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1078U -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1078U
CN213021078U CN202021919755.9U CN202021919755U CN213021078U CN 213021078 U CN213021078 U CN 213021078U CN 202021919755 U CN202021919755 U CN 202021919755U CN 213021078 U CN213021078 U CN 21302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ox
air
electric telescopic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97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hi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h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hi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h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97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冷却箱,冷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风机箱,冷却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箱,冷却箱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罩,出风罩的一侧焊接有出风罩连接板,该空气冷却器灵活性强,可以快速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快速调节高矮度,便于进行接管安装,该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好,两侧设有风罩,通过风机制动,让左右形成快速通风从而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上下安装有风机箱,通过上下空气流通,从而加快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提高冷却效率,节约时间,当需要拆装的时候,只需要拆卸安装的螺栓,可以直接将两侧的风罩伸出,便于对冷却管进行检修和维护,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冷却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空气冷却器是利用空气冷却热流体的换热器。管内的热流体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所用的空气通常由通风机供给。空气冷却器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的很多空气冷却器功能比较单一,灵活性差,存在很多缺陷,现有的空气冷却器在安装的时候十分不方便,不能调节空气冷却器的高矮度,现有的空气冷却器对冷却管进行冷却方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单一的风机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速度慢,当需要对冷却管进行检修或维护的时候十分不方便,安装难度大,消耗很多人力,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风机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一侧焊接有出风罩连接板,所述出风罩连接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冷却箱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一侧焊接有进风罩连接板,所述进风罩连接板的两侧上均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出风罩和进风罩的中部均焊接有风机安装架,所述风机安装架的中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脚刹式滚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泵,所述冷却箱的一端顶部焊接有出料管,所述冷却箱的一端底部焊接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上均焊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的一端中部安装有电源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的两端上,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进风罩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出风罩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罩和进风罩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的两侧上,所述风机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安装架的中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冷却箱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缸上,所述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泵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液压油泵通过液压油管分别与液压油箱和液压缸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机箱和第二风机箱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冷却箱的顶部和底部上,所述第一风机箱和第二风机箱的内部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安全网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风机箱、第二风机箱、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液压油泵以及风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空气冷却器灵活性强,可以快速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快速调节高矮度,便于进行接管安装,该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好,两侧设有风罩,通过风机制动,让左右形成快速通风从而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上下安装有风机箱,通过上下空气流通,从而加快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提高冷却效率,节约时间,当需要拆装的时候,只需要拆卸安装的螺栓,可以直接将两侧的风罩伸出,便于对冷却管进行检修和维护,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箱,2、出风罩,3、进风罩,4、第一风机箱,5、第二风机箱,6、进料管,7、出料管,8、第一电动伸缩杆,9、第二电动伸缩杆,10、底座,11、脚刹式滚轮,12、液压缸,13、电源开关,14、风机安装架,15、风机,16、进风罩连接板,17、出风罩连接板,18、液压油箱,19、安全网孔板,20、液压油泵,21、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风机箱4,冷却箱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箱5,冷却箱1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罩2,出风罩2的一侧焊接有出风罩连接板17,出风罩连接板1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冷却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罩3,进风罩3的一侧焊接有进风罩连接板16,进风罩连接板16的两侧上均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出风罩2和进风罩3的中部均焊接有风机安装架14,风机安装架14的中部安装有风机15,冷却箱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安装在底座10上,底座10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脚刹式滚轮11,底座10上安装有液压油箱18和液压油泵20,冷却箱1的一端顶部焊接有出料管7,冷却箱1的一端底部焊接有进料管6,出料管7和进料管6上均焊接有冷却管21,冷却箱1的一端中部安装有电源开关13。
第一电动伸缩杆8和第二电动伸缩杆9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1的两端上,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与进风罩连接板16通过螺栓固定相连,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一端与出风罩连接板17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出风罩2和进风罩3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1的两侧上,风机15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安装架14的中部上。
液压缸1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0上,冷却箱1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缸12上,液压油箱18和液压油泵20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0上,液压油泵20通过液压油管分别与液压油箱18和液压缸12相连。
第一风机箱4和第二风机箱5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冷却箱1的顶部和底部上,第一风机箱4和第二风机箱5的内部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安全网孔板19。
电源开关13分别与第一风机箱4、第二风机箱5、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9和液压油泵20以及风机15电性连接,通过电源开关13分别接通第一风机箱4、第二风机箱5、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9和液压油泵20以及风机15的电源,使其通电工作。
工作原理: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冷却箱1、出风罩2和进风罩3,使用的时候,通过脚刹式滚轮11将冷却箱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接通电源开关13的电源,并通过电源开关13接通液压油泵20的电源,让液压油泵20给液压缸12供油或抽油,从而调节液压缸12的高矮度,利用液压缸12的升降可以调节冷却箱1的高矮度,便于对出料管7和进料管6进行连接,当液体通过进料管6进入到冷却管21内,然后从冷却管21内流入到出料管7,与此同时,通过电源开关13接通第一风机箱4、第二风机箱5和风机15的电源,让第一风机箱4、第二风机箱5和风机15制动,让冷却箱1的前后形成通风,让冷却箱1的上下形成通风,从而将冷却管上的热量传送出去,提高冷却效率,节约冷却时间,当需要拆卸进行维护或检修更换的时候,通过拆卸出风罩2和进风罩3与冷却箱1上连接的螺栓,然后再通过电源开关13接通第一电动伸缩杆8和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电源,让第一电动伸缩杆8和第二电动伸缩杆9制动,分别将出风罩2和进风罩3从两端伸出,便于工作人员对冷却箱1内的冷却管进行检修和维护。
该空气冷却器灵活性强,可以快速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快速调节高矮度,便于进行接管安装,该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好,两侧设有风罩,通过风机制动,让左右形成快速通风从而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上下安装有风机箱,通过上下空气流通,从而加快带走冷却管上的热量,提高冷却效率,节约时间,当需要拆装的时候,只需要拆卸安装的螺栓,可以直接将两侧的风罩伸出,便于对冷却管进行检修和维护,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风机箱(4),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箱(5),所述冷却箱(1)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罩(2),所述出风罩(2)的一侧焊接有出风罩连接板(17),所述出风罩连接板(1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冷却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罩(3),所述进风罩(3)的一侧焊接有进风罩连接板(16),所述进风罩连接板(16)的两侧上均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所述出风罩(2)和进风罩(3)的中部均焊接有风机安装架(14),所述风机安装架(14)的中部安装有风机(15),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安装在底座(10)上,所述底座(10)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脚刹式滚轮(11),所述底座(10)上安装有液压油箱(18)和液压油泵(20),所述冷却箱(1)的一端顶部焊接有出料管(7),所述冷却箱(1)的一端底部焊接有进料管(6),所述出料管(7)和进料管(6)上均焊接有冷却管(21),所述冷却箱(1)的一端中部安装有电源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和第二电动伸缩杆(9)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1)的两端上,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与进风罩连接板(16)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一端与出风罩连接板(17)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2)和进风罩(3)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箱(1)的两侧上,所述风机(15)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安装架(14)的中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0)上,所述冷却箱(1)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缸(12)上,所述液压油箱(18)和液压油泵(20)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0)上,所述液压油泵(20)通过液压油管分别与液压油箱(18)和液压缸(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箱(4)和第二风机箱(5)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冷却箱(1)的顶部和底部上,所述第一风机箱(4)和第二风机箱(5)的内部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安全网孔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13)分别与第一风机箱(4)、第二风机箱(5)、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9)和液压油泵(20)以及风机(15)电性连接。
CN202021919755.9U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Active CN21302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755.9U CN213021078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755.9U CN213021078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1078U true CN213021078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9755.9U Active CN213021078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10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408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408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4253U (zh) 一种高速动车集成型冷却装置
CN213021078U (zh)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CN20980131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路灯
CN210701728U (zh) 一种改进的导线拉丝机拉丝机构
CN207750134U (zh) 一种风冷汽油新型发动机组
CN210180208U (zh) 一种玻璃钢节能环保冷却塔
CN210378697U (zh) 一种可内循环散热的电力节能油浸式变压器
CN211518455U (zh) 一种塑料管道冷却装置
CN210599497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散热器
CN201706768U (zh) 一种螺杆式风冷冷水机组
CN219176515U (zh) 一种空压机散热节能装置
CN201621982U (zh) 整体承重式散热器
CN212365955U (zh) 基于相变热能转换的散热系统
CN214840929U (zh) 一种烟筒脱白用烟气冷却器
CN213183870U (zh) 一种带有快速散热功能的变压器
CN215113978U (zh) 一种中频电炉冷却装置
CN219421482U (zh) 一种油浸式高频开关电源
CN220667672U (zh) 一种清筛机轨道车内置式冷却系统
CN217606662U (zh) 一种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
CN214276266U (zh) 一种节能的水冷机组
CN212889127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2016803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风冷内燃机气缸
CN21302105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高效率管式冷凝器
CN21838714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节能风机
CN210374292U (zh) 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