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7251U -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37251U CN212937251U CN202021627261.3U CN202021627261U CN212937251U CN 212937251 U CN212937251 U CN 212937251U CN 202021627261 U CN202021627261 U CN 202021627261U CN 212937251 U CN212937251 U CN 2129372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cowshed
- wall
- channel
- ba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包括舍饲牛舍、小散栏牛舍、大散栏牛舍和凉棚式饲喂通道,以所述舍饲牛舍为中心,与两侧的所述小散栏牛舍、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所述大散栏牛舍并列分布,所述舍饲牛舍包括舍墙和舍顶,所述舍墙包围中心设置有饲喂通道,所述舍墙包括前墙、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前墙与后墙高度结构均相同,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上半部分均为彩钢结构,且均匀设置有窗户。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既降低了圈舍的建造成本,又提高了牛群生长环境的舒适度,还降低了牛群发病率,使牛群饲养和管理做到操作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牛群福利化养殖的水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与改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奶牛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福利化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犊牛、育成牛作为牛场的后备主力军,其养殖水平关系着整个牛群今后最佳生产性能的发挥,还关系着牛场最佳经济效益的体现。现实养殖过程中,牛场按照“高大上”的建造设计思维,不管四季季节气候变化,犊牛、育成牛培育圈舍全部采用舍饲圈舍的建造模式,造成牛舍建造成本偏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牛场的折旧成本,间接地降低了牛场经济利润点,同时,犊牛、育成牛舍饲养殖环境舒适度较差、发病率较高,严重阻碍了其生长发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性能。而现有技术中,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规律,采用犊牛、育成牛圈舍连体建造和动物福利养殖的设计思维,犊牛采用舍饲+散栏的饲养模式,育成牛采用散栏的饲养模式,既降低了圈舍的建造成本,又提高了牛群生长环境的舒适度,还降低了牛群发病率,使牛群饲养和管理做到操作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牛群福利化养殖的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包括舍饲牛舍、小散栏牛舍、大散栏牛舍和凉棚式饲喂通道,以所述舍饲牛舍为中心,与两侧的所述小散栏牛舍、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所述大散栏牛舍并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舍饲牛舍包括舍墙和舍顶,所述舍墙包围中心设置有饲喂通道,所述舍墙包括前墙、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前墙与后墙高度结构均相同,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上半部分均为彩钢结构,且均匀设置有窗户,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下半部分为砖混结构,且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为高1. 2m、宽1 m的红外线感应门,所述活动门均对应设置有小群栏,所述小群栏包括休息区域、哺乳区域和采食区域,所述休息区域为地暖式防滑处理牛床,所述哺乳区域设置有犊牛饲喂机和恒温饮水槽,所述采食区域设置有第一采食牛床,所述第一采食牛床为立砖砌筑而成的台面,多个同侧所述第一采食牛床组成一条清粪通道,所述清粪通道与所述饲喂通道并列,所述侧墙包括饲喂通道门和清粪通道门,所述清粪通道门与所述清粪通道相对应,所述侧墙一侧设置有临时堆粪池,所述舍顶为彩钢板制作的拱形屋顶,所述拱形屋顶设置均匀有自动控温通风窗。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通道位于所述舍饲牛舍的正中心,所述饲喂通道包括水泥台面、地面食槽,所述地面食槽与水泥台面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小散栏牛舍包括第一活动休息区域和第二采食牛床,所述第一活动休息区域包括墙体门、第一土堆活动区,所述第一土堆活动区位于正中心,且为椭圆拱形。
进一步的,所述小散栏牛舍通过所述墙体门与所述舍饲牛舍相通,相邻两个所述小散栏牛舍之间用活动栏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大散栏牛舍包括第三采食牛床、第二活动休息区域和转牛通道,所述第二活动休息区域包括半敞开式牛舍和第二土堆活动区,所述半敞开式牛舍包括牛舍顶和围墙,所述牛舍顶为彩钢板制作坡面屋顶,所述围墙包括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第二土堆活动区为敞开式。
进一步的,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包括水泥台面、地面食槽和人字形顶棚,所述地面食槽与所述水泥台面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大散栏牛舍通过所述转牛通道与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相通,所述转牛通道为链条连接组件结构,且时常处于闭合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圈舍连体建造和动物福利养殖的设计思维,将犊牛采用舍饲+散栏的饲养模式,育成牛采用散栏的饲养模式,符合各阶段牛只生长发育生理需求,舍饲牛舍内运用栏杆设置多个群体栏,便于犊牛在舍内集中哺乳以及冬季在舍内补饲和暖床休息,犊牛通过感应门进出牛舍,可以在小散栏牛舍内活动,以及暖季在舍外进行补饲,育成后的通过链条式的转运通道将牛只从小散栏转入大散栏饲养,育成牛培育后通过转牛通道转出至其他牛舍饲养;通过舍饲+散栏饲养方式,符合机械化饲喂的要求,既降低了圈舍的建造成本,又提高了牛群生长环境的舒适度,还降低了牛群发病率,使牛群饲养和管理做到操作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牛群福利化养殖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舍饲牛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小散栏牛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大散栏牛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凉棚式饲喂通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舍饲牛舍;11、舍墙;12、舍顶;13、饲喂通道;14、小群栏;141、休息区域;142、哺乳区域;143、采食区域;15、临时堆粪池;2、小散栏牛舍;21、第一活动休息区域;211、墙体门;212、第一土堆活动区;22、第二采食牛床;3、大散栏牛舍;31、第三采食牛床;32、第二活动休息区域;321、半敞开式牛舍;322、第二土堆活动区;33、转牛通道;4、凉棚式饲喂通道;41、水泥台面;42、地面食槽;43、人字形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5,其中,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包括舍饲牛舍1、小散栏牛舍2、大散栏牛舍3和凉棚式饲喂通道4,以所述舍饲牛舍1为中心,与两侧的所述小散栏牛舍2、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所述大散栏牛舍3并列分布。
所述舍饲牛舍1包括舍墙11和舍顶12,所述舍墙11包围中心设置有饲喂通道13,所述舍墙11包括前墙、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前墙与后墙高度结构均相同,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上半部分均为彩钢结构,且均匀设置有窗户,用于舍内采光和通风,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下半部分为砖混结构,且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为高1.2 m、宽1m的红外线感应门,以供牛只随意通行,所述活动门均对应设置有小群栏14,所述小群栏14包括休息区域141、哺乳区域142和采食区域143,所述休息区域141为地暖式防滑处理牛床,冷季供暖加热牛床用于犊牛休息,所述哺乳区域142设置有犊牛饲喂机和恒温饮水槽,所述采食区域143设置有第一采食牛床,所述第一采食牛床为立砖砌筑而成的台面,多个同侧所述第一采食牛床组成一条清粪通道,所述清粪通道与所述饲喂通道13并列,两个所述侧墙包括饲喂通道门和清粪通道门,所述清粪通道门与所述清粪通道相对应,所述侧墙一侧所述清粪通道门前设置有临时堆粪池15,方便清粪时拉运,所述舍顶12为彩钢板制作的拱形屋顶,所述拱形屋顶设置均匀有自动控温通风窗,用于控制舍内温度以及根据舍内温度进行自动开窗通风换气,所述饲喂通道13位于所述舍饲牛舍1的正中心,所述饲喂通道13包括水泥台面、地面食槽,所述地面食槽与水泥台面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所述小散栏牛舍2包括第一活动休息区域21和第二采食牛床22,所述第一活动休息区域21包括墙体门211、第一土堆活动区212,所述第一土堆活动区212位于正中心,且为椭圆拱形,所述小散栏牛舍2通过所述墙体门211与所述舍饲牛舍1相通,供牛只自由出入,相邻两个所述小散栏牛舍2之间用活动栏杆隔开,进行清粪作业以及转牛时打开,所述大散栏牛舍3包括第三采食牛床31、第二活动休息区域32和转牛通道33,所述第二活动休息区域32包括半敞开式牛舍321和第二土堆活动区322,所述半敞开式牛舍321包括牛舍顶和围墙,所述牛舍顶为彩钢板制作坡面屋顶,所述围墙包括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第二土堆活动区322为敞开式,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包括水泥台面41、地面食槽42和人字形顶棚43,所述地面食槽42与所述水泥台面41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所述大散栏牛舍3通过所述转牛通道33与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相通,所述转牛通道33为链条连接组件结构,且时常处于闭合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在使用时,可将牛群按照年份大小分别放置在舍饲牛舍1、小散栏牛舍2和大散栏牛舍3内部,通过不同的饲养条件对不同年份的牛进行饲养,通过设置有墙体门211和转牛通道33,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牛群进行转运,方便牛群在成长之后进行生活场所的更换,通过设置有小群栏14、第一土堆活动区212和第二土堆活动区322,方便不同的牛群进行活动,有利于其生长,通过设置有饲喂通道13、哺乳区域142、第二采食牛床22和第三采食牛床31可对不同区域的牛群进行喂养,通过设置有半敞开式牛舍321方便牛群进行乘凉和休息,通过设置有凉棚式饲喂通道4,便于对不同的牛群进行观察和喂食,通过设置有临时堆粪池15和清粪通道,便于对牛群产生的粪便进行收集,保持该装置内部的整洁,有利于牛群的生长。
Claims (8)
1.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包括:舍饲牛舍(1)、小散栏牛舍(2)、大散栏牛舍(3)和凉棚式饲喂通道(4),以所述舍饲牛舍(1)为中心,与两侧的所述小散栏牛舍(2)、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所述大散栏牛舍(3)并列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舍饲牛舍(1)包括舍墙(11)和舍顶(12),所述舍墙(11)包围中心设置有饲喂通道(13),所述舍墙(11)包括前墙、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前墙与后墙高度结构均相同,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上半部分均为彩钢结构,且均匀设置有窗户,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下半部分为砖混结构,且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为高1.2 m、宽 1m的红外线感应门,所述活动门均对应设置有小群栏(14),所述小群栏(14)包括休息区域(141)、哺乳区域(142)和采食区域(143),所述休息区域(141)为地暖式防滑处理牛床,所述哺乳区域(142)设置有犊牛饲喂机和恒温饮水槽,所述采食区域(143)设置有第一采食牛床,所述第一采食牛床为立砖砌筑而成的台面,多个同侧所述第一采食牛床组成一条清粪通道,所述清粪通道与所述饲喂通道(13)并列,所述侧墙包括饲喂通道门和清粪通道门,所述清粪通道门与所述清粪通道相对应,所述侧墙一侧设置有临时堆粪池(15),所述舍顶(12)为彩钢板制作的拱形屋顶,所述拱形屋顶设置均匀有自动控温通风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通道(13)位于所述舍饲牛舍(1)的正中心,所述饲喂通道(13)包括水泥台面、地面食槽,所述地面食槽与水泥台面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散栏牛舍(2)包括第一活动休息区域(21)和第二采食牛床(22),所述第一活动休息区域(21)包括墙体门(211)、第一土堆活动区(212),所述第一土堆活动区(212)位于正中心,且为椭圆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散栏牛舍(2)通过所述墙体门(211)与所述舍饲牛舍(1)相通,相邻两个所述小散栏牛舍(2)之间用活动栏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散栏牛舍(3)包括第三采食牛床(31)、第二活动休息区域(32)和转牛通道(33),所述第二活动休息区域(32)包括半敞开式牛舍(321)和第二土堆活动区(322),所述半敞开式牛舍(321)包括牛舍顶和围墙,所述牛舍顶为彩钢板制作坡面屋顶,所述围墙包括后墙和两个侧墙,所述第二土堆活动区(322)为敞开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包括水泥台面(41)、地面食槽(42)和人字形顶棚(43),所述地面食槽(42)与所述水泥台面(41)连接构成供TMR饲料车投喂饲料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散栏牛舍(3)通过所述转牛通道(33)与所述凉棚式饲喂通道(4)相通,所述转牛通道(33)为链条连接组件结构,且时常处于闭合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27261.3U CN212937251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27261.3U CN212937251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37251U true CN212937251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4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27261.3U Active CN212937251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37251U (zh)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21627261.3U patent/CN2129372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94943U (zh) | 适用于集成养殖的新型鸭舍 | |
EP3248458B1 (en) | Mobile piggery installation | |
Janni et al. | Common anim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manure storage methods | |
US3213828A (en) | Swine production unit | |
CN212937251U (zh) | 一种连体式分栏散养圈舍 | |
CN201430828Y (zh) | 家兔高效繁育笼具 | |
RU2236122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держания животных | |
CN214282673U (zh) | 圆形猪圈 | |
CN206602990U (zh) | 一种生态养牛场 | |
CN210538020U (zh) | 一种环形牛舍 | |
CN210247865U (zh) | 畜牧立体养殖棚 | |
Singh et al. | Basic considerations for engineered livestock housing | |
CN209693720U (zh) | 一种家庭牧场用牛床及牛舍 | |
RU174935U1 (ru) |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репродукторный свинарник | |
CN220140434U (zh) | 一种适用于亚热带地区的新型生态牛舍 | |
CN213369247U (zh) | 一种新型产犊牛舍 | |
CN110720396A (zh) | 一种环形牛舍 | |
CN111919762A (zh) | 一种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养殖法 | |
CN215957633U (zh) | 一种奶牛专用养殖房 | |
CN217038329U (zh) |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大棚 | |
CN205585010U (zh) | 繁殖母羊舍 | |
CN212184623U (zh) | 一种多功能湖羊羊舍 | |
CN209057755U (zh) | 动物养殖用楼房 | |
CN211793582U (zh) | 一种一体化保育与育肥猪舍 | |
CN217184280U (zh) | 一种斜坡式半漏缝猪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