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4945U -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4945U
CN212914945U CN202020248969.1U CN202020248969U CN212914945U CN 212914945 U CN212914945 U CN 212914945U CN 202020248969 U CN202020248969 U CN 202020248969U CN 212914945 U CN212914945 U CN 212914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construction road
road dust
du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89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zhe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zhe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zhe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zhe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89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4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4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4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包括车体、支撑板、收纳机构、水筒和进水口,所述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块、连接轴、伸缩杆、安装块以及铰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端与水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一侧与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机构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水筒,且水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大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便于收纳,提高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密封性,而且扩大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降尘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降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然而这些灰尘会落到施工道路上,当工程车辆及人员在道路上行走时会使灰尘上扬,因此导致建筑施工环境的污染,此时就需要用到相应的降尘装置对建筑施工道路上灰尘进行降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此类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便收纳,从而使其在外界因素下导致喷头损坏;
(2)传统的此类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密封性低下,从而使其在使用时会导致水源的浪费;
(3)传统的此类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采用单个喷头,从而使其降尘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收纳、密封性低下和喷洒范围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包括车体、支撑板、收纳机构、水筒和进水口,所述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块、连接轴、伸缩杆、安装块以及铰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端与水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一侧与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机构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水筒,且水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大机构,所述车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水箱,且水箱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水筒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车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
优选的,所述车体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铰接块,且铰接块的一侧与水筒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大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阔水槽、出水口以及雾状喷头,所述阔水槽的一侧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一端安装有雾状喷头。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一端与水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密封圈、凸块以及卡槽,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密封圈的外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凸块相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不仅实现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便于收纳,提高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密封性,而且扩大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降尘范围;
(1)在连接块与连接轴的配合下,便由伸缩杆的作用带动铰接块进行移动,而由于铰接块的移动带动水筒进行不同角度的调整,实现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便于收纳;
(2)通过将密封圈放置到扩大机构的内部,再由凸块与卡槽的相互卡合下,可将密封圈固定安装在扩大机构的内部,由于密封圈的作用可避免水源在流通时出现水源流失的现象,提高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密封性;
(3)通过出水口的作用可将多个雾状喷头安装在阔水槽的上方,而水量通过阔水槽均匀分布于雾状喷头的内部,再由雾状喷头将水喷洒向地面,扩大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降尘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大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机构侧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轮;3、支撑板;4、收纳机构;401、连接块;402、连接轴;403、伸缩杆;404、安装块;405、铰接块;5、扩大机构;501、阔水槽;502、出水口;503、雾状喷头;6、水筒;7、水管;8、水泵;9、进水口;10、把手;11、水箱;12、蓄电池;13、密封机构;1301、密封圈;1302、凸块;130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包括车体1、支撑板3、收纳机构4、水筒6和进水口9,车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且支撑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收纳机构4,收纳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块401、连接轴402、伸缩杆403、安装块404以及铰接块405,连接块40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402,且连接轴402的一端与水筒6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块40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404,且安装块404的一侧与支撑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安装块40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403,该伸缩杆403的型号可为TJC-C1,伸缩杆40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铰接块405,且铰接块405的一侧与水筒6的一侧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进水口9将水箱11内部存放一定的水量,根据需要启动伸缩杆403并由伸缩杆403对铰接块405进行推动,同时由铰接块405的移动带动水筒6在连接块401与连接轴402的共同配合下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实现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便于收纳;
收纳机构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水筒6,且水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大机构5,扩大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阔水槽501、出水口502以及雾状喷头503,阔水槽501的一侧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出水口502,且出水口502的一端安装有雾状喷头503;
具体地,如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需要对道路降尘时,先将水泵8进行开启,而此时水箱11内部的水量则通过水泵8的作用流入到水管7内部,再由水管7流入到水筒6的内部,随后流入到阔水槽501的内部,而水源再通过多个雾状喷头503向道路进行喷洒,扩大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降尘范围;
车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水箱11,且水箱1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9,车体1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0,水箱11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2,该蓄电池12的型号可为6-QAW-54A,水箱11的顶端设置有水泵8,该水泵8的型号可为200QJ32-65/5,水泵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7,且水管7的一端与水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水筒6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机构13,密封机构1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密封圈1301、凸块1302以及卡槽1303,密封圈13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02,密封圈1301的外部设置有卡槽1303,且卡槽1303与凸块1302相卡合;
具体地,如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将密封圈1301放置到扩大机构5的内部,而由于凸块1302与卡槽1303之间进行卡合,从而将密封圈1301固定安装在扩大机构5的内部,而由于密封圈1301的作用可避免在水源流通的过程中出现水源流失的现象,提高了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密封性;
车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蓄电池12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输入端电性连接,水泵8的输入端和伸缩杆403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由蓄电池12进行供电,再将密封圈1301放置到扩大机构5的内部,而由于凸块1302与卡槽1303之间进行卡合,从而将密封圈1301固定安装在扩大机构5的内部,而由于密封圈1301的作用可避免在水源流通的过程中出现水源流失的现象;
之后通过进水口9将水箱11内部存放一定的水量,根据需要启动伸缩杆403并由伸缩杆403对铰接块405进行推动,同时由铰接块405的移动带动水筒6在连接块401与连接轴402的共同配合下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
最后当需要对道路降尘时,先将水泵8进行开启,而此时水箱11内部的水量则通过水泵8的作用流入到水管7内部,再由水管7流入到水筒6的内部,随后流入到阔水槽501的内部,而水源再通过多个雾状喷头503向道路进行喷洒,最终完成该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包括车体(1)、支撑板(3)、收纳机构(4)、水筒(6)和进水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且支撑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收纳机构(4),所述收纳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块(401)、连接轴(402)、伸缩杆(403)、安装块(404)以及铰接块(405),所述连接块(40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402),且连接轴(402)的一端与水筒(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0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404),且安装块(404)的一侧与支撑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机构(4)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水筒(6),且水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大机构(5),所述车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水箱(11),且水箱(1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9),所述水筒(6)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机构(13),所述车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水箱(11)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0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403),所述伸缩杆(40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铰接块(405),且铰接块(405)的一侧与水筒(6)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阔水槽(501)、出水口(502)以及雾状喷头(503),所述阔水槽(501)的一侧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出水口(502),且出水口(502)的一端安装有雾状喷头(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顶端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7),且水管(7)的一端与水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1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密封圈(1301)、凸块(1302)以及卡槽(1303),所述密封圈(13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02),所述密封圈(1301)的外部设置有卡槽(1303),且卡槽(1303)与凸块(1302)相卡合。
CN202020248969.1U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Active CN212914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8969.1U CN212914945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8969.1U CN212914945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4945U true CN212914945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8969.1U Active CN212914945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4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8976U (zh) 太阳能洒水车
CN107724323B (zh) 公路绿色降尘环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93057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清洗机
CN2129149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道路降尘装置
CN207597328U (zh) 一种洒水泵用冲洗路面装置
CN106034998A (zh) 多动力驱动引水的移动式灌溉车
CN20988548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除尘装置
CN207812960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移动型墙面喷涂装置
CN206868695U (zh) 一种简易洗石装置
CN21323328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环保洒水装置
CN212077766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清洗除尘装置
CN208300563U (zh) 风景园林全方位灌溉转动轴结构
CN218423450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伸缩式洒水喷杆
CN213061871U (zh) 一种公路用养护洒水装置
CN211446511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洒水装置
CN220760260U (zh) 一种渣土运输泥土清理装置
CN21623857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渠道侧壁支撑装置
CN216156687U (zh) 一种移动式市政建设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366294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公园植被浇水设备
CN214133020U (zh) 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环保型洗轮机
CN21661566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工作效率高的抑尘洒水车
CN216150099U (zh) 一种粉料收集车的水路系统
CN209237594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洒水降尘装置
CN220755983U (zh) 一种城市园林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15165118U (zh) 一种可调式车载喷雾、冲洗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