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5635U -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5635U
CN212875635U CN202020394217.6U CN202020394217U CN212875635U CN 212875635 U CN212875635 U CN 212875635U CN 202020394217 U CN202020394217 U CN 202020394217U CN 212875635 U CN212875635 U CN 212875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fixing part
fixing
rotating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4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方江
陈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4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5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5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5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该电感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转动部和连接件;其中,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包括串联和并联。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机。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发电机的制造成本,减少发电机的体积,有利于微动发电装置的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背景技术
电的出现和运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且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担任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众所周知,电能通过能量的转换获得,例如通过水的势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其实质都是通过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获取对应的电压大小。为了增加发电电压,特别是在微动发电领域中,传统的发电装置一般通过在硅钢片上加绕制更多匝数线圈来实现,但是由于硅钢片的磁感应能力有限,且在增加线圈匝数后,导致线圈的相数受到限制,发电装置增加的发电电压有限及无法实现多相交流发电的现象。
由此可知,如何有效提升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是现有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提供一种电感发电装置,该电感发电装置能够在不通过多加绕制线圈匝数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同时还提供了具有该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感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转动部和连接件;其中,
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
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包括串联和并联。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
所述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以圆环状均匀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预设的一面,且所述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同向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同数量的所述磁芯电感;
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装设有所述磁芯电感的一面朝向所述转动部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永磁体;
所述若干数量的永磁体以圆环状在所述转动部上均匀排列。
可选地,以所述连接件为圆心,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不同预设半径的圆环;
对应每一个所述圆环,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所述磁芯电感;
对应每一所述圆环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所述永磁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所述磁芯电感,第二固定部上设置的所述磁芯电感数量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的所述磁芯电感数量相同;
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所述永磁体,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是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两倍;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产生大小相等的磁场。
可选地,所述磁芯电感的磁芯采用软磁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错排列在所述转动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为定子,所述转动部为转子。
一种发电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所述电感发电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发电机。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之后,该电感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转动部和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实现转动部与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且连接件固定装设在转动部上;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于转动部的上下两侧;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具体可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转动部上下两侧设置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即在转子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定子,并且在转子和定子上设置发电所需的必要部件,如永磁体、电感等,能够有效减小发电机的整体体积,从而有利于微型发电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能够在减少发电机的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发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转动部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发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基于现有技术中,微型微动发电机若需要增加发电效率,普遍只能通过在磁芯上多加绕制线圈,但是会导致在发电机的感应线圈匝数增加以后,形成线圈的相数就受到限制,无法轻易实现多相交流发电;以及由于采用硅钢片作为磁芯,受限于硅钢片的磁感应能力,微型微动发电机的发电电压提升有限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电感发电装置,该电感发电装置采用软磁性材料作为磁芯,能够大大提升微型微动发电机的磁感应能力,以及减少微型微动发电机的整体体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发电装置,图1展示了一个实施例中电感发电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具体的,该电感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转动部300和连接件400;其中,转动部300与连接件400固定连接,连接件400固定设置于转动部300的中心;转动部300通过连接件400与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连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为定子,转动部300为转子;即本实施例的电感发电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实现发电。具体的,连接件400与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活动连接,以保证转动部300上产生的磁场与第一固定部100及第二固定部200上产生的磁场之间能够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进而实现发电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与连接件400之间具体可通过轴承连接;由于连接件400与转动部300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可保证在转动部3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保持固定形态,以通过转动部300实现对应电机发电过程中转子的功能,以及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实现对应发电机中定子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00设置于转动部300的下侧,第二固定部200设置于转动部300的上侧,即将转动部300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之间形成的一个间隙中,且保持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与转动部300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由于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作为定子,因此,在转动部300转动的过程中,即电感发电装置通过做磁感线运动发电的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均产生预设大小的磁感电压,相当于分别通过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流,实现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功能,即实现通过电感发电装置为负载供电。
具体的,为了将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中输出的电流输出至与电感发电装置连接的负载,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连接,以增强整个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电流;其中,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之间电连接,具体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输出对应大小的电流值负载,实现供电操作。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连接件400与第一固定部100的连接部位为第一固定部100的中心,同样地,连接件400与第二固定部200的连接部位为第二固定部200的中心,连接件400与转动部300的连接部位同样为转动部300的中心。
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作为定子,转动部300作为转子,且将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对称设置于转动部300的上下两侧,能够实现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功能,同时,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将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产生的电流输出,有利于提升整个装置的发电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部100包括安装板110、磁芯电感120、第一通孔130、轴承140和安装孔150;其中,第一通孔130和安装孔150均开设于安装板110上,第一固定部100通过在第一通孔130中装设与之适配的轴承140,以实现第一固定部100与连接件400之间的活动连接。
并且,为了实现第一固定部100作为定子的功能,在第一固定部100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120;其中,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120以圆环状均匀排列在第一固定部110预设的一面;具体的,第一固定部上110设置有磁芯电感120的圆环以连接件400为圆心按照不同的预设半径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0上预设的一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圆环记为第一圆环,则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120均匀排列在以连接件400为圆心的该第一圆环上,且该第一圆环上的磁芯电感120同向串联连接,以保证所有磁芯电感120产生的磁场方向一致,即每一该磁芯电感生成对应的相同大小的电流并输出,有利于提升发电效率。
其中,磁芯电感120的磁芯采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由于软磁性材料具有很高的磁导率,以及更容易磁饱和的特性,而具备较大的电阻率,对应产生大的磁阻以抑制电感发电装置发电过程中的电磁泄漏,并能够有效抑制电感发电装置在发电过程中涡流的影响;进而能够大大提高磁芯电感120的磁感应能力,从而在线圈匝数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更高的感应电动势,有利于提高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此外,由于软磁性材料的生产工艺类似生产陶瓷生产工艺,基于陶瓷生产工艺比较成熟,有利于减少在发电机制备过程中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110由PCB板构成;而由于磁芯电感120采用软磁性材料作为磁芯,基于软磁性材料的高磁导率特性以及现有的成熟贴片加工技术,本实施例将磁芯电感120制成贴片形式,并且将磁芯电感120通过贴片加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10上,例如,通过SMT加工工艺的方式将磁芯电感120贴在安装部110上以形成第一固定部100,即形成定子。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200与第一固定部100具有相同的结构组成,具体结构和形成方式可参阅上述第一固定部100相对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且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装设有磁芯电感120的一面均朝向转动部300设置。
基于软磁性材料的高磁导率、具备更高电阻率等特性,本实施例将磁芯电感120以贴片形式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上,以实现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的定子功能,实现发电;并且通过将磁芯电感120设置成贴片形式,能够在有效减少发电机的内阻的同时,增强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并且有效减少整体体积以及有利于减少发电机的制备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动部300包括硬质板310、永磁体320和第二通孔330;其中,第二通孔330开设于硬质板31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硬质板310通过合金材料制成。
其中,连接件400固定于第二通孔330中;其中,连接件400与转动部300的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永磁体320装设在转动部300上;具体的,在转动部300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永磁体320,若干数量的永磁体320以圆环状在转动部300上均匀排列;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转动部300上设置有永磁体320的圆环记为第二圆环。
其中,所有永磁体320穿过硬质板310设置,具体的,若每一该永磁体320的N极朝向第一固定部100,则对应该永磁体320的S极朝向第二固定部,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320朝向第一固定部100或第二固定部200的一端极性不同。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图示为一个实施例中永磁体320在转动部300上的排列方式。具体的,假设转动部300上设置有16个永磁体320,则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错排列在硬质板310上以连接件400为圆心的第二圆环上,以此保证转动部300在转动过程中,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对应的磁芯电感120上产生最大的交流峰值,以提升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
通过将永磁体320设置在硬质板310上,能够实现转动部300作为转子的功能,从而结合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进行发电;同时,将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错排列在硬质板310上以连接件400为圆心的第二圆环上,有利于增强发电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00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磁芯电感120,第二固定部200上设置的磁芯电感120数量与第一固定部100相同,即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均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磁芯电感120,且第一固定部100上所有磁芯电感120与第二固定部200上所有磁芯电感关于转动部300对称设置。
转动部300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永磁体320,且第二预设数量是第一预设数量的两倍,即说明第一固定部100上设置的磁芯电感120的数量为转动部300上设置永磁体320数量的一半,但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总的磁芯电感120的数量与转动部300上总的永磁体320的数量相等。则在具体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固定部100与第二固定部200上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磁芯电感,且第一固定部100与第二固定部200关于转动部300对称设置,因此,永磁体320在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上产生大小相等的磁场。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连接件400为圆心,在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和转动部300上设置有不同预设半径的圆环;即以不同的预设半径在安装板110上设置第一圆环,在硬质板310上设置第二圆环,并且在每一该第一圆环上均匀排列预设数量的磁芯电感120,每一该第二圆环上均匀排雷有预设数量的永磁体329。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假设在第一固定部100上以半径R1和半径R2分别设置一个圆环,即设置两个第一圆环,则分别在两个第一圆环上均匀贴设磁芯电感120,每一该第一圆环上的磁芯电感1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则假如在生成发电机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电流,则可通过减少同一该第一圆环上相邻磁芯电感120之间的间距,以增加磁芯电感120的数量,基于上述电感发电装置中磁芯电感的数量与永磁体的数量关系,则需要对应增加转动部300上永磁体的数量,以保证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磁芯电感120的数目总和与永磁体300的数目总和相等。
具体的,如图5所示,不管在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以连接件300为圆心设置有多少个第一圆环,对应第一圆环的半径在转动部300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圆环,且第一圆环上磁芯电感的数量为对应半径的第二圆环上永磁体的数量的一半,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均以连接件400为圆心设置。
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设置多个第一圆环,即设置更多的磁芯电感120在定子上,对应的,在转动部300设置于多个第一圆环对应的第二圆环,即设置更多的永磁体在转子上,以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发电机,以满足不同的发电需求;同时,由于磁芯电感120采用软磁性材料制备,且磁芯电感120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的技术比较成熟,因此,有利于减少发电机的制造成本,及有利于发电机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电感发电装置或装设有该装置的发电机能够实现发电,则需要保证在转动部3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能够保持稳固性;即保证电感发电装置能够有效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本实施例在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200上设置有若干的安装孔150。
具体的,通过安装孔150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200的固定操作,以维持两者作为定子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可实现对整个电感发电装置的固定作用,如当电感发电装置装设在发电机内部进行发电操作时,有利于发电机发电的正常进行,并且能够避免转动部300转动过程中由于碰撞而出现脱落现象,有利于维持电感发电装置的发电稳定性。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且电感发电装置通过安装孔150固定安装于发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发电机的实现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感发电装置的实现思想一致,其实现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具体参阅上述方法中对应内容。
采用了上述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之后,该电感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转动部和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实现转动部与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且连接件固定装设在转动部上;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于转动部的上下两侧;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具体可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转动部上下两侧设置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即在转子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定子,并且在转子和定子上设置发电所需的必要部件,如永磁体、电感等,能够有效减小发电机的整体体积,从而有利于微型发电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能够在减少发电机的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发电效率。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该电感发电装置通过各组成部件的配置和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降低发电机或电感发电装置中的内阻,且在发电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整个发电机或电感发电装置,进而有利于该电感发电装置和/或发电机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转动部和连接件;其中,
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
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包括串联和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
所述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以圆环状均匀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预设的一面,且所述若干数量的磁芯电感同向串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同数量的所述磁芯电感;
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装设有所述磁芯电感的一面朝向所述转动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永磁体;
所述若干数量的永磁体以圆环状在所述转动部上均匀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连接件为圆心,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不同预设半径的圆环;
对应每一个所述圆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所述磁芯电感;
对应每一个所述圆环的位置,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所述永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所述磁芯电感,第二固定部上设置的所述磁芯电感数量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的所述磁芯电感数量相同;
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所述永磁体,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是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两倍;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产生大小相等的磁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电感的磁芯采用软磁性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错排列在所述转动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为定子,所述转动部为转子。
11.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所述电感发电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发电机。
CN202020394217.6U 2020-03-25 2020-03-25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Active CN212875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217.6U CN212875635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217.6U CN212875635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5635U true CN21287563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8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4217.6U Active CN212875635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5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vadi et al. A coreless axial-flux permanent-magnet generat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N106549547B (zh) 一种混合磁钢磁通切换记忆电机
JP2007500500A (ja) 半径方向エアギャップ、横方向磁束型モータ
CN103248158A (zh) 一种六相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
CN113437849B (zh) 一种双转子单定子轴向磁通混合励磁电机
CN202334229U (zh) 绕组磁路互补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044178C (zh) 钕铁硼永磁和软磁混合磁极电机
CN113949244A (zh) 一种单齿集中绕组少谐波轴向磁通电机
CN212875635U (zh)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CN110855034B (zh) 一种机械调磁永磁同性极式感应子电机
CN112803628A (zh) 基于交流励磁的裂齿型交替极混合励磁无刷电机
CN102611219A (zh) 一种高可靠性半齿绕定子表面贴装式永磁电机
CN102403857A (zh) 绕组磁路互补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06981937A (zh) 一种转子错位结构电机
CN103779991A (zh) 一种并联型混合磁材料电机
CN103633801A (zh) 一种磁极与线圈同为定子的发电机
CN203788059U (zh) 一种并联型混合磁材料电机
CN111463982A (zh) 电感发电装置及发电机
CN203151346U (zh) 稀土永磁发电机
CN210669845U (zh) 一种双极多绕组永磁发电装置本体
CN209375272U (zh) 一种内外层永磁体错位的双定子电机
RU112536U1 (ru) Магни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с кольцевой обмоткой
CN201985636U (zh) 一种模块化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Kurt et al.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an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CN219718067U (zh) 一种永磁同步和感应子混合磁场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