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1807U -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1807U
CN212971807U CN202021868167.7U CN202021868167U CN212971807U CN 212971807 U CN212971807 U CN 212971807U CN 202021868167 U CN202021868167 U CN 202021868167U CN 212971807 U CN212971807 U CN 21297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protective clothing
protective cap
cap
coronavirus inf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81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681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为一体连身式结构;防护帽与面部对应处为开口式帽沿,开口式帽沿的边缘接有松紧带一;防护帽的帽沿与双眼外侧对应处沿水平方向接有松紧带二。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之间为颈部,防护服本体、防护帽与颈部连接处设置有粘扣。防护服本体的上衣部分前端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双层粘扣,防护服本体的双侧衣袖下端设置收口,收口部分外侧设置拇指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连体式设计合理、穿戴方便且舒适,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从防护服的接缝处浸入,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能的能够防止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为了有效防范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被传染、保障他们的安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在对冠状病毒感染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医护人员在工作前需要依次穿戴防护服、头罩、手套以及鞋套,采用此种结构的防护服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穿脱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保护强度;此外,现有防护服存在一些弊端,不仅影响和外界联络的使用同时病毒极易从接缝处侵入,如:颈口、袖口以及脚口等处,使医护人员极易被感染,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比如:
(1)目前防护服帽边缘、腰部为松紧模式。尽管防护服为不同身材人员使用,但尺码有限,不能做到量身定制。目前防护服帽沿边缘为松紧模式,松紧模式会明显阻碍身材矮小的医护人员的面部视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因防护服帽子大或、小,在与护目镜或面屏接触中出现视角窄小或不适,需反复对帽沿处进行调整,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
(2)目前防护服衣袖通常只能设计到袖口且防护服腕口处多为松紧模式,无法遮盖手部。为保护手部对病毒的暴露,医护人员需要外戴双层手套,但是因为需要频繁动手操作,且防护服面料与胶皮手套面料无法进行紧密贴合,在两者衔接过程中,极易导致腕部手套衔接处脱落,暴露自身皮肤,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无法进行下一步无菌操作,且有可能出现浪费防护服和手套等情况出现;
(3)目前防护服前端穿着处为单层拉链及单层粘扣。在脱防护服时要遵从一定的步骤,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拉链质量问题增加脱去防护服的时间并给脱防护服增加一定的难度。
(4)目前防护服设计多为一体式,脚踝部为松紧模式,需要穿防护鞋套进行保护。实际应用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衔接过程中易脱落,防护服脚踝部易在行动中向膝盖处滑动。易造成感染暴露。
(5)目前防护服设计为一体模式,为保持无菌工作状态,医护工作者无法通过手机与其他人员进行联络,不便与环境外人员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采用连体式设计合理、穿戴方便且舒适,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从防护服的接缝处浸入,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性能的能够防止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为一体连身式结构;防护帽与面部对应处为开口式帽沿,开口式帽沿的边缘接有松紧带一;防护帽的帽沿与双眼外侧对应处沿水平方向接有松紧带二。
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之间为颈部,防护服本体、防护帽与颈部连接处设置有粘扣。
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防护服本体的上衣部分前端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双层粘扣。
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防护服本体的双侧衣袖下端设置收口,所述收口部分外侧设置拇指孔。
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防护服本体的两侧衣袖设置有手机内置或证件内置的透明口袋。
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防护服本体的裤子部分下端设置有脚踝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目前防护服帽里层边缘为松紧模式,尽管防护服为不同身材人员使用,但尺码有限,不能做到量身定制。目前防护服帽沿边缘为松紧模式,松紧模式会明显阻碍身材矮小的医护人员的面部视力。因此,在防护帽双眼部位边缘增加松紧带,可以向后面牵拉防护帽,不仅使防护帽易于固定头部且不影响医护人员的面部视力,可以是防护服更好地适合各种身材的医护人员使用。
(2)目前防护服衣袖通常只能设计到袖口且防护服腕口处多为松紧模式,无法遮盖手部。为保护手部以后人员需要外戴两层手套,但是因为需要频繁操作,导致腕部容易脱落,暴露自身皮肤。本实用新型在衣袖下端设置拇指孔,可以让大拇指通过,固定于手部,再次带手套后,可以有效防止防护服与手套的脱节。
(3)目前防护服设计前端穿着处为单层拉链及单层粘扣。在穿、脱防护服时(尤其是脱防护服时),可能出现因拉链质量问题增加脱去防护服的时间,并给脱防护服增加一定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更改为前端穿着处为双层粘扣,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同时,缩短穿、脱的时间,尤其是在脱防护服时非常便捷。
(4)目前防护服设计多为一体式,脚踝部为松紧模式,需要穿防护鞋套进行保护。实际应用中在防护服腿部与鞋套衔接过程中易脱落,防护服脚踝部易在行动中向膝盖处滑动,造成感染暴露。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防护服脚踝部增加脚踝带,在穿着过程中不易造成腿部向膝盖处滑动,不易于鞋套衔接处脱落。
(5)目前防护服设计为一体模式,医护工作者无法通过手机与其他人员进行联络,不便与环境外人员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两边袖口处增加内置手机或其他物件的透明口袋,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在工作中使用手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困难,且在脱去防护服时,可以用无菌的手部直接拿取手机贴身存放,既保证了无菌,又方便了交流。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护帽、防护衣、防护裤以及鞋套采用连体式结构,采用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穿戴效率,并且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从防护服的接缝处浸入,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服本体,2防护帽,3松紧带一,4松紧带二,5粘扣,6双层粘扣,7拇指孔,8透明口袋,9脚踝带,10收口,11开口式帽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与防护帽2,防护服本体1与防护帽2为一体连身式结构。
防护帽2与面部对应处为开口式帽沿11,开口式帽沿11的边缘接有松紧带一3,用于根据面部大小调节帽沿开口大小。防护帽2的帽沿与双眼外侧对应处沿水平方向接有松紧带二4,可以向后面牵拉防护帽2,适合各种身材的医护人员使用。
防护服本体1与防护帽2之间为颈部,防护服本体1、防护帽2与颈部连接处设置有粘扣5,用于加强颈部防护。防护服本体1的上衣部分前端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双层粘扣6,用于取代单层拉链,并加强上衣部分的防护。
防护服本体1的双侧衣袖下端设置收口10,所述收口部分外侧设置拇指孔7,用于拇指穿过,并加强衣袖防护。
防护服本体1的两侧衣袖设置有手机内置或证件内置的透明口袋8,用于工作中的沟通和交流。防护服本体1裤子部分下端设置有脚踝带9,用于收紧脚踝,并加强脚部防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为一体连身式结构;防护帽与面部对应处为开口式帽沿,开口式帽沿的边缘接有松紧带一;防护帽的帽沿与双眼外侧对应处沿水平方向接有松紧带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与防护帽之间为颈部,防护服本体、防护帽与颈部连接处设置有粘扣。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的上衣部分前端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双层粘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的双侧衣袖下端设置收口,所述收口部分外侧设置拇指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的两侧衣袖设置有手机内置或证件内置的透明口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的裤子部分下端设置有脚踝带。
CN202021868167.7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Active CN21297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167.7U CN212971807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167.7U CN212971807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1807U true CN212971807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3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8167.7U Active CN212971807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1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0580U (zh) 一种正压密闭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CN213074575U (zh) 一种可调防护服
CN212971807U (zh) 一种冠状病毒感染检测用防护服
CN212088304U (zh) 一种隔离服
CN213029793U (zh) 一种防护服
CN213428527U (zh) 信息显示型医用防护服
CN212368394U (zh) 一种医用防护服
CN212065798U (zh) 一种易穿脱的防护服
CN212306936U (zh) 一种兽医用防护服
CN210611116U (zh) 一种拼装式防护校服
CN2645471Y (zh) 正压密闭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CN111513402A (zh) 一种背穿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缝制工艺
CN208463003U (zh) 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
CN216363765U (zh) 一种手术室用血液防溅服
CN216796583U (zh) 一种眼科实用患儿服
CN218978100U (zh) 一种防水型防护服
CN212994488U (zh) 一种隔离防护服
CN214127148U (zh) 一种分脱式防护服
CN219146836U (zh) 一种方便穿脱的如厕型防护服
CN214414204U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医用防护服
CN217012891U (zh) 一种医用隔离衣
CN214962833U (zh) 一种手术衣
CN212911837U (zh) 一种改良型防护服
CN214962832U (zh) 一种医生服
CN213848925U (zh) 一种具有新型拉链结构的全封闭多功能医用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