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8874U -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8874U
CN213038874U CN202021369927.XU CN202021369927U CN213038874U CN 213038874 U CN213038874 U CN 213038874U CN 202021369927 U CN202021369927 U CN 202021369927U CN 213038874 U CN213038874 U CN 213038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teel
support
shaped
reinforc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99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晨旭
王勇
储宁吉
李鹏
候建林
张壮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99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8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8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8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包括侧墙模板、三角支架和U形连接结构;所述侧墙模板上设有第一孔结构,所述三角支架上设有第二孔结构,所述侧墙模板和所述三角支架在所述第一孔结构和所述第二孔结构处通过所述U形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U形连接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三角支架。本实用新型中,利用U形连接结构将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固定起来,以在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受到侧向冲击时,U形连接结构的封闭端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冲击力,减小U形连接结构的开口端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防止U形连接结构沿开口端的轴向发生松动,从而保证了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地下结构施工时的危险性。

Description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急速发展,地下结构建筑日益增加。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地下侧墙结构施工是重点,一般采用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即单侧墙模板加三角支架)的工艺进行施工。而地下结构在采用侧墙模板支架体系进行施时,结构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会对侧墙模板支架体系产生冲击,如果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就会导致整个模板支架体系坍塌,造成极大的危险和损失。而且,模板支架体系连接松动也很容易造成结构侧墙的跑模、漏浆,失去结构的空间效果,造成线形偏差大,后期地铁车辆运营受限。
目前,传统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为钢模板加三角支架,且钢模板与三角支架之间是通过螺栓固定的,且为了方便操作,通常是在三角支架一侧朝向钢模板方向拧入螺栓来进行固定,使得螺栓的螺纹端朝向钢模板。在地下结构浇筑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对侧墙模板支架体系产生冲击时,对螺栓的螺纹端产生轴向冲击力,容易导致螺栓松动,降低钢模板与三角支架之间连接时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模板支架体系中钢模板与三角支架连接时的稳固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包括侧墙模板、三角支架和U形连接结构;所述侧墙模板上设有第一孔结构,所述三角支架上设有第二孔结构,所述侧墙模板和所述三角支架在所述第一孔结构和所述第二孔结构处通过所述U形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U形连接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三角支架。
可选地,所述U形连接结构包括U形连接杆、垫片和锁紧螺母,所述U形连接杆的端头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U形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孔结构和所述第二孔结构并与所述垫片、所述锁紧螺母相配合,以锁紧所述侧墙模板和所述三角支架。
可选地,所述U形连接杆为U形圆钢丝杆,所述垫片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与所述U形圆钢丝杆端头处的直径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侧墙模板包括固定连接的钢模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围绕所述钢模板的边沿设置,并位于所述钢模板朝向所述三角支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侧墙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朝向所述三角支架一侧的侧面上的第一加固件,所述连接件围成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加固件水平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内,且所述第一加固件和/或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结构;所述第一加固件上沿所述第一加固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通孔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固定孔构成第一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侧墙模板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固件和第三加固件,所述连接件围成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加固件竖直设置在所述钢模板朝向所述三角支架一侧的侧面上,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所述第三加固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固件背离所述钢模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加固件与所述钢模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构成所述第一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三加固件为双拼槽钢结构,所述双拼槽钢结构的截面呈“工”字型,且所述双拼槽钢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所述连接件处。
可选地,所述三角支架包括依次连接并围成三角形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支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所述第二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构成“工”字型双拼槽钢结构,且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构成所述第二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U形连接结构将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固定起来,以在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受到侧向冲击时,U形连接结构的封闭端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冲击力,减小U形连接结构的开口端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防止U形连接结构沿开口端的轴向发生松动,从而保证了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地下结构施工时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形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另一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另一种情况时的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墙模板与三角支架连接时另一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角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墙模板,11-钢模板,12-连接件,121-通孔结构,13-第一加固件,131-第一固定孔,14-第二加固件,15-第三加固件,16-第一间隙;2-三角支架,21-第一支架,211-第一槽钢,212-第二槽钢,22-第二支架,23-第三支架,24-第二孔结构,25-第四加固件,26-第五加固件,27-槽钢结构;3-U形连接结构,31-U形连接杆,32-垫片,33-锁紧螺母;4-地锚螺栓组件;5-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右方;“Y”的正向代表后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前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包括侧墙模板1、三角支架2和U形连接结构3;侧墙模板1上设有第一孔结构,三角支架2上设有第二孔结构24,侧墙模板1和三角支架2在第一孔结构和第二孔结构24处通过U形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端朝向三角支架2。
本实施例中,U形连接结构3呈U形,其一端具有开口,称作开口端,另一端呈封闭状,称作封闭端,且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朝向三角支架2。在地下结构浇筑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对侧墙模板支架体系产生冲击时,该冲击力由侧墙模板1传递到U形连接结构3上,再由U形连接结构3传递到三角支架2上;在冲击力传递到U形连接结构3上时,U形连接结构3的封闭端先于开口端受到冲击,能够分担一部分冲击力,减小了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端受到的冲击力,而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端相当于两个平行设置的螺栓的螺纹端。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栓固定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相比,本实施例中利用U形连接结构3将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固定起来,以在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受到侧向冲击时,U形连接结构3的封闭端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冲击力,减小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端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防止U形连接结构3沿开口端的轴向发生松动,从而保证了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地下结构施工时的危险性。
可选地,结合图3所示,U形连接结构3包括U形连接杆31、垫片32和锁紧螺母33,U形连接杆31的端头设有与锁紧螺母33相匹配的外螺纹,U形连接杆31穿过第一孔结构和第二孔结构24并与垫片32、锁紧螺母33相配合,以锁紧侧墙模板1和三角支架2。
本实施例中,U形连接杆31大致呈U形,具体地,U形连接杆31的开口端具有两个端头,且这两个端头相互平行,相当于两个平行设置的螺栓,而U形连接杆31的封闭端呈弧状或直线状,用于将两个端头连接起来,U形连接杆31的封闭端呈弧状时,弧状的封闭端与开口端的两个端头的连接处光滑过渡,U形连接杆31的封闭端呈直线状时,直线状的封闭端可以是与开口端的两个端头垂直设置,也可以是相对于开口端的两个端头倾斜设置,如此以构成U形连接杆31。在安装时,先将其中一个端头竖直插入侧墙模板1上的第一孔结构中,然后通过旋转U形连接杆31,使得U形连接杆31的两个端头呈水平状态,再将U形连接杆31的两个端头水平穿过三角支架2上的第二孔结构24,最后将垫片32、锁紧螺母33依次安装到U形连接杆31的端头上,并拧紧锁紧螺母33,如此以实现侧墙模板1和三角支架2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地,U形连接杆31为U形圆钢丝杆,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或采购,且采购成本低廉;垫片32上设有开孔,开孔的直径与U形圆钢丝杆端头处的直径相匹配,即开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U形圆钢丝杆端头处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优选开孔的直径略大于U形圆钢丝杆端头处的直径;如此,以方便U形圆钢丝杆的端头穿过垫片32;锁紧螺母33设置有两个,即采用双螺母的方式来锁紧U形连接杆31,不仅使得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而且提高了U形连接杆31开口端的抗轴向冲击性能。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侧墙模板1包括固定连接的钢模板11和连接件12,连接件12围绕钢模板11的边沿设置,并位于钢模板11朝向三角支架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钢模板11通常为矩形或方形钢板结构,当钢模板11为矩形钢板时,钢模板11具有长边和短边;侧墙模板1通常由多块钢模板11拼接而成,而侧墙模板1的拼接高度根据地下结构的高度而定。钢模板11朝向三角支架2一侧的侧面的四条侧边处均设有连接件12,这样,在拼接侧墙模板1时,相邻两个钢模板11之间通过相邻侧面处的连接件12实现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同时,由于钢模板11的四条侧边处都设有连接件12,不仅可以增强钢模板11四条侧边处的结构强度,而且在拼接侧墙模板1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以钢模板11的长边或短边进行拼接,提高了钢模板11的通用性。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侧墙模板1还包括设置在钢模板11朝向三角支架2一侧的侧面上的第一加固件13,连接件12围成凹槽结构,第一加固件13水平设置在凹槽结构内,且第一加固件13和/或连接件12上设有第一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固件13,并将第一加固件13水平设置在连接件12围成的凹槽结构内,即第一加固件13沿图4中X轴方向设置在凹槽结构内;这样,一方面方便在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或第一加固件13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将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进行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钢模板11的结构强度,提高侧墙模板1的抗冲击能力。
可选地,第一加固件13为角钢结构,且位于角钢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连接件12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加固件1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加固件13的左端和右端,也就是说,第一加固件1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连接。采用角钢结构作为第一加固件13,且角钢结构与钢模板11通过焊接等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这样,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加工;同时,不仅使得第一加固件13可以为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提供支撑,还可以增强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的结构强度,防止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在侧墙模板1在受到冲击时发生较大形变。
进一步地,第一加固件13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固件13等间距设置在凹槽结构内;如此,以进一步加强钢模板11的结构强度,提高侧墙模板1的抗冲击能力。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连接件12为角钢结构,钢模板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的外侧面平齐,钢模板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的外侧面平齐。如此,两个钢模板11在完成拼装后不仅能够在两个钢模板11相对的两个侧面处相互贴合,还能够在相对的两个连接件12处紧密贴合在一起,增大了两个钢模板1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钢模板11拼装处的牢固性。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连接件12上沿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结构121;第一加固件13上沿第一加固件13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1,且通孔结构121和/或第一固定孔131构成第一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存在竖直设置和水平设置两种状态,竖直设置的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4中X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4中Z轴方向,第一加固件13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4中X轴方向。这样,在两个钢模板11进行拼接时,通过在连接件12上的通孔结构121处采用高强度螺栓来对两个钢模板11进行固定,以保证两个钢模板11之间连接时的牢固性,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拼装。在两个钢模板11的连接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来连接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即两个钢模板11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后,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双角钢拼接结构,可以通过在双角钢拼接结构上的通孔结构121以及三角支架2上的第二孔结构24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来实现侧墙模板1和三角支架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在第一加固件13上的第一固定孔131以及三角支架2上的第二孔结构24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来实现侧墙模板1和三角支架2之间的连接;如此,在搭建侧墙模板支架体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连接方式进行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之间的连接固定,提高了搭建过程的灵活性。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侧墙模板1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固件14和第三加固件15,连接件12围成凹槽结构,第二加固件14竖直设置在钢模板11朝向三角支架2一侧的侧面上,并位于凹槽结构内;第三加固件15水平设置在第二加固件14背离钢模板11的一侧,且第三加固件15与钢模板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6,第一间隙16构成第一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三加固件15与钢模板11之间通过第二加固件14形成过渡连接,这使得第三加固件15与钢模板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6,而第一间隙16构成第一孔结构。如此,通过设置第二加固件14,并将第二加固件14竖直设置在连接件12围成的凹槽结构内,即第二加固件14沿图5中Z轴方向设置在凹槽结构内,以增强钢模板11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在第二加固件14背离钢模板11的一侧设置第三加固件15,以使得第三加固件15与钢模板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6,通过在第一间隙16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将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三加固件15上重新为U形连接结构3设置开孔,简化了生产工艺;另外,第三加固件15与钢模板11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6相当于一个长条孔,这为U形连接结构3的安装提供了调整空间,在将U形连接结构3与三角支架2上的第二孔结构24对准时,该调整空间可以方便U形连接结构3沿第三加固件15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调整安装位置,从而降低了U形连接结构3与第二孔结构24对准时的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加固件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连接。如此,不仅使得第二加固件14可以为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提供支撑,还可以增强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的结构强度,防止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2在侧墙模板1在受到冲击时发生较大形变。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6所示,第三加固件15为双拼槽钢结构,双拼槽钢结构的截面呈“工”字型,且双拼槽钢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连接件12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固件14为角钢结构,第三加固件15可以为角钢结构、单槽钢结构、或双拼槽钢结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及后文均以第三加固件15为双拼槽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此处及后文所述的双拼槽钢结构均指的是两个槽钢呈“工”字型拼焊在一起时的结构,也就是说,双拼槽钢结构的横截面(即双拼槽钢结构在垂直于双拼槽钢结构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也是图5中ZY平面上的截面)呈“工”字型。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固件14竖直焊接在钢模板11上,且第二加固件14与钢模板11之间相贴合的部位为角钢结构的一个外侧面,其中,角钢结构的外侧面指的是,在忽略角钢结构厚度的情况下,位于角钢结构所包围的区域外的侧面即为角钢结构的外侧面,相应地,位于角钢结构所包围的区域内的侧面即为角钢结构的内侧面。第三加固件15水平焊接在第二加固件14背离钢模板11的一侧,即第三加固件15水平焊接在第二加固件14的后端处。如此,第二加固件14和第三加固件15采用角钢结构和槽钢结构,使得侧墙模板1的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加工。
另外,可以在第三加固件15上沿第三加固件15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如此,在第一间隙16处采用U形连接结构3将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进行安装固定的基础上,可以额外增加一种固定方式,即可以选择将U形连接结构3的U形连接杆31穿过第二固定孔后旋转一定角度,使得U形连接杆31水平穿过三角支架2上的第二孔结构24,再配合垫片32、锁紧螺母33,以完成侧墙模板1与三角支架2之间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三角支架2包括依次连接并围成三角形的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且第一支架21竖直设置、第二支架22倾斜设置、第三支架23水平设置,第一支架21上设有第二孔结构24。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孔结构24设置在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架21上,以方便侧墙模板1的第一加固件13或第三加固件15与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架21通过U形连接结构3形成固定连接,使得三角支架2的第一支架21对侧墙模板1的第一加固件13或第三加固件15相抵靠,且三角支架2的结构稳定,可以给侧墙模板1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可选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一支架21包括第一槽钢211和第二槽钢212,第一槽钢211和第二槽钢212构成“工”字型双拼槽钢结构,且第一槽钢211和第二槽钢21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构成第二孔结构24。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钢211和第二槽钢212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相当于一个竖直设置的长条孔,不仅降低了U形连接结构3与第二孔结构24对准时的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也为U形连接结构3的安装提供了调整空间,使得U形连接结构3的U形连接杆31的端头穿过第二间隙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沿该竖直设置的长条孔上下移动,从而调整U形连接结构3在第一支架21上的固定位置,以避免U形连接杆31的端头穿过第二间隙后与三角支架2上的其他结构(比如后文介绍的第四加固件25或第五加固件26)发生干涉。
具体地,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为双拼槽钢结构或对拼槽钢结构,如此设置,以简化三角支架2的结构,方便三角支架2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三角支架2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四加固件25,且第四加固件25位于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第四加固件2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2连接。
进一步地,第四加固件25为工字型双拼槽钢结构或型钢结构,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四加固件25呈间隔设置。如此,以简化三角支架2的结构,方便三角支架2生产加工,同时,进一步增强三角支架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三角支架2还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五加固件26,第五加固件26为斜撑结构,且斜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四加固件25连接。如此,以进一步增强三角支架2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三角支架2的第三支架23的左端和中间通过倾斜设置的地锚螺栓组件4与地面连接,地锚螺栓组件4包括地锚杆、中间连接件、外接丝杆和高强度螺母,地锚杆的一端预埋在地面上,地锚杆的另一端伸出地面,并与中间连接件铰接,外接丝杆的一端固定在中间连接件上,外接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支架23、第三支架23上的斜撑结构,在外接丝杆的另一端处配合高强度螺母进行锚固。如此,以实现三角支架2靠近侧墙模板1的一端以及三角支架2的中间位置处与地面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采用两点固定,使得三角支架2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第三支架23的右端通过调节组件5与地面连接,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母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架23的右端。如此,调节组件5的设置方便了对三角支架2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也有助于对三角支架2的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位于第三支架23上的斜撑结构与高强度螺母之间设有槽钢结构27,外接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支架23、第三支架23上的斜撑结构以及槽钢结构27后,配合高强度螺母进行锚固,使得高强度螺母位于槽钢结构27的凹槽中,不仅可以提高锚固的牢固性,而且可以对高强度螺母进行保护。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模板(1)、三角支架(2)和U形连接结构(3);所述侧墙模板(1)上设有第一孔结构,所述三角支架(2)上设有第二孔结构(24),所述侧墙模板(1)和所述三角支架(2)在所述第一孔结构和所述第二孔结构(24)处通过所述U形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U形连接结构(3)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三角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结构(3)包括U形连接杆(31)、垫片(32)和锁紧螺母(33),所述U形连接杆(31)的端头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母(33)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U形连接杆(31)穿过所述第一孔结构和所述第二孔结构(24)并与所述垫片(32)、所述锁紧螺母(33)相配合,以锁紧所述侧墙模板(1)和所述三角支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杆(31)为U形圆钢丝杆,所述垫片(32)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与所述U形圆钢丝杆端头处的直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模板(1)包括固定连接的钢模板(11)和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围绕所述钢模板(11)的边沿设置,并位于所述钢模板(11)朝向所述三角支架(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模板(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模板(11)朝向所述三角支架(2)一侧的侧面上的第一加固件(13),所述连接件(12)围成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加固件(13)水平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内,且所述第一加固件(13)和/或所述连接件(12)上设有所述第一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上沿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结构(121);所述第一加固件(13)上沿所述第一加固件(13)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1),所述通孔结构(121)和/或所述第一固定孔(131)构成第一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模板(1)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固件(14)和第三加固件(15),所述连接件(12)围成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加固件(14)竖直设置在所述钢模板(11)朝向所述三角支架(2)一侧的侧面上,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所述第三加固件(15)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固件(14)背离所述钢模板(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加固件(15)与所述钢模板(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6),所述第一间隙(16)构成所述第一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固件(15)为双拼槽钢结构,所述双拼槽钢结构的截面呈“工”字型,且所述双拼槽钢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所述连接件(12)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2)包括依次连接并围成三角形的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与第三支架(23),且所述第一支架(2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架(22)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支架(23)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架(21)上设有所述第二孔结构(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第一槽钢(211)和第二槽钢(212),所述第一槽钢(211)和所述第二槽钢(212)构成“工”字型双拼槽钢结构,且所述第一槽钢(211)和所述第二槽钢(21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构成所述第二孔结构(24)。
CN202021369927.X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Active CN213038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9927.XU CN21303887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9927.XU CN21303887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8874U true CN213038874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9927.XU Active CN21303887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8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1886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抗震节点
CN213038874U (zh) 一种侧墙模板支架体系
CN207003673U (zh) 一种梁与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17812521U (zh) 墙体门洞的加固结构
KR100628537B1 (ko) 내진성능확보가 가능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구조벽체시스템
CN212316935U (zh) 免拆支撑杆件及基坑支护系统
KR102238294B1 (ko) 내진 보강용 고성능 하이브리드 보 구조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JP2004346568A (ja) 制震構造物
KR100457173B1 (ko) 건축용 골조
KR101958768B1 (ko) 보강봉을 가지는 버팀보를 이용한 토류판 시공 구조물
KR101957880B1 (ko) 외부 보강 전단벽과 슬래브 연결에 대한 시공 구조 및 방법
CN207003667U (zh) 一种预制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
CN112127515A (zh)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装置
CN216380558U (zh) 用于剪力墙施工的免钻孔模板加固结构
CN215483800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内墙板
CN219158517U (zh) 一种抗震加固梁
KR102383859B1 (ko) 내진 보강용 프레임구조
CN212336740U (zh) 支模系统的紧固扣件组
CN220267246U (zh) 一种钢构件托架
CN211923115U (zh) 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
CN216809914U (zh) 一种基坑冠梁结构
KR102448357B1 (ko) 외부 부착형 pc 벽패널을 이용한 내진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4885436U (zh) 一种建筑设计搭建模板
CN219045207U (zh) 一种建筑支撑用钢结构组件
CN217420092U (zh) 一种外挂墙板用组合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