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8981U - 端子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8981U
CN212968981U CN202021536201.0U CN202021536201U CN212968981U CN 212968981 U CN212968981 U CN 212968981U CN 202021536201 U CN202021536201 U CN 202021536201U CN 212968981 U CN212968981 U CN 212968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ng end
sealing structure
protection casing
sea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62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扬
仝志红
高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62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8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8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8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端子密封结构,包括管型母线、接线端子、电缆本体、封堵件与防护罩;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管型母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外部,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防护罩密封配合,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穿过所述封堵件并通过所述封堵件密封在所述防护罩内。本实用新型的每根管型母线通过接线端子连接电缆本体,且连接处设有防护罩,通过接线端子、封堵件与防护罩密封配合,实现密封结构的小型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且密封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端子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塔筒内,上下两端采用电缆与管型母线矩形排的连接进行输电,目前是采用在电缆与管型母线连接处外置一金属接线箱的方案,来实现密封效果。然而,风电顶部塔筒直径约为2500mm,空间狭小,一般接线箱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使得狭小的空间更加紧凑;且接线箱存在缝隙较大的缺陷,密封性差。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端子密封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密封结构,包括管型母线、接线端子、电缆本体、封堵件与防护罩;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管型母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外部,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防护罩密封配合,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穿过所述封堵件并通过所述封堵件密封在所述防护罩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型母线为空心圆管状,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圆筒形或圆柱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平板状,所述第二连接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孔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封堵件均为圆柱体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型母线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每根管型母线通过接线端子连接电缆本体,且连接处设有防护罩,通过接线端子、封堵件与防护罩密封配合,实现密封结构的小型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且密封效果良好。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管型母线10、接线端子20、端子本体21、密封圈211、第一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23、螺丝231、电缆本体30、封堵件40、防护罩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密封结构,包括管型母线10、接线端子20、电缆本体30、封堵件40与防护罩50;接线端子20包括端子本体21、分别设于端子本体21两侧的第一连接端22与第二连接端23,第一连接端22与管型母线10的端部连接,第二连接端23与电缆本体30的端部连接;防护罩50套设在接线端子20外部,端子本体21与防护罩50密封配合,电缆本体30的端部穿过封堵件40并通过封堵件40密封在防护罩50内。
具体的,管型母线10为空心圆管状,第一连接端22为圆筒形或圆柱形,第一连接端22与管线母线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管型母线10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质量较轻、集肤效应系数小。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23为平板状,第二连接端23开设有连接孔(图未示),电缆本体30的端部通过螺丝231固定在连接孔处,连接可靠且能够适应震动环境。
优选的,防护罩50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便于观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金属接线箱不便于观察内部接线情况的缺陷。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5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端子本体21与封堵件40均为圆柱体结构,方便安装。具体的,封堵件40上开设有多个可供电缆本体30穿过的通孔,封堵件40由有机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保持良好的密封能力,防护等级高。
优选的,端子本体21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凹槽(图未示),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211,端子本体21与防护罩50配合能够容纳并挤压密封圈211,实现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每根管型母线10通过接线端子20连接电缆本体30,且连接处设有防护罩50,通过接线端子20、封堵件40与防护罩50密封配合,实现密封结构的小型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且密封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型母线、接线端子、电缆本体、封堵件与防护罩;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管型母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外部,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防护罩密封配合,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穿过所述封堵件并通过所述封堵件密封在所述防护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母线为空心圆管状,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圆筒形或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平板状,所述第二连接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缆本体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封堵件均为圆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母线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
CN202021536201.0U 2020-07-23 2020-07-23 端子密封结构 Active CN212968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201.0U CN212968981U (zh) 2020-07-23 2020-07-23 端子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201.0U CN212968981U (zh) 2020-07-23 2020-07-23 端子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8981U true CN212968981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6201.0U Active CN212968981U (zh) 2020-07-23 2020-07-23 端子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8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028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接线防护装置
CN212968981U (zh) 端子密封结构
CN215419549U (zh) 一种高压电缆接头防爆盒
CN21049144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仪表壳体结构
CN210779947U (zh) 一种高压输电设备防雨接线盒
CN219498922U (zh) 一种架空电力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
CN209344427U (zh) 一种电缆连接器
CN212462138U (zh) 一种线缆防水连接器
CN210016217U (zh)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电缆管道堵头
CN212659953U (zh) 插拔式浇注接地箱
JP5097248B2 (ja) ケーブル終端接続部
CN214255636U (zh) 一种组合式铝耐张线夹的绝缘罩
CN209859716U (zh) 一种电力系统避雷器
CN214476788U (zh) 户外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加长防雨座
CN216251172U (zh) 一种5g同轴电缆接地结构
CN211183365U (zh) 防爆高压接线箱
CN216530389U (zh) 一种防爆接线盒
CN215989390U (zh) 一种线缆防水连接装置及集成无线接入单元
CN215220384U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瓷复合支柱绝缘子
CN214176878U (zh) 一种接地内置密封式接地保护箱
CN217562383U (zh) 一种低压套管
CN218069405U (zh) 一种防潮耐腐蚀高压线缆
CN218919425U (zh) 一种采样控制动力线束
CN201699367U (zh) 太阳能模组接线盒
CN202798483U (zh) 光伏微型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