧设置的置物篮15是为了在转运过程中将患者常用到的药品等随身携带,防止医务人员遗漏。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转运车,使用时先分别将四个插杆7从插槽5内旋转出来,使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垂在四周,在底板3上铺上一次性护理床单,将患者抬上底板3上后,将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重新竖起,将插杆7旋转进插槽5内,使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固定,若患者需要输液,可将支撑架9旋转进左右挡板6内,将输液瓶规定在支撑架9上即可,若病人有输氧的需要,可将氧气瓶放置在底槽13上,魔术贴14使氧气瓶固定,输氧管通过下床板1上的预留孔来到病人面部,对病人进行输氧,医务人员手扶床板将整个装置推走,若情况紧急,可将开关打开,报警器8发出声响,提醒路人避开路中心,为移动装置提供位置,为转运病人节省时间,当遇到不好控制装置方向的角落,医务人员可以握持连接杆11的左端,调节万向轮12的方向,同时推装置的手施力,连接在连接杆11下端的万向轮12就能够带动其他三个万向轮12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缓冲弹簧2能够在装置发生颠簸时对力进行缓冲,到达目的地后,可向将支撑架9取下,再将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分开,直接抬动底板3将底板3与患者一起移动到所需位置,对患者进行抢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洗刷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包括下床板(1)、前后挡板(4)和底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2),且缓冲弹簧(2)的上端面连接有底板(3),所述前后挡板(4)连接于下床板(1)的前端面,且前后挡板(4)的左端面固定有插槽(5),所述下床板(1)的左端面连接有左右挡板(6),且左右挡板(6)的左端面连接有插杆(7),所述插杆(7)的下方设置有报警器(8),且插杆(7)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下床板(1)的下端面连接有床腿(10),且床腿(10)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下端面连接有万向轮(12),所述底槽(13)位于床腿(10)的左侧,且底槽(13)的上端面连接有魔术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板(1)与前后挡板(4)和左右挡板(6)之间均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缓冲弹簧(2)与底板(3)之间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与床腿(10)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11)与万向轮(1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挡板(6)与支撑架(9)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支撑架(9)的外形结构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挡板(6)与插杆(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插槽(5)与插杆(7)之间为套接连接,所述插槽(5)与插杆(7)均设置有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篮(15),且底槽(13)的外形结构为凹字型。
CN202021225904.1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Active CN213047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5904.1U CN21304775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5904.1U CN21304775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7751U true CN213047751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5904.1U Active CN21304775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7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6670U (zh) 医学护理用转运病床
CN203226960U (zh) 一种用于医疗领域中搬运患者的转运床
CN213047751U (zh) 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
CN201143275Y (zh) 一种运输用婴儿培养箱
CN201642612U (zh) 一种护理转运病床
WO2018103283A1 (zh) 一种具有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
CN212816947U (zh) 移动式溶栓治疗车
CN212654275U (zh) 一种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
CN202637323U (zh) 一种内科病人护理床
CN208234458U (zh) 一种消毒供应中心专用升降台车
CN208301834U (zh) 一种可升降病人转运跟随车
CN215739967U (zh) 转运床用放置架
CN217186863U (zh) 一种医疗推车
CN210078159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护理推车
CN207412355U (zh) 一种带有工作台的可移动式护理车
CN213851683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药品转移推车
CN201602975U (zh) 一种急救护理车
CN215193046U (zh) 一种医用对接床
CN109893378A (zh) 一种医患沟通急诊护理平台
CN213346503U (zh) 一种自动抬起装置
CN212575100U (zh) 一种新型体检中心急救担架床
CN210110153U (zh) 一种便于收装模拟人的教学床
CN212466450U (zh) 一种多功能急诊移动护士站
CN215652098U (zh) 一种医用平车
CN212347050U (zh) 一种可升降的治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