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3279U -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 Google Patents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3279U
CN212913279U CN202020653890.7U CN202020653890U CN212913279U CN 212913279 U CN212913279 U CN 212913279U CN 202020653890 U CN202020653890 U CN 202020653890U CN 212913279 U CN212913279 U CN 212913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ture
handle
hea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38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元全
罗芳
李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0206538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3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3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32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包括把手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把手前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块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内部设置有穿线槽,所述穿线槽上下两端内壁内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在缝合完毕进行缝线结扎时,由助手器械手握住把手,同时对旋钮进行旋转,使得旋钮带动连接杆与旋转块旋转,让活动块在滑槽中向前移动,通过活动块将手术缝合线压紧,之后通过其他缝合器械将手术缝合线扎紧,同时还可以利用放大镜对手术缝合线进行检查和缝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完好、准确、快速地缝合,防止术粘连以及缝合口狭窄等,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Description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腔镜下缝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技术:采用传统缝合针及缝合线进行的精细缝合,吻合器:多用于胃肠道的吻合,属于粗犷缝合,不能精细缝合,腔镜下精细缝合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为采用腹腔钳手工缝合,另一种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缝合,目前国内的缝合器械水平尚处于手工缝合阶段,国外已经发展出了达芬奇机器人缝合技术;与传统手工缝合相比,机器人缝合方法具有省时,灵活度高,操作强度降低的优势,但是无论是手工缝合还是机器人缝合,操作过程均为采用腹腔钳或机械臂进针,待出针后采用采用腹腔钳或机械臂拔出缝合针,并采用两把腹腔钳或两机械臂进行交替拔线,待线完全拔紧后再找出缝合针,进行接下来的打结或继续缝合操作。
现有的缝合导引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视野局限,手术操作空间局促,医生需凭感觉进针和出针,增加缝合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医生需凭感觉进针和出针导致延长手术时间以及增加手术风险和缝合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包括把手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把手前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块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左右两端外壁安装放大镜,所述头部的内部设置有穿线槽,所述穿线槽上下两端内壁内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后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把手后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活动块后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块,所述连接杆最前端设置在旋转块后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把手的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放大镜为透明凸镜,所述放大镜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放大镜为半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头部均为扁平叶状,所述头部前端外壁为圆滑的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钮和活动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靠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把手、连接块和头部均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缝合导引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缝合导引器通过其头部的内部增加一个可以滑动的活动块,通过该活动块可以实现手术缝合线的压紧,便于手术缝合线扎紧,或者是将手术缝合线导引出腹腔外,而且该头部还增加了一个放大镜,通过该放大镜便于医生对细小的手术缝合线或者手术缝合针进行检查,防止有粘连的情况,当缝合时,术者一只手(缝合手)用持针器将带线的手术缝合针针尖插入穿线槽中,针尖穿过穿线槽,另一只手(辅助手)持操控手柄将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轻向体外抽出,使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慢慢退出腹腔,缝合导引器并跟随缝针导引出腹腔,于适当距离便停止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停止跟进,然后使用持针器转动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完成该针缝合,在缝合完毕进行缝线结扎时,由助手器械手握住把手,同时对旋钮进行旋转,使得旋钮带动连接杆与旋转块旋转,让活动块在滑槽中向前移动,通过活动块将手术缝合线压紧,之后通过其他缝合器械将手术缝合线扎紧,同时还可以利用放大镜对手术缝合线进行检查和缝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完好、准确、快速地缝合,防止术粘连以及缝合口狭窄等,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缝合导引器剖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头部剖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钮;2、把手;3、连接块;4、头部;5、连接杆;6、活动块;7、放大镜;8、滑槽;9、穿线槽;10、圆槽;11、螺孔; 12、外螺纹;13、连接槽;14、旋转块;15、旋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包括把手2和连接块3,连接块3安装在把手2前端外壁上,连接块3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头部4,头部4的内部设置有穿线槽9,穿线槽9上下两端内壁内部均设置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6,活动块6为圆弧形结构,把手2、连接块3和头部4均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支撑作用好、表面光滑、对组织损伤少、易于消毒,便于操作、外形美观,活动块6后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杆5,把手2后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圆槽10,圆槽10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11,螺孔11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连接槽13,圆槽10的内部设置有旋钮1,活动块6后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旋转槽15,旋转槽15 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块14,连接杆5最前端设置在旋转块14后端外壁上。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包括把手2和连接块3,把手2为椭圆形结构,把手2的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这样用来增加摩擦力,便于用手握住导引器,方便使用腹腔镜器械进行缝合,放大镜7 为透明凸镜,放大镜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放大镜7为半椭圆形结构,这样将缝合线穿过穿线槽9时,医生可以通过放大镜7进行穿线工作,而且还可以透过放大镜7进行缝合,减少缝合的难度,连接块3和头部4均为扁平叶状,头部4前端外壁为圆滑的半球形结构,这样可以避免伤害体内组织,同时又不能够妨碍缝合工作,旋钮1和活动块6 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连接杆5靠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12,这样可以通过旋转旋钮1,使得活动块6向前移动,使得活动块 6将缝合线夹紧,方便缝合线进行结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安装该缝合导引器时,先将将旋转块14安装在活动块6的后端内部,之后将活动块6安装在头部4的滑槽8中,然后将连接块3安装在把手2的前端,之后将连接杆5从把手2的后侧的圆槽10中插入,然后旋转连接杆5,使得连接杆5从螺孔11、连接槽13和穿线槽9中伸出,接着连接杆5安装在活动块6内部的旋转块14的后端,最后将两块半椭圆形放大镜7安装在头部4的左右两端外壁上,在使用该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时,当缝合时,术者一只手(缝合手)用持针器将带线的手术缝合针针尖插入穿线槽9中,针尖穿过穿线槽9,另一只手(辅助手)持操控手柄将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轻向体外抽出,使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慢慢退出腹腔,缝合导引器并跟随缝针导引出腹腔,于适当距离便停止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停止跟进,然后使用持针器转动手术缝合针或者手术缝合线,完成该针缝合,在缝合完毕进行缝线结扎时,由助手器械手握住把手2,同时对旋钮1进行旋转,使得旋钮1带动连接杆5与旋转块14旋转,让活动块6在滑槽8中向前移动,通过活动块6将手术缝合线压紧,之后通过其他缝合器械将手术缝合线扎紧,同时还可以利用放大镜7对手术缝合线进行检查和缝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包括把手(2)和连接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安装在把手(2)前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块(3)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头部(4),所述头部(4)的左右两端外壁安装放大镜(7),所述头部(4)的内部设置有穿线槽(9),所述穿线槽(9)上下两端内壁内部均设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后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把手(2)后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圆槽(10),所述圆槽(10)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11),所述螺孔(11)前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连接槽(13),所述圆槽(10)的内部设置有旋钮(1),所述活动块(6)后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旋转槽(15),所述旋转槽(15)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块(14),所述连接杆(5)最前端设置在旋转块(14)后端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把手(2)的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7)为透明凸镜,所述放大镜(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放大镜(7)为半椭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和头部(4)均为扁平叶状,所述头部(4)前端外壁为圆滑的半球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和活动块(6)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靠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6)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把手(2)、连接块(3)和头部(4)均为不锈钢材质。
CN202020653890.7U 2020-04-26 2020-04-26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13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3890.7U CN212913279U (zh) 2020-04-26 2020-04-26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3890.7U CN212913279U (zh) 2020-04-26 2020-04-26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3279U true CN212913279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389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13279U (zh) 2020-04-26 2020-04-26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3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06369U (zh) 消化内镜下缝合用的锚定针式缝合夹装置
CN112656469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缝合用快速限位装置及快速限位方法
CN212913279U (zh) 腹腔镜下缝合导引器
CN209826824U (zh) 腹腔镜组织夹
CN201481467U (zh) 腹腔镜牵引夹
CN210019534U (zh) 一种微创腹腔手术器材的钳合装置
CN213430334U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
AU2016101793A4 (en) Laparoscopic grasping and cutting instruments
CN110584726B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中多功能皮瓣牵拉器
CN210019476U (zh) 一种微创腹腔手术器材的推钉装置
CN1274279C (zh) 一种医用缝合结扣
CN113712617A (zh) 一种多功能持针器械
CN109303595B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209826836U (zh) 腔镜用缝合装置及腔镜钳
CN108078603B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自动复位带线缝合针
CN207666631U (zh) 一种腹腔镜持针器
CN217138198U (zh) 一种穿刺器
CN212369006U (zh) 一种腹腔镜下用内脏磁力牵引装置
CN219557480U (zh) 一种乳腺腔镜手术用抓钳
CN212755756U (zh) 一种微创型血管缝合器
CN212326468U (zh) 一种医用腔镜温和引导装置
CN215458488U (zh) 一种腹腔镜用免穿刺套管微针套拉器
CN219835654U (zh) 机器人手术专用特殊角度无创钳
CN111481248B (zh) 一种微创血管缝合装置
CN219700009U (zh) 一种持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