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80613U -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80613U
CN212880613U CN202022221254.XU CN202022221254U CN212880613U CN 212880613 U CN212880613 U CN 212880613U CN 202022221254 U CN202022221254 U CN 202022221254U CN 212880613 U CN212880613 U CN 212880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ode
beauty instrument
main circu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12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金繁
朱晓峰
蒋海如
李健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zhi Beau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iziyan Research Institute Beau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iziyan Research Institute Beau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iziyan Research Institute Beau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12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80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80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80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包括前部壳体、后部壳体、前部电极、后部电极、按键面板、主电路板、电路板盖板、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前部电极安装在所述前部壳体上,所述后部电极安装在所述后部壳体上;所述前部壳体上具有面板安装孔;所述按键面板的上端与所述前部壳体连接,所述按键面板能够在所述面板安装孔中朝向所述主电路板侧摆动和复位;所述主电路板上设置有触发端,所述触发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按键面板面向所述主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面板触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方便用户使用,操作简单,改善了产品性能,可以满足更多的用户群体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背景技术
美容仪为用于对人的皮肤进行护理的仪器,其可以对脸部皮肤进行护理,也可以对身上的皮肤进行护理。美容仪包括有电极、电路板和控制器,电极用于与皮肤接触,控制器控制电路板向电极提供脉冲电流,电极将脉冲电流提供给皮肤吸收,以刺激皮肤。中高周波脉冲电流在通过电极与皮肤的接触进行传导,在脉冲电流的刺激下,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以增强,从而促进了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害物质被被加速排出,在脉冲微电流作用下,能有效刺激真皮层内蛋白质的新生,例如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从而使得皮肤保持饱满和弹性,延缓衰老。
现有技术中的美容仪,结构上存在体积过大、握持不畅等缺陷,其性能还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性能好的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美容仪,包括前部壳体、后部壳体、前部电极、后部电极、按键面板、主电路板、电路板盖板、电池和控制器;
所述后部壳体与所述前部壳体连接,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部壳体与所述后部壳体之间的腔体中,所述电路板盖板盖在所述主电路板上;
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前部电极和所述后部电极分别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前部电极安装在所述前部壳体上;所述后部电极安装在所述后部壳体上;
所述前部壳体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按键面板的面板安装孔,
所述按键面板能够在所述面板安装孔中朝向所述主电路板侧摆动和复位;
所述主电路板上设置有触发端,所述触发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面向所述主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触发端的面板触端。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部电极的外表面为前部电极曲面;
所述后部电极的外表面为后部电极曲面。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后部电极的背侧设置有发热膜,所述发热膜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在所述后部电极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前部壳体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前部电路板,所述前部电路板与所述前部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后部壳体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后部电路板,所述后部电路板与所述后部电极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部壳体包括后部壳体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后部壳体主体上的后部电极安装架;
所述后部电极安装在所述后部电极安装架远离所述前部电极的一侧,所述后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后部电极安装架上。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部电路上设置有模式指示灯;
所述前部壳体上对应所述模式指示灯的区域设置有壳体透光区。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键面板的上端与所述前部壳体连接,在所述按键面板的下端与所述电路板盖板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按键面板复位的复位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触发端上安装有橡胶保护套。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
所述按键面板上对应所述充电指示灯的区域设置有面板透光区。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面板透光区与所述模式指示灯之间连接有导光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美容仪组件,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美容仪和用于放置所述美容仪的美容仪底座;
所述美容仪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美容仪的下端部的收纳凹槽;
所述美容仪底座中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美容仪的下端部中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的第二磁铁。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美容仪底座中设置有充电电路板、充电针头和充电插口;
所述充电针头和所述充电插口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充电针头的端部位于所述收纳凹槽中;
所述后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充电针头接触充电的充电触头,所述充电触头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美容仪底座中设置有配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通过设置前部电极和后部电极,可以适用于皮肤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的人群,前部电极和后部电极可以采用不同大小的设计,能满足敏感人群的需求,使用体积小或面积小的前部电极时,体感不会像体使用积大或面积大的后部电极那么明显,使用时会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通过设置按键面板,增加了可以按压的面积,方便用户拇指按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模式指示灯的光可以在前部壳体的壳体透光区中显示,充电指示灯的光可以在按键面板的面板透光区中显示,便于用户观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组件,通过配置美容仪底座,可以用于放置美容仪,并可以为美容仪充电,改善了使用及充电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方便用户使用,操作简单,改善了产品性能,可以满足更多的用户群体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的剖视图;
图6为两个前部电极的示意图;
图7为两个后部电极的示意图;
图8为前部壳体在前侧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9为前部壳体在后侧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0为按键面板在前侧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1为按键面板在后侧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电路板盖板、橡胶保护套、导光套和主电路板的爆炸图;
图13为后部电极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14为组装在一起的后部电极安装架、后部电极、发热膜片、后部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组件,在美容仪放置在美容仪底座上时的示意图;
图16为美容仪底座的立体图;
图17为美容仪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包括前部壳体1、后部壳体2、前部电极4、后部电极5、按键面板3、主电路板6、电路板盖板9、电池8和控制器7。
后部壳体2与前部壳体1连接。主电路板6、电池8和控制器7分别安装在前部壳体1与后部壳体2之间的腔体中,电路板盖板9盖在主电路板6上。
主电路板6与控制器7电连接,电池8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前部电极4和后部电极5分别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
前部电极4安装在前部壳体1上,后部电极5安装在后部壳体2上。前部壳体1上具有用于安装按键面板3的面板安装孔11。按键面板3能够在面板安装孔11中朝向主电路板6侧摆动和复位。
主电路板6上设置有触发端61,触发端61与控制器7电连接。按键面板3面向主电路板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该触发端61的面板触端 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可以用于对身体的皮肤、脸部的皮肤或眼部周围的皮肤进行保养。
该美容仪包括前部壳体1、后部壳体2、按键面板3、前部电极4、后部电极5、主电路板6、控制器7、电池8和电路板盖板9。
前部壳体1与后部壳体2通过卡扣或螺钉连接,在前部壳体1与后部壳体2之间有腔体。主电路板6通过螺钉安装在后部壳体2上,电路板盖板9位于主电路板6与前部壳体1之间,电路板盖板9盖在主电路板6上,用于保护主电路板6。电池8可以安装在电路板盖板9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主电路板6上。控制器7可以安装在主电路板6上,也可以安装在其它位置,只要控制器7能够与主电路板6实现电连接即可。控制器7可以为芯片、CPU等,用于控制主电路板6的供电及供电模式。主电路板6中的电路可以提供脉冲电流。脉冲电流可以为中高周波脉冲电流。
上述部件的电连接关系如下:主电路板6与控制器7电连接,电池8 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前部电极4和后部电极5分别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电池8可为主电路板6供电,控制器7用于控制主电路板6的工作状态,主电路板6可以向前部电极4和后部电极5提供脉冲电流。前部电极4和后部电极5可以采用不同的型号或款式,提供不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前部电极4和后部电极5分别用于通过脉冲电流刺激皮肤或唤醒皮肤,以使得皮肤保持弹性。脉冲电流为微电流。
关于提供脉冲电流的电路,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本申请主要涉及对产品结构的改进,有关电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内容。
前部电极4安装在前部壳体1上,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可以与前部壳体1的曲率一致,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也可以凸出前部壳体1,用于与皮肤接触。后部电极5安装在后部壳体2上,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可以与后部壳体2的曲率一致,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也可以凸出后部壳体2,用于与皮肤接触。
前部壳体1上具有面板安装孔11,其开口的面积较大。按键面板3 为面板状的按键,其即可作为前部壳体1的一部分,又可作为按键使用,并且面积大,方便操作者按压。按键面板3安装在面板安装孔11中,按键面板3的一个端部与前部壳体1连接,其余部分不与前部壳体1连接,使得按键面板3能够以上端为固定点摆动,从而能够被朝向主电路板6 侧按压。在释放作用在按键面板3上的作用力后,按键面板3可以自动复位。
主电路板6上具有触发端61,其朝向按键面板3侧延伸。触发端61 与控制器7电连接。当触发端61被按压触发时,控制器7控制主电路板 6向电极供电,并可以控制供不同的电流,以提供不同的模式。
按键面板3的内侧具有面板触端31,其能够随着按键面板3的被按压而与触发端61接触,也能够随着按键面板3的复位而与触发端61分离。
通过在前部壳体1上设置按键面板3,增大了可以按压的面积,操作者手持美容仪时,其拇指的大部分区域都可以按压该按键面板3,通过按键面板3背面的面板触端31来触发主电路板6上的触发端61,方便操作。
按键面板3为塑料板,其具有弹性,被按压触发时的形成较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6-7所示,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为前部电极曲面41。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为后部电极曲面51。
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为圆滑的前部电极曲面41,前部电极曲面41 背对后部电极5,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也可称之为前部电极4的工作表面,用于与皮肤接触。
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为圆滑的后部电极曲面51,后部电极曲面51 背对前部电极4,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也可称之为后部电极5的工作表面,用于与皮肤接触。
安装时,前部电极曲面41与前部壳体1的表面轮廓一致,或者前部电极曲面41的全部或部分凸出前部壳体1的表面。后部电极曲面51与后部壳体2的表面轮廓一致,或者后部电极曲面51的全部或部分凸出后部壳体2的表面,方便与用户的皮肤接触。
前部电极曲面41的面积小于后部电极曲面51的面积,前部电极4 可称为小电极头,后部电极5可称为大电极头,可适用于与不同的人群,能满足敏感人群的需求,使用前部电极4时,体感不会像使用后部电极5 那么明显,使用时会更舒适。
前部电极曲面41和后部电极曲面51的曲率半径范围都在6mm-15 mm之间,可以减小电极滑动时与接触皮肤之间的阻力,同时保持足够大的面积与皮肤接触。
如图8所示,在前部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5,前部电极4 安装在第一凹槽15中,其前部电极曲面41的一部分凸出第一凹槽15。
如图4和图13所示,在后部电极安装架2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1,后部电极5安装在第二凹槽221中,其后部电极曲面51的一部分凸出第二凹槽221。
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可以采用不同的功能或面积,丰富了美容仪的功效;第一电极4的外表面和第二电极5的外表面分别为圆滑的曲面,符合人机工程,可以很好地皮肤接触,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的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曲率半径和面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或和图14所示,在后部电极5的背侧设置有发热膜52,发热膜52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
在后部电极5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温度传感器53与控制器7 电连接。
发热膜52为在通电时能够产生一定热量的发热元件,其为热电阻,电阻在6Ω-10Ω之间。发热膜52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主电路板6为发热膜52提供电流,可通过控制器7来控制主电路板6向发热膜52供电。发热膜52位于后部电极5的背侧。当使用后部电极5时,发热膜52可以发出一定的热量,使得后部电极5升温,同时可使得与后部电极5接触的皮肤获得相应的温度,利于皮肤快速接收脉冲能量,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发热膜52可以使得后部电极5处于39℃左右,使得皮肤能保持在 39℃左右的温度下。皮肤在此温度下,结合脉冲电流能大大增强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加快蛋白质的合成,提升了产品美容效果。
温度传感器53用于监测后部电极5的温度,如后部电极5的温度超出预先设定的警戒值,例如超过39℃,温度传感器53可以向控制器7 发出信号,控制器7停止主电路板6向发热膜52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前部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的前部电路板12,前部电路板12与前部电极4电连接。
在后部壳体2的内侧安装有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的后部电路板23,后部电路板23与后部电极5电连接。
前部电路板12和后部电路板23为转接电路板,方便内部结构布局。前部电路板12和后部电路板23分别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前部电路板 12固定安装在前部壳体1的内侧,前部电极4与前部电路板12电连接。后部电路板23固定安装在后部壳体2的内侧,具体地安装在后部电极安装架22的内侧,后部电极5与后部电路板23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后部壳体2包括后部壳体主体 21和设置在后部壳体主体21上的后部电极安装架22。
后部电极5安装在后部电极安装架22远离前部电极4的一侧,后部电路板23安装在后部电极安装架22上。
本实施例中,后部壳体2包括后部壳体主体21和后部电极安装架22,后部电极安装架22连接在后部壳体主体21的上方。
在组装时,后部壳体主体21和后部电极安装架22分别与前部壳体1 连接,从而组装成美容仪的壳体。
后部电极安装架22的后侧表面具有第二凹槽221,后部电极5安装在第二凹槽221中,提高了后部电极5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前部电路12上设置有模式指示灯121。前部壳体1上对应模式指示灯121的区域设置有壳体透光区13。
模式指示灯121用于显示电流供给模式,其可以根据触发端61被触发的次数来改变。例如,当触发端61被触发一次时,提供一种脉冲电流;当触发端61被触发两次时,提供另一种脉冲电流;当长按按键面板3,触发端61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停止供给电流。
前部壳体1可由透光材料或导光板制成,在前部壳体1的内表面涂覆不透光层或遮光层,然后在需要透光的区域雕刻去掉不透光层或遮光层,即形成了壳体透光区13。
壳体透光区13与模式指示灯121对应,模式指示灯121发出的光可经壳体透光区13射出,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壳体透光区13的光来判断当前的工作模式。
可以在前部电路12上设置两个以上的模式指示灯121。前部壳体1 上对应每个模式指示灯121的区域都设置一个壳体透光区13,可以为用户显示各种工作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1-12所示,按键面板3的上端与前部壳体1连接,按键面板3的下端与电路板盖板9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按键面板3复位的复位弹性件32。
复位弹性件32可以为膨胀弹簧或弹性片,在释放作用在按键面板3 上的力后,在复位弹性件32的作用下,按键面板3复位至初始状态。
具体地,复位弹性件32的一端位于按键面板3的安装槽36内,其另一端连接在电路板盖板9的凸起93上。当将按键面板3向主电路板6 侧按压时,复位弹性件32被压缩。在释放按键面板3后,靠复位弹性件 32的复位力带动按键面板3复位至初始状态。
优选地,设置两个对称的弹性复位件32,可以助于按键面板3稳定地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12所示,触发端61上安装有橡胶保护套63,起到保护触发端61的作用,避免面板触端31直接与触发端61碰触而造成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4-5和图12所示,主电路板6 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62。
按键面板3上对应充电指示灯62的区域设置有面板透光区33。
主电路板6上的冲点指示灯62用于指示电池8的充电状态。
按键面板3可以由可由透光材料或导光板制成,然后在按键面板3 的背面涂覆不透光层或遮光层,在需要透光的区域将不透光层或遮光层雕刻去除,即形成了面板透光区33。
充电指示灯121发出的光可经面板透光区33透出,用户观察面板透光区33的光亮即可了解充电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12所示,在面板透光区33与充电指示灯62之间连接有导光套64。导光套64为能够导光,其可以为塑料套或橡胶套,其直接连接在充电指示灯62与面板透光区33之间,可以减少光的损耗,利于提高面板透光区33的光亮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11-12所示,按键面板3的内表面对应透光区33的区域设置有面板插槽35。
导光套64的一端与主电路板6接触,充电指示灯62位于导光套64 的端部内,导光套64的另一端插入在面板插槽35中。
面板插槽35与应面板透光区33对应,面板插槽35的外侧即为面板透光区33。组装时,将导光套64的一端与主电路板6接触,可用过胶水或连接件将导光套64与主电路板6。每个模式指示灯62位于一个导光套 64的端部内,每个导光套64的另一端都插入在一个面板插槽35中,使得导光套64稳定连接在面板透光区33与主电路板6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12所示,主电路板6位于电路板盖板9的远离按键面板3的一侧。电路板盖板9上设置有第一通孔91 和第二通孔92。触发端61穿过第一通孔91,导光套64穿过第二通孔92。
电路板盖板9与主电路板6通过螺钉固定在后部壳体2上。电路板盖板9上具有第一通孔91和第二通孔92,第一通孔91的数量与触发端 61的数量对应,第二通孔92的数量与模式指示灯62的数量对应。
组装时,触发端61的端部向前穿过第一通孔91,橡胶保护套63也穿过第一通孔91,方便面板触端31触发该触发端61。
导光套64穿过的第二通孔92,第二通孔92可以为导光套64提供支撑,使得导光套64更加稳定地连接在面板插槽35与主电路板6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11所示,按键面板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耳板34,前部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柱14。
连接耳板34安装在定位柱14上。
前部壳体1的顶部的内侧上设置有定位柱14,其朝向电路板盖板9 延伸。按键面板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耳板34,连接耳板34通过螺钉安装在定位柱14上,此为按键面板3摆动的支点。
如图4-5和图15-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组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美容仪和用于放置美容仪的美容仪底座10。
美容仪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美容仪的下端部的收纳凹槽101。
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第一磁铁105,美容仪的下端部中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磁铁105吸附的第二磁铁24。
本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组件,包括美容仪和美容仪底座10。
美容仪底座10用于放置美容仪,为美容仪提供放置底座,使得美容仪在平时可以竖着放置在台面上。
有关美容仪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美容仪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美容仪底座10具有收纳凹槽101,美容仪的下端部可以放置在收纳凹槽101中。
为了使得美容仪能够稳定地放置在美容仪底座10上,在美容仪底座 10中设置有第一磁铁105,在后部壳体2的内表面上安装有第二磁铁24。第二磁铁24与第一磁铁105相互吸引,可以将美容仪稳定地放置在美容仪底座1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16-17所示,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充电电路板102、充电针头104和充电插口103。
充电针头104和充电插口103分别与充电电路板102电连接。
充电针头104的端部位于收纳凹槽101中。
后部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充电针头104接触充电的充电触头 25,充电触头25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
本实施中,电池8为锂电池或充电电池。后部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充电触头25,充电触头25与主电路板6电连接。
美容仪底座10为充电底座,可以为美容仪中的电池8充电。美容仪底座10中的充电插口103用于通过插头与电源连接,其充电电路板102 起到稳压作用,其充电针头104用于与充电触头25接触,以通过充电触头25为电池8充电。
当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美容仪的下端部放置到美容仪底座10的收纳凹槽101中,充电触头25与充电针头104接触,将充电插口103通过线束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流经充电插口103、充电电路板102、充电针头104、充电触头25、主电路板6合理转换变压后,充入到电池8中进行蓄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配重块106。配重块106为金属块、金属柱等,用于增加美容仪底座10的重量,在将美容仪放置到美容仪底座10上时,由于配重块106的存在,可以降低整个组件的重心,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壳体(1)、后部壳体(2)、前部电极(4)、后部电极(5)、按键面板(3)、主电路板(6)、电路板盖板(9)、电池(8)和控制器(7);
所述后部壳体(2)与所述前部壳体(1)连接,所述主电路板(6)、所述电池(8)和所述控制器(7)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部壳体(1)与所述后部壳体(2)之间的腔体中,所述电路板盖板(9)盖在所述主电路板(6)上;
所述主电路板(6)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电池(8)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所述前部电极(4)和所述后部电极(5)分别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
所述前部电极(4)安装在所述前部壳体(1)上,所述后部电极(5)安装在所述后部壳体(2)上;
所述前部壳体(1)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按键面板(3)的面板安装孔(11),所述按键面板(3)能够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1)中朝向所述主电路板(6)侧摆动和复位;
所述主电路板(6)上设置有触发端(61),所述触发端(61)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3)面向所述主电路板(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触发端(61)的面板触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电极(4)的外表面为前部电极曲面(41),所述后部电极(5)的外表面为后部电极曲面(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部电极(5)的背侧设置有发热膜(52),所述发热膜(52)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
在所述后部电极(5)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所述温度传感器(53)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的前部电路板(12),所述前部电路板(12)与所述前部电极(4)电连接;
在所述后部壳体(2)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的后部电路板(23),所述后部电路板(23)与所述后部电极(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壳体(2)包括后部壳体主体(21)和设置在所述后部壳体主体(21)上的后部电极安装架(22);
所述后部电极(5)安装在所述后部电极安装架(22)远离所述前部电极(4)的一侧,所述后部电路板(23)安装在所述后部电极安装架(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电路板(12)上设置有模式指示灯(121);
所述前部壳体(1)上对应所述模式指示灯(121)的区域设置有壳体透光区(1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面板(3)的上端与所述前部壳体(1)连接,所述按键面板(3)的下端与所述电路板盖板(9)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按键面板(3)复位的复位弹性件(32)。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端(61)上安装有橡胶保护套(63)。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6)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62);
所述按键面板(3)上对应所述充电指示灯(62)的区域设置有面板透光区(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透光区(33)与所述充电指示灯(62)之间连接有导光套(64)。
11.一种美容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美容仪和用于放置所述美容仪的美容仪底座(10);
所述美容仪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美容仪的下端部的收纳凹槽(101);
所述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第一磁铁(105),所述美容仪的下端部中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105)吸附的第二磁铁(2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充电电路板(102)、充电针头(104)和充电插口(103);
所述充电针头(104)和所述充电插口(103)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板(102)电连接;
所述充电针头(104)的端部位于所述收纳凹槽(101)中;
所述后部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充电针头(104)接触充电的充电触头(25),所述充电触头(25)与所述主电路板(6)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底座(10)中设置有配重块(106)。
CN202022221254.X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Active CN212880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254.XU CN2128806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254.XU CN2128806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80613U true CN21288061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1254.XU Active CN2128806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80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4795U (zh) 多功能美容仪
CN112007268A (zh)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CN212880613U (zh) 一种美容仪及美容仪组件
CN111729209A (zh) 一种激光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84083U (zh) 光学脱毛仪系统以及其光学脱毛仪
CN210669598U (zh) 一种微电流刺激装置
CN217339301U (zh) 磁热按摩护眼仪
CN212382247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梳
CN213191145U (zh) 一种充电艾灸头
CN210056425U (zh) 一种美颜仪
CN214679668U (zh) 一种ems微电流护颈美容仪
CN213823182U (zh) 一种美容仪器
CN207718099U (zh) 离子脉冲治疗眼镜的配重结构
CN216319539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6731906U (zh) 一种具有磁吸充电功能的个人护理装置
CN218276799U (zh) 一种自带续航用手机外壳
CN112405630A (zh) 防水的医疗理发剪
CN217162434U (zh) 一种连体发热膜及按摩头
CN216456512U (zh) 导入仪充电控制系统及导入仪套件
CN213722364U (zh) 一种带有充电底座的射频美容仪
CN216496019U (zh) 一种具有超声波功能的便携式护眼仪
CN215136002U (zh) 一种新型美容仪
CN220858576U (zh) 一种美容仪的控制装置
CN214018924U (zh) 一种颈椎按摩仪附件及颈椎按摩仪组件
CN218793586U (zh) 一种便携式手持多模式的理疗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hop 204, Building 8, Greenland Commercial Center, No. 286, Dongle Road, Fuyou Community, Daliang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uazhi Beau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04, 5th floor, Yingfeng business center, 8 Yixing Road, Junlan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hiziyan Research Institute beaut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