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7160U -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7160U
CN212997160U CN202021401793.5U CN202021401793U CN212997160U CN 212997160 U CN212997160 U CN 212997160U CN 202021401793 U CN202021401793 U CN 202021401793U CN 212997160 U CN212997160 U CN 212997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ad
vent
backing plate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17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微
刘永花
王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Priority to CN2020214017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7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7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7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板、气囊以及下垫板;上垫板和下垫板后端互相连接;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互相连接,两者具有交界面,交界面倾斜向上并向上垫板的前端延伸设置;交界面上设有通气阀。本实用新型内置两个气囊,在第一气囊充满到一定程度后,通气阀才开,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由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交界面是倾斜的,所以当第一气囊充气后,人可以头枕在第一气囊形成的斜面上,抬高头部,达到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目的,当第二气囊开始充气后,该抬高垫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倾斜面逐渐变长,人躺在上面时,可以从肩背位置逐渐向上抬升,更为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就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30毫米汞柱。这类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症状,这类情况往往与其它疾病相关,比如颈椎病、多系统萎缩、糖尿病、贫血等,当然使用某些化学药物也会引起。在医院很多患者身上也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护理时需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卧位的患者,在起身和站立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缓慢进行,否则会造成患者眩晕甚至晕倒,因此需要一种抬高垫,将卧位的患者先慢慢的抬高,以便缓解低血压症状,也为下一步起身等动作做准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板、气囊以及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后端互相连接,所述下垫板上设有供气囊安装的下连接面,所述上垫板上设有供气囊连接的上连接面,所述上连接面和所述下连接面可绕后端开合,所述气囊包括自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互相连接,两者具有交界面,所述交界面位于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且倾斜向上且向上垫板前端延伸设置;所述交界面上设有联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包括第一通气孔以及覆盖在第一通气孔上的可远离第一通气孔拉伸的弹性皮面,所述弹性皮面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不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一侧为褶皱式气囊,该侧设有设有伸缩护栏,所述伸缩护栏包括插入下垫板中的伸缩杆以及垂直设置在该抬高垫侧边上的护栏本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下垫板的上表面远离后端的部分相贴固定;所述第二气囊具有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下垫板上表面靠近连接端的部分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三连接面和所述上垫板下表面贴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以及所述交界面三者交汇。
优选地,所述通气阀包括气孔座,所述气孔座呈锥形,所述通气孔沿气孔座轴线开设。
优选地,对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设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位于第一气囊内,所述牵拉绳的一端连接弹性皮面,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面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皮面一体成型在气囊上。
优选地,所述通气阀设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下垫板上设有供气孔座嵌入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充气嘴。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抬高垫内置两个气囊,在未充气时,弹性皮面紧紧贴敷在第一通气孔上,第一通气孔被堵住,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不连通;充气时,首先充满第一气囊,在第一气囊充满到一定程度后,因为弹性皮面上受拉伸力,弹性皮面朝着远离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被拉伸,第二通气孔不再被堵住,由于弹性皮面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以第一气囊中的气体依次沿着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进入第二气囊,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由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交界面是倾斜的,所以当第一气囊充气后而通气阀未打开时,人可以头枕在第一气囊形成的斜面上,缓慢地抬高头部,既方便患者起身,也达到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目的,此时的斜面高度低,倾斜角度大;当第二气囊开始充气后,该抬高垫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倾斜面逐渐变长,人躺在上面时,可以从肩背位置逐渐向上抬升,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同时也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通气阀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皮面俯视图。
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
1、上垫板,2、下垫板,21、凹槽,31、第一气囊,311、第一连接面,312a、上折叠面,312b、下折叠面,313、过渡气囊面,32、第二气囊,321、第二连接面,322、第三连接面,33、交界面,34、通气阀,341、弹性皮面,342、第二通气孔,343、第一通气孔,344、第四通气孔,35、牵拉绳,4、护栏本体,41、伸缩孔,42.伸缩杆,5、固定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板1、气囊以及下垫板2,上垫板1和下垫板2后端互相连接,上垫板1和下垫板2可绕后端开合,气囊包括自上、下垫板1、2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互相连接,两者具有交界面33,交界面33位于上垫板1和下垫板2之间且倾斜向上并向上垫板1的前端延伸设置;结合图2所示,交界面33上设有联通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的通气阀34,通气阀34包括第一通气孔343以及覆盖在第一通气孔343上的可远离第一通气孔343拉伸的弹性皮面341,弹性皮面341上设有第二通气孔342,第一通气孔343和第二通气孔342不重叠。交界面33下端连接在下垫板2中部,上端连接在上垫板1前端,在第一气囊31充满气时,交界面33呈倾斜设置,可以对人体的头部进行抬高,达到起身、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第一气囊31上设有充气嘴4,该抬高垫垫设在床上,充气嘴4上外接气泵,当不需要该抬高垫抬高时,可作为普通的垫被使用;当需要该抬高垫抬高时,打开气泵开关,气泵通过充气嘴4对第一气囊31进行充气,当达到理想的头部抬高角度时,可以关闭气泵,停止充气;随着第一气囊31中充气量增多,当增多到一定量时,通气阀34打开,第一气囊31中的气体向第二气囊32涌入,第二气囊32逐渐鼓起,增大了抬高区域的长度,可以将人体的肩背抬高,提高舒适性。
如图1、5所示,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的一侧为褶皱式气囊。第一气囊31或第二气囊32一侧的气囊样式为褶皱式的,实质仍然是一个气囊,之所以做成褶皱式的,是因为气囊在充气时可以纵向伸缩,以适应1.2米或1.5米或1.8米宽幅的床,适应性更广,使用起来更为舒适。
在对应第一气囊31的褶皱式气囊上,位于上垫板1和下垫板2前端之间的部分为折叠气囊面,该折叠气囊面分为上折叠面312a和下折叠面312b,在该抬高垫未充气时,上、下折叠面312a、312b互相重合,折叠收纳在第一气囊31中。折叠气囊面和同侧的普通的未折叠气囊面之间设有带弹性的过渡气囊面313。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抬高垫的两侧设有保护装置,在褶皱式气囊的所在侧上设有伸缩护栏,伸缩护栏包括插入下垫板2中的伸缩杆42以及垂直设置在该抬高垫侧边上的护栏本体4,下垫板2上设有供伸缩杆42插装的伸缩孔41,当需要该抬高垫适应1.2米或1.5米或1.8米宽幅的床时,将护栏本体4拉至合适位置并固定,再对气囊进行充气,由于褶皱式气囊的存在,随着充气量增多,气囊在宽度上变宽,直至抵住护栏本体,从而达到了想要的宽度。在和伸缩护栏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固定护栏,起到双侧保护的作用。
继续参考图3,通气阀34包括第一通气孔343和弹性皮面341,在需要通气阀34通气时,在弹性皮面341上施加拉力,使其向远离第一通气孔343的方向移动,从而弹性皮面341不再封堵第一通气孔343,第一气囊31中的气体经由第二通气孔342、第一通气孔343进入第二气囊32,对第二气囊32进行充气。该处巧妙应用了弹性皮面341具有弹性的特性,实现通气阀34的开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弹性皮341可以添加额外的施力部件也可以利用气囊膨胀产生的内壁距离增大特性,方法多样。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弹性皮面341施力采用了在弹性皮面341和气囊内壁之间设置了牵拉绳35的方法,牵拉绳35放置在第一气囊31中,牵拉绳35的一端连接在弹性皮面34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囊31的除交界面33以外的其他侧面上,第一气囊31的体积不断膨胀,气囊内内壁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拉大,牵拉绳35被拉紧,进而拉伸弹性皮面341,使其解除对第一通孔343的封堵,打开通气阀34。
第一气囊31具有第一连接面311,第一连接面311和下垫板2上表面中远离后端的部分相贴固定;第二气囊32具有第二连接面321和第三连接面322,第二连接面321和下垫板2上表面中靠近前端的部分相贴合固定,第三连接面322和上垫板1下表面贴合固定。第一连接面311、第二连接面321以及交界面33三者交汇。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大致呈三棱柱状,各个侧面都有对应的连接关系,结构紧凑,连接强度高。
通气阀34包括气孔座344,气孔座344呈锥形,第一通气孔343沿气孔座344轴线开设。第一通气孔343端口位于锥形的顶端,朝向弹性皮面341,当弹性皮面341不被拉伸时,第一通气孔343被弹性皮面341牢牢覆盖,而且由于气孔座344是凸起的,弹性皮面341覆盖在气孔座344上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第一通气孔343的封堵更为严密。如图4所示,对应的,弹性皮面341上的第二通气孔342环绕在第一通气孔343四周,大致与气孔座344锥面相对,增加气体通过量。
对应第一通气孔343的位置设有牵拉绳35,牵拉绳35位于第一气囊31内,牵拉绳35的一端连接弹性皮面341,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面311上,第一连接面311是和下垫板1连接的,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在对弹性皮面341拉伸时不会位移。
弹性皮面341一体成型在第一气囊31上的,第一气囊31的材质是带有弹性的,正好作为弹性皮面31使用,而且气囊侧壁不必开缺口,整体性好,不会产生漏气问题。气孔座344是固定在弹性皮面341一侧的,通过热熔或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
通气阀34设有多个,可以加大通气量,加快对第二气囊32的充气速度。此外,还可以通过扩第一、第二通气孔343、342的面积来扩大通气量,达到快速充气的效果。
下垫板2上设有供通气阀34嵌入的凹槽21,在不充气的情况下,气孔座34不会在该抬高垫上形成凸起,更为舒适。
以上所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板、气囊以及下垫板;
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后端互相连接,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可绕后端开合;
所述气囊包括自上、下垫板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互相连接,两者具有交界面,所述交界面位于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且倾斜向上并向上垫板的前端延伸设置;所述交界面上设有可联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通气阀;
所述通气阀包括第一通气孔以及覆盖在第一通气孔上的可远离第一通气孔拉伸的弹性皮面,所述弹性皮面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一侧为褶皱式气囊,该侧设有伸缩护栏,所述伸缩护栏包括插入下垫板中的伸缩杆以及垂直设置在该抬高垫侧边上的护栏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中远离后端的部分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气囊具有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中靠近前端的部分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三连接面和所述上垫板下表面贴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以及所述交界面三者交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包括气孔座,所述气孔座呈锥形,所述第一通气孔沿所述气孔座轴线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位于第一气囊内,所述牵拉绳的一端连接弹性皮面,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气囊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皮面一体成型在气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设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上设有供通气阀嵌入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充气嘴。
CN202021401793.5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Active CN212997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793.5U CN21299716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793.5U CN21299716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7160U true CN21299716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1793.5U Active CN21299716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7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33386A1 (en) Inflatable support
CN107811653B (zh) 一种心脏超声检查床
CN212997160U (zh) 一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垫
CN205494236U (zh) 护理气垫床
CN212140791U (zh) 气囊翻身床垫
AU2018251706A1 (en) Pneumatic chair jack
CN212699443U (zh) 一种充气脚垫
CN207071121U (zh) 一种预防压疮和下肢肿胀的医用气垫床
CN2705143Y (zh) 医疗床充气床垫
CN21883307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
CN115068233B (zh) 气垫床及其控制方法
CN215459558U (zh) 一种多功能翻身气垫床垫
CN212853975U (zh) 介入手术用双腿隔垫
CN216166695U (zh) 一种枕头的气囊和枕头
CN217041191U (zh) 腰背肌辅助锻炼气垫
CN209694654U (zh) 一种模块化可调节高度的久卧气垫
CN219896197U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CN212439270U (zh) 一种充气式颅骨牵引头部皮肤保护垫
CN220309360U (zh)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气垫枕
CN217066951U (zh) 一种气囊式胎位调整气垫床
CN210472162U (zh) 一种耳部整形患者用ct枕
CN219323580U (zh) 一种充气式巩膜外加垫装置
CN21342985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便携式产妇用马桶垫
JP6948063B2 (ja) 介護支援具
CN113180960B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充气三角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