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9905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9905U
CN213019905U CN202021031672.6U CN202021031672U CN213019905U CN 213019905 U CN213019905 U CN 213019905U CN 202021031672 U CN202021031672 U CN 202021031672U CN 213019905 U CN213019905 U CN 213019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panel seat
channe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16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合庆
曲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16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9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蜗壳,设置于机体内,所述蜗壳内设有风道以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面板座,面板座内设置有面板座出风通道,面板座出风通道位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空气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和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入室内;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外围,所述风道侧壁在沿出风方向的延长线上距离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末端的最短距离为L,满足L≥5mm。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避免风道中的制冷空气吹到在面板座出风通道的末端形成凝露,保证了面板座的清洁,从而解决了空调面板座处的凝露漏水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电行业目前处于竞争激烈的局面,各大竞品在功能、外观等方面独具创新,然而产品细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不但其蒸发器表面会产生冷凝水,其面板座上也会有冷凝水的出现。当冷凝水积累过多时会从机器内部溢出,流到家具地板上,不仅损害家居装饰,还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造成财产或生命的损失。
空调室内机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流到用户家里地面上,是用户经常抱怨和投诉的问题之一。因而对易产生漏水的部件和因素进行改良设计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对面板座和风道的设计,有利于避免风道中的制冷空气吹到在面板座出风通道末端形成凝露,保证了面板座的清洁,从而解决了空调面板座上的凝露漏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蜗壳,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蜗壳内设有风道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以及面板座,所述面板座内设置有面板座出风通道,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位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空气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和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入室内;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外围,所述风道侧壁在沿出风方向的延长线上距离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末端的最短距离为 L,满足L≥5mm。
风道内的出风由于贴壁效应沿风道侧壁吹出,在L<5mm时,仍会有较少出风流经面板座出风通道的末端,从而形成凝露,由此,设置 L≥5mm以防止风道中的制冷空气吹到在面板座出风通道的末端形成凝露,进而保证了面板座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包括:连接部,位于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上与所述蜗壳对接的一端,所述连接部沿出风方向平行于所述风道侧壁设置;以及扩展部,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扩展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围,空气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连接部、所述扩展部和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风道侧壁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上端内壁为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下端内壁为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侧壁为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所述机体内,用于从所述进风口引入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扇之间,所述蒸发器局部环绕所述风扇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整机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机体;11、出风口;12、进风口;2、蜗壳;21、风道;211、风道上端内壁;212、风道下端内壁;213、风道侧壁;3、面板座;31、面板座出风通道;311、连接部;312、扩展部;4、风扇; 5、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和空调室内机,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空调室内机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空调室内机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用户在使用时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前侧,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1、蜗壳2、面板座3、风扇4和蒸发器5。
机体1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器的情况下设置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室内机机体1,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器的情况下的空调器的自身机体 1。
机体1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机体1包括前表面、后表面、支撑空调器的底表面、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表面、以及限定顶部结构的顶表面,前表面限定空调器的前外观。
机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出风口12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以便于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换热速率。
蜗壳2设置于机体1内,蜗壳2内设有风道21以连通进风口11 和出风口12,其中风道上端内壁211为水平设置,风道下端内壁212 也为水平设置,风道侧壁213为竖直设置,以使得风道21内的出风空气在出风时,在贴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平面出风,有利于减小风阻,减小出风时的风力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风道21内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4,风扇4 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机体1内,本实施例选用一个贯流风扇4,用于从进风口11处引入空气,流经风道21并从出风口12处排出。
蒸发器5设置于进风口11和风扇4之间,蒸发器5局部环绕风扇 4设置,用于对进风口11处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5在工作中会产生冷凝水,因此在蒸发器5的下端设置接水盘能够收集从蒸发器5上落下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漫流。
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相连接,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 5通过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相连接,以便空调机完成整个热交换过程。
继续参见图1-4,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座3,面板座3内设置有面板座出风通道31,面板座出风通道31位于风道21与出风口12之间,并连通风道21与出风口12。
面板座出风通道31设置于风道21的外围,风道侧壁213在沿出风方向的延长线上距离面板座出风通道31末端的最短距离为L,满足 L≥5mm。
风道21内的出风由于贴壁效应沿风道侧壁213吹出,在L<5mm 时,仍会有较少出风流经面板座出风通道31的末端,从而形成凝露,本实用新型中,设置L=7mm以防止风道21中的制冷空气吹到在面板座出风通道31的末端形成凝露,进而保证了面板座3的清洁,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面板座出风通道31包括连接部311和扩展部312,连接部311位于面板座出风通道31上与蜗壳2对接的一端,连接部311 沿出风方向平行于风道侧壁213设置;扩展部312与连接部311相连接,设置于连接部311的外围,风道21内的空气依次经过风道21、连接部311、扩展部312和出风口12,并通过出风口12排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311与风道侧壁213位于同一平面内,有利于连接部311对风道21的的出风进行导流,进一步防止了风道21中的制冷空气吹到在面板座出风通道31的末端形成凝露,进而保证了面板座3的清洁,解决了空调面板座3上的凝露漏水问题,避免了触电危险的发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蜗壳,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蜗壳内设有风道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以及
面板座,所述面板座内设置有面板座出风通道,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位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空气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和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入室内;
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外围,所述风道侧壁在沿出风方向的延长线上距离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末端的最短距离为L,满足L≥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包括:
连接部,位于所述面板座出风通道上与所述蜗壳对接的一端,所述连接部沿出风方向平行于所述风道侧壁设置;以及
扩展部,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扩展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围,空气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连接部、所述扩展部和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入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风道侧壁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上端内壁为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下端内壁为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侧壁为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所述机体内,用于从所述进风口引入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处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扇之间,所述蒸发器局部环绕所述风扇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
CN202021031672.6U 2020-06-04 2020-06-0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3019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1672.6U CN213019905U (zh) 2020-06-04 2020-06-0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1672.6U CN213019905U (zh) 2020-06-04 2020-06-0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9905U true CN213019905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1672.6U Active CN213019905U (zh) 2020-06-04 2020-06-0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9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37354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901269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06322531A (zh) 一种带新风的全室外换热空气调节装置
CN103512176B (zh) 空调器面板
CN214094711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KR20050102065A (ko) 히트 펌프를 이용한 이동식 스팟 냉난방기
CN2130199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594038U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集中制冷模块
CN213841121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3901267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5669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03512175A (zh) 空调器面板
CN213019907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452807B1 (ko) 폐열회수식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21301991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080870B (zh) 吸顶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摆风叶片
CN206160309U (zh) 厨房空调器
CN213901266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1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72U (zh) 空调器
CN21710977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90127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