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0984U -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0984U
CN212940984U CN202020683255.3U CN202020683255U CN212940984U CN 212940984 U CN212940984 U CN 212940984U CN 202020683255 U CN202020683255 U CN 202020683255U CN 212940984 U CN212940984 U CN 212940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ing
belt body
negative pressure
replacement thera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32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卫全
韦莎莎
韦小燕
梁小红
邓海莉
宋静
何慧
李梅芳
张花秀
李嘉怡
高翠莲
杨玉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6832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40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0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0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底座外轮廓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底座上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设置有镂空部或凹槽;第一固定带装设在底座两侧,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底座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的上方;第二固定带装设在底座两侧,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底座且与儿童上身相匹配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鼻负压置换疗法中对儿童患者固定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置换疗法是用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药液可以经窦口流入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适用于慢性额窦炎、慢性筛窦炎、慢性蝶窦炎以及慢性化脓性全鼻窦炎。负压置换疗法的操作方法:(1)病人擤去鼻涕,用鼻甲粘膜收缩剂如1%麻黄素喷滴鼻腔,使两侧鼻腔粘膜收缩,窦口开放。(2)患者取仰卧垂头位,肩下垫枕,伸颈垂头使颏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如此,所有鼻窦的窦口均位于下方。(3)嘱患者张口呼吸,将0.5%~1%麻黄素、0.5%氯霉素以及0.5%强的松龙混合液4~6ml,徐徐滴入患者一侧前鼻孔,使药液能淹没所有的鼻窦开口。(4)用与吸引器相连的橄榄头或气囊塞住患者滴药一侧的鼻孔,用手指按住对侧鼻孔,嘱患者连续均匀的发出“开、开、开”的声音,1~2秒钟后迅速移去,再塞进,如此反复6~8次,即可使鼻腔和鼻窦腔在正负压力交替作用下,鼻窦内的负压低于和外界气压相等的鼻腔气压,药液进入鼻窦内,并吸出脓性分泌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一侧完毕,以同样方法施于对侧鼻孔,然后嘱患者坐起,使进入窦内的药液存留在鼻窦内。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挣扎不配合治疗,因此需要对儿童患者进行固定。传统方法为通过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对儿童患者进行按压,这样即增加了人工的使用、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要对儿童患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使儿童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一种负压置换疗法中用于给患者固定的装置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解决的鼻负压置换疗法中对儿童患者固定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底座外轮廓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所述底座上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设置有镂空部或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带装设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所述底座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带装设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所述底座且与儿童上身相匹配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带的数量为两个,其一所述第二固定带靠近所述底座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另一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所述底座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带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带体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带体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通过魔术贴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通过卡扣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为宽布条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的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与儿童肩膀匹配处设置有垫枕。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用于儿童患者治疗时,整个装置放置于病床上,儿童患者先躺于底座上,躺下方向与轮廓形状相匹配;由于镂空部或凹槽的设置,患者头部自然下垂,实现患者的仰卧垂头位;之后通过第一固定带将患者的额头下压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带将患者的身体和手臂一同固定,限制患者的动作,实现对儿童患者的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医护人员或家属对患者的按压,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解决解决的鼻负压置换疗法中对儿童患者固定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带,其一第二固定带可以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另一第二固定带可以对腰部及手臂进行固定,通过两处对患者身体的固定可以加强固定效果,防止患者挣脱,提高可靠性,便于治疗。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设置成两段式结构,实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可拆分结构,使用前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开,患者躺下后再将对应的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连接用于固定患者,患者无需以钻入的姿势躺于底座上,便于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宽布条制作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可以增加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对患者造成勒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三维结构图;
附图中,1-底座、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4-垫枕、5-凹槽、6-凹陷、7-第一带体、8-第二带体、9-镂空部、1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和垫枕4;底座1外轮廓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底座1上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设置有凹槽5;第一固定带2装设在底座1两侧,第一固定带2的中部横跨于底座1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的上方;第二固定带3装设在底座1两侧,第一固定带2的中部横跨于底座1且与儿童上身相匹配处的上方;垫枕4设置在凹陷6与儿童肩膀匹配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带3的数量为两个,其一第二固定带3靠近底座1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另一第二固定带3远离底座1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均包括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第一带体7一端固定于底座1的一侧,第二带体8一端固定于底座1上与第一带体7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带体7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带体8另一端可拆连接。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通过魔术贴可拆连接,其一带体一面设置毛线面,对应的第二带体8一面设置有粘钩面;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均为宽布条制成。底座1上部设置有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的凹陷6。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和垫枕4;底座1外轮廓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底座1上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设置有镂空部9;第一固定带2装设在底座1两侧,第一固定带2的中部横跨于底座1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的上方;第二固定带3装设在底座1两侧,第一固定带2的中部横跨于底座1且与儿童上身相匹配处的上方;垫枕4设置在凹陷6与儿童肩膀匹配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带3的数量为两个,其一第二固定带3靠近底座1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另一第二固定带3远离底座1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均包括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第一带体7一端固定于底座1的一侧,第二带体8一端固定于底座1上与第一带体7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带体7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带体8另一端可拆连接。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带体7和/或第二带体8为弹性带,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均为弹性带;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通过卡扣10可拆连接,第一带体7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10的插入端,第二带体8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10的卡套。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均为宽布条制成,有第一带体7的长度大于第二带体8的长度,底座1上部设置有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的凹陷6。
上述实施例用于儿童患者治疗时,整个装置放置于病床上,儿童患者先躺于底座1上,躺下方向与轮廓形状相匹配;由于镂空部9或凹槽5的设置,患者头部自然下垂,实现患者的仰卧垂头位;之后通过第一固定带2将患者的额头下压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带3将患者的身体和手臂一同固定,限制患者的动作,实现对儿童患者的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医护人员或家属对患者的按压,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带3,其一第二固定带3可以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另一第二固定带3可以对腰部及手臂进行固定,通过两处对患者身体的固定可以加强固定效果,防止患者挣脱,提高可靠性,便于治疗。通过将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设置成两段式结构,实现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的中部可拆分结构,使用前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分开,患者躺下后再将对应的第一带体7和第二带体8连接用于固定患者,患者无需以钻入的姿势躺于底座1上,便于使用。通过使用宽布条制作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可以增加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对患者造成勒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底座外轮廓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所述底座上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设置有镂空部或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带装设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所述底座且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带装设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中部横跨于所述底座且与儿童上身相匹配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带的数量为两个,其一所述第二固定带靠近所述底座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另一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所述底座上与儿童头部相匹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带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带体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带体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通过魔术贴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通过卡扣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为宽布条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与儿童身体上身、头部相匹配的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与儿童肩膀匹配处设置有垫枕。
CN202020683255.3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2940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255.3U CN21294098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255.3U CN21294098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0984U true CN212940984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7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3255.3U Active CN21294098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0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8885B2 (en) Oral mouthpiece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EP0982042B1 (en) Medical face mask
CN212940984U (zh) 一种鼻负压置换疗法用固定装置
CN208660092U (zh) 一种头戴式无创面罩固定装置
CN212282480U (zh) 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
CN207785623U (zh) 一种改良型呼吸面罩
CN212214348U (zh) 一种防脱落鼻氧管
CN217448640U (zh) 一种患儿用无创呼吸机末压稳定机构
CN214911977U (zh)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雾化面罩
CN219782951U (zh) 一种新生儿无创通气鼻部防压垫
CN213852550U (zh) 奶嘴式雾化吸入器
CN215653262U (zh) 一种临床氧疗用吸氧面罩
CN212817227U (zh) 鼻胃管固定器
CN218220787U (zh) 一种新生儿医疗管道固定帽
CN209392539U (zh) 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固定装置
CN219481198U (zh) 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
CN213312779U (zh) 经鼻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15900648U (zh) 一种儿内科防脱吸氧装置
CN218010579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固定带
CN212439274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全麻手术用头部支撑装置
CN210962719U (zh) 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
CN213192030U (zh) 一种危重症呼吸患者用氧气管固定装置
CN211634771U (zh) 一种交替充气式呼吸面罩
CN214970736U (zh) 一种吸氧面罩固定带
CN215309428U (zh) 一种医用氧气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