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2669U -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 Google Patents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2669U
CN212872669U CN202021434895.7U CN202021434895U CN212872669U CN 212872669 U CN212872669 U CN 212872669U CN 202021434895 U CN202021434895 U CN 202021434895U CN 212872669 U CN212872669 U CN 212872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pacitor
resistor
voltage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48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嫦
计博严
余博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348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2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2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2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其中,电源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模块相连,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用于为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便可以使得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达到90%以上,而且自身产生的热量少,有效地延长了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闪电定位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背景技术
闪电定位仪,是一种监测雷电发生的气象探测仪器,是指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的一种自动化探测设备,并把经过预处理的闪电数据实时地通过通讯系统送到中心数据处理站实时进行交汇处理,可全天候、长期、连续运行并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和极性等指标。目前,大多数的闪电定位仪的电源电路的电源方案,电源转化效率相对较低,而且自身产热相对较高,在强电流的工作条件下容易对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
因此,如何提高闪电定位仪的电源电路的转化效率并延长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以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同时延长相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主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可选的,上述所述主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
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放大器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力供应,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
可选的,上述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输出+5V和+12V的直流电压;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输出±15V的直流电压。
可选的,上述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包括:滤波电容子单元、稳压器芯片、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
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的一端与整流模块相连,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相连,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均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相连;
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用于滤除所述稳压器芯片的杂波,所述稳压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12V的直流电压,所述稳压器芯片通过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输出+5V的直流电压。
可选的,上述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IN1引脚和VIN2引脚,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SHDN相连。
可选的,上述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1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1引脚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SW1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和+12V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三电阻还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FBI引脚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TRACK/SS1引脚通过所述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C1引脚串联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十电容后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RT/SYNC引脚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PG1引脚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12V输出端相连。
可选的,上述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2引脚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串联后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SW2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和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FB2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TRACK/SS2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PG2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C2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容串联后接地。
可选的,上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和第二电压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
另一方面,一种闪电定位仪,包括:闪电定位仪本体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
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设置于所述闪电定位仪本体内,并用于为所述闪电定位仪提供电力供应。
可选的,上述所述闪电定位仪本体还包括:控制电路和转换电路;
所述转换电路和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转换电路进行交直流转换,还用于控制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进行电力供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模块相连,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用于为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达到90%,而且自身产生的热量少,即使是在大工作电流的状态下也不会对损坏自身的元器件,可以有效地延长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主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1中的主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1中的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1中的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6是图1中的通信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的控制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的转换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主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3是图1中的主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1、电压检测模块2和通信模块3,其中,主电源模块1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模块2相连,电压检测模块2和通信模块3均与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1用于为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电压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信模块3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主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后级放大器相连;第一电源单元用于为控制模块进行电力供应,第二电源单元用于为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其中,第一电源单元输出+5V和+12V的直流电压;第二电源单元输出±15V的直流电压。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电源单元包括:滤波电容子单元、稳压器芯片、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滤波电容子单元的一端与整流模块相连,滤波电容子单元的另一端与稳压器芯片相连,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均与稳压器芯片相连;滤波电容子单元用于滤除稳压器芯片的杂波,稳压器芯片通过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12V的直流电压,稳压器芯片通过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输出+5V的直流电压。而滤波电容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稳压器芯片U1的VIN1引脚和VIN2引脚,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器芯片U1的SHDN相连。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电容C10、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和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高电平,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稳压器芯片U1的BOOST1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电容C4串联后与稳压器芯片U1的BOOST1引脚相连;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阻R2并联后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U1的SW1引脚相连,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阻R2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12V输出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阻R2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相连,第三电阻R3还与稳压器芯片U1的FBI引脚相连,第五电阻R5一端与第三电阻R3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TRACK/SS1引脚通过第七电容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VC1引脚串联第七电阻R7和第十电容C10后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RT/SYNC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PG1引脚通过第十电阻R10与+12V输出端相连。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五电容C5、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一电容C11、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U1的BOOST2引脚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5V输出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串联后接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U1的SW2引脚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5V输出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FB2引脚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5V输出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TRACK/SS2引脚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稳压器芯片U1的PG2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5V输出端相连;稳压器芯片U1的VC2引脚与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容C11串联后接地。
经过半波整流后,通过C1、C2、C3滤波电容组同时接入VIN1、VIN2作为LT3508直流输入,二极管D1、电容C4与肖特基二极管D3与电源地形成充电泵结构并接入BOOST1为功率转换提供比输入更高的驱动电压,选定R9电阻连接RT/SYNC选定PWM调制频率;利用电阻R3、R5串联直流输出和电源地分压提供负反馈效应调整电阻R3、R5至反馈电压达到0.8V左右接入FB1,使输入阻抗接近噪声最优。SW1连接电感L1、电阻R2、电容C6组成的L型输出滤波匹配网络得到最优纹波效果的+12V直流输出;同理输出+5V的直流电。
如图3所示,为第二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最终输出的是±15V的直流电,经过半波整流后,电源输入和电源地之间并入电解电容C23、C27滤除电源纹波噪声,C24、C25、C22、C28、C29、C26电容网络匹配耦合,LM7815/LM7915的VIN和VOUT间串接二极管D7、D11过流保护电路。±15V输出间加入负载电阻R19用于电源关闭时C23、C27电解电容放电,利用发光二极管D9指示蓄电是否放尽。其中具体详细的连接关系,可以参照图3进行理解,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
具体的,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和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第一电压检测单元与第一电源单元相连,第二电压检测单元与第二电源单元相连;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
图4是图1中的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5是图1中的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如图4所示,为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用于检测+5V和+12V的电源实际输出电压,其中精密电阻R23和R25连接+12V和电源地,分压并联耦合电容C37接入LMV358运算放大电器+INA接口,利用电压跟随器结构搭建放大电路,放大后OUTA输出并接-INA,选定R23和R25值调整电压放大系数(小于1),使得+12V电源检测通道CH_12V电压值满足MCU(STM32F103C8T6)AD管脚检测范围(0至3.3V),测量值结合放大系数计算实际电压值,测量+12V的输出电压。同理,如图4和图5所示,便可以进行+5V和±15V电压的检测,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图1中的通信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如图6所示,采用CP2102+MAX3232EEUE完成串口RS232与USB转接,在电路板加装MICRO_USB接口,与PC之间只需连接USB线即可完成通讯调试。具体的电路连接关系如图6所示,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模块相连,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主电源模块用于为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达到90%,而且自身产生的热量少,即使是在大工作电流的状态下也不会对损坏自身的元器件,可以有效地延长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同一总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保护一种闪电定位仪。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电定位仪,包括:闪电定位仪本体和如上述任意实施例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中,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设置于闪电定位仪本体内,并用于为闪电定位仪提供电力供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的控制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电定位仪的转换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的,闪电定位仪本体还包括:控制电路和转换电路;转换电路和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转换电路进行交直流转换,还用于控制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进行电力供应。如图7所示,为以型号STM32F103C8T6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的相关电路原理图,其中图中各个引脚的连接关系,均有着明确的说明。同理图8为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各个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所示,不再进行详细文字描述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的附图中的RX,均表示电阻,CX均表示电容,DX均表示二极管,LX均表示电感,其中,X=1/2/3....,GND表示接地,其余的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悉的内容,对应的芯片也都有着明确的信号说明,仅对图2中的相关元件的连接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其余电路原理图均可参照理解,因此,未对其余部分进行说明,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获知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主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和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
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电定位仪的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放大器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力供应,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后级放大器进行电力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输出+5V和+12V的直流电压;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输出±15V的直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包括:滤波电容子单元、稳压器芯片、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
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的一端与整流模块相连,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相连,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均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相连;
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用于滤除所述稳压器芯片的杂波,所述稳压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12V的直流电压,所述稳压器芯片通过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输出+5V的直流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容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IN1引脚和VIN2引脚,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
Figure DEST_PATH_FDA0002940616880000021
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1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1引脚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SW1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和+12V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三电阻还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FBI引脚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TRACK/SS1引脚通过所述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C1引脚串联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十电容后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RT/SYNC引脚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PG1引脚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12V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子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BOOST2引脚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串联后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芯片的SW2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和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FB2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芯片的TRACK/SS2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稳压器芯片的PG2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5V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器芯片的VC2引脚与第八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容串联后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和第二电压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实际输出电压。
9.一种闪电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电定位仪本体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
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设置于所述闪电定位仪本体内,并用于为所述闪电定位仪提供电力供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闪电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电定位仪本体还包括:控制电路和转换电路;
所述转换电路和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转换电路进行交直流转换,还用于控制所述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进行电力供应。
CN202021434895.7U 2020-07-20 2020-07-20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Active CN212872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4895.7U CN212872669U (zh) 2020-07-20 2020-07-20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4895.7U CN212872669U (zh) 2020-07-20 2020-07-20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2669U true CN212872669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4895.7U Active CN212872669U (zh) 2020-07-20 2020-07-20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2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8752B2 (en) Off-line power converte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suitable for use in same
US7598680B2 (en) Electronic power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8736238B2 (en) Buck and buck/boost converter systems having auxiliary circuit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528375A (zh) 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状态智能监控系统
CN101557166A (zh) 电源设备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
US9740262B2 (en) Power supply detecting circuit
CN107394864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充放电状态监控系统
CN203205843U (zh) 一种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US20120092800A1 (en) Circuit for detecting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CN210041360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的输入端保护电路
CN212872669U (zh) 闪电定位仪电源电路及闪电定位仪
US20130027106A1 (en) Power control circuit
CN105873276A (zh)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提供输出电流的系统
CN107508349A (zh) 一种充放电专用线束的状态检测及控制系统
KR20100013028A (ko) 무전원 이상전류 검출 센서
CN202721879U (zh) 一种led电源
CN107370218A (zh) 一种基于三级运算放大器的专用线束的智能监控装置
CN115037024A (zh) 一种高效率毫瓦级光伏能量收集与储能管理电路
CN107579560A (zh) 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状态检测及监控系统
CN210037954U (zh) 一种电源电压过压及欠压保护指示电路
CN203827572U (zh) 一种led恒流源
CN211297034U (zh) 一种led调光电路
CN203350384U (zh) 一种取电型故障指示器
CN111463889A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双直流供电切换系统
CN107453460A (zh) 一种充放电专用线束的智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