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3307U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13307U CN212913307U CN202021698368.7U CN202021698368U CN212913307U CN 212913307 U CN212913307 U CN 212913307U CN 202021698368 U CN202021698368 U CN 202021698368U CN 212913307 U CN212913307 U CN 2129133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rniquet
- sensor
- base seat
- main control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包括显示及主控单元、施力卸力单元、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和穿戴单元。显示及主控单元其壳体内部设有LCD显示模组及主控电路板,壳体外侧设有功能按键。施力卸力单元主要包含棘轮手柄、基底座,手柄一侧设有脱钩扳块及同步限位块,基底座上腔体内设有绞绳套筒。传感器及供电单元主要包含压力传感器模组、脉搏传感器模组及电源模组。穿戴单元主要包含绞绳、绑带、粘钩一体魔术贴及拉伸带。本装置可作用于伤员四肢,实现了止血压力大小及远端脉搏强弱的实时显示、按键自动计时显示功能及施力过程可实现止锁等功能,松脱简便,保证了便携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帮助伤员或医护人员更加正确有效的实施止血急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医疗急救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及战争中,开放性伤口出血,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会导致伤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当面对严重的创伤出血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目前,有多种可供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止血带设计被广泛使用,典型的设计如:中国专利文献CN28883667A公开了一种急救止血带,其束带第一端固定于基底第一侧,并穿过止血带手柄,从基底第二侧穿出,延伸足够距离后束带穿入含有自紧构件的多边框构,基底第二侧设有钩构件,与多边框构件配合后可以拉伸束带自由端,当可实现初步束紧,此时自紧构件会夹住束带,再通过旋转止血带手柄拉紧束带,给予肢体一个圆周压力,止血带手柄最终穿过基底上环套的孔眼实现位置的锁定,从而维持止血状态。
此类设计有着优秀的可操作性和便携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止血带会阻断血液的流动,使用止血带期间,必须每隔四十分钟至1小时放松止血带几分钟,以缓解局部肢体的缺血,避免造成远端肢体缺血、甚至坏死。此类止血带设计皆通过在时间戳上手写记录止血开始时间结点,无法实现自动计时和到时提醒,可能导致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引起肢体坏死。
第二,较高的止血带压力会导致直接压力损伤,从而使神经麻痹、血管或组织损伤,较低的止血带压力又会降低止血效果,直接威胁伤员的生命安全。而目前常见的止血带设计少有可以实现较为精细、连续的增压过程,如上述止血带,当止血带手柄旋转一周时才可穿过环套孔眼进行锁定,最终的施压即以一定量阶梯式上升,容易导致施压过高或过低。
第三,临床证据表明,最初使用止血带可能有效,一分钟后,止血带下的肌肉紧张度可能会降低,导致止血带失效,故因此在相对更长止血时间内,重新收紧或调整止血带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此类设计并无实现对止血带施压大小进行监控的功能。同时即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止血带失效,也会再次面临施加压力不准确、重新记录时间节点等问题,十分不便。
第四,当实际应用现有的止血带设计时,需要通过感受远端脉搏强弱来判断止血是否有效,但是对于单人场景,存在一个无法和施压同步进行的问题,会导致延误止血时间等问题。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548043U公开了一种基于血压的智能止血带,其止血带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显示计时的显示屏,内侧设有充气囊,充气囊内侧设有血压检测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血压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据血压信号控制电动充气泵及电动排气阀的启闭,能动态的调节充气囊内的气压,保证止血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类设计可根据实时检测到的血压信号提供合适的止血带压力,并包含止血的计时显示功能,避免了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危险,但其电动充气泵及排气阀的存在及气囊式止血带施压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特性使止血带的便携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包括:显示及主控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并显示计时时间、当前止血带压力大小和远端脉搏强弱;施力卸力单元,用于手动增加止血带压力或止血带的放松;传感器及供电单元,用于检测压力、脉搏信号,并为整个系统供电;穿戴单元,用于将止血带初步穿戴于四肢部位。所述显示及主控单元包括:顶盖,LCD显示模组,主控电路板,壳体,电源按键,计时按键;所述施力卸力单元包括:下压弹簧,下压弹簧垫圈,钢珠及保持架,绞绳套筒,基底座,固定销,脱钩扳块,棘轮手柄,侧压弹簧,同步限位块;所述基底座又包括:第一端接口,第二端接口,绞绳开口,压力传感器开口,脉搏传感器开口;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包括:电源模组,底座盖,脉搏传感器绑带,脉搏传感器模组,圆头螺栓,压力传感器模组;所述穿戴单元包括:绑带,粘钩一体魔术贴,舒适垫片,脉搏传感器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弹簧及下压弹簧垫圈置于棘轮手柄与壳体的环形槽,且通过显示及主控单元及施力卸力单元的螺纹配合固定时,下压弹簧被压缩且会提供一个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座与棘轮手柄通过面接触棘轮特征配合安装,在下压弹簧的预压力作用下始终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一头固定于基底座第二端接口,另一头为自由端,工作时从基底座第一端接口穿出,绑带与长度略短的粘钩一体魔术贴尾端对齐通过边缘缝制固定,且绑带与魔术贴之间设有一层同魔术贴长度相同宽度略窄的拉伸带,并使其于带体尾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绞绳套筒与基底座的空心圆柱端口间隙配合安装,并与绞绳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绳带连接块一头,其另一头连接拉伸带,且舒适垫片缝制固定于绑带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限位块设于棘轮手柄一侧的圆柱形滑槽内,侧压弹簧安装于滑槽最内侧与同步限位块相抵,通过固定销连接同步限位块与脱钩扳块。
进一步的,脱钩扳块包含一个通孔特征,套入棘轮手柄一侧,并通过固定销连接同步限位块,且脱钩扳块通孔内壁一侧包含一个弧面特征与棘轮手柄侧面的弧面特征相契合,扳动脱钩板块时,两弧面相抵,且以此为轨迹相对滑动,同时带动同步限位块在滑槽内的直线运动,且此时脱钩板块以固定销为轴心相对同步限位块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从压力传感器开口穿出,附着于绑带内侧,而脉搏传感器则从脉搏传感器开口穿出附着于脉搏传感器绑带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导线从基底座空心圆柱端口内引出,穿出壳体的空心圆柱端口,与主控电路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棘轮手柄和基底座通过面接触棘轮特征配合连接,由于下压弹簧施加的预压力,当旋转棘轮手柄时,两面接触棘轮始终相抵,且其棘齿沿着斜齿面滑动,当滑过齿顶时,则会在预压力的作用下下沉与下一个棘齿面贴合,同时还能够保证在停止操作时,防止棘轮手柄回退,即具有止锁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脱钩扳块按照其通孔内壁一侧与接触点运动轨迹一致的弧面与棘轮手柄侧面相契合的弧面滑动接触,并通过固定销配合使得扳动脱钩扳块时带动同步限位块在棘轮手柄的圆柱形滑槽内直线运动。同步限位块在侧压弹簧的作用下将受压与绞绳套筒相抵,工作转动手柄,同步限位块与绞绳套筒接触滑动,当经过绞绳套筒外壁上的卡槽时将会使同步限位块嵌入卡槽,此时再次转动手柄则会带动绞绳套筒转动,绞绳随之盘在套筒上,以此收缩拉伸带提供止血压力。扳动脱钩扳块,令同步限位块退出,即可完成卸力过程。保证了可靠性的同时,也令操作更加简便。
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显示及主控单元及传感器单元,其中传感器电路模组、电源模组皆安装于基底座下腔体内,导线从基底座和壳体的空心圆柱端口通孔内穿出,连接
安装于壳体内部的主控电路板及LCD显示模组,此种设计可避免整周旋转的棘轮手柄结构对电路模块接线造成的干涉。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显示及主控单元及传感器单元,通过脉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并控制LCD显示模组实时显示止血带施加的压力、脉搏强弱,在按下计时按键时显示计时时间。显示使用止血带的重要信息不仅利于提高止血带使用的效果,避免施压过大或过小、因肌肉松弛引起的压力不足及无法直观的显示止血效果等问题,更便于伤员或医护人员实施正确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单元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及主控单元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施力卸力单元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施力卸力单元脱钩扳块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一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旋压式智能止血带作具体阐述。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使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同等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如图1及图2所示,包含显示及主控单元(1),施力卸力单元(2),传感器及供电单元(3),穿戴单元(4);
所述显示及主控单元(1)如图3所示,包括:顶盖(11),LCD显示模组(12),主控电路板(13),壳体(14),电源按键(15),计时按键(16);
所述施力卸力单元(2)如图4所示,包括:下压弹簧(21),下压弹簧垫圈(22),钢珠及保持架(23),绞绳套筒(24),基底座(25),固定销(26),脱钩扳块(27),棘轮手柄(28),侧压弹簧(29),同步限位块(30);所述基底座(25)又包括:第一端接口(251),第二端接口(252),绞绳开口(253),压力传感器开口(254),脉搏传感器开口(255);
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3)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模组(31),底座盖(32),脉搏传感器绑带(33),脉搏传感器模组(34),圆头螺栓(35),压力传感器模组(36);
所述穿戴单元(4)如图2所示,包括:绞绳(41),舒适垫片(42),绳带连接块(43),拉伸带(44),粘钩一体魔术贴(45),绑带(46);
所述施力卸力单元(2)其基底座(25)与棘轮手柄(28)通过面接触棘轮特征相配合,在下压弹簧(21)的作用下始终相抵。
所述施力卸力单元(2)其绞绳套筒(24)设置于基底座(25)上腔体(257)内,与基底座(25)的空心圆柱端口间隙配合。如图5所示,绞绳(41)的第一端与绞绳套筒(24)相连接,从基底座(25)的绞绳开口(253)穿出,其第二端固定于绳带连接块(43)一头,另一头连接拉伸带(44)。
所述穿戴单元(4)其绑带(46)一头固定于基底座(25)第一端接口(252),另一头为自由端,工作时从基底座(25)第二端接口(251)穿出,绑带(46)与粘钩一体魔术贴(45)通过边缘缝制固定,其内部设有一层宽度略窄的拉伸带(44),并使其尾端固定于带体尾端。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所述施力卸力单元(2)其同步限位块(30)设于棘轮手柄(28)一侧的圆柱形滑槽内,滑槽内部设有一侧压弹簧(29)与同步限位块(30)相抵,通过固定销(26)连接同步限位块(30)与脱钩扳块(27)。脱钩扳块(27)包含一个可以穿过棘轮手柄(28)的通孔,通孔内壁一侧包含一个弧面特征与棘轮手柄(28)侧面的弧面特征相契合,扳动脱钩板块(27)时,两弧面相抵,且以此为轨迹相对滑动,同时带动同步限位块(30)在滑槽内的直线运动,且此时脱钩板块(27)以固定销(26)为轴心相对同步限位块(30)转动。
所述显示及主控单元(1)包含LCD显示模组(12)、及主控电路板(13),侧面设置有功能按键,包括电源按键(15)及计时按键(16)。
所述显示及主控单元(1)其壳体(14)底部设有一个含内螺纹特征的空心圆柱端口可与基底座(25)含外螺纹特征的空心圆柱端口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安装时则会挤压下压弹簧(21),此时可以给棘轮手柄(28)提供一个预压力。
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3)其压力传感器模组(36),脉搏传感器模组(34),电源模组(31),底座盖(32)皆设于基底座(25)内部下腔体(256),压力传感器从基底座(25)下腔体(256)带体方向的压力传感器开口(254)穿出,附着于绑带(46)内侧,而脉搏传感器则从下腔体(256)侧面的脉搏传感器开口(255)穿出附着于脉搏传感器绑带(33)内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旋压式智能止血带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穿戴单元(4)通过绑带(46)围绕伤员的四肢肢体,绑带(46)尾端从基底座(25)第一端接口(251)穿出,拉伸带体张紧至三指不能扣入带体缝隙内便可将穿过接口的部分粘钩一体魔术贴(45)与未穿过接口带体部分的粘钩一体魔术贴(45)贴合实现初步的束紧,并将脉搏传感器通过脉搏传感器绑带(33)固定在四肢动脉的位置,具体为上臂肱动脉,手腕桡动脉或大腿动脉处,当按下壳体(14)侧面的电源按键(15)时穿戴单元(4)内侧的压力传感器模组(36)检测初步束紧时所受压力大小,而脉搏传感器模组(34)则检测脉搏波强弱信息,显示及主控单元(1)的LCD显示模组(12)上会将这些内容进行实时显示。旋转棘轮手柄(28)进行加压,当棘轮手柄(28)逆时针旋转时,其棘齿沿基底座(25)的面接触棘轮齿面滑动,在下压弹簧(21)的作用下棘齿始终相互贴合,并且由于同步限位块(30)的作用,将使绞绳套筒(24)与棘轮手柄(28)同步转动,从而拉紧绞绳(41),由于绞绳(41)又与拉伸带(44)通过绳带连接块(43)相连,即相当于收紧拉伸带(44),对所绑肢体施加一个逐渐增加的圆周压力,以达到止血目的。且通过较宽的拉伸带传递压力可缓解伤员止血时的肢体疼痛感,同时,绑带(46)上另通过缝线固定了一块含有线槽特征的舒适垫片(42),以防止绞绳(41)头端加压时对肢体造成强烈的疼痛感。
转动棘轮手柄(28)直到脉搏强弱信号逐渐微弱低于所设阈值,而且施加压力达到一定的压力值范围内时,即完成了施力过程。因为面接触棘轮棘齿的作用,即使拉紧的绞绳(41)会施加一个反向力矩,整个棘轮手柄(28)因为棘齿的限制不会回退。按压壳体(14)侧面的计时按键(15)则会开启自动计时功能并显示于LCD显示模组(12)上,每隔40分钟将会自动提醒松开止血带,防止肢体坏死。
当需要进行松绑操作时,只需扳动脱钩扳块(27),通过固定销(26)带动同步限位块(30)抵抗侧压弹簧(29)的侧压力反向推入滑槽,当其完全脱出绞绳套筒(24)外壁上的卡槽(241)时,绞绳套筒(24)无法限制缩短拉紧的绞绳(41)的行程,则会在反向力矩的作用下不再收紧,对肢体施加的圆周压力会大大减弱,实现了松绑操作。
松开脱钩扳块(27)时,同步限位块(30)仍会在侧压力的作用下,与绞绳套筒(24)的外壁相抵,故当需要再次恢复止血状态时,只需转动棘轮手柄(28),且当
转到合适位置时,同步限位块(30)在侧压弹簧(29)的作用下自动嵌入绞绳套筒(24)的卡槽(241)内,再次转动即可实施施力操作。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压式智能止血带,一方面由于其结构部分设计了面接触棘轮特征,增加了调控精度的同时又实现了止锁功能,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施力过程中的回退。
与此同时,将压力和脉搏强弱信息显示于屏幕上,可以有效避免止血带压力过大或过小、因为肌肉松弛导致的止血带失效及单人操作时难以掌握远端脉搏强弱而无法直观判断止血效果等问题。
另外,可以实现按键计时功能,可以实现对止血时间的监控,记录及到时提醒功能以避免未及时松绑造成的后遗症。
上述设计可以让伤员或者相关人员更加清晰的了解伤员的情况,并采取更加符合伤员情况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止血带使用效果。
Claims (9)
1.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及主控单元,施力卸力单元,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和穿戴单元;
所述显示及主控单元包括:顶盖,壳体,位于壳体内部包含LCD显示模组、主控电路板及位于壳体一侧的电源按键和计时按键;
所述施力卸力单元包括:下压弹簧,下压弹簧垫圈,钢珠及保持架,绞绳套筒,基底座,固定销,脱钩扳块,棘轮手柄,侧压弹簧,同步限位块;所述基底座又包括:第一端接口,第二端接口,绞绳开口,压力传感器开口,脉搏传感器开口,并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棘轮手柄一侧内部包含一圆柱形滑槽,且其与基底座皆含有面接触棘轮特征;所述壳体底面及棘轮手柄顶面含可供安装下压弹簧及下压弹簧垫片的环形槽;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一个含内螺纹特征的空心圆柱端口,基底座上腔体设有一个含外螺纹特征的空心圆柱端口,以供显示及主控单元与施力卸力单元通过螺纹配合安装;
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包括:电源模组,底座盖,脉搏传感器绑带,脉搏传感器模组,圆头螺栓,压力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置于基底座的下腔体内。
所述穿戴单元包括:绞绳,舒适垫片,绳带连接块,拉伸带,粘钩一体魔术贴,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弹簧及下压弹簧垫圈置于棘轮手柄与壳体的环形槽,且通过显示及主控单元及施力卸力单元的螺纹配合固定时,下压弹簧被压缩且会提供一个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与棘轮手柄通过面接触棘轮特征配合安装,在下压弹簧的预压力作用下始终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一头固定于基底座第二端接口,另一头为自由端,工作时从基底座第一端接口穿出,绑带与长度略短的粘钩一体魔术贴尾端对齐通过边缘缝制固定,绑带与魔术贴之间设有宽度略窄的拉伸带,并使其于带体尾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绳套筒与基底座的空心圆柱端口间隙配合安装,并与绞绳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绳带连接块一头,其另一头连接拉伸带,且舒适垫片缝制固定于绑带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限位块设于棘轮手柄一侧的圆柱形滑槽内,侧压弹簧安装于滑槽最内侧与同步限位块相抵,通过固定销连接同步限位块与脱钩扳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脱钩扳块包含一个通孔特征,套入棘轮手柄一侧,并通过固定销连接同步限位块,且脱钩扳块通孔一侧内壁包含一个弧面特征,与棘轮手柄侧面的弧面特征相契合,扳动脱钩板块时,两弧面相抵,且以此为轨迹相对滑动,同时带动同步限位块在滑槽内的直线运动,且此时脱钩板块以固定销为轴心相对同步限位块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从压力传感器开口穿出,附着于绑带内侧,而脉搏传感器则从脉搏传感器开口穿出附着于脉搏传感器绑带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及供电单元导线从基底座空心圆柱端口内引出,穿出壳体的空心圆柱端口,与主控电路板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98368.7U CN21291330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98368.7U CN21291330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13307U true CN212913307U (zh) | 2021-04-09 |
Family
ID=75298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98368.7U Active CN21291330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13307U (zh) |
-
2020
- 2020-08-14 CN CN202021698368.7U patent/CN2129133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03172A (zh)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
CN104720863A (zh) | 一种野外使用的智能化多功能止血带 | |
JP2010530766A (ja) | 圧迫止血バンド | |
CN110575219A (zh) | 一种动脉固定及压迫装置及方法 | |
CN212913307U (zh) | 一种旋压式智能止血带 | |
CN110327091B (zh) | 一种带有过压保护的止血压迫装置 | |
CN202505424U (zh) | 卡扣式动脉压迫止血器 | |
CN110251188B (zh) | 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 | |
CN201333127Y (zh) | 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弹力绷带 | |
CN213525334U (zh) | 止血带 | |
CN214907604U (zh) | 一种旋钮式桡动脉气囊压迫止血器 | |
CN219538420U (zh) | 一种可调式止血装置 | |
CN218128645U (zh) | 一种可自动定时报警的施压止血带 | |
CN219645809U (zh) | 一种旋压式止血带 | |
CN220778388U (zh) | 一种户外旋转式止血带 | |
CN202637029U (zh) | 旋压式电子止血带 | |
CN219962977U (zh) | 一种表式止血器 | |
CN217853165U (zh) | 一种便于防滑的止血用具 | |
CN220632159U (zh) | 人体交界部位气囊止血带 | |
CN219700025U (zh) | 一种旋压止血带 | |
CN217310453U (zh) | 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带 | |
CN214907633U (zh) | 一种止血压迫二用急救带 | |
CN210447115U (zh) | 一种急救护理用止血器 | |
CN111714181B (zh) | 止血带 | |
CN211883935U (zh) |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