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7129U -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7129U
CN213047129U CN202021041407.6U CN202021041407U CN213047129U CN 213047129 U CN213047129 U CN 213047129U CN 202021041407 U CN202021041407 U CN 202021041407U CN 213047129 U CN213047129 U CN 213047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ulse
seat
air pump
prevent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14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菊
刘欢
肖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20210414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7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7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71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调节组件和压脉组件。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箱体,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动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活动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压脉组件包括第一弧形缓冲垫、第二弧形缓冲垫、压脉气囊和第一气泵。关闭第一气泵,压脉气囊排气快速解除压脉,采用半自动化压脉装置替换传统的压脉带绑扎和松绑,提高了压脉效率,医护人员有充足时间精力去取血和及时给病人解除压脉,第一气泵开停病人可控,病人难受时或病人取血后可方便的关停第一气泵进行松绑,减少了压脉漏取造成的损伤,压脉效率更高,压脉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中,护士在找静脉输液或采血的时候有一个橡皮管勒紧的,使血量充盈然后静脉显现的,那根管子叫压脉带,又叫止血带。应用压脉带的目的是增加静脉局部充盈,有利于穿刺。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过紧,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膨胀,使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压力增大和血流量下降,造成液体流失,故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松绑压脉带。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病人手臂或手腕扎好压脉带后需要等待一端时间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会在这段时间给别的病人绑扎压脉带,往往会取血后漏取压脉带,或者延迟给病人静脉取血,从而导致病人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造成压脉血管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旨在改善医护人员压脉带容易漏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调节组件和压脉组件。
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箱体,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动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活动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导轨底部对称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于所述第一导轨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座顶部一侧,所述第一活动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方,所述第一液压缸缸身竖直对称固定于第一滑动座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座底部一侧,所述压脉组件包括第一弧形缓冲垫、第二弧形缓冲垫、压脉气囊和第一气泵,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端内,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座下端内,所述压脉气囊上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之间和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之间,所述第一气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底部一侧,所述第一气泵分别连通于所述压脉气囊和外部大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动座底部设置有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底部开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滑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座底部两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安装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中心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活动座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压脉气囊上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凹槽内和所述第四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座顶部两侧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下端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一侧,所述限位螺栓滑动贯穿于所述限位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一活动座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连通于所述第一气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脉气囊和第一气泵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连通于所述压脉气囊和第一气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侧壁一侧设置有手臂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使用时,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保持正确坐姿坐好,病人将需要压脉的手套入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活动座之间,医护人员扶动第一活动座外壳使其移动到病人压脉处,病人需要压脉的部位平放在第一弧形缓冲垫上,打开第一液压缸,医护人员根据病人手臂的粗细,调整第一弧形缓冲垫和第二弧形缓冲垫之间的距离,打开第一气泵,压脉气囊膨胀对病人进行压脉,关闭第一气泵,压脉气囊排气快速解除压脉,采用半自动化压脉装置替换传统的压脉带绑扎和松绑,提高了压脉效率,医护人员有充足时间精力去取血和及时给病人解除压脉,第一气泵开停病人可控,病人难受时或病人取血后可方便的关停第一气泵进行松绑,减少了压脉漏取造成的损伤,压脉效率更高,压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活动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压脉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工作平台;110-第一箱体;111-第一过滤器;200-调节组件;210-第一导轨;211-第一凹槽;220-第一滑动座;221-导轨滑块;2211-第一凸起;230-第一固定座;231-第二凹槽;232-第四凹槽;233-手臂托板;240-第一活动座;241-第三凹槽;242-第五凹槽;243-限位通孔;244-限位螺栓;245-第一支撑板;250-第一液压缸;300-压脉组件;310-第一弧形缓冲垫;320-第二弧形缓冲垫;330-压脉气囊;331-第一调节阀;340-第一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3和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00、调节组件200和压脉组件300,调节组件200安装在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压脉组件300部分安装在调节组件200内,压脉组件300另一部分安装到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医护人员通过调节组件200快速调整压脉位置,压脉组件300快速对病人进行压脉。
请参阅图1和4,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箱体110,目的是减少病人误碰,将电路开关保护起来,同时第一箱体110一侧设置有第一气泵340开关按钮,医生和病人很方便的进行压脉和松绑。
请参阅图1和2,调节组件200包括第一导轨210、第一滑动座220、第一固定座230、第一活动座240和第一液压缸250,第一导轨210底部对称固定于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第一导轨210与工作平台100螺栓连接,第一导轨210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11,第一滑动座220底部设置有导轨滑块221,导轨滑块221底部开设有第一凸起2211,第一凸起2211滑动于第一凹槽211内,通过第一凸起2211和第一凹槽211的配合,医护人员或病人很方便的将装置移动到手臂压脉位置,同时避免了病人抬起手臂时将装置带离工作平台100,第一滑动座220滑动于第一导轨210表面,第一固定座230底部固定于第一滑动座220顶部一侧,第一固定座230与第一滑动座220螺栓连接。
其中,第一活动座240设置于第一固定座230上方,第一活动座240与第一固定座230上下可调,可根据不同患者手臂的粗细调整之间的高度,第一液压缸250缸身竖直对称固定于第一滑动座220上表面两侧,第一液压缸250与第一滑动座220螺栓连接,相邻第一液压缸250的第一活动座240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45,第一支撑板245与第一活动座240焊接,第一液压缸250活塞杆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板245底部,第一液压缸250与第一支撑板245螺栓连接,第一液压缸250活塞杆一端固定于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一侧,第一活动座240顶部两侧开设有限位通孔243,限位通孔243内设置有限位螺栓244,限位螺栓244下端螺接于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一侧,限位螺栓244滑动贯穿于限位通孔243,通过限位螺栓244来避免第一液压缸250超出极限行程,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250控制第一活动座240与第一固定座230的距离,取代了医护人员抬起病人手臂进行绑扎,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请参阅图1和3,压脉组件300包括第一弧形缓冲垫310、第二弧形缓冲垫320、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31,第一弧形缓冲垫310安装在第二凹槽231内,第一弧形缓冲垫310设置于第一固定座230上端内,第一弧形缓冲垫310为橡胶垫,设置第一弧形缓冲垫310的目的是垫起病人压脉位置,方便压脉气囊330的压脉,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两侧开设有第三凹槽241,第二弧形缓冲垫320安装在第三凹槽241内,第二弧形缓冲垫320设置于第一活动座240下端内,第二弧形缓冲垫320为橡胶垫,当第二弧形缓冲垫320下落时,第一弧形缓冲垫310和第二弧形缓冲垫320将病人压脉位置包裹,使其间隙始终保持一致,这样气囊压脉时,病人受到的气囊膨胀压力一定,减少了人工绑扎时不同病人压脉绑带受力不一致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对病人进行压脉。
其中,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中心开设有第四凹槽232,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五凹槽242,压脉气囊330上下端分别设置于第五凹槽242内和第四凹槽232内,压脉气囊330上下端分别设置于第二弧形缓冲垫320之间和第一弧形缓冲垫310之间,压脉气囊330在不充气时是不接触患者压脉部位的,第一气泵340设置于第一箱体110内底部一侧,第一气泵340控制压脉气囊330压脉或者松绑,第一气泵340分别连通于压脉气囊330和外部大气,第一箱体110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1,第一过滤器111连通于第一气泵340,减少外界大气中的灰尘污染物进入压脉气囊330,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331,第一调节阀331分别连通于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通过第一气泵340调节压脉气囊330膨胀压力,第一固定座230侧壁一侧设置有手臂托板233,方便病人压脉时手臂的平放。
具体的,该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保持正确坐姿坐好,病人将需要压脉的手套入第一固定座230和第一活动座240之间,医护人员扶动第一活动座240外壳使其移动到病人压脉处,病人需要压脉的部位平放在第一弧形缓冲垫310上,打开第一液压缸250,医护人员根据病人手臂的粗细,调整第一弧形缓冲垫310和第二弧形缓冲垫320之间的距离,打开第一气泵340,压脉气囊330膨胀对病人进行压脉,关闭第一气泵340,压脉气囊330排气快速解除压脉,医护人员无需抬起病人手臂进行压脉带的绑扎,采用半自动装置,气囊进行快速压脉,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避免漏取压脉的现象,病人难受或取血接受后可通过按钮关停气泵进行松绑,减少了压脉漏取造成的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泵34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气泵34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平台(100),所述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箱体(110);
调节组件(200),所述调节组件(200)包括第一导轨(210)、第一滑动座(220)、第一固定座(230)、第一活动座(240)和第一液压缸(250),所述第一导轨(210)底部对称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10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滑动座(220)滑动于所述第一导轨(210)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座(230)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座(220)顶部一侧,所述第一活动座(24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上方,所述第一液压缸(250)缸身竖直对称固定于第一滑动座(220)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液压缸(250)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一侧;
压脉组件(300),所述压脉组件(300)包括第一弧形缓冲垫(310)、第二弧形缓冲垫(320)、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31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上端内,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320)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座(240)下端内,所述压脉气囊(330)上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320)之间和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310)之间,所述第一气泵(340)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底部一侧,所述第一气泵(340)分别连通于所述压脉气囊(330)和外部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10)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滑动座(220)底部设置有导轨滑块(221),所述导轨滑块(221)底部开设有第一凸起(2211),所述第一凸起(2211)滑动于所述第一凹槽(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一弧形缓冲垫(310)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2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两侧开设有第三凹槽(241),所述第二弧形缓冲垫(320)安装在所述第三凹槽(2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中心开设有第四凹槽(232),所述第一活动座(240)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五凹槽(242),所述压脉气囊(330)上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凹槽(242)内和所述第四凹槽(2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座(240)顶部两侧开设有限位通孔(243),所述限位通孔(243)内设置有限位螺栓(244),所述限位螺栓(244)下端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顶部一侧,所述限位螺栓(244)滑动贯穿于所述限位通孔(2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液压缸(250)的所述第一活动座(240)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45),所述第一液压缸(250)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45)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10)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1),所述第一过滤器(111)连通于所述第一气泵(3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331),所述第一调节阀(331)分别连通于所述压脉气囊(330)和第一气泵(3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0)侧壁一侧设置有手臂托板(233)。
CN202021041407.6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47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407.6U CN2130471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407.6U CN2130471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7129U true CN213047129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140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47129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71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774A (zh) * 2021-06-07 2021-09-07 孟斯琴 一种心内科临床检验采血用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774A (zh) * 2021-06-07 2021-09-07 孟斯琴 一种心内科临床检验采血用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47129U (zh) 一种预防压脉带漏取装置
CN216876930U (zh) 一种病人翻身用三角组合枕
CN217793065U (zh) 一种用于静脉取血的施压固定装置
CN203303298U (zh) 用于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气垫
CN213788499U (zh) 一种野战环境下手术室护理包扎辅助装置
CN214129012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CN115154153A (zh) 脊柱微创手术侧卧位固定装置
CN211095517U (zh) 一种可调充气式下肢垫枕
CN209933295U (zh) 一种组合型医用枕垫
CN211723854U (zh) 一种用于脾脏手术的体位垫
CN208388716U (zh) 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CN207125872U (zh) 一种骨科患者换药装置
CN215132556U (zh) 颈部手术的体位支撑组件
CN213130444U (zh) 一种防压疮护理装置
CN211049969U (zh) 一种可变形充气翻身垫
CN213346592U (zh) 一种用于开胸心脏手术的可调节体位垫
KR20200076671A (ko) 싱글 에러 보안을 갖는 인플레터블 수술용 포지셔닝 액세서리
CN209269792U (zh) 一种心内科压迫护理装置
CN217118822U (zh)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截石位手术床
CN211535411U (zh) 一种妇科手术体位架
CN212756236U (zh) 一种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装置
CN218589326U (zh) 一种临床夹持器
CN213490200U (zh) 手术室俯卧位下肢腿架
CN217245346U (zh) 手术床宽度扩展架
CN214909877U (zh)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自由体位分娩产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