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4042U - 自动采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采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4042U
CN212904042U CN202021572954.7U CN202021572954U CN212904042U CN 212904042 U CN212904042 U CN 212904042U CN 202021572954 U CN202021572954 U CN 202021572954U CN 212904042 U CN212904042 U CN 21290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sampling container
container
channel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29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雄伟
彭德运
李智
蔡志
凌清
赵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hero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hero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hero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hero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29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4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采样容器设有过流通道,采样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平均密度不同的区域,以使采样装置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的过流通道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样液在压差的作用下从部分的过流通道进入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上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位于所述采样容器上采样后位于液面以上或液面附近能传输信号的区域。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采样装置,采样容器投放至液体采样点后能自动进样和自动停止采样,而无需人工进行采样操作,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通讯模块进行采样信号的远程传输。

Description

自动采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被肆无忌惮的排放到河流、湖泊、海洋中,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生活、饮水安全与自身健康。目前环境监督部门,采样方式基本为人工取样,存在采样频次有限,人力物力投入大,较大的安全隐患,采样周期长等问题,水质样品采集方式已经成为了制约环境监测发展与评价短板。
目前,水质采样监测主要采用人工采样方式,以及少部分安装在现场的水质自动采样器进行自动留样的方式。人工采样方式适用于频次较低的采样需求(如每月/每周一次),或者频次高但采样行程距离短的需求(如厂区内的采样),但人工采样方式则存在难以捕捉到采样时机、较难控制采样质量、人员投入多、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水质自动采样器可适用于频次较高的采样需求,可实现等时、等量、时间等比例、流量等比例和外部条件变化至临界点触发采样,相比于人工采样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对现场安装和使用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弊端,需外接电源,成本高、投入大,体积大、建设周期长,不方便布置等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采样装置,无需外接动力即可实现自动采样,摆脱采样动力来源的束缚,极大的提升了采样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可以减少采样的投入,有效减少其体积,提高采样装置的灵活性,能满足野外或者危险区域的流域采样,杜绝采样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的水样采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采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环境监测的需要人工进行采样操作且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无需提供动力,通过采样装置自身的结构设计,巧妙的利用重力在液面形成的压差,实现样液的自动进样。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水域环境的水样采样,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采样容器设有过流通道,采样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平均密度不同的区域,以使采样装置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的过流通道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样液在压差的作用下从部分的过流通道进入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上安装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位于采样容器上采样后位于液面以上或液面附近能传输信号的区域。
进一步地,过流通道包括进样通道以及排气通道,进样通道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而排气通道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小的区域,使采样容器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或全部进样通道位于液面以下。
进一步地,通过采样容器自身的制造材料和/或形状加工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或通过在采样容器内和/或采样容器外设置配重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或通过在采样容器内和/或采样容器外设置气浮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整体的平均密度不大于待采集样液的密度。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安装有用于控制采样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给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上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排气阀门。
进一步地,进样通道上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进样阀门。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内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pH传感器、ORP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拾音器、视频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包括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包括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为分体结构,彼此密封连接,且单元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检测单元之间是否开启过的防伪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采样装置,通过使采样容器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使采样容器投放至液体采样点后,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且部分的过流通道位于液面以下,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部分的过流通道采集至采样容器内,当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压差为零时,或者当采样容器采样过程中姿态变化使得采样容器的过流通道全部变化为液面以上时则自动停止采样,因此能自动进样和自动停止采样,而无需人工进行采样操作,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此外,采样后采样容器位于液面以上及液面附近的区域安装有通讯模块,通过通讯模块进行采样信号的远程传输。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瓶体;2、瓶盖;3、进样通道;4、排气通道;5、配重块;6、控制模块;7、电源模块;8、进样阀门;9、排气阀门;10、电导率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漂浮体;14、气浮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与采样容器连通的过流通道,采样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平均密度不同的区域,以使采样装置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的过流通道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样液在压差的作用下能从部分的过流通道顺畅地进入采样容器;采样容器上安装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位于采样容器上采样后位于液面以上或液面附近能传输信号的区域。由此,通过采样装置密度不同的两个区域,使得采样容器在投放至采样液面上,液体在压差作用下,通过过流通道与液面接触的接触部分进入采样容器内部,从而完成样品的自动采样,通过通讯模块进行采样信号的远程传输。
以地表水的采样为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投放到水面后,由于采样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密度不同的区域,且过流通道位于平均密度大于待采集样液的密度的区域,在重力作用下,过流通道的区域必然先接触水面,继而排空部分水,此时,与过流通道连通设置的采样容器的内腔与采样点的液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产生压差,水在压差的作用下能够顺利的进入采样容器内部,从而完成地表水的自动采样。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过流通道包括进样通道3以及排气通道4,采样容器具有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进样通道3位于平均密度大于待采样液的密度的区域,使采样容器投放至液体采样点后,进样通道3部分和/或全部区域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采样容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采样装置,通过使采样容器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并通过在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设置进样通道3,在平均密度最小的区域设置排气通道4,使采样容器投放至液体采样点后,部分和/或全部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采样容器内,当采样容器与待采样液之间压差为零时,则自动停止采样,因此能自动进样和自动停止采样,而无需人工进行采样操作,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平均密度不同的区域,进样通道3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采样容器置于液体采样地点后,进样通道3附近区域接触液面后,对待采集液体进行排空,使得进样通道3部分或全部位于液面以下,排气通道4与外界相通,此时,采样容器与液面之间存在高度差,继而产生压差,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内的气体则从排气通道4排出至外界,随着液体样品逐渐进入采样容器,使采样容器的重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采样容器整体的平均密度分布发生变化,因此采样容器的姿态也发生变化,当采样容器的进样通道3变化至液面以上时,则自动停止采样。采样完成后,排气通道4不低于采样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一步地,采集容器的整体平均密度不大于带采集样液的密度。因此采样完的采样容器仍漂浮于液面上。
根据液体样品的采样量的要求,对采样容器的不同区域的平均密度进行设计,以使采样容器的自动采样量符合要求。如:通过进样通道3附近区域的平均密度设计成不小于待测样液的密度,排气通道4附近的平均密度不大于待测样液的密度。又或者,进样通道3附近区域的平均密度小于待测样液的密度,但搭配与之连接的结构设计,可使得采样容器投放至采样液面后,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进样通道3附近区域接触液面后,对待采集液体进行部分的排空,使得进样通道3部分或全部位于液面以下,且能确保样液在压差下能够顺畅进入采样容器内部即可。例如,进样通道3区域的平均密度小于待测样液的密度,在该区域外接有提供压力的结构或部件,迫使投放至采样点后,进样通道3附近区域接触液面后,同样对待采集液体进行部分的排空,继而使得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
因此,关于进样通道3和/或排气通道4附近区域的平均密度与待采集样液密度之间没有明确的大小界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搭配灵活的结构皆能实现,例如,将进样通道3的平均密度小于待采集样液密度的区域,加工成楔形、锥形,采样容器投放之采样点,维持平衡后,使得部分或全部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
以上的描述是以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几个实施例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以上揭示的基础上,可以基于进样通道3区域密度与待采集样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设计出不同于此的其他类似结构。例如,通过在采样容器外接辅助结构,给采样容器提供动力,使得采样容器处于平衡的位置时,确保部分或全部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即可,这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调整,关于具体固定的位置关系或者其它实现同等功能的结构形状,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是易于构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进行必要的说明:空腔状态下,整个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为采样容器的质量与采样容器自身体积的比值;采样状态下,平均密度为采样容器和采集至内部的样液的质量之和与采样容器的自身体积的比值。优选地,采样容器整体的平均密度不大于待采集样液的密度。由此,能确保整个采样容器在采样过程及完成后,采样容器能够漂浮在待采样液的表面。
此外,排气通道4可以为与外界能透气的气孔,和/或与采样容器连通的管道,只需满足能顺畅的实现采样容器内部气流的导流即可。
此外,进样通道3还可以为与采样容器连通设置的管道,由此,便于实现对待测样液液面以下的样液进行采集,例如,可实现对待采集样液液面以下固定深度的样液。
此外,采样容器可以为多个连同的容腔,和/或多个彼此独立的容腔。由此,通过控制阀来可实现一个采样装置可以采取多个采样点的采样;或者一个控制器实现同个采样点,和/或多个采样点的不同时段的采样。
可选地,采集容器采样前的整体平均密度小于液体样品的密度。采样容器置于液体采样地点后,进样通道3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进样通道3先下沉至液面以下,使待采集的样品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内的气体则从排气通道4排出至外界。可选地,排气通道4也下沉至液面以下。可选地,排气通道4未下沉至液面以下。当采集容器内的液位高度与液体采集地点的液位高度齐平时则自动停止采样。随着液体样品逐渐进入采样容器,使采样容器整体的密度分布发生变化,因此采样容器的姿态也发生变化,当采样容器的进样通道3变化至液面以上时,则自动停止采样。采样容器采样完成后的整体平均密度仍小于液体样品的密度,因此采样完的采样容器仍漂浮于液面上。采样容器的自动采样量等于采样容器的排液体积,根据液体样品的采样量的要求,对采样容器的不同区域的平均密度进行设计,以使采样容器的自动采样量符合要求。
可选地,采集容器采样前的整体平均密度等于液体样品的密度。采样容器置于液体采样地点后,进样通道3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进样通道3先后下沉至液面以下,使待采集的样品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内的气体则从排气通道4排出至外界,当采样容器内充满液体样瓶后,则自动停止采样。采集容器采集完悬浮于液面以下。可选地,采集容器采样前的整体平均密度大于液体样品的密度,则采集容器采集完沉于液面以下。采样容器的自动采样量等于采样容器的总容积,根据液体样品的采样量的要求,对采样容器的整体平均密度以及采样容器的总容积进行设计,以使采样容器的自动采样量符合要求。
可选地,通过采样容器自身的制造材料和/或形状加工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可选地,通过在采样容器内和/或采样容器外设置配重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可选地,通过在采样容器内和/或采样容器外设置气浮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采样容器内增设配重块5,进样通道3设于配重块5附近,从而使进样通道3位于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
采样容器包括多个单元,进样通道3和排气通道4设于其中一个单元上。可选地,多个单元为分体结构,彼此密封连接。可选地,多个单元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容器包括瓶体1和瓶盖2两个单元,进样通道3和排气通道4设于瓶盖2上。进样通道3所在区域为采样容器上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进样通道3所在的区域通过将采样容器投放至水中,进样通道3位于水面以下,排气通道4位于水面以上,从而将水样自动采集至瓶体1内,并通过瓶体1内的水样逐渐变多而逐渐改变采样容器整体的密度分布,从而使采样容器的姿态发生变化,当进样通道3改变为水面以上后,采样容器自动停止进样,从而完成水样的自动定量采样。可选地,瓶体1上设有瓶口,瓶盖2密封盖合于瓶口上。
可选地,瓶盖2与瓶口之间安装有用于检测瓶盖2与瓶口是否开启过的防伪检测装置。可选地,防伪检测装置包括压电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接触开关和探针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压电传感器时,压电传感器设置在瓶盖2和瓶体1之间,当拧动瓶盖2时,压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压力发生变化并反馈至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即可记录下拧动事件或者生成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以提醒工作人员此次水样可能被篡改。而当采用电磁传感器时,电磁传感器设置在瓶盖2和瓶体1之间,当拧动瓶盖2时会引起磁场变化,电磁传感器则会生成反馈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即可记录下拧动事件或者生成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当采用接触开关时,一个触点设置在瓶盖2上,另一个触点设置在瓶体1上,当瓶盖2拧紧时,两个触点刚好接触,电路导通,而当瓶盖2被拧动时,两个触点错开,电路断开,控制模块6即可监测到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可判定瓶盖2被拧动,控制模块6即记录下拧动事件或者生成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当采用探针时,其中一根探针设置在瓶盖2上,另一根探针设置在瓶体1上,当瓶盖2拧紧时,两个探针刚好接触,电路导通,而当瓶盖2被拧动时,两个探针错开,电路断开,控制模块6即可监测到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可判定瓶盖2被拧动,控制模块6即记录下拧动事件或者生成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另外,作为一种选择,采样容器上还设置有防伪标签,每个采样容器对应唯一的防伪标签,当将水样取回试验室后,通过扫描防伪标签获取标签信息,并与预存的标签信息进行比对以验证采样容器的真实性,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整个采样容器进行调换,进一步提高了水样的防伪性能。其中,防伪标签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RFID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采样容器安装有用于控制采样的控制模块6以及用于给控制模块6供电的电源模块7、用于接受和发射信号的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位于能接受和发射信号的区域,控制模块6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通讯模块位于采样容器上采样后位于液面以上或液面附近能传输信号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完成后,通讯模块处于液面以上或不低于液面以下25厘米,以将采样信号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可选地,通讯模块包括3G/4G/5G模块、NB-IOT模块、eMTC模块、LoRa模块或者Sigfox模块,从而可以将检测参数实时远程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或者,通讯模块为NFC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Zigbee模块,可以由工作人员将管理终端带至现场后与通讯模块建立无线连接,从而无线读取控制模块6中存储的监测数据。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通讯模块可以省略,将采样容器从水环境中捞起后,利用管理终端通过接口直接读取控制模块6内的监测数据即可。
可选地,采样容器上还安装有识别模块。可选地,识别模块通过特殊文字图案、和/或符号进行标识。可选地,识别模块通过光照进行标识。可选地,识别模块通过铃声或语音播报进行辨识。
可选地,进样通道3上设有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进样阀门8。通过控制模块6判断自动采样装置是否开始采样,从而控制进样阀门8开启,进而开始自动采样。可选地,排气通道4上设有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排气阀门9。采样结束后,控制模块6控制排气阀门9关闭,以防止外界杂质从排气通道4进入采样容器内。可选地,排样阀门和进样阀门8为均电磁阀。可选地,进样通道3的进样口安装有过滤装置,以将液体样品中的大颗粒杂质滤除。
如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采样容器内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1、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12、电导率传感器10、陀螺仪传感器、pH传感器、ORP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拾音器、视频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模块6还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11或者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取样状态以实现自动定量取样。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检测结果和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检测结果均可以对应地转换成取样体积,利用压力传感器11或者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采样容器内的取样体积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则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取样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定量取样。
作为优选的,采样容器上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的定位模块,控制模块6还用于通过定位模块获取采样容器的位置信息。其中,定位模块可以是GPS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伽利略定位模块中的任一种。通过定位模块实时获取采样容器的位置,可以将实时位置同监测数据关联存储或者一同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提高了采样的真实性,还可以便于对采样容器进行回收,在后续的水样运输过程中也可以全程对水样进行定位监管,防止运输途中篡改水样,进一步提升了水样防伪性能。
作为优选的,采样容器上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采样容器姿态的陀螺仪传感器,控制模块6还用于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采样容器的当前姿态不符合预设姿态范围时记录下姿态异常事件或者生成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控制模块6中预设有采样容器投入水环境中的预设姿态范围,采样容器的姿态只有在预设姿态范围内时才能确保可以顺利取样,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检测采样容器的当前姿态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6,一旦控制模块6比对出采样容器的当前姿态不符合预设姿态范围时,意味着采样容器的当前姿态不符合要求,可能无法正常进样,比如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上方,而排气通道4则位于液面下方,控制模块6即生成报警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以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对该采样容器的姿态进行人为调整,或者控制模块6记录下姿态异常事件,提醒工作人员对该采样容器的结构进行检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样通道3与排气通道4设于瓶盖2上,控制模块6、电源模块7以及其他功能模块均安装于瓶盖2内,且通过将控制模块6、电源模块7和/或其他功能模块偏向安装于进样通道3所在的区域,从而使进样通道3的所在区域为采样容器上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而排气通道4的所在区域则为采样容器上平均密度最小的区域。采样容器置于液体采样地点后,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排气通道4位于液面以上,因此进样通道3与排气通道4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瓶体1内,采样容器内的气体则从排气通道4排出至外界,随着液体样品逐渐进入采样容器,使采样容器整体的密度分布发生变化,因此采样容器的姿态也发生变化,当瓶盖2上进样通道3变化至液面以上时,则自动停止采样。可选地,通过控制模块6控制排气阀门9关闭,使采样容器停止采样。可选地,通过控制模块6控制进样阀门8关闭,使采样容器停止采样。
如图5和图6所示,可选地,瓶盖2盖合于瓶体1的顶部,排气通道4设于瓶盖2上,进样通道3设于瓶体1的底部。通过在瓶体1的顶部和/或瓶盖2内增设漂浮体13和/或气浮舱14,使排气通道4所在区域为采样容器上平均密度最小的区域。采样容器置于液体采样地点后,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排气通道4位于液面以上,因此进样通道3与排气通道4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待采集液体自动从进样通道3采集至瓶体1内,采样容器内的气体则从排气通道4排出至外界,随着液体样品逐渐进入采样容器,当瓶体1内的液位高度和瓶体1外的液位高度齐平时,则自动停止采样。可选地,通过控制模块6控制排气阀门9关闭,使采样容器停止采样。可选地,通过控制模块6控制进样阀门8关闭,使采样容器停止采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采样容器,采样容器设有过流通道,
采样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平均密度不同的区域,以使采样装置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的过流通道位于液面以下,且采样容器的内腔与液面之间存在压差,从而使样液在压差的作用下从部分的过流通道进入采样容器内;
采样容器上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位于所述采样容器上采样后位于液面以上或液面附近能传输信号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流通道包括进样通道(3)以及排气通道(4),
所述进样通道(3)位于所述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大的区域,而所述排气通道(4)位于所述采样容器的平均密度最小的区域,使采样容器投放至样液采样点后,部分或全部进样通道(3)位于液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采样容器自身的制造材料和/或形状加工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或
通过在所述采样容器内和/或所述采样容器外设置配重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或
通过在所述采样容器内和/或所述采样容器外设置气浮结构形成平均密度不同的多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容器整体的平均密度不大于待采集样液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容器安装有用于控制采样的控制模块(6)以及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6)供电的电源模块(7),所述控制模块(6)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4)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的排气阀门(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样通道(3)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的进样阀门(8)。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容器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2)、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11)、电导率传感器(10)、陀螺仪传感器、pH传感器、ORP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拾音器、视频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容器包括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容器包括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为分体结构,彼此密封连接,且单元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检测单元之间是否开启过的防伪检测装置。
CN202021572954.7U 2020-07-31 2020-07-31 自动采样装置 Active CN21290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954.7U CN212904042U (zh) 2020-07-31 2020-07-31 自动采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954.7U CN212904042U (zh) 2020-07-31 2020-07-31 自动采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4042U true CN212904042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3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2954.7U Active CN212904042U (zh) 2020-07-31 2020-07-31 自动采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4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465A (zh) * 2020-07-31 2022-02-25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采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465A (zh) * 2020-07-31 2022-02-25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采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2038A (zh) 一种污染溯源管控方法
CN204359564U (zh) 一种便携式定深采样器
CN105044370B (zh) 一种无人值守的重金属污水监测设备
CN110632268B (zh) 一种下潜式智慧水务监测前端设备
CN212904042U (zh) 自动采样装置
CN103245766A (zh) 用于防污水偷排的ph值监测wsn节点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10322992U (zh) 一种智能污水取样检测装置
CN103513014A (zh) 一种多传感器水体多污染参数实时监测预警装置
CN109270032B (zh) 一种水体藻类在线监测装置
CN204371419U (zh) 一种基于dsp的井下水仓排水装置
CN205679433U (zh) 水体分层采样器
CN104276680A (zh) 一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8736861U (zh) 黑臭水体表观污染指数检测装置
CN114088902A (zh) 一种带监管功能的水环境智能采样终端
KR101194035B1 (ko) 유해가스 경보장치
CN114088465A (zh) 自动采样装置
CN114062624A (zh) 一种地表水入海口断面潮汐自动采样方法及系统
CN209010192U (zh) 一种一体化油水分离器
CN114062037A (zh) 自动采样装置及方法
CN213544544U (zh) 智能采样装置
CN207974193U (zh) 远程监控的水质检测的生活水箱
CN207047601U (zh) 一种纸浆自动滤水装置
CN205983128U (zh) 一种控制污水处理设备自动运行的操作系统
CN209044353U (zh) 一种远程操作控制系统
CN209011257U (zh) 一种基于公路特大桥桥面径流事故收集池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