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322U -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322U
CN212877322U CN202021155057.6U CN202021155057U CN212877322U CN 212877322 U CN212877322 U CN 212877322U CN 202021155057 U CN202021155057 U CN 202021155057U CN 212877322 U CN212877322 U CN 212877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cell panel
blade
supporting rod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50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必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Chahong Power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550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有益效果在于:轴承结构中的外环可自由转动,轴承通过连接杆与叶片相连接,因此,在风力影响下,叶片可被动转动,能够对鸟类进行驱赶,并且,叶片上设置的第一微棱形反光膜能够反射出强光,叶片在转动时,反射角度持续变化,进一步提高对鸟类的驱赶效果,此外,叶片上透孔的设计,降低自身重量,使叶片在微风环境中仍能够转动,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呈弧面,第二微棱形反光膜粘贴于弧面处,使该区域光滑圆润,鸟类难以站稳,同时,第二微棱形反光膜反射出强光,能够利用强光对鸟类进行驱赶,叶片处于静止状态时,仍具备优异的驱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目前,部分智能光伏发电装置被应用于道路路灯上,通过光敏元件或定时系统对路灯进行智能化控制,使其白天处于熄灭状态,夜间自动亮起。
现有的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应用于路灯上的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安装位置较高,鸟类动物于智能光伏发电装置结构中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停留、泄粪、争斗等都有可能对其造成意外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异形法兰,所述异形法兰上开设有预留安装孔位,所述异形法兰与太阳能电池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均设置有轴承,且两组轴承的内环分别固定套装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所述轴承的外环上固定连接有三组连接杆,且三组连接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微棱形反光膜,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与叶片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粘合剂,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第一防水粘合剂与叶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均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所述轴承位于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所述轴承的外径与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中部开设有透孔,所述透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透孔横向排列,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的中部开设有与透孔数量相等且同轴对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异形法兰之间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穿过预留安装孔位螺纹安装至螺纹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为弧面,所述异形法兰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微棱形反光膜,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粘合剂,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的底部外表面通过第二防水粘合剂与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上开设有与异形法兰同轴对位通孔,且通孔孔径大于异形法兰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轴承、连接杆、叶片、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与第一微棱形反光膜,轴承结构中的外环可自由转动,轴承通过连接杆与叶片相连接,因此,在风力影响下,叶片可被动转动,能够对鸟类进行驱赶,并且,叶片上设置的第一微棱形反光膜能够反射出强光,叶片在转动时,反射角度持续变化,进一步提高对鸟类的驱赶效果,此外,叶片上透孔的设计,降低自身重量,使叶片在微风环境中仍能够转动,通过设置的第二微棱形反光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呈弧面,第二微棱形反光膜粘贴于弧面处,使该区域光滑圆润,鸟类难以站稳,同时,第二微棱形反光膜反射出强光,能够利用强光对鸟类进行驱赶,叶片处于静止状态时,仍具备优异的驱赶效果,利于人们使用,整个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中安装板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中风机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中太阳能电池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中异形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中异形法兰的俯视图。
图中:太阳能电池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叶片4、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7、轴承8、连接杆9、透孔10、蓄电池11、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异形法兰13、预留安装孔位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异形法兰13,异形法兰13上开设有预留安装孔位14,异形法兰13与太阳能电池板1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外壁均设置有轴承8,且两组轴承8的内环分别固定套装于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上,轴承8的外环上固定连接有三组连接杆9,且三组连接杆9远离轴承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4,在风力影响下,叶片4可被动转动,能够对鸟类进行驱赶,并且,叶片4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叶片4上设置的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能够反射出强光,叶片4在转动时,反射角度持续变化,进一步提高对鸟类的驱赶效果,太阳能电池板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太阳能电池板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存留于蓄电池11内。
其中,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与叶片4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粘合剂,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第一防水粘合剂与叶片4固定连接,采用第一防水粘合剂完成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的固定,胶接操作简单,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水性,不易脱落。
其中,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上均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6与第二限位环7,轴承8位于第一限位环6与第二限位环7之间,轴承8的外径与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7的外径相等,第一限位环6与第二限位环7对轴承8起到限位作用,使轴承8无法沿自身轴向位移。
其中,叶片4的中部开设有透孔10,透孔1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透孔10横向排列,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的中部开设有与透孔10数量相等且同轴对位的圆孔,降低自身重量,使叶片4在微风环境中仍能够转动。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太阳能电池板1与异形法兰13之间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穿过预留安装孔位14螺纹安装至螺纹孔内,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为弧面,异形法兰13为弧形,通过拆装螺栓即可完成拆装,拆装操作简单。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粘合剂,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的底部外表面通过第二防水粘合剂与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上开设有与异形法兰13同轴对位通孔,且通孔孔径大于异形法兰13的外径,使该区域光滑圆润,鸟类难以站稳,同时,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反射出强光,能够利用强光对鸟类进行驱赶,叶片4处于静止状态时,仍具备优异的驱赶效果。
工作原理:该智能光伏发电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叶片4、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7、轴承8、连接杆9、透孔10、蓄电池11、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异形法兰13与预留安装孔位14组成,使用前,将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于路灯结构中,太阳能电池板1需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使用时,太阳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存留于蓄电池11内,光敏元件或定时系统对路灯结构中的照明灯进行控制,白天自动熄灭,夜间自动亮起,在使用过程中,轴承8结构中的外环可自由转动,轴承8通过连接杆9与叶片4相连接,因此,在风力影响下,叶片4可被动转动,能够对鸟类进行驱赶,并且,叶片4上设置的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能够反射出强光,叶片4在转动时,反射角度持续变化,进一步提高对鸟类的驱赶效果,此外,叶片4上透孔的设计,降低自身重量,使叶片4在微风环境中仍能够转动,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呈弧面,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粘贴于弧面处,使该区域光滑圆润,鸟类难以站稳,同时,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反射出强光,能够利用强光对鸟类进行驱赶,叶片4处于静止状态时,仍具备优异的驱赶效果,较为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异形法兰(13),所述异形法兰(13)上开设有预留安装孔位(14),所述异形法兰(13)与太阳能电池板(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外壁均设置有轴承(8),且两组轴承(8)的内环分别固定套装于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上,所述轴承(8)的外环上固定连接有三组连接杆(9),且三组连接杆(9)远离轴承(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4),所述叶片(4)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与叶片(4)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粘合剂,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第一防水粘合剂与叶片(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上均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6)与第二限位环(7),所述轴承(8)位于第一限位环(6)与第二限位环(7)之间,所述轴承(8)的外径与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7)的外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的中部开设有透孔(10),所述透孔(1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透孔(10)横向排列,所述第一微棱形反光膜(5)的中部开设有与透孔(10)数量相等且同轴对位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与异形法兰(13)之间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穿过预留安装孔位(14)螺纹安装至螺纹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为弧面,所述异形法兰(13)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粘合剂,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的底部外表面通过第二防水粘合剂与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微棱形反光膜(12)上开设有与异形法兰(13)同轴对位通孔,且通孔孔径大于异形法兰(13)的外径。
CN202021155057.6U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Active CN212877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5057.6U CN212877322U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5057.6U CN212877322U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322U true CN212877322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5057.6U Active CN212877322U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06947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整朝向的电力塔架驱鸟装置
CN201546906U (zh)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1177203Y (zh) 太阳能路灯
WO2012163063A1 (zh) 基于反射聚光器的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单元及其系统
CN107542624B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装置
CN212877322U (zh)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13684394U (zh) 一种新能源路灯节能供电装置
CN212584856U (zh)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路灯
CN20538353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路灯
CN111578205B (zh) 一种智能控制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CN205619182U (zh) 一种太阳能led路灯
CN210197165U (zh) 太阳能灯
CN211289847U (zh) 一种具有自动转向的太阳能路灯
CN210624397U (zh) 一种基于双面双玻组件结构的太阳能路灯
CN210398680U (zh) 节能环保路灯
CN207777069U (zh) 一种沙漠区公路沿线用小型风力发电装置
CN112344284A (zh) 一种智慧交通用节能路灯
CN201440645U (zh) 可调式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结构
CN206361621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CN216744109U (zh) 一种风光互补一体化太阳能路灯
CN205678579U (zh) 智能照明篮球架
CN110906259A (zh) 一种户外高性能太阳能路灯
CN217382746U (zh) 一种追日型太阳能光伏路灯系统
CN205153625U (zh) 一种太阳能车棚
CN216203044U (zh) 一种智能新能源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2

Address after: 711700 Dianxia Group, Wanli Village, Xue Town, Fuping County,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 Xiaoji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Yan Dongqing

Address before: 362000 no.369 Dingguo, tuzhai village, tuzhai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Shume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9

Address after: 810000, No. 3-1, Ningzhang Road, Chengbei District,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hai Chahong Power Sal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11700 Dianxia Group, Wanli Village, Xue Town, Fuping County,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 Xiaoj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Yan D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