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1679U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01679U CN212901679U CN202021904197.9U CN202021904197U CN212901679U CN 212901679 U CN212901679 U CN 212901679U CN 202021904197 U CN202021904197 U CN 202021904197U CN 212901679 U CN212901679 U CN 2129016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ing
- heat dissipation
- water supply
- assembl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涉及建筑物分区供暖领域,能够解决严寒地区旅游城市供暖季能耗高的问题。暖通管网向建筑物供暖,暖通管网包括热源和M套散热组件,热源与散热组件连通,所述热源向散热组件提供热量;建筑物划分成第一至第N区域,其中M个区域各安装一套散热组件,N≥2,1≤M<N;所述M套散热组件分别向对应区域散热以提高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第一至第N区域中,除M个区域外,其他区域在供暖季闲置且无需安装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将建筑物分成N个区域,供暖季至少一个区域不供暖,该不供暖区域无需安装供暖设备,既节省供暖管网的初期投资,还节省供暖季供暖管网的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低供暖能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背景技术
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其中,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等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
旅游城市是指具备特别自然风光或者人文等独特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超过城市GDP的7%的一类城市。
新疆、西藏、青海等严寒地区的旅游城市,其独特地理环境造成冬季与其他季节(尤其是夏季)的旅游人数差别较大,这就导致旅游建筑的使用率差别较大。
对严寒地区的旅游建筑来说,虽夏季温度较低无需空调制冷,但冬季严寒供暖负荷较大。这就造成了夏季人多能耗小,冬季人少能耗高的节能悖论。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以解决严寒地区供暖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将建筑物分成N个区域,供暖季至少一个区域不供暖,该不供暖区域无需安装供暖设备,既节省供暖管网的初期投资,还节省供暖季供暖管网的运行费用,另外不供暖区域的外围护结构不做保温,可节省建筑物的外围护投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暖通管网向建筑物供暖,暖通管网包括:
热源,与散热组件连通,所述热源向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M套散热组件,建筑物划分成第一至第N区域,其中M个区域各安装一套散热组件,N≥2,1≤M<N;所述M套散热组件分别向对应区域散热以提高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
第一至第N区域中,除M个区域外,其他区域在供暖季闲置且无需安装散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套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单元,每个区域包括多个楼层;
在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每个楼层均安装有散热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若干散热装置;
所述每个楼层设置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均安装有散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M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所述输配系统包括:
M路供回水系统,所述M路供回水系统对应M套散热组件,M路供回水系统实现M套散热组件并联设置;
主供水管,向M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
主回水管,将M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源为M个,每个热源通过一路供回水系统向对应该热源的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M个热源并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源为X个,X>1;
X个热源中t个热源通过第一输配系统向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Y<M,t<X;
X个热源中X-t个热源通过第二输配系统向M-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建筑物分成N个区域,供暖季至少一个区域不供暖,该不供暖区域无需安装供暖设备,既节省供暖管网的初期投资,还节省供暖季供暖管网的运行费用。
2、本实用新型中不供暖区域的外围护结构不做保温,可节省建筑物的外围护投资。
3、本实用新型的不供暖区域不安装供暖设备,热源容量仅需满足供暖区域的供暖需求,无需建设不供暖区域的供暖热源,可节省不供暖区域的供暖热源和供暖设备投资。
4、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区域不供暖,中间区域根据发展需要逐步进行供暖,可极大节省供暖运行费用。
5、本实用新型的暖通管网对入住人员的变化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最大程度上满足人员数量变化的极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N=2、M=1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原理图;
图2为N=3、M=2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原理图一;
图3为N=3、M=2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原理图二;
图4为N=4、M=3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原理图一;
图5为N=4、M=3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原理图二;
图6为N=3、M=2时基于建筑分区的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该暖通管网向建筑物供暖,暖通管网包括热源和M套散热组件,热源与散热组件连通,热源向散热组件提供热量;建筑物划分成第一至第N区域,其中M个区域各安装一套散热组件,N≥2,1≤M<N;M套散热组件分别向对应区域散热以提高对应区域的温度;第一至第N区域中,除M个区域外,其他区域在供暖季闲置且无需安装散热组件。
请参阅图1,图1的建筑物划分成两个区域,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为供暖区域,第一区域安装有散热组件;第二区域为供暖季闲置区域,第二区域未安装散热组件。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和图3的建筑物划分成三个区域,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第二区域为供暖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安装有散热组件,但图2的第一区域供暖温度高于第二区域供暖温度,图3的第一、第二区域供暖温度大致相同,第二区域只是在有需要时供暖;图2和图3的第三区域为供暖季闲置区域,第三区域未安装散热组件。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和图5的建筑物划分成四个区域,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第二、第三区域为供暖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安装有散热组件。但是,图4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形成梯度供暖;当第一区域住满时,第二区域可以快速升温达到室内温度要求。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内墙均未设置保温层。图5的第一区域供暖温度与第三区域供暖温度一致,第二区域供暖温度低于第一和第三区域供暖温度,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内墙未设置保温层,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内墙设置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每套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单元,每个区域包括多个楼层;在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每个楼层均安装有散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个区域共用一套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除M个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共用另一套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请参阅图6,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供暖区域,第三区域为其他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共用一套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第三区域用另一套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
请参阅图1,第一区域安装散热组件,第一区域有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一层、二层和三层,第一区域的散热组件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三层供暖。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安装散热组件,第一区域有三层,第二区域也有三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一层、二层和三层,第一区域的散热组件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三层供暖。第二区域的散热组件也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二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二区域的三层供暖。
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安装散热组件,第一区域有三层,第二区域有三层,第三区域也有三层,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一层、二层和三层。第一区域的散热组件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一区域的三层供暖。第二区域的散热组件也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二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二区域的三层供暖。第三区域的散热组件也对应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第一散热单元向第三区域的一层供暖,以此类推,第三散热单元向第三区域的三层供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单元包括若干散热装置;每个楼层设置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均安装有散热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主要指高寒地区的旅游建筑,所谓旅游建筑,是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建筑。因此图1至图5每个区域的每层有多个独立空间(例如多个房间),每个独立空间均安装散热装置,每层所有散热装置组成该层散热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M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输配系统包括M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M路供回水系统对应M套散热组件,M路供回水系统实现M套散热组件并联设置;主供水管向M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M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请参阅图1,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一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输配系统包括一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一路供回水系统对应一套散热组件;主供水管向一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一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请参阅图2,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两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输配系统包括两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两路供回水系统对应两套散热组件;主供水管向两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两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请参阅图3,热源一通过第一路供回水系统向一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热源二通过第二路供回水系统向另一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请参阅图4,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三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输配系统包括三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三路供回水系统对应三套散热组件;主供水管向三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三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请参阅图5,两个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三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输配系统包括三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三路供回水系统对应三套散热组件;主供水管向三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三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热源为M个,每个热源均通过一路供回水系统向对应该热源的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在特殊实施例中,热源为X个,X>1;X个热源中t个热源通过第一输配系统向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Y<M,t<X;X个热源中X-t个热源通过第二输配系统向M-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请参阅图5,热源为2个,具体为热源一和热源二,热源一通过第一输配系统向两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热源二通过第二输配系统向一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第一输配系统包括两路第一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两路第一供回水系统对应两套散热组件;主供水管向两路第一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两路第一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第二输配系统包括第二供回水系统,第二供回水系统向与其连通散热组件提供热源二产生的热能;第二供回水系统还将与其连通散热组件的回水运输到热源二。
第一输配系统包括:Y路供回水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Y路供回水系统对应Y套散热组件,Y路供回水系统实现Y套散热组件并联设置;主供水管向Y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主回水管将Y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在实际使用中,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t个热源对应t套散热组件,Y=t,每个热源通过一个输配系统连接一套散热组件;在实际使用中,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t个热源通过t路供回水系统与t套散热组件连通,t个热源各对应一套散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将建筑物分成N个区域,供暖季至少一个区域不供暖,该不供暖区域无需安装供暖设备,既节省供暖管网的初期投资,还节省供暖季供暖管网的运行费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不供暖区域的外围护结构不做保温,可节省建筑物的外围护投资。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暖通管网向建筑物供暖,暖通管网包括:
热源,与散热组件连通,所述热源向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M套散热组件,建筑物划分成第一至第N区域,其中M个区域各安装一套散热组件,N≥2,1≤M<N;所述M套散热组件分别向对应区域散热以提高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
第一至第N区域中,除M个区域外,其他区域在供暖季闲置且无需安装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每套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单元,每个区域包括多个楼层;
在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每个楼层均安装有散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若干散热装置;
所述每个楼层设置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均安装有散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通过输配系统向M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所述输配系统包括:
M路供回水系统,所述M路供回水系统对应M套散热组件,M路供回水系统实现M套散热组件并联设置;
主供水管,向M路供回水系统提供热源产生的热能;
主回水管,将M路供回水系统的回水运输到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M个,每个热源通过一路供回水系统向对应该热源的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M个热源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X个,X>1;
X个热源中t个热源通过第一输配系统向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Y<M,t<X;
X个热源中X-t个热源通过第二输配系统向M-Y套散热组件提供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通管网,其特征在于,Y=t,t套散热组件并联设置;
t个热源通过t路供回水系统与t套散热组件连通,t个热源各对应一套散热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4197.9U CN212901679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4197.9U CN212901679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01679U true CN212901679U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5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04197.9U Active CN212901679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01679U (zh) |
-
2020
- 2020-09-03 CN CN202021904197.9U patent/CN2129016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086981A1 (en) | Composite Hybrid Panel, or Building Element for Combined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 |
Olesen | Thermo active building systems using building mass to heat and cool | |
Fong et al. | Solar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in subtropical city | |
Kim et al. | Energy analysis of a decentralized ventila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centralized ventilation systems in European climates: Based on review of analyses | |
CN108848655B (zh) | 风机墙与辐射模块结合的数据中心用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 |
Baldini et al. | Decentralized cooling and dehumidification with a 3 stage LowEx heat exchanger for free reheating | |
CN212901679U (zh)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暖通管网 | |
Gallardo et al. | Analysis of the energy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radiant cooling panel system with integr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very hot and humid conditions | |
CN212901676U (zh)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全覆盖暖通管网 | |
CN212901678U (zh) | 一种基于建筑分区的预留式供暖系统 | |
CN213418055U (zh) | 一种被动供暖与主动供暖相结合的分区建筑物 | |
CN212901677U (zh) | 一种建筑分区的暖通系统 | |
Qu et al. |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of public buildings located in the severe cold region | |
CN108643608B (zh) | 一种采用冷热源一体化围护结构的零能耗岗亭 | |
CN206755484U (zh) | 一种建筑专用散热风道系统 | |
CN201087800Y (zh) | 一种冷冻水冷量分级利用的中央空调水路结构 | |
CN204738422U (zh) | 一体化半导体制冷单元式玻璃幕墙 | |
Maalouf et al. | Effect of free cooling on the operation of a desiccan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 |
US20080121367A1 (en) |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 |
Zavrl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CM system improved with nighttime ventilation for enhanced solidification | |
CN212427889U (zh) | 一种调温装饰保温一体墙面 | |
CN203478700U (zh) | 一种热泵系统及空调机 | |
CN219120679U (zh) | 一种复合空调系统 | |
CN102134917A (zh) | 高效节能房中房 | |
Yang et al. | Design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for water loop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mbination of buried pipe and water tank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