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5320U -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5320U
CN212985320U CN202021535541.1U CN202021535541U CN212985320U CN 212985320 U CN212985320 U CN 212985320U CN 202021535541 U CN202021535541 U CN 202021535541U CN 212985320 U CN212985320 U CN 212985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tappet body
tappet
wall
vertic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55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维超
杜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uabo Seik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Huabo Seik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Huabo Seik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Huabo Seik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55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5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5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5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挺柱,包括;挺柱体和柱塞;柱塞复位弹簧、单向阀弹簧座、单向阀弹簧和单向球阀;护圈,其卡合在挺柱体的上端部;护圈与挺柱体相接触的内壁包括:上端水平壁、位于上端水平壁下端的中部竖直壁、以及位于中部水平壁下端的下端竖直壁;挺柱体上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凸块,护圈的上端水平壁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挺柱体上端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护圈的中部竖直壁紧贴限位凸起的表面;挺柱体上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下端竖直壁卡合在环形限位槽中;护圈的下端竖直壁为锯齿状结构。本新型液压挺柱对护圈和挺柱体结构进行改进,避免了护圈发生脱落,提高了护圈在挺柱体上固定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挺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中,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依靠气门完成,而气门通常是由凸轮轴推动的。如果按照凸轮轴所处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底置凸轮轴和顶置凸轮轴两类。不过,不管该发动机是哪个结构类型,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内保持稳定,尤其是系统中机械师的气门驱动、热膨胀和气门机构零部件的磨损,都会对气门间隙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液压挺柱就是为了满足以上的要求而设计生产的,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施调节工作高度,补偿磨损或热膨胀而引起的气门间隙变化,能够消除气门间隙,进而减少了气门机构的噪声,减轻发动机的损坏,精确的确保了发动机气门配气正时。
现有的柱状液压挺柱主要由柱塞、壳体和单向阀机构组成,其中柱塞相对壳体可以进行轴向滑动,在柱塞与限位壳体之间需要安装额外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柱塞相对于壳体的运动范围,避免柱塞脱出壳体。液压挺柱的尺寸普遍较小,结构紧凑,加工难度大,而通常使用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卡簧和套设在壳体端口的护圈;卡簧的安装难度大,而且易损坏,一旦损坏整个液压挺柱也就报废必须进行更换,目前液压挺柱在设计时都尽量避免卡簧的使用。现有技术中,护圈内壁直接平行贴合在箍紧在壳体的端口处,这种固定方式存在很大缺陷,护圈与壳体的卡合不够稳固,因此护圈容易脱离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挺柱,包括:
挺柱体,其内部设置有内部腔体,且内部腔体中活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上端开设有进油孔,挺柱体侧壁开设有外进油口,柱塞侧壁开设有内进油口;储油腔,其设置在所述柱塞内部,且储油腔与所述进油孔连通;高压油腔,其位于所述柱塞下端与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之间;
柱塞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挺柱体内部腔体的底部;单向阀弹簧座,其套设在柱塞复位弹簧中,且单向阀弹簧座内设置有单向阀弹簧;单向球阀,其放置在所述单向阀弹簧座中,且与所述单向阀弹簧相抵接;所述柱塞底部开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单向球阀位于柱塞底部开口下方;
护圈,其卡合在所述挺柱体的上端部,护圈将柱塞部分限位于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中;所述护圈与挺柱体相接触的内壁包括:上端水平壁、位于上端水平壁下端的中部竖直壁、以及位于中部水平壁下端的下端竖直壁;
挺柱体上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凸块,所述护圈的上端水平壁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挺柱体上端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护圈的中部竖直壁紧贴限位凸起的表面;所述挺柱体上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护圈的下端竖直壁卡合在环形限位槽中;
所述护圈的下端竖直壁为锯齿状结构,即下端竖直壁包括:箍紧在挺柱体表面的凹壁,以及与挺柱体之间预留有间隙的凸壁。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挺柱体上端部端面的凸块为环形凸块,护圈的凹槽为与环形凸块相适配的环形凹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挺柱体上端部端面的凸块为多个圆柱状凸块,护圈的凹槽为与圆柱状凸块相适配的圆形凹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柱塞的结构包括上端球塞和下端柱塞,且上端球塞直径小于下端柱塞的直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护圈上端水平壁与柱塞的下端柱塞上部端面、挺柱体的上端部端面之间预留有间隙空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单向阀弹簧座底部向上凹陷形成限位凸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新型液压挺柱筒过在护圈上设置了凹槽,在挺柱体上端部的端面设置了凸块,与现有技术中护圈直接贴合在挺柱体上端部端面的结构相比,这种设置增加了护圈与挺柱体连接固定的稳定性,使得护圈更不易脱离挺柱体;同时挺柱体上设置了限位凸起和环形限位槽,护圈的中部竖直壁和下端竖直壁分别卡合紧贴限位凸起和环形限位槽,更进一步加强了护圈与挺柱体连接的稳固性,护圈的下端竖直壁设置为锯齿状,与传统表面光滑无锯齿的护圈相比,这种设置使得护圈卡合挺柱体的着力点更多,护圈与挺柱体的连接更稳固,同时凸壁的设置为挺柱体预留了一点形变空间,可以消除挺柱体热胀冷缩对护圈造成的外部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挺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挺柱挺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挺柱体的凸块设置为环形凸块的俯视图;
图4为挺柱体的凸块设置为圆柱状凸块的俯视图;
图5为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液压挺柱,包括:
挺柱体2,其内部设置有内部腔体1,且内部腔体1中活动设置有柱塞4;所述柱塞4上端开设有进油孔41,挺柱体2侧壁开设有外进油口12,柱塞4侧壁开设有内进油口43;储油腔10,其设置在所述柱塞4内部,且储油腔10与所述进油孔41连通;高压油腔16,其位于所述柱塞4下端与挺柱体2的内部腔体1之间;
柱塞复位弹簧8,其设置在挺柱体2内部腔体1的底部;单向阀弹簧座7,其套设在柱塞复位弹簧8中,且单向阀弹簧座7内设置有单向阀弹簧9;单向球阀5,其放置在所述单向阀弹簧座7中,且与所述单向阀弹簧9相抵接;所述柱塞4底部开设有与储油腔10连通的开口42,且所述单向球阀5位于柱塞4底部开口42下方;
护圈3,其卡合在所述挺柱体2的上端部21,护圈3将柱塞4部分限位于挺柱体2的内部腔体1中;所述护圈3与挺柱体2相接触的内壁包括:上端水平壁31、位于上端水平壁31下端的中部竖直壁32、以及位于中部水平壁32下端的下端竖直壁33;
挺柱体2上端部21的端面设置有凸块22,所述护圈3的上端水平壁31上设置有与凸块22相适配的凹槽34;挺柱体2上端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23,护圈3的中部竖直壁32紧贴限位凸起23的表面;所述挺柱体2上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24,护圈3的下端竖直壁33卡合在环形限位槽24中;
所述护圈3的下端竖直壁33为锯齿状结构,即下端竖直壁33包括:箍紧在挺柱体2表面的凹壁331,以及与挺柱体2之间预留有间隙的凸壁332。
工作原理:本新型液压挺柱工作时,部分油液通过进油孔41进入柱塞4的储油腔10,再从储油腔10经单向球阀5进入高压油腔16中,另一部分油液从外进油口12进入挺柱体2内部,然后通过内进油口43流入储油腔10中;凸轮驱动柱塞4向挺柱体2内运动,柱塞4与单向球阀5一起压缩柱塞复位弹簧8,高压油腔16的空间受到压缩,同时又由于高压油腔16中充满了储油腔10中进入的油液,其腔内的温度迅速上升,油液迅速膨胀,从而在凸轮的协同作用下推动单向球阀5和柱塞4向挺柱体2外运动,柱塞复位弹簧8为柱塞4和单向球阀5的运动提供了回复力,柱塞4便被推动至初始压缩位置,然后再一次被凸轮驱动向挺柱体2内运动,开始下一个运动周期;单向阀弹簧9为单向球阀5的运动提供回复力,调节单向球阀5与柱塞4底部开口42之间的间隙,控制油液进入高压油腔;在油液和柱塞复位弹簧8驱动柱塞4运动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高压油腔16中的部分油液通过外进油口12流出挺柱体2外,储油腔10中的部分油液又通过单向球阀5流入高压油腔16中对高压油腔16进行补油,用于保证高压油腔16中具有正常工作的油液量;护圈9对柱塞4的运动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柱塞4在被油液推动向挺柱体2外运动时,从挺柱体2中脱离,本新型液压挺柱在护圈3上设置有凹槽34,在挺柱体2上设置有凸块22,通过凹槽34与凸块22的连接固定,提高了护圈3与挺柱体2安装的稳固性,使护圈3不易脱落;同时,护圈3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增加了护圈3与挺柱体2的卡合着力点,使护圈3与挺柱体2之间的卡合更紧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挺柱体2上端部21端面的凸块22为环形凸块,护圈3的凹槽34为与环形凸块相适配的环形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挺柱体2上端部21端面的凸块22为八个圆柱状凸块,护圈3的凹槽34为与圆柱状凸块相适配的圆形凹槽,环形凸块和圆柱状凸块均能增强对护圈的固定作用,使护圈3不易脱离挺柱体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柱塞4的结构包括上端球塞44和下端柱塞45,且上端球塞44直径小于下端柱塞45的直径,护圈3的作用主要是将下端柱塞45限位在挺柱体2的内部腔体1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圈3上端水平壁31与柱塞4的下端柱塞45上部端面、挺柱体2的1上端部21端面之间预留有间隙空间,这种设置使得柱塞4在向挺柱体2外运动至最大距离时,可以减小护圈3与柱塞4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护圈3与柱塞4之间的冲击磨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阀弹簧座7底部向上凹陷形成限位凸层71,限位凸层71用于套设单向阀弹簧9,同时对单向阀弹簧9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单向阀弹簧9在伸长和压缩过程中发生侧向偏移。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挺柱体,其内部设置有内部腔体,且内部腔体中活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上端开设有进油孔,挺柱体侧壁开设有外进油口,柱塞侧壁开设有内进油口;储油腔,其设置在所述柱塞内部,且储油腔与所述进油孔连通;高压油腔,其位于所述柱塞下端与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之间;
柱塞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挺柱体内部腔体的底部;单向阀弹簧座,其套设在柱塞复位弹簧中,且单向阀弹簧座内设置有单向阀弹簧;单向球阀,其放置在所述单向阀弹簧座中,且与所述单向阀弹簧相抵接;所述柱塞底部开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单向球阀位于柱塞底部开口下方;
护圈,其卡合在所述挺柱体的上端部,护圈将柱塞部分限位于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中;所述护圈与挺柱体相接触的内壁包括:上端水平壁、位于上端水平壁下端的中部竖直壁、以及位于中部水平壁下端的下端竖直壁;
挺柱体上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凸块,所述护圈的上端水平壁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挺柱体上端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护圈的中部竖直壁紧贴限位凸起的表面;所述挺柱体上端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护圈的下端竖直壁卡合在环形限位槽中;
所述护圈的下端竖直壁为锯齿状结构,即下端竖直壁包括:箍紧在挺柱体表面的凹壁,以及与挺柱体之间预留有间隙的凸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体上端部端面的凸块为环形凸块,护圈的凹槽为与环形凸块相适配的环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体上端部端面的凸块为多个圆柱状凸块,护圈的凹槽为与圆柱状凸块相适配的圆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的结构包括上端球塞和下端柱塞,且上端球塞直径小于下端柱塞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上端水平壁与柱塞的下端柱塞上部端面、挺柱体的上端部端面之间预留有间隙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弹簧座底部向上凹陷形成限位凸层。
CN202021535541.1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Active CN212985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5541.1U CN21298532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5541.1U CN21298532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5320U true CN212985320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5541.1U Active CN21298532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5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3716B2 (en) Tappet
US7104232B2 (en) Deactivation roller hydraulic valve lifter
US8104442B2 (en) Mechanical roller tappe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625393B1 (en) Positive control (desmodromic) valve syste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8495987B2 (en) Single piston pump with dual return springs
US7246587B2 (en) Deactivating element for a valve trai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941438A (en) Hydraulic valve-lash adjuster
US20130306033A1 (en) Relief valve for high-pressure fuel pump
CN106555629B (zh) 阀致动系统
US20100059001A1 (en) Switchable support element for a valve trai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186141A (en) Engine brake timing control mechanism
EP2041464B1 (en) Reciprocable member with anti-float arrangement
US20100180875A1 (en) Seating control device for a valve for a split-cycle engine
CN212985320U (zh)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CN106555627B (zh) 用于阀致动系统的摇杆基座
US5408959A (en) Tappet with hydraulic valve clearance compensation and floating piston
WO2016090757A1 (zh) 一种柱状式液压挺柱
US4779583A (en) Cup-type tappets for use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211008801U (zh)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CN212985316U (zh) 一种具有护圈保护结构的液压挺柱
JP5029477B2 (ja) ローラリフタ構造
EP1903190B1 (en) Lash adjuster
EP2216534A1 (en) Method of lining a cylinder and a cylinder liner therefor
WO2018110206A1 (ja) 燃料噴射ポンプ、燃料噴射装置、内燃機関
US20150322823A1 (en) Support element for a valve trai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support 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