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0905U -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0905U
CN212970905U CN202021104980.7U CN202021104980U CN212970905U CN 212970905 U CN212970905 U CN 212970905U CN 202021104980 U CN202021104980 U CN 202021104980U CN 212970905 U CN212970905 U CN 212970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survival rate
bed body
irrig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49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超
张世成
刘太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shan Shuizhongyu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shan Shuizhongyu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shan Shuizhongyu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shan Shuizhongyu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49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0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0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0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包括呈矩形盒体状的床体,所述床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和营养土层,所述营养土层上方设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所述营养土层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还包括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所述床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床体的顶部设有顶棚。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床能够较好地控制扦插密度,并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浇水灌溉,并能提高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及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背景技术
茶树为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扦插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后进行移栽。目前在进行茶苗育苗时,大多是直接将剪好的插穗插入土壤中,等到生根后就可移栽,使之成为独立的新茶树。这种育苗方式,一方面扦插密度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浇水灌溉随意,无法掌控浇水的量,浇水不足会导致插穗缺水,而浇水过多又会造成根系腐烂,尤其是对于雨季,土壤水分更是不易控制。由于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茶苗成活率及生长,因此,有必要对茶苗扦插育苗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茶苗扦插育苗所存在的育苗密度以及浇水量无法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该育苗床能够较好地控制扦插密度,并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浇水灌溉,有利于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及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包括呈矩形盒体状的床体,所述床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和营养土层,所述营养土层上方设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所述营养土层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还包括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所述床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床体的顶部设有顶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营养土层上方设置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将插穗插在定位方格中间位置,从而较好地控制扦插密度;通过在营养土层中设置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同时设置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可以根据营养土的水分情况进行自动灌溉;通过在营养土下方铺设碎石层,可以起到透气和滤水的作用,而滤出的水则从床体底部的排水孔流出,同时在床体的顶部设置顶棚,对扦插后的茶苗进行保温及遮阳,该育苗床有利于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及生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碎石层中设有若干根通风管,每根通风管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每根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有风机。通过设置通风管和风机,可对碎石层进行适当送风,以增加营养土通气性,保证茶苗的正常生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框架包括沿床体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板,以及沿床体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板,所述横板与所述纵板形成十字网格状结构,以实现对扦插密度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板与所述纵板的两端插入床体侧面开设的插槽中,从而对横板和纵板端部进行定位,确保定位框架的位置准确,以及提高定位框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箱的位置高于所述灌溉管的水平高度。如此设置,可以使储液箱中的液体依靠自重流入灌溉管中,无需使用灌溉泵进行泵送操作,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箱中设置有液位计。通过设置液位计来指示储液箱中的液体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补充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棚包括沿床体横向设置的若干根弧形撑杆,以及设于撑杆外侧的薄膜,所述撑杆的两端插入床体顶部开设的插孔中。通过设置撑杆及薄膜形成顶棚,从而对茶苗进行保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薄膜的外侧覆盖有遮阳布。通过设置遮阳布,可以在日照强烈时对茶苗进行遮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营养土层上方设置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将插穗插在定位方格中间位置,从而较好地控制扦插密度;通过在营养土层中设置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同时设置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可以根据营养土的水分情况进行自动灌溉;通过在营养土下方铺设碎石层,可以起到透气和滤水的作用,而滤出的水则从床体底部的排水孔流出,同时在床体的顶部设置顶棚,对扦插后的茶苗进行保温及遮阳,该育苗床有利于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及生长;
2、通过在碎石层中设置通风管,并利用风机对碎石层进行适当送风,以增加营养土通气性,保证茶苗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纵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横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床体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床体,11-排水孔,12-插槽,13-插孔,2-碎石层,21-通风管,22-风机,3-营养土层,4-定位框架,41-横板,42-纵板,5-灌溉管,6-储液箱,61-出液管,62-出液阀,63-液位计,7-顶棚,71-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包括呈矩形盒体状的床体1,所述床体1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2和营养土层3,所述营养土层3上方设有定位框架4,所述定位框架4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所述营养土层3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5,每根灌溉管5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还包括储液箱6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6上设有出液管61,所述出液管61与所有的灌溉管5相连,所述出液管61上设有出液阀62,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62电性连接,所述床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孔11,所述床体1的顶部设有顶棚7。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营养土层上方设置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将插穗插在定位方格中间位置,从而较好地控制扦插密度;通过在营养土层中设置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同时设置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可以根据营养土的水分情况进行自动灌溉;通过在营养土下方铺设碎石层,可以起到透气和滤水的作用,而滤出的水则从床体底部的排水孔流出,同时在床体的顶部设置顶棚,对扦插后的茶苗进行保温及遮阳,该育苗床有利于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及生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碎石层2中间设有两根通风管21,每根所述通风管21沿床体1纵向延伸设置,所有的通风管21在床体1横向上均匀间隔布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每根所述通风管21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每根所述通风管21的一端连接有风机22。通过设置通风管和风机,可对碎石层进行适当送风,以增加营养土通气性,保证茶苗的正常生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框架4包括沿床体1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板41,以及沿床体1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板42,所述横板41与所述纵板42形成十字网格状结构,以实现对扦插密度的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板41与所述纵板42的两端插入床体1侧面开设的插槽12中,从而对横板和纵板端部进行定位,确保定位框架的位置准确,以及提高定位框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土层3中设有五根灌溉管5,每根所述灌溉管5沿床体1纵向延伸设置,所有的灌溉管5在床体1横向上均匀间隔布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为了避免灌溉管影响茶苗生长,可以将灌溉管5设置在纵板42下方,以错开定位方格的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6的位置高于所述灌溉管5的水平高度,储液箱可以采用支架进行支撑到合适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使储液箱中的液体依靠自重流入灌溉管中,无需使用灌溉泵进行泵送操作,节约成本。所述储液箱6中设置有液位计63,以指示储液箱中液体情况,以便及时补充液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棚7包括沿床体1横向设置的若干根弧形撑杆71,以及设于撑杆71外侧的薄膜,所述撑杆71的两端插入床体1顶部开设的插孔13中。通过设置撑杆及薄膜形成顶棚,从而对茶苗进行保温。所述薄膜的外侧覆盖有遮阳布。通过设置遮阳布,可以在日照强烈时对茶苗进行遮阳。
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灌溉管5下方且靠近碎石层2的位置处,以检测灌溉管5下方土体的湿度情况。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以设置多个湿度传感器,以对营养土层形成多个测量点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盒体状的床体,所述床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和营养土层,所述营养土层上方设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方格,所述营养土层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若干根灌溉管,每根灌溉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还包括储液箱和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有的灌溉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出液阀电性连接,所述床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床体的顶部设有顶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中设有若干根通风管,每根通风管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每根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沿床体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板,以及沿床体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板,所述横板与所述纵板形成十字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与所述纵板的两端插入床体侧面开设的插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位置高于所述灌溉管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中设置有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包括沿床体横向设置的若干根弧形撑杆,以及设于撑杆外侧的薄膜,所述撑杆的两端插入床体顶部开设的插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外侧覆盖有遮阳布。
CN202021104980.7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Active CN212970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4980.7U CN2129709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4980.7U CN2129709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0905U true CN212970905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4980.7U Active CN2129709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09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9953A (zh) * 2022-10-19 2022-12-30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叶红叶藤扦插繁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9953A (zh) * 2022-10-19 2022-12-30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叶红叶藤扦插繁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9896B2 (ja) 底面灌水法を用いた植物栽培装置
CN214508517U (zh) 一种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的植穴结构
CN205196439U (zh) 一种植物栽培用花盆
CN212970905U (zh) 一种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育苗床
CN207443595U (zh) 切花盆栽槽型栽培装置
KR102205570B1 (ko) 뿌리식물 수경재배용 시트
CN208597379U (zh) 一种藤本植物培育箱
CN104285703B (zh) 五叶地锦培养箱、绿化系统及快速绿化方法
CN2234692Y (zh) 自动吸水式植物栽培盆
JPS5850690B2 (ja) 栽培装置
CN204994388U (zh) 组合式便捷分根水培装置
KR101280123B1 (ko) 식물재배기 겸용 화분 받침대
CN115039680A (zh) 一种基于干深时域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装置及方法
CN109548553A (zh) 一种控制葡萄新梢生长的设施栽培方法
KR101232189B1 (ko) 재배 베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수경재배 시스템
CN212786932U (zh) 一种西瓜无土栽培用支架
CN107232035A (zh) 一种盆栽自动灌溉补水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7854719U (zh)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装置
CN210491848U (zh) 一种高成活率的葡萄育苗装置
CN213246202U (zh) 一种立体绿植种植系统
CN217986099U (zh) 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工程的自供水花盆
CN205030229U (zh) 一种壁挂式植物栽培架
CN217038217U (zh) 一种生产羊肚菌的塑料拱棚
CN209135057U (zh) 一种绿化遮阳植物培育装置
CN217905605U (zh) 一种用于盆栽的均匀补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