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0627U -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0627U
CN213040627U CN202021009597.3U CN202021009597U CN213040627U CN 213040627 U CN213040627 U CN 213040627U CN 202021009597 U CN202021009597 U CN 202021009597U CN 213040627 U CN213040627 U CN 213040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odule
floor
heating modu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9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095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0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0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0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包括热量传递介质、加热模块,所述热量传递介质设置在加热模块内部,该加热模块设置有进水口、纵向出水口、横向出水口、电热丝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正负极,所述电热丝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内部,所述进水口、纵向出水口和横向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表面并且与所述加热模块内部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电加热器、供电方式、错峰用电储能系统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电取暖方式有两种设备。一种是电暖气,另一种是电锅炉。传统取暖设备耗电量大,体积也大,不能控制小电量供应局部调温或局部关闭,造成电力资源过度浪费。现需要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取代传统锅炉。耗电量低,体积小,可以与室内装修有机结合,不占空间,可以做到温度分控,局部调温,可以彻底取替传统电锅炉,是未来新能源供热的首选产品。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英文为Radiant Floor Heating,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达到舒适采暖目的。按不同传热介质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类,按不同铺装结构主要分为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两种。其中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在我国北方地区水地暖地非常常见的一种取暖方式,但是由于其运行方式老旧、供热方式落后、辐射面积小、供电等能源消耗大,导致热成本以及运行费用较高,不适合现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以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包括热量传递介质、加热模块,所述热量传递介质设置在加热模块内部,该加热模块设置有进水口、纵向出水口、横向出水口、电热丝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正负极,所述电热丝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内部,所述进水口、纵向出水口和横向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表面并且与所述加热模块内部连通。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还包括热量传递介质、地暖模块以及供热循环系统,所述供热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循环泵、循环管道,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地暖模块以及循环泵通过循环管道相互连接,并形成供热回路;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存储或加热供热回路中的所述热量传递介质;所述循环泵用于为所述热量传递介质提供动力,并推动所述热量传递介质在所述供热回路中流动;所述地暖模块用于吸收所述热量传递介质输送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辐射至地面上方;所述电磁阀用于调整所述地暖模块和加热模块中所述热量传递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热量传递介质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来控制所述电磁阀;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收发远程控制信息,并为所述控制模块传递或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采用分布式的加热模块和地暖模块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布局,并通过供热循环系统来分配加热模块中热量传递介质的输送,通过电磁阀控制地暖模块中的热量传递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例如通过停止或减小流速的方式控制地暖模块的送热能力,供热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热量传递介质的温度,并实现实时调控,可以做到温度分控,局部调温,可以选择温度调低或者关闭,夜间卧室供热可开启,厨房、客厅等地方可以选择性将温度调低或者关闭,使温度保持在16-18℃左右,可减少电量资源的消耗,节约供热成本及运行费用,可根据用户需要、不同房间大小安装不同功率的加热模块,有机的和辐射式地板结合,组成微型供热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储能模块、错峰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太阳能储能模块设置有入水管道、出水管道、储水仓以及太阳能加热器,所述入水管道用于向储水仓加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加热模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储水仓中的水;所述错峰储能模块与所述加热模块连接、或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内部。所述错峰储能模块可以是外接的,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内部的,其中外接的错峰储能模块主要选择在夜晚电价较低时进行加热并储能,到需要使用时则进入供热回路中,太阳能储能模块同理,其中错峰储能模块和太阳能储能模块可使用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错峰储能模块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和蓄热材料。所述电加热丝和蓄热材料采用现有技术即可。蓄热材料把热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分布式模块化运行,所述地暖模块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若干并联或串联的所述地暖模块,每个地暖模块的进水管均设有电磁阀、出水管连接循环管道。优选并联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并分配热量流向,并联主要通过若干所述地暖模块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出水管和出水管相连的方式,也可采用其他现有技术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供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末端阀,所述止回阀、末端阀设置在循环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传递介质为水或防冻液或导热油。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有若干并联或串联在循环管道上的所述加热模块,所述进水口连接地暖模块,所述出水口连接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模块为辐射采暖地板或地暖盘管。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模块化安装,所述辐射采暖地板设置有水管、公母插接头、支撑脚以及阻尼表面,所述支撑脚设置在辐射采暖地板下端,所述阻尼表面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上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内部,所述公母插接头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两侧。所述公母插接头分为公插头和母接头。所述阻尼表面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地板或设置辐射采暖地板上的地面漂移,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模块上方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地暖模块下方设置有蓄热层。所述蓄热层采用皮棉,保温层采用现有保温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结构简单,成本低,产品模块化设置,可分块组装,简省了铺装工序省力、方便、降低成本50%左右,可以不需要沙子水泥,十分环保,不污染环境;具有蓄热效果,辐射式采暖地板传热效果好,具有传热均匀的特点;可以适应各种场景,并且通过蓄能或储能方式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供热方式十分灵活,可根据用户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供热效果,还可根据用户房间需求随意自动变换加热功率、模块工作,精准控制供热量,从而达到电采暖当中最节能的供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暖模块一种实施例辐射采暖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房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包括热量传递介质、加热模块1、地暖模块7 以及供热循环系统,所述供热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循环泵、循环管道,其中:所述加热模块1、地暖模块7以及循环泵通过循环管道相互连接,并形成供热回路;所述加热模块1用于存储或加热供热回路中的所述热量传递介质;所述循环泵用于为所述热量传递介质提供动力,并推动所述热量传递介质在所述供热回路中流动;所述地暖模块7 用于吸收所述热量传递介质输送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辐射至地面上方;所述电磁阀用于调整所述地暖模块7和加热模块1中所述热量传递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热量传递介质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来控制所述电磁阀;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收发远程控制信息,并为所述控制模块传递或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采用分布式的加热模块1和地暖模块7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布局,并通过供热循环系统来分配加热模块1中热量传递介质的输送,通过电磁阀控制地暖模块7中的热量传递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例如通过停止或减小流速的方式控制地暖模块7的送热能力,供热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热量传递介质的温度,并实现实时调控,可以做到温度分控,局部调温,可以选择温度调低或者关闭,夜间卧室供热可开启,厨房、客厅等地方可以选择性将温度调低或者关闭,使温度保持在16-18℃左右,可减少电量资源的消耗,节约供热成本及运行费用,可根据用户需要、不同房间大小安装不同功率的加热模块1,有机的和辐射式地板结合,组成微型供热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若用户需要外出或不在房间中时,可通过所述远程通信模块来控制加热模块1或电磁阀来控制供热方式,例如当人离开时,关闭加热模块1,从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储能模块、错峰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太阳能储能模块设置有入水管道、出水管道、储水仓以及太阳能加热器,所述入水管道用于向储水仓加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加热模块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储水仓中的水;所述错峰储能模块与所述加热模块1连接、或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所述错峰储能模块可以是外接的,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的,其中外接的错峰储能模块主要选择在夜晚电价较低时进行加热并储能,到需要使用时则进入供热回路中,太阳能储能模块同理,其中错峰储能模块和太阳能储能模块可使用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错峰储能模块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和蓄热材料。所述电加热丝和蓄热材料采用现有技术即可。蓄热材料把热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分布式模块化运行,所述地暖模块7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若干并联或串联的所述地暖模块7,每个地暖模块7 的进水管均设有电磁阀、出水管连接循环管道。优选并联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并分配热量流向,并联主要通过若干所述地暖模块7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出水管和出水管相连的方式,也可采用其他现有技术并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末端阀,所述止回阀、末端阀设置在循环管道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量传递介质为水或防冻液或导热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1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有若干并联或串联在循环管道上的所述加热模块1,所述进水口连接地暖模块7,所述出水口连接循环泵。所述加热模块1可采用水电分离模式电加热模块,例如陶瓷电加热管型热水模块采用的是水电分离,把电加热管和水彻底分开,电加热模块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暖模块7为辐射采暖地板或地暖盘管。可用国内普遍使用的地暖盘管或者优选使用辐射采暖地板,因为辐射采暖地板可以一次性安装成型,不需要再添加水泥覆盖装饰,施工时没有粉尘颗粒物等十分环保。也可安装在床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模块化安装,所述辐射采暖地板设置有水管15、公母插接头16、支撑脚17以及阻尼表面18,所述支撑脚17 设置在辐射采暖地板下端,所述阻尼表面18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上端,所述水管15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内部,所述公母插接头16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两侧。所述公母插接头16分为公插头和母接头。所述阻尼表面18 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地板或设置辐射采暖地板上的地面漂移,增加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暖模块7上方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地暖模块7下方设置有蓄热层10。所述蓄热层10采用皮棉,皮棉直接设置在原始建筑地面14上即可,保温层9采用现有保温技术。地暖模块7内部设置有安装槽8,用于安装地暖盘管。保温层9上方还可设置地板11等装饰性板材。
在安装中,供热循环系统采用控制箱13,控制模块采用LED灯液晶屏显示模块来显示操作,操作简单的通过按键轻松完成,并通过数据线路12来控制或采集信息,例如控制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循环泵,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箱13中,所述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循环泵均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
所示的加热模块1包括有进水口2、纵向出水口3、横向出水口4、电热丝5以及接线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6设置有正负极,所述电热丝5与接线端子6电性连接,所述电热丝5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所述进水口2、纵向出水口3和横向出水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表面并且与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连通。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
在多个房间分布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网格代表不同房间里若干地暖模块 7,通过串联在循环管道上的所述加热模块1为其提供热量,每个房间之间互不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热循环系统中的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整合为温度控制器,所述加热模块1采用若干电加热模块,所述地暖模块7采用若干散热地板,并且包括若干电磁阀:
所采用的电加热模块功率有大中小,根据每个房间的面积不同,电加热模块大中小数量分配不同,一个300瓦至500瓦电加热模块供应5至8平方米。举例:客厅为1区(含有若干块散热地板,电加热模块),北卧室为2区(含有若干块散热地板、电加热模块),南卧室为3区(含有若干块散热地板、电加热模块),厨房为4区(含有若干块散热地板、电加热模块),卫生间为5区(含有若干块散热地板、电加热模块)。原则上每十平方米使用500瓦-800瓦,冬季0至零下5度的地方每10平方米使用800瓦,0至零上10度的地方每10 平方米使用500瓦。
它的工作原理: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工作使电加热模块启动加热液体10秒后循环泵启动,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循环泵的运转使加热的液体进入散热地板上,散热大部分的热量后水泵的运行又回到电加热模块进行加热,这样不断地重复循环逐步提高室内的温度,当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的温度后,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1关闭,但电加热模块A1,因为其它区温度未达标还需要帮助其它区继续工作,当整个区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室内温度控制器指令各区的电加热模块停止工作,如需要某区快速加热时,其他地区的电磁阀全部关闭,加热的液体全部集中该区供应,使温度快速上升,待到设定温度时,该去电磁阀关闭,加热液体供应其他区开始加温。循环泵还在运行,温度达到室内设定值电加热模块停止工作,约20秒后水泵停止。温度下降到 3度时启动小功率的电加热模块启动,当温度继续下降5度时,区域大功率电加热模块逐级启动平衡室内温度,以上操作方式不断地重复进行。
当1区温度达标时,A1号电加热模块同A2号电加热模块An号电加热模块共同工作供热2区,当2区温度也达标时,A1号...A2...A3...电加热模块共同工作供应3区,依此类推,一直达到设定的室内温度为止。
1区内有若干块散热地板和若干块电加热模块,根据地区和平方数的不同,原则上每十平方米使用500至800瓦,冬季0至零下5度的地方每10平方米使用800瓦,0至零上10度的地方每10平方米使用500瓦。
2区3区4区5区情况同上,依此类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传递介质、加热模块(1),所述热量传递介质设置在加热模块(1)内部,该加热模块(1)设置有进水口(2)、纵向出水口(3)、横向出水口(4)、电热丝(5)以及接线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6)设置有正负极,所述电热丝(5)与接线端子(6)电性连接,所述电热丝(5)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所述进水口(2)、纵向出水口(3)和横向出水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表面并且与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暖模块(7)以及供热循环系统,所述供热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循环泵、循环管道,所述加热模块(1)、地暖模块(7)以及循环泵通过循环管道相互连接,并形成供热回路,所述电磁阀、循环泵与所述加热模块(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储能模块、错峰储能模块,其中:
所述太阳能储能模块设置有入水管道、出水管道、储水仓以及太阳能加热器,所述入水管道用于向储水仓加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加热模块(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储水仓中的水;
所述错峰储能模块与所述加热模块(1)连接、或设置在所述加热模块(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峰储能模块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和蓄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模块(7)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若干并联或串联的所述地暖模块(7),每个地暖模块(7)的进水管均设有电磁阀、出水管连接循环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末端阀,所述止回阀、末端阀设置在循环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介质为水或防冻液或导热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1)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有若干并联或串联在循环管道上的所述加热模块(1),所述进水口连接地暖模块(7),所述出水口连接循环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模块(7)为辐射采暖地板或地暖盘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采暖地板设置有水管(15)、公母插接头(16)、支撑脚(17)以及阻尼表面(18),所述支撑脚(17)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下端,所述阻尼表面(18)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上端,所述水管(15)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内部,所述公母插接头(16)设置在所述辐射采暖地板两侧。
CN202021009597.3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Active CN213040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9597.3U CN213040627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9597.3U CN213040627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0627U true CN213040627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9597.3U Active CN213040627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0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92179A1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08844123B (zh) 分段式智能供暖的方法及系统
WO2007000112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au chaude utilisant des ressources thermiques combinees d'energie solaire et de pompe thermique, permettant de chauffer l'eau a plusieurs etapes et d'accumuler l'energie, et dispositif specifique a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CN104864449A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及应用
CN111520801A (zh)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系统
CN210179732U (zh) 一种热泵供暖装置及供热系统
CN213040627U (zh) 一种地暖模块化电加热器
CN208090793U (zh)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
CN212227438U (zh) 一种分体式复合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系统
CN205048543U (zh) 一种多热源中央热水处理系统
CN213334649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供暖设备
CN204574343U (zh) 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
CN210951501U (zh) 分体式半导体加热采暖装置
CN210688439U (zh) 一种家用固体蓄热式电供热系统
CN210718167U (zh) 太阳能热水储存热交换装置
CN203629130U (zh) 一种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
CN102927614B (zh) 一种全自动直热式中央太阳能集中智能供暖热水系统
CN111854230A (zh) 一种分体式复合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系统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866842U (zh) 村镇住宅采暖与太阳能热水供应一体化装置
CN202092227U (zh) 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
CN206771507U (zh) 基于燃气热水器的供暖系统
CN104728897A (zh) 一种用于楼宇单元集中供暖的分户控制装置及采暖系统
CN111412528A (zh) 一种太阳能室内暖炕系统
CN108332270A (zh)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