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1310U -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1310U
CN212941310U CN202020809658.8U CN202020809658U CN212941310U CN 212941310 U CN212941310 U CN 212941310U CN 202020809658 U CN202020809658 U CN 202020809658U CN 212941310 U CN212941310 U CN 21294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k
layer
badminton
articulamentum
badmint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96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ashilong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ashilong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ashilong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ashilong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1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包括外层表皮以及外层表皮所包覆的内芯,所述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两所述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或天然软木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至少采用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与同等品质的羽毛球头相比价格降低,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头,以及由该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日常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由于对参与人员的体格要求以及场地设备要求并不高,因此,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得到广泛群众的参与。羽毛球运动中采用的羽毛球主要包括羽毛和羽毛球头,其中,羽毛球头由外层表皮包裹内芯构成,常见的羽毛球头内芯材料有硬质塑料、泡沫塑料和软木三种,前两者制成的羽毛球成本低性能差,属于低档的娱乐性用球;而训练、比赛采用的是中高档的羽毛球头,其内芯多采用软木制成,软木做成的羽毛球头主要分为全天然软木球头、复合软木球头和软木颗粒球头三大类。
全天然软木球头是指整个内芯全部选用高品质的天然软木制作而成,其硬度较高,抗冲击强度高,不易开裂,较为耐打,其不足之处是:⑴全天然软木成本高,⑵天然软木的密度难以统一,重量分散且单一克重比例偏低,导致球头重量难以控制,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批量生产,⑶且因受成本和工艺的限制,整体软木球头内芯采用一整块天然软木制成的很少,一般都是由两块或三块软木拼接而成,简称双拼或三拼软木球头。以全天然软木球头做成的羽毛球售价较高,不适合作为群众日常锻炼中使用。
如图1~2,复合软木球头按结构主要分为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复合软木球头从羽毛连接端至击打端依次包括:由PVC发泡材料制成的台纤层 8和天然软木层9;三层结构的复合软木球头从羽毛连接端至击打端依次包括:天然软木层9、台纤层8和天然软木层9,台纤层8夹在两个天然软木层9之间;由于复合软木球头只是部分采用天然软木,因此,由复合软木球头做成的羽毛球的制造成本相对于全天然软木球头较低,适合作为群众日常锻炼中使用。
上述现有复合软木球头的不足之处在于:
⑴其仍然采用了天然软木,天然软木的密度难以均匀统一,因此,球头的重量也仍然难以控制,不利于批量生产;
⑵在击打时产生的冲击力经过击打端的天然软木层9传导到台纤层8,虽然天然软木层9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冲击力无法被吸收,导致强度不高的台纤层8容易出现挤压变形,使相邻两层之间的拼接处出现收缩凹陷;
⑶又由于天然软木内没有气隙,在各层之间的拼接处空气无法排出,注胶后容易起泡,导致各层间的粘接不牢固;
⑷由于羽毛6的长度、羽毛6插入羽毛球头的深度以及羽毛球头的总厚度是固定的,双层结构的复合软木球头,台纤层8的厚度大于羽毛6插入羽毛球头的深度,羽毛6无法贯穿台纤层8并延伸至天然软木层9,而台纤层8容易变形,对羽毛6的固定性差,无法长时间维持羽毛6原来的插装姿态,严重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质量;而三层结构的复合软木球头,虽然位于羽毛连接端的天然软木层9厚度小于羽毛6插入羽毛球头的深度,羽毛6能够贯穿该端的天然软木层9后伸至台纤层8中,但是,台纤层强度不高仍然容易变形,对羽毛6的固定强度差,同样也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质量。综上所述,复合软木球头制成的羽毛球也不是很耐用,飞行的稳定性不太好。
软木颗粒球头与复合软木球头的结构相似,也有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只是采用软木颗粒代替天然软木,所述的软木颗粒是将软木碎屑经专用胶水粘合后高压制成,现有软木颗粒球头一般多采用低密度软木颗粒即小颗粒再生软木制成,其密度和硬度都较低,可以有效地减轻球头的重量,但是抗冲击性差,导致其制成的羽毛球虽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及调整球头重量,但却不耐打,并且也存在上述复合软木球头的第⑵~⑷点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头,该羽毛球头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与同等品质的天然软木羽毛球头相比价格降低,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羽毛球头,包括外层表皮以及外层表皮所包覆的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两所述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或天然软木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至少采用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这样制成的羽毛球头,其底部硬度达到天然软木的硬度且一致性明显优于天然软木,相比于非全天然软木制成的羽毛球头而言,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羽毛球试打中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了羽毛球耐打性;且羽毛球头的重心集中在了球头底部,能改善羽毛球的飞行质量;更重要的是与同等品质的全天然软木羽毛球头相比,生产成本能明显降低,从而使之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层还由相互粘接的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构成,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位于羽毛球头的击打端,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软木颗粒层和所述下软木颗粒层均可采用相同密度和硬度的软木颗粒,即均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也可以是采用低密度软木颗粒,如小颗粒再生软木,所述下软木颗粒层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如高密度的再生软木小颗粒,也就是说下软木颗粒层的硬度大于上软木颗粒层,这样更有利于达到调节球头重量的目的,所得的羽毛球头在底部硬度、弹性及试打时的感觉达到全天然软木球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以及所述下软木颗粒层的厚度比是1~1.1:1~1.3:1~1.3,各层厚度范围为7~11mm,进一步的,所述各层厚度范围在8~10.5mm为佳。
当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层由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二层构成时,所述羽毛球头用于插装羽毛的羽毛插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层伸至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中,所述羽毛插槽的数量与插装在所述羽毛球头上的羽毛球数量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羽毛以及扎线,所述羽毛的下部插装在羽毛球上构成球裙,所述扎线缠绕在球裙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两所述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或天然软木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至少采用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层还包括相互粘接的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位于羽毛球头的击打端,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软木颗粒层和所述下软木颗粒层均采用相同密度和硬度的软木颗粒。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软木颗粒层采用低密度软木颗粒,所述下软木颗粒层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下软木颗粒层的硬度大于上软木颗粒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以及所述下软木颗粒层的厚度比是1~1.1:1~1.3:1~1.3,各层厚度范围为8~10.5mm。
当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层由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二层构成时,所述羽毛球头用于插装羽毛的羽毛插槽,所述羽毛插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层伸至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中,所述羽毛插槽的数量与插装在所述羽毛球头上的羽毛球数量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羽毛球头中的第二连接层采用至少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代替天然软木,与第一连接层的台纤或者天然软木相配合,其底部硬度达到天然软木的硬度且一致性明显优于天然软木,相比于非全天然软木制成的羽毛球头而言,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羽毛球试打中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了羽毛球耐打性;且羽毛球头的重心集中在了球头底部,能改善羽毛球的飞行质量;还可以使每个羽毛球头之间的重量和硬度误差均小于全天然软木做成的羽毛球头,特别是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时,对羽毛球头的重量控制可以更精准些,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而当第一连接层采用全天然软木时,则能够解决台纤层在羽毛球底胶上不能用NC胶的弊端,而且相对于全天然软木球头,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使羽毛球头价格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性价比,易于推广。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把羽毛球头中的第二连接层分为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二层组合,其中,上软木颗粒层位于第一连接层与下软木颗粒层之间,若上软木颗粒层采用强度低于下软木颗粒层的低密度软木颗粒,一是能够更好地调控羽毛球头的重量,二是能增强羽毛球头的弹性,以便缓冲由击打端传导上来的震动力;而位于击打端的下软木颗粒层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其硬度能够达到天然软木的硬度,通过这样的三拼组合,不仅能进一步增强羽毛球的抗冲击强度,提高耐打度;同时,这种双层结构设计的第二连接层,能够将重心集中在羽毛球头的底部,能够更好地提高羽毛球的飞行质量;而且使得生产出来的成品在底部硬度、弹性及试打时的感觉达到全天然软木羽毛球的效果,实现高仿全天然软木球头的目的,性价比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头中的第二连接层由两层软木颗粒层构成时,所述球头在被击打时产生的冲击力先后经过两层软木颗粒层才传导到第一连接层,这传导过程中的大部分冲击力被两层软木颗粒层所吸收,可大大减少对第一连接层的冲击,降低第一连接层的挤压变形,从而能够降低羽毛球头被击打后在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的连接面出现凹陷的几率,进一步提高耐打度。
(4)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头中的第二连接层由两层软木颗粒层构成时,羽毛插槽能够穿过第一连接层固定在第一连接层的上软木颗粒层中,如果第一连接层采用的强度低于软木颗粒的台纤材料的话,可使羽毛与羽毛球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而上软木颗粒层的密度相对于下软木颗粒层的密度低,具有一定的弹性,无论第一连接层采用的是台纤还是天然软木,上软木颗粒层都能在击打时向羽毛根部提供优异的缓冲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头中的第二连接层由两层软木颗粒层构成时,因羽毛插槽深入到上软木颗粒层中,软木颗粒之间具有气隙,向羽毛球头中的羽毛插槽注胶过程中,羽毛插槽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其气隙排出,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底胶产生气泡,进一步增强羽毛粘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两层结构复合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三层结构复合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羽毛球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二的羽毛球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三的羽毛球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三的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上的标记:1-外层表皮、2-第一连接层、3-第二连接层、3a-上软木颗粒层、3b-下软木颗粒层、4-气隙、5-羽毛插槽、6-羽毛、7-扎线、8-台纤层、9-天然软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羽毛球头,包括外层表皮1以及外层表皮1所包覆的内芯,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2和第二连接层3,两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第一连接层2采用天然软木制成,第二连接层3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这样制成的羽毛球头,其底部硬度达到天然软木的硬度且一致性明显优于天然软木,相比于非全天然软木制成的羽毛球头而言,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羽毛球试打中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了羽毛球耐打性;而且羽毛球头的重心集中在了球头底部,能改善羽毛球的飞行质量;更重要的是与同等品质的全天然软木羽毛球头相比,生产成本能明显降低,从而使之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本实施例中的羽毛球头设有用于插装羽毛6的羽毛插槽5,羽毛插槽5位于第一连接层2内,羽毛插槽5的数量与插装在羽毛球头上的羽毛6数量对应。
如图4,采用上述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羽毛6以及扎线 7,羽毛6的下部插装在羽毛球头上构成球裙,两条扎线7缠绕在球裙的下部,两条扎线7串扎缠绕每根羽毛6的下部后分别围成两圈;羽毛6的下部插入第一连接层内2。
实施例二
如图5,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例中的第一连接层2采用台纤制成,第二连接层3还包括相互粘接的上软木颗粒层3a和下软木颗粒层 3b,下软木颗粒层3b位于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上软木颗粒层3a位于第一连接层2与下软木颗粒层3b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球头能够被球拍击打到的部分均由两层软木颗粒层构成,从而可以避免球拍直接击打到第一连接层2上;而且,本实施例中的球头在被击打时产生的冲击力先后经过两层软木颗粒层才传导到第一连接层2,这传导过程中的大部分冲击力被两层软木颗粒层所吸收,可大大减少对第一连接层2的冲击,降低第一连接层2的挤压变形,从而能够避免羽毛球头被击打后在第一连接层2与第二连接层3的连接面出现凹陷,提高耐打度。
本实施例中的上软木颗粒层3a和下软木颗粒层3b均采用相同密度和硬度的软木颗粒,即均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根据需要,上软木颗粒层3a和下软木颗粒层3b也采用不同密度和硬度的软木颗粒。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层2、上软木颗粒层3a以及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比是1:1.2:1.3,第一连接层2的厚度为8mm,上软木颗粒层3a的厚度为9.6mm,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为10.4mm。
本实施例中的羽毛球头设有用于插装羽毛6的羽毛插槽,羽毛插槽5贯穿第一连接层2伸至上软木颗粒层3a中,羽毛插槽5的数量与插装在羽毛球头上的羽毛6数量对应,从而使羽毛6与羽毛球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软木颗粒之间具有气隙4,向羽毛球头中的羽毛插槽5注胶过程中,羽毛插槽5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其气隙4排出,有效防止底胶产生气泡,进一步增强羽毛6粘接的牢固性。
采用上述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羽毛6以及扎线7,羽毛 6的下部插装在羽毛球头上构成球裙,两条扎线7缠绕在球裙的下部,两条扎线 7串扎缠绕每根羽毛6的下部后分别围成两圈,羽毛6的下部插入至上述的羽毛球头的上软木颗粒层3a内,连接更加稳固,击打时羽毛6不容易脱落,从而增加羽毛球的耐打度以及提高羽毛球飞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如图6,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上软木颗粒层 3a采用低密度软木颗粒,如小颗粒再生软木,下软木颗粒层3b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如高密度的再生软木小颗粒,一方面能够调控羽毛球头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羽毛球头的弹性,以便缓冲由击打端传导上来的震动力,有助于提高羽毛球的耐打度;下软木颗粒层3b的硬度大于上软木颗粒层3a,故可增强羽毛球的抗冲击强度,进一步提高耐打度;而且,这种双层结构设计的第二连接层3能够将重心集中在羽毛球头的底部,并更好地反馈击球时的力量以使人们及时作出相应的击打调整。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层2采用天然软木制成,避免了在台纤材质上使用树脂胶不能完全固定羽毛的情况出现,能够增强羽毛与球头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层2、上软木颗粒层3a以及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比是1:1.1:1.1,第一连接层2的厚度为8.6mm,上软木颗粒层3a的厚度为 9.46mm,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为9.46mm。
本实施例中的羽毛球头设有用于插装羽毛6的羽毛插槽5,羽毛插槽5贯穿第一连接层2伸至上软木颗粒层3a中,羽毛插槽5的数量与插装在羽毛球头上的羽毛6数量对应,从而使羽毛与羽毛球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并且上软木颗粒层3a的密度相对于下软木颗粒层3b的密度低,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击打时,还能够向羽毛根部提供优异的缓冲性能。
如图7,采用上述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羽毛6以及扎线 7,羽毛6的下部插装在羽毛球头上构成球裙,两条扎线7缠绕在球裙的下部,两条扎线7串扎缠绕每根羽毛6的下部后分别围成两圈,羽毛6的下部插入至上述的羽毛球头的上软木颗粒层3a内,连接更加稳固,击打时羽毛6不容易脱落,从而增加羽毛球的耐打度以及提高羽毛球飞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层2、上软木颗粒层3a以及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比是1:1.2:1.1,第一连接层2的厚度为 8.5mm,上软木颗粒层3a的厚度为10.2mm,下软木颗粒层3b的厚度为9.35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羽毛球头,包括外层表皮以及外层表皮所包覆的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两所述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或天然软木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至少采用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层还由相互粘接的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构成,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位于羽毛球头的击打端,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下软木颗粒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羽毛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软木颗粒层和所述下软木颗粒层均可采用相同密度和硬度的软木颗粒;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也可以是采用低密度软木颗粒,所述下软木颗粒层采用高密度软木颗粒,也就是说下软木颗粒层的硬度大于上软木颗粒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羽毛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以及所述下软木颗粒层的厚度比是1~1.1:1~1.3:1~1.3,各层厚度范围为7~1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羽毛球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层由上软木颗粒层和下软木颗粒层二层构成时,所述羽毛球头用于插装羽毛的羽毛插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层伸至所述上软木颗粒层中,所述羽毛插槽的数量与插装在所述羽毛球头上的羽毛球数量对应。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毛球头制成的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羽毛以及扎线,所述羽毛的下部插装在羽毛球上构成球裙,所述扎线缠绕在球裙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从羽毛球头的羽毛连接端至羽毛球头的击打端依次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两所述连接层之间相互粘接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台纤或天然软木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至少采用一层高密度软木颗粒制成。
CN202020809658.8U 2019-09-19 2020-05-15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Active CN2129413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07617 2019-09-19
CN201921560761 2019-09-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1310U true CN212941310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74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9658.8U Active CN212941310U (zh) 2019-09-19 2020-05-15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1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2747B (zh) 用于高尔夫球杆的缠绕元件
US7396303B2 (en) Sports racquet with insert members for anchoring strings
US11135486B2 (en) Multi-component golf club head
JP5569983B2 (ja) 封入されチューニングされた構造を有するゴルフクラブフェース
US5143571A (en) Method of molding a golf club head
US4989870A (en) Tennis racket
US7651420B1 (en) Injection-molded ball bat
US7204770B2 (en) Table tennis racket
EP2496319B1 (en) Golf club with regrind material
CN212941310U (zh) 一种羽毛球头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
CN203090394U (zh) 羽毛球结构
US11130035B2 (en) Artificial shuttlecock
CN103945908B (zh) 羽毛球拍手柄及其相关联的制造方法
US8870688B2 (en) Bat having fiber-fused core se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795107B2 (en) Symmetrical wood composite bat
CN105080094A (zh) 复合减震棒球棒及其制作工艺
CN201205437Y (zh) 羽毛球头
JP4017429B2 (ja) 野球又はソフトボール用バット
CN206675916U (zh) 一种高强度弹性减震羽毛球拍
CA1312635C (en) Tennis racket
CN204734925U (zh) 一种全碳纤维的羽毛球拍
CN210448024U (zh) 一种匹克运动球拍
CN218774263U (zh) 一种具有空心结构的三层高尔夫球
US20230293961A1 (en) Pickleball Paddle
CN201356961Y (zh) 环保型羽毛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