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5815U -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5815U
CN212865815U CN202021650907.XU CN202021650907U CN212865815U CN 212865815 U CN212865815 U CN 212865815U CN 202021650907 U CN202021650907 U CN 202021650907U CN 212865815 U CN212865815 U CN 212865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etaining structure
breakwater
wate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09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昕阳
刘学应
陈帼青
张英
陈献东
周洁
陈露露
丰伟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20216509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5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5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5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包括本体,本体的前部设有挡水结构,本体的后部设有挡土结构,挡水结构固定连接在挡土结构的前侧,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固定架的后侧与挡土结构通过浇筑固定连接,挡水板浇筑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前侧,挡水板与挡土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板与挡土结构匹配设置,使得挡水板的高度高于挡土结构的高度,挡水板的宽度与挡土结构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挡水板起到了一个阻挡的效果,避免了河道内的杂物与挡土结构发生碰触,同时阻挡了河道内水流对挡土结构的侵袭,以及倾吞河道两岸的土壤,从而大大增加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砌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背景技术
在河道治理这块,生态砌块使用的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多。设计师们转变以单纯防洪的设计理念,在以防洪治理为主的同时,跟上时代步伐,结合生态工程及绿化景观布设需要,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现代河道,使河道沿岸形成小区域滨河景观带,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宜商宜居的新环境,同时随着河道两岸滨河大道的建设,也促进了城区的快速发展。简单来说,水利生态砌块就是普通混凝土砌块在河道治理中生态、美观、景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水利生态砌块包括景观护坡,景观挡土墙,生态排水线型侧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通过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来制造生态砌块,从而大大解决的了建筑垃圾增多的现象,同时生态砌块能够有效改善河道两岸的环境。
现有技术中,通过建筑垃圾制造的生态砌块堆砌在河道两岸,但是,河道中存在杂物,杂物通过河水冲向两岸的生态砌块时,生态砌块与杂物发生碰触,容易导致生态砌块破碎与开裂,从而大大降低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通过在本体的后部设置挡土结构,在本体的前部设置挡水结构,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挡水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挡土结构的前侧,由于挡水板与挡土结构匹配设置,使得挡水板的高度高于挡土结构的高度,挡水板的宽度与挡土结构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挡水板起到了一个阻挡的效果,避免了河道内的杂物与挡土结构发生碰触,同时阻挡了河道内水流对挡土结构的侵袭,以及倾吞河道两岸的土壤,从而大大增加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前部设有挡水结构,本体的后部设有挡土结构,挡水结构固定连接在挡土结构的前侧,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固定架的后侧与挡土结构通过浇筑固定连接,挡水板浇筑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前侧,挡水板与挡土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的后部设置挡土结构,在本体的前部设置挡水结构,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挡水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挡土结构的前侧,由于挡水板与挡土结构匹配设置,使得挡水板的高度高于挡土结构的高度,挡水板的宽度与挡土结构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挡水板起到了一个阻挡的效果,避免了河道内的杂物与挡土结构发生碰触,同时阻挡了河道内水流对挡土结构的侵袭,以及倾吞河道两岸的土壤,从而大大增加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挡土结构设有挡土块,挡土块的中心设有种植孔,挡土块的顶面设有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位于种植孔的前侧,第二排水槽位于种植孔的后侧,第一排水槽的一端与种植孔连通,第二排水槽的一端与种植孔相连通,第二排水槽的另一端贯穿挡土块的顶面。挡土块的设置用于阻挡岸边的泥土流失,种植孔的设置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增加了岸边泥土的稳固性,同时改善岸边的生态环境,第一排水槽没有贯穿挡土块的顶面,第一排水槽与种植孔连通,使得第一排水槽内的水流入到种植孔,第二排水槽的贯穿挡土块的顶面,同时与种植孔连通,使得种植孔内溢出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槽排出到河道内。
进一步,挡土块的顶面设有贯穿的连接孔,连接孔用于上下两个挡土块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挡土块的连接孔中进行水泥灌浆,从而将上下两个挡土块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挡土块的一侧设有卡槽,挡土块的另一侧对应设有卡块,卡块与卡槽相匹配。左右相邻的两个挡土块连接时,将一侧挡土块上的卡块插入到另一侧挡土块的卡槽中,在通过浇筑进行固定,卡槽与卡块的设置提高了挡土块之间连接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挡土块的稳定性。
进一步,挡水板的前侧设有防撞块,防撞块呈波浪型。波浪型防撞块的设置提高了挡水板的防撞效果。
进一步,固定架的后侧设有插块,挡土块的前侧对应设有插槽,插块插入插槽内。固定架与挡土块之间连接时,首先将固定架后侧的插块插入到挡土块前侧的插槽中,然后在进行浇筑固定,提高了挡土块与固定架之间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固定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挡水板的后侧设有定位块,固定架的前侧设有开口,定位块插入开口内。挡水板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时,通过将挡水板后侧的定位块插入到固定架的开口中,然后进行浇筑固定,提高了挡水板与固定架之间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挡水板的稳固性。
进一步,固定架靠近挡土块的一侧设有渗水窗,渗水窗的底部设有倾斜面,倾斜面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排水槽底面靠近固定架一侧的高度,固定架的底部设有落水孔,落水孔与渗水窗相匹配。第二排水槽内排出水通过渗水窗后流入到固定架底部的落水孔中,再通过落水孔落入到河道内,倾斜面的设置便于第二排水槽内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的后部设置挡土结构,在本体的前部设置挡水结构,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挡水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挡土结构的前侧,由于挡水板与挡土结构匹配设置,使得挡水板的高度高于挡土结构的高度,挡水板的宽度与挡土结构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挡水板起到了一个阻挡的效果,避免了河道内的杂物与挡土结构发生碰触,同时阻挡了河道内水流对挡土结构的侵袭,以及倾吞河道两岸的土壤,从而大大增加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靠近挡土块的一侧设有渗水窗,渗水窗的底部设有倾斜面,倾斜面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排水槽底面靠近固定架一侧的高度,固定架的底部设有落水孔,落水孔与渗水窗相匹配。第二排水槽内排出水通过渗水窗后流入到固定架底部的落水孔中,再通过落水孔落入到河道内,倾斜面的设置便于第二排水槽内水的排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生态砌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生态砌块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挡水结构;3-挡土结构;4-挡水板;5-固定架;6-挡土块;7-种植孔;8-第一排水槽;9-第二排水槽;10-连接孔;11-卡槽;12-卡块;13-防撞块;14-插块;15-插槽;16-定位块;17-开口;18-渗水窗;19-倾斜面;20-落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包括本体1,本体1的前部设有挡水结构2,本体1的后部设有挡土结构3,挡水结构2固定连接在挡土结构3的前侧,挡水结构2设有挡水板4与固定架5,固定架5的后侧与挡土结构3通过浇筑固定连接,挡水板4浇筑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的前侧,挡水板4与挡土结构3相匹配。
挡土结构3设有挡土块6,挡土块6的中心设有种植孔7,挡土块6的顶面设有第一排水槽8与第二排水槽9,第一排水槽8位于种植孔7的前侧,第二排水槽9位于种植孔7的后侧,第一排水槽8的一端与种植孔7连通,第二排水槽9的一端与种植孔7相连通,第二排水槽9的另一端贯穿挡土块6的顶面。挡土块6的设置用于阻挡岸边的泥土流失,种植孔7的设置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增加了岸边泥土的稳固性,同时改善岸边的生态环境,第一排水槽8没有贯穿挡土块6的顶面,第一排水槽8与种植孔7连通,使得第一排水槽8内的水流入到种植孔7,第二排水槽9的贯穿挡土块6的顶面,同时与种植孔7连通,使得种植孔7内溢出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槽9排出到河道内。
挡土块6的顶面设有贯穿的连接孔10,连接孔10用于上下两个挡土块6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挡土块6的连接孔10中进行水泥灌浆,从而将上下两个挡土块6进行固定连接。
挡土块6的一侧设有卡槽11,挡土块6的另一侧对应设有卡块12,卡块12与卡槽11相匹配。左右相邻的两个挡土块6连接时,将一侧挡土块6上的卡块12插入到另一侧挡土块6的卡槽11中,在通过浇筑进行固定,卡槽11与卡块12的设置提高了挡土块6之间连接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挡土块6的稳定性。
挡水板4的前侧设有防撞块13,防撞块13呈波浪型。波浪型防撞块13的设置提高了挡水板4的防撞效果。
固定架5的后侧设有插块14,挡土块6的前侧对应设有插槽15,插块14插入插槽15内。固定架5与挡土块6之间连接时,首先将固定架5后侧的插块14插入到挡土块6前侧的插槽15中,然后在进行浇筑固定,提高了挡土块6与固定架5之间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固定架5的稳定性。
挡水板4的后侧设有定位块16,固定架5的前侧设有开口17,定位块16插入开口17内。挡水板4与固定架5之间连接时,通过将挡水板4后侧的定位块16插入到固定架5的开口17中,然后进行浇筑固定,提高了挡水板4与固定架5之间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挡水板4的稳固性。
固定架5靠近挡土块6的一侧设有渗水窗18,渗水窗18的底部设有倾斜面19,倾斜面19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排水槽9底面靠近固定架5一侧的高度,固定架5的底部设有落水孔20,落水孔20与渗水窗18相匹配。第二排水槽9内排出水通过渗水窗18后流入到固定架5底部的落水孔20中,再通过落水孔20落入到河道内,倾斜面19的设置便于第二排水槽9内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1的后部设置挡土结构3,在本体1的前部设置挡水结构2,挡水结构2设有挡水板4与固定架5,挡水板4通过固定架5固定在挡土结构3的前侧,由于挡水板4与挡土结构3匹配设置,使得挡水板4的高度高于挡土结构3的高度,挡水板4的宽度与挡土结构3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挡水板4起到了一个阻挡的效果,避免了河道内的杂物与挡土结构3发生碰触,同时阻挡了河道内水流对挡土结构3的侵袭,以及倾吞河道两岸的土壤,从而大大增加了生态砌块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前部设有挡水结构,所述本体的后部设有挡土结构,所述挡水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挡土结构的前侧,所述挡水结构设有挡水板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后侧与所述挡土结构通过浇筑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浇筑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前侧,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挡土结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结构设有挡土块,所述挡土块的中心设有种植孔,所述挡土块的顶面设有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种植孔的前侧,所述第二排水槽位于所述种植孔的后侧,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种植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种植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挡土块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块的顶面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上下两个所述挡土块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块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挡土块的另一侧对应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前侧设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呈波浪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后侧设有插块,所述挡土块的前侧对应设有插槽,所述插块插入所述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后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架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挡土块的一侧设有渗水窗,所述渗水窗的底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排水槽底面靠近固定架一侧的高度,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落水孔,所述落水孔与所述渗水窗相匹配。
CN202021650907.X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Active CN212865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0907.XU CN21286581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0907.XU CN21286581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5815U true CN21286581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2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0907.XU Active CN21286581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5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8982B (zh) 一种引水工程头部蓄清冲淤调蓄水库
CN212865815U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生态砌砖
CN21666400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结构
CN207891899U (zh) 一种别墅地下室的三面挡土结构
CN2161944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208183647U (zh) 一种重力型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
CN215405859U (zh) 一种模块化重力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14363322U (zh) 一种波浪型景观过水面板堆石坝
CN211898173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1295635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209669790U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
CN213867424U (zh) 一种穿斜坡护岸箱涵出口及组件
CN108824352B (zh) 用于港渠水系两岸的海绵式护岸结构
CN207582621U (zh) 一种心形水槽
CN219547676U (zh) 一种弃渣场上游导水结构
CN216689266U (zh) 一种用于高地下水输水渠道边墙的排水装置
CN206189236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
CN213805212U (zh) 一种河道的防洪结构
CN214883392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水利生态墙
CN210797587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护坡
CN21760134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分流结构
CN216379382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13952090U (zh) 一种生态驳岸结构
CN218521711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堤坡
CN217810828U (zh) 一种用于生态环保式防开裂水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