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000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90005U CN212990005U CN202022438659.9U CN202022438659U CN212990005U CN 212990005 U CN212990005 U CN 212990005U CN 202022438659 U CN202022438659 U CN 202022438659U CN 212990005 U CN212990005 U CN 2129900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main body
- equipment main
- limiting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以及铰接轴;第一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转动槽,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沿背离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滑动槽与转动槽相对,铰接轴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转动槽内,铰接轴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内;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二设备主体通过铰接轴可折叠连接,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与折叠之间切换。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但更容易用户握持和携带,还由于可以使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较小,进而使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加工制造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不同场景下电子设备显示面积的需求,近些年,可折叠屏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通常设置为一整块大尺寸的柔性屏。通过柔性屏的弯折从而满足用户对大尺寸屏幕、小占用面积的需求。然而,大尺寸的柔性屏不但对生产工艺要求严苛,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柔性屏反复弯折,很容易造成柔性屏损坏,导致电子设备的维修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大尺寸柔性屏占用面积大、成本高以及多次弯折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以及铰接轴;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背离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转动槽相对,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可折叠连接,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可折叠连接,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在所述转动槽内进行相应的转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与折叠之间切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或小体积便携的需求。具体的,还可以在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上设置显示屏,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处于展开状态时,使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拼合至一起,从而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在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也相应的分离并相背,从而使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用户更容易握持和携带。而且,由于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尺寸都较小,因此,显示屏的加工制造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进而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一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另一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设备主体;20:第二设备主体;30:铰接轴;101:第一显示屏; 201:第二显示屏;401:转动槽;501:滑动槽;40:第一连接件;50:第二连接件;41:第一夹持部;42:第二夹持部;410:第一凹槽;420:第二凹槽; 301:转动部:302:弹性端头;31:滑动部;310:容纳槽;52:第二限位槽; 510:第一限位部;511: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子设备一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3,示出了图1所示电子设备另一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铰接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0、第二设备主体20以及铰接轴30;第一设备主体10的第一端设有转动槽401,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设有滑动槽501,滑动槽501沿背离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滑动槽501与转动槽401相对,铰接轴30 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转动槽401内,铰接轴30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501内;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通过铰接轴30可折叠连接,铰接轴30的第二端在滑动槽501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通过铰接轴30 可折叠连接,铰接轴30的第二端在滑动槽501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或小体积便携的需求。
具体的,第一设备主体10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01,第二设备主体20上设有第二显示屏201;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在同一平面内拼合在一起,在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101 与第二显示屏201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设备主体10上设置第一显示屏101和在第二设备主体20上设置第二显示屏201,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 处于展开状态时,使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在同一平面内拼合至一起,从而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在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 20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分离,从而使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用户更容易握持和携带。而且,由于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尺寸都较小,因此,显示屏的加工制造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进而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也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通过铰接轴30 相连,铰接轴30的第二端在滑动槽501内滑动的过程中,铰接轴30的第一端在转动槽401内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设备主体10带动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设备主体20带动第二显示屏201可以在展开状态和叠设状态之间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铰接轴30内部可以为空心状态,从而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相连接的线缆可以通过铰接轴30进行连接,这样,既可以通过铰接轴30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结构连接,又可以通过在铰接轴30内部走线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电连接。此外,由于通过铰接轴30内部走线,这样,既可以避免线缆磨损,提升线缆使用寿命以及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又可以避免外部走线,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的第一端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通过面与面相抵接,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拼接为一体,可以作为一个显示屏进行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拼接为一体可以为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协同工作,相当于一个大尺寸显示屏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的需求,有利于用户进行画画、画图等精细化办公操作。
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叠设,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 叠设。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完全分离,仅靠铰接轴30实现结构以及电连接。此时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可以处于背对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两者中的一者可以处于工作状态,可以实现正常的显示屏亮屏以及拨动电话或进行操作,另一者可以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节省电量,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设备主体10的第一端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相抵接,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拼接为一体,从而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在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叠设,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叠设,电子设备的体积更小,用户更容易握持和携带,并且,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的尺寸都较小,显示屏的加工制造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显示屏201不是一整个屏幕,因此,制备显示屏的工艺要求相对较低,显示屏的良品率可以有效提升,进而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的成本也就有效降低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铰接轴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铰接轴30沿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相连接的侧边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通过多个铰接轴30可折叠连接,这样,一方面提升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 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提升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展开或折叠过程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40;第一连接件40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的第一端,第一连接件40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第一夹持部41、第二夹持部42相对间隔设置形成转动槽401;铰接轴30的第一端在转动槽401内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槽401可以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的壳体或支架上,从而使电子设备的装配零件数量少,装配效率高。或者,转动槽401 还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0上,通过第一连接件40与第一设备主体10可拆卸连接,从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拆装维护。
参照图5和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第一连接件4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件40上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使第一夹持部41、第二夹持部42之间形成转动槽401,可以使转动槽401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成本也更低。
另外,第一夹持部41上可以设有第一凹槽410,第二夹持部42上可以设有第二凹槽420,第一凹槽410和第二凹槽420相对设置;铰接轴30的第一端设有转动部301,转动部30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一凹槽410、第二凹槽420内,这样可以使铰接轴30的第一端在转动槽401的连接更可靠,避免铰接轴30的第一端由转动槽401内脱落。
具体的,转动部301为球形转动部301,第一凹槽410、第二凹槽420均为球形凹槽;所述球形转动部301与所述球形凹槽相匹配。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球形转动部301至少部分嵌设于球形凹槽内,从而使转动部301在第一凹槽 410和第二凹槽420内的转动更加灵活。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动部301设置为球形结构,并夹设于两个球形凹槽之间,从而既可以提高转动部301在第一凹槽410和第二凹槽420的转动灵活性,减小转动部301的磨损,又能锁定转动部301的转动位置,使铰接轴 30沿着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形成的转动槽401进行转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转动部301也可以为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球形结构或弧形凸面,通过将球形结构或弧形凸面设置于第一凹槽410和第二凹槽420内,也可以实现转动部301在转动槽401内的可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50,第二连接件50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滑动槽50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50上;沿滑动槽 50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槽501内间隔设有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第一限位部510靠近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铰接轴30的第二端在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动槽501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20的壳体或支架上,这样,就可以避免设置第二连接件50,减少电子设备的零件数量,提升电子设备的可装配性,降低电子设备的装配成本。
参照图7和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5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动槽501还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件50上,从而可以在滑动槽501出现磨损时,通过更换第二连接件50降低电子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电子设备的维护便利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滑动槽50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槽501内可以间隔设有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铰接轴30的第二端在滑动槽501内滑动时,通过铰接轴30的第二端嵌设于第一限位部510或第二限位部511,从而使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的结构较为稳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滑动槽50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槽50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限位槽52,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52相对,且第一限位槽靠近第二设备主体20的侧边缘;铰接轴30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部31,滑动部31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槽内,滑动部31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槽52内;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设置于第一限位槽内;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滑动部31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一限位部510,第一设备主体 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滑动部31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二限位部511。
在实际应用中,滑动部31包括但不限于滑杆、滑块等。例如,通过将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嵌设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52,一方面可以对滑杆进行限位,避免滑杆由滑动槽501内脱落,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滑杆的滑动路径起到引导的作用,提升滑杆运动轨迹的精准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二限位槽52内,这样,可以使滑动部31的两端同时嵌设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52内,从而使滑动部31嵌设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52内时,滑动部31的受力更加均衡,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的,滑动部31的第一端设有弹性端头302,或者,滑动部31的第一端和滑动部31的第二端均设有弹性端头302;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滑动部31第一端的弹性端头302嵌设于第一限位部510,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滑动部31第一端的弹性端头302嵌设于第二限位部511;滑动部31第二端的弹性端头302与第二限位槽52的侧壁相抵接。
在实际应用中,弹性端头302可以为硅胶、橡胶、海绵等具有弹性可压缩的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弹性端头302与第一限位槽的侧壁或第二限位槽52的侧壁相过盈配合,达到滑动部31两端的弹性端头30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的侧壁、第二限位槽52的侧壁相抵接的作用,进而,使滑动部31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52的滑动更平稳,增加滑动部31在滑动槽501内滑动过程中的阻尼感,而且,还可以避免滑动部31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52内晃动,提升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的连接稳定性。
例如,弹性端头302为硅胶端头的情况下,由于硅胶可塑性高,且弹性较好,因此,可以使硅胶端头分别嵌设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52内,既可以使滑动部31在滑动槽501内的滑动更加稳定,提升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展开或折叠过程切换过程的稳定性,还能增加折叠或者展开过程中的阻尼感,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弹性端头302的设置,从而使滑动部31第一端嵌设于第一限位部510或第二限位部511时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件;滑动部3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容纳槽,或,滑动部3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和滑动部3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容纳槽,每个容纳槽内设有一个弹性件;弹性端头302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槽内,且弹性端头302通过弹性件与滑动部3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弹性端头302通过弹性件与滑动部31相连,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弹性端头302的弹性行程,也就是说使弹性端头302的活动范围更大,进而使滑动部31的滑动更加顺畅,避免由于弹性端头302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52之间的抵接力太大造成滑动受限。
在实际应用中,弹性端头302通过弹性件与滑动部31相连的方式有多种,为了提升弹性端头302的稳定性,避免弹性端头302出现歪斜等情况,其中一种连接方式可以为:滑动部3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和滑动部3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容纳槽310;每个容纳槽310内设有一个弹性件;弹性端头302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槽310内,且弹性端头302通过弹性件与容纳槽31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件设置于容纳槽310内,一方面可以提升弹性件与滑动部31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弹性端头302受外力压缩弹性件时,可以有效规范弹性件的压缩行程,避免弹性件在受压过程中出现歪斜等情况。而且,弹性端头302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槽310,可以有效规范弹性端头 302的运动轨迹,避免弹性端头302在滑动过程中受外力导致歪斜,进而脱离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52。
可选的,第一限位部510和第二限位部511均为限位孔,限位孔贯穿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在弹性端头302嵌设于限位孔内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弹性端头 302凸出至限位孔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靠近第二设备主体20的横向侧边缘设置,限位孔垂直贯穿第二设备主体20横向侧边缘;滑动部31的第一端的弹性端头 302可拆卸地设置于限位孔内,在第一设备主体10带动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设备主体20带动第二显示屏201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端头302嵌设于靠近第二设备主体20的第一端的限位孔内,在第一设备主体10带动第一显示屏101与第二设备主体20带动第二显示屏201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弹性端头302嵌设于远离第二设备主体20的限位孔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将滑动部31的第一端的弹性端头302 嵌设于限位孔内,这样就避免了第一设备主体10和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滑动部31在滑动槽501内滑动导致电子设备状态不稳定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限定弹性端头302位于第一限位部510对应的限位孔内,从而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稳定连接,相应的,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即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限定弹性端头302位于第二限位部511对应的限位孔内,从而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稳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弹性端头302嵌设于限位孔内的情况下,通过将至少部分弹性端头302由限位孔内凸出至第二设备主体20外,这样既可以避免滑动部31在滑动槽501内的滑动,使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较为稳定,又方便用户操作,又可以通过按压弹性端头302,从而实现弹性端头302由限位孔的脱离,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铰接轴30、第一连接件40、第二连接件50可以组合形成铰接组件,在电子设备进行装配过程中,首先将铰接轴30分别与第一连接件40、第二连接件50相连接形成铰接组件,然后再将铰接组件分别与第一设备主体10、第二设备主体2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装配时效,降低电子设备的装配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铰接组件在电子设备上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铰接组件在电子设备上对称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两侧(如图1所示),这样,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通过按压弹性端头302从而使弹性端头 302由限位孔内脱离,然后通过拉动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往相背离的方向运动,滑动部31沿着滑动槽501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与第二设备主体20之间状态的切换。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可折叠连接,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在所述转动槽内进行相应的转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与折叠之间切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或小体积便携的需求。具体的,还可以在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上设置显示屏,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处于展开状态时,使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拼合至一起,从而满足用户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在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也相应的分离并相背,从而使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用户更容易握持和携带。而且,由于第一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与第二设备主体的显示屏尺寸都较小,因此,显示屏的加工制造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进而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也较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以及铰接轴;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背离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转动槽相对,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可折叠连接,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间隔设置形成所述转动槽;
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在所述转动槽内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
所述铰接轴的第一端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球形转动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球形凹槽;
所述球形转动部与所述球形凹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
所述滑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沿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滑动槽内间隔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端;
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壁中,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另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且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侧边缘;
所述铰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滑动部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设有弹性端头,或,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和所述滑动部的第二端均设有弹性端头;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第一端的所述弹性端头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第一端的所述弹性端头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所述滑动部第二端的所述弹性端头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容纳槽,或,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和所述滑动部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所述容纳槽,每个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一个所述弹性件;
所述弹性端头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弹性端头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滑动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
在所述弹性端头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的情况下,至少部分所述弹性端头凸出至所述限位孔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设备主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拼合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8659.9U CN212990005U (zh) | 2020-10-27 | 2020-10-27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8659.9U CN212990005U (zh) | 2020-10-27 | 2020-10-27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90005U true CN212990005U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541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38659.9U Active CN212990005U (zh) | 2020-10-27 | 2020-10-27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90005U (zh) |
-
2020
- 2020-10-27 CN CN202022438659.9U patent/CN2129900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1444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277197B (zh) |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1770223B (zh) |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13284422A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093681B (zh) | 一种底座、移动终端、耳机以及耳机座 | |
CN111601484B (zh) |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20872249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847859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596471B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04344174A (zh) | 扩充基座 | |
CN21299000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7419098B (zh)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01739065B (zh) | 扩充底座的连动结构 | |
CN109994857B (zh) | 终端设备 | |
CN117145857A (zh) | 铰链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2736518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1859053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的显示屏排线插接装置 | |
CN108879203B (zh) | 一种接口及电子设备 | |
CN208445550U (zh) | 电子设备 | |
CN220252478U (zh) |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245993A (zh) | 一种组合式终端 | |
CN112269552A (zh) | 屏幕及电子设备 | |
CN21939387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062079A (zh) | 移动终端 | |
CN217588758U (zh) | 按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