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7614U - 一种隔音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音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7614U
CN212927614U CN202021092531.5U CN202021092531U CN212927614U CN 212927614 U CN212927614 U CN 212927614U CN 202021092531 U CN202021092531 U CN 202021092531U CN 212927614 U CN212927614 U CN 212927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ound insulation
acoustic celotex
door body
sound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25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tai Rongzh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tech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tech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tech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25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7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7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7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包括位于门体内的隔音门芯,所述隔音门芯包括若干沿门体厚度方向排列的隔音板,相邻所述隔音板之间呈夹角设置。当声波穿过门体碰到隔音板时,一部分声波被隔音板反射,另一部分声波穿过隔音板,因为相邻隔音板呈夹角设置,声波在抵达相邻隔音板时,与隔音板同样也呈一定角度,由于相邻隔音板之间的夹角,使声波在两个隔音板之间不断反射,从而对声能进行削减,提高了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音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门。
背景技术
隔音门是用来隔离噪声影响的装置。常应用于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声环境的场所,如演播室、会议室等,或是一些高噪音的加工机房,为了防止这些噪声对外界的影响,也需要采用隔离噪声的隔声门。
现有的隔音门,如公告号为CN205577766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木质隔音门,包括隔音门本体,所述的隔音门本体包括内门板和外门板,所述的内门板上设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的外门板内侧设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的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之间填充有发泡胶,所述的内门板和外门板的内侧分别设有防潮层,所述的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之间设有用发泡胶粘接的防火层。所述的防火层为隔热耐火材料填充层。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设置,能够提供一定的隔音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方案中的各层结构均呈常规的平行设置,声音更容易穿过隔音门,隔音门所能提供的隔音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效果较好的的隔音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隔音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包括位于门体内的隔音门芯,所述隔音门芯包括若干沿门体厚度方向排列的隔音板,相邻所述隔音板之间呈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声波穿过门体碰到隔音板时,一部分声波被隔音板反射,另一部分声波穿过隔音板,因为相邻隔音板呈夹角设置,声波在抵达相邻隔音板时,与隔音板同样也呈一定角度,由于相邻隔音板之间的夹角,使声波在两个隔音板之间不断反射,从而对声能进行削减,提高了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音板设为三块,两侧所述隔音板均平行于门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隔音板平行于门体,可方便隔音板的安装和定位,且通过三个隔音板的设置,相邻两块隔音板之间形成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的反射腔,则三块隔音板形成了沿中间隔音板中心对称的两个反射腔,当声波到达中间位置的隔音板时,一部分声波在反射腔中不断反射,声能削减,另一部分穿过中间位置隔音板的声波在另两块隔音板之间形成的反射腔中被削弱,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隔音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扰流板,若干所述扰流板沿隔音板长度方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扰流板的设置,声波在反射腔内反射时,需要不断在固体介质中穿过,对声能进行进一步的衰减,且通过扰流板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加声波在反射腔中的反射频次,提高了消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隔音板之间填充有隔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隔音板之间设置填充的隔音层,一方面提高了隔音板放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声波在两块隔音板之间反射时,通过隔音层的设置,对声波进行进一步的削弱,提高了吸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隔音板均呈竖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位置的隔音板沿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转动一定角度,与相邻隔音板呈夹角设置,其重心仍落于隔音板内,提高了其放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隔音板与门体之间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固定连接于门体,所述隔音板抵紧于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的设置,提高了隔音板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体包括框体和两侧板,所述框体和两侧板通过胶粘连接,所述框体与两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隔音门芯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门体设置为框体与侧板拼接,在安装隔音门芯时,操作空间较大,方便对隔音门芯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体包括板体和封闭板,所述板体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音门芯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位于门体的一侧开口,所述封闭板胶粘连接于板体位于容纳腔开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板体和封闭板的设置,提高了门体的一体化程度,减少了门体的连接处,从而提高了门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体自身的隔音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隔音门芯的设置,使声波在经过隔音门时,在隔音板之间不断反射,提高了隔音效果;
2.通过扰流板、隔音层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加声波在反射腔中的反射频次,提高了消音效果;
3.通过板体和封闭板的设置,提高了门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体自身的隔音效果;
4.通过将门体设置为框体与侧板拼接,在安装隔音门芯时,操作空间较大,方便对隔音门芯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门体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门体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门体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门体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五门体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体;2、隔音门芯;21、隔音板;221、扰流板;22、反射腔;3、框体;4、侧板;5、容纳腔;6、橡胶层;7、板体;8、封闭板;9、隔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隔音门,包括门体1,门体1包括隔音门芯2、框体3和两侧板4。
框体3由四块矩形板收尾相接围成,四块矩形板可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连接。两块侧板4分别固定连接于框体3开口两侧,并与框体3围成用于安装隔音门芯2的容纳腔5,在将隔音门芯2安装于容纳腔5内时,可先对框体3和其中一侧侧板4进行连接,在安装隔音门芯2时,操作空间较大,方便对隔音门芯2进行安装,将隔音门芯2安装于容纳腔5内后,再对另一侧侧板4进行固定。
隔音门芯2包括若干沿门体1厚度方向排列的隔音板21,隔音板21为矩形状的玻镁板,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玻镁板作为隔音板21,其隔音性能优越,且玻镁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提高隔音门的防火效果,可同时兼具隔音门中防火层的功效。
本实施例中,隔音板21设为三块。位于两侧的隔音板21均平行于门体1且抵接于对应的侧板4,中间位置的隔音板21与两侧的隔音板21呈夹角设置,夹角范围为1°至10°,使相邻两块隔音板21之间形成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的反射腔22。当声波穿过侧板4和其中一侧隔音板21后,在碰到中间呈倾斜设置的隔音板21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并在两个隔音板21之间形成的反射腔22中不断反射,从而对声能进行削减。同理,另一部分穿过中间位置隔音板21的声波在另两块隔音板21之间形成的反射腔22中被削弱,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
框体3位于隔音板21的两侧固定设有橡胶层6,隔音板21两侧抵紧或通过胶粘于橡胶层6中,使橡胶层6发生形变对隔音板21施力,从而对隔音板21的位置进行定位,且通过橡胶层6的设置,提高了隔音板21与框体3之间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门体1内设置的隔音门芯2,使声波在经过门体1时,声波在隔音门芯2内设置的隔音板21进行反射,并在反射腔22中不断衰减,并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路径,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2,门体1不包括框体3和两侧板4。门体1包括板体7和封闭板8。
板体7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音门芯2的容纳腔5,容纳腔5内位于门体1的一侧开口,封闭板8胶粘连接于板体7位于容纳腔5开口的一侧,将容纳腔5封闭,隔音门芯2嵌设且定位于容纳腔5内。
通过板体7和封闭板8的设置,相比于实施例一中的框体3和两侧板4,提高了门体1的一体化程度,减少了门体1的连接处,从而提高了门体1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体1自身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其区别在于:
参照图3,位于两侧的隔音板2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长度不一的扰流板221。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进行比较,扰流板221位于相邻两个隔音板21之间的反射腔22内,所有扰流板221朝向中间位置隔音板21的一端均抵接且贴合于中间位置的隔音板21。三块隔音板21可通过抵接或胶粘于橡胶层6连接于框体3并定位于容纳腔5内,并通过扰流板221对三块隔音板21进行定位和支撑。
通过扰流板221的设置,声波在反射腔22内反射时,需要不断在固体介质中穿过,对声能进行进一步的衰减,且通过扰流板221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加声波在反射腔22中的反射频次,提高了消音效果。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其区别在于:
参照图4,相邻两个隔音板21之间的反射腔22内填充有隔音层9。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进行比较,隔音层9为吸音棉。三块隔音板21可通过抵接或胶粘于橡胶层6连接于框体3并定位于容纳腔5内,并通过隔音层9对三块隔音板21进行定位和支撑。
通过吸音棉的设置,声波在反射腔22中反射的过程中,通过吸音棉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声能衰减,达到吸音的效果。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其区别在于:
参照图5,位于两侧的隔音板2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长度不一的扰流板221,扰流板221位于相邻两个隔音板21之间的反射腔22内。相邻扰流板221之间填充有条状的隔音层9,隔音层9为吸音棉。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进行比较,三块隔音板21可通过抵接或胶粘于橡胶层6连接于框体3并定位于容纳腔5内,并通过扰流板221和隔音层9对三块隔音板21进行定位和支撑。
声波在反射腔22内反射时,通过扰流板221和隔音层9的设置,声波在穿过扰流板221时被减弱,并在扰流板221之间的隔音层9中不断反射、碰撞,提高了吸音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隔音门,包括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包括位于门体(1)内的隔音门芯(2),所述隔音门芯(2)包括若干沿门体(1)厚度方向排列的隔音板(21),相邻所述隔音板(21)之间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21)设为三块,两侧所述隔音板(21)均平行于门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音板(21)之间固定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扰流板(221),若干所述扰流板(221)沿隔音板(21)长度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音板(21)之间填充有隔音层(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隔音板(21)均呈竖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隔音板(21)与门体(1)之间设有橡胶层(6),所述橡胶层(6)固定连接于门体(1),所述隔音板(21)抵紧于橡胶层(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包括框体(3)和两侧板(4),所述框体(3)和两侧板(4)通过胶粘连接,所述框体(3)与两侧板(4)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隔音门芯(2)的容纳腔(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包括板体(7)和封闭板(8),所述板体(7)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音门芯(2)的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内位于门体(1)的一侧开口,所述封闭板(8)胶粘连接于板体(7)位于容纳腔(5)开口的一侧。
CN202021092531.5U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隔音门 Active CN212927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2531.5U CN212927614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隔音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2531.5U CN212927614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隔音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7614U true CN212927614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4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2531.5U Active CN212927614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隔音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7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97189U (zh) 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墙体结构
WO2013038253A1 (en) Interlocking soundproofing block system and method
CN111827529A (zh) 一种隔声复合墙体
CN212927614U (zh) 一种隔音门
CN210827890U (zh) 一种地铁用双层隔音板
CN219569230U (zh) 隔音墙板及隔音墙
CN211396088U (zh) 一种用于室内墙体的隔音降噪结构
CN213358988U (zh) 一种消音墙
CN209837352U (zh) 一种建筑隔音建筑板
CN218542058U (zh) 一种隔音防火门
CN207846718U (zh) 一种系列装配式吸隔声复合防火板墙模块板
CN111827521A (zh) 耐火隔音复合墙体
CN213448990U (zh) 一种隔声墙体
CN211115622U (zh) 隔声门组件
CN114961091B (zh) 一种梯形超材料聚氨酯三明治混凝土夹心墙板
US6581724B2 (en) Sound absorbing closure panels for sound isolation modules
CN215802375U (zh) 一种具有多重消音效果的消音板
CN213418309U (zh) 一种双层隔音石膏板
CN21335919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隔音建筑板
CN213062478U (zh) 一种新型的隔音降噪复合板
CN210917069U (zh) 一种隔音屏障
CN216616339U (zh) 一种用于房屋的噪声污染治理装置
CN217711235U (zh) 一种带吸音降噪功能的装配式墙体
CN218479447U (zh) 一种隔音铝单板
CN219548753U (zh) 复合隔声结构及隔声门、百叶窗和隔声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6, building 6, UN commune, 135 Liuhe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itai Rongzh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6, building 6, UN commune, 135 Liuhe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ITECH ELECTRON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