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2584U -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2584U
CN212982584U CN202020402952.7U CN202020402952U CN212982584U CN 212982584 U CN212982584 U CN 212982584U CN 202020402952 U CN202020402952 U CN 202020402952U CN 212982584 U CN212982584 U CN 212982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loating bed
groove
bed
natur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29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ox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029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2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2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25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涉及到渔业技术领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所述河道的内部设置有浮床,所述浮床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所述浮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所述连接桩远离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连接桩的一端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滑槽、固定块、活动槽、凸块、安装槽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浮床拆卸安装,解决了浮床不能用于不同大小水域的问题,通过通孔和浮床之间配合设置,能够养殖绿植净化水域,解决了养殖产生的重金属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沿海渔业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养殖业对沿海环境造成不程度地破坏,尤其是在传统贝类和藻类的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的渔民对传统贝类和藻类的进行单种养殖,在针对传统贝类和藻类进行传统养殖的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投饵过量,养殖密度过高等现象,造成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严重污染,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是修复养殖的一种生态系统。
目前,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不能用于不同大小的水域,不方便拆卸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没有绿植对水域进行修复和清理。
因此,发明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功能单一和没有绿植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所述河道的内部设置有浮床,所述浮床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所述浮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所述连接桩远离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连接桩的一端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浮床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浮床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浮床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端与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滑槽向连通,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呈梯形。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绳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可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开设有固定槽。
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通孔呈圆柱形。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桩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适配。
可选的,可选的,两个所述凸块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所述浮床与凹槽位于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滑槽、固定块、活动槽、凸块、安装槽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浮床拆卸安装,解决了浮床不能用于不同大小水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和浮床之间配合设置,能够养殖绿植净化水域,解决了养殖产生的重金属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床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床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河道;2、固定桩;3、通孔;4、浮床;5、固定绳;6、连接桩;7、连接绳;8、养殖箱;9、凹槽;10、固定槽;11、推杆;12、滑槽;13、固定块;14、活动槽;15、凸块;16、安装槽;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1,河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2,河道1的内部设置有浮床4,浮床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7,连接绳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8,两个连接绳7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浮床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6,两个连接桩6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连接桩6远离浮床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5,固定绳5远离连接桩6的一端与固定桩2固定连接,浮床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3,通孔3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3呈等间距排列,通孔3呈圆柱形,通过通孔3和浮床4之间配合设置,能够养殖绿植净化水域,解决了养殖产生的重金属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浮床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5,凸块15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块15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浮床4与凹槽9位于一条直线上,浮床4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9,凹槽9设置有两个,凹槽9的内顶壁开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与凹槽9相连通,固定槽10与固定块13相适配,浮床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远离安装槽16的一端与滑槽12固定连接,凸块1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与滑槽12向连通,活动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一侧与推杆11固定连接,固定块13的一端呈梯形,通过推杆11、滑槽12、固定块13、活动槽14、凸块15、安装槽16和弹簧17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浮床4拆卸和安装,解决了浮床4不能用于不同大小水域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浮床4一侧的凸块15对准另一个浮床4的凹槽9向凹槽9的内部推动凸块15,凸块15向凹槽9的内部移动挤压固定块13,固定块13向活动槽14的内部移动,固定块13带动推杆11向滑槽12的内部移动同时挤压弹簧17,弹簧17收缩产生弹力,当活动槽14与固定槽10相对应时,弹簧17的弹力推动推杆11向上移动,推杆11带动固定块13向固定槽10的内部移动进行固定,拆除,推动推杆11,推杆11向滑槽12的内部移动挤压弹簧17,弹簧17收缩产生弹力同时带动固定块13向下移动,当固定块13退出固定槽10后将凸块15从凹槽9的取出,将安装好的浮床4放进河道1的内部,将浮床4两侧连接桩6上的固定绳5与河道1的两侧的固定桩2连接进行固定,将需要养殖物品放进养殖箱8的内部进行养殖,在浮床4内部的通孔3内部种植绿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2),所述河道(1)的内部设置有浮床(4),所述浮床(4)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7),所述连接绳(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8),所述浮床(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6),所述连接桩(6)远离浮床(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5),所述固定绳(5)远离连接桩(6)的一端与固定桩(2)固定连接,所述浮床(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设置有多个,所述浮床(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5),所述凸块(15)设置有两个,所述浮床(4)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浮床(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安装槽(16)的一端与滑槽(12)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与滑槽(12)向连通,所述活动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一侧与推杆(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3)的一端呈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绳(7)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9)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9)的内顶壁开设有固定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孔(3)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通孔(3)呈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桩(6)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10)与凹槽(9)相连通,所述固定槽(10)与固定块(13)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凸块(15)关于浮床(4)的中部呈对称排列,所述浮床(4)与凹槽(9)位于一条直线上。
CN202020402952.7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82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2952.7U CN21298258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2952.7U CN21298258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2584U true CN212982584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39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295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8258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2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4102B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鱼礁
CN210143579U (zh) 一种深远海养殖用抗风浪浮台式超大型围网
CN101361470A (zh) 潮浪和流浪式水下对网笼自动清洗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204709A (ja) 浮沈型回転式養殖生簀
CN201648116U (zh) 沉水式水生植物浮床
CN212982584U (zh) 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CN103461245A (zh) 一种鲥鱼亲鱼自然产卵池及受精卵收集系统
CN204811522U (zh) 一种螃蟹用养殖网箱
CN204032102U (zh) 一种养鱼池活动插板装置
CN204616753U (zh) 鱼贝混养网箱
CN201160419Y (zh) 一种可移动底层筏式养殖系统
CN214629136U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的复合生态鱼礁
CN211871551U (zh) 一种河流水生生态修复用净化装置
CN213603864U (zh) 一种黄鳝养殖用多功能养殖装置
CN107173289A (zh) 一种螃蟹养殖箱
JP2018130081A (ja) 浮遊幼生の育成用装置
CN101869088B (zh) 潮、浪式水下对网笼自动清洗的装置
CN220789619U (zh) 生态组合桩
CN214801695U (zh) 一种适用于单体牡蛎养殖的潮间带养殖笼
CN111345258A (zh) 一种高产量的贝类养殖装置
CN112021227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装置
CN204860571U (zh) 组合式人工鱼巢
CN219288478U (zh) 一种牧场养殖装置
CN218302900U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立体增养殖设备
CN218354095U (zh) 一种具有导流装置的人工鱼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545000 office incubator 2-228, North Ecological New Area Office, Shatang Industrial Park, No.7 Yangliu Road, Liubei District,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aik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61200 Xuchang Heng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 Ltd., 1st floor, building 7, Oriental Venice, Huabo Avenue, Bailiang Town, Yanling County,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Yar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1

Address after: 545000 Room 202, complex building, zhiliu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No. 42, Xijiang Road,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box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45000 office incubator 2-228, North Ecological New Area Office, Shatang Industrial Park, No.7 Yangliu Road, Liubei District,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aik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