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4654U -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4654U
CN212864654U CN202021672076.6U CN202021672076U CN212864654U CN 212864654 U CN212864654 U CN 212864654U CN 202021672076 U CN202021672076 U CN 202021672076U CN 212864654 U CN212864654 U CN 212864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dissipation
heat
humid environment
graphite alk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20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茂焱
郑斌祥
郑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ing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ing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ing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ing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20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4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4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4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包括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与下导热胶层对应连接,所述下导热胶层与石墨烯层对应连接,所述石墨烯层与上导热胶层对应连接,所述上导热胶层与PET基材层对应连接,所述PET基材层与吸水树脂层对应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层与上导热胶层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截面为梯形的散热凸起。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子产品散热问题,由于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提高导热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水树脂层,具备防潮的作用,且便于安装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微型化急速发展,尤其突显的是电子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日益密集,使得电子产品表面温度也在升高,电子产品的热量管理成为产品设计得重要课题。随着大屏幕触控电子设备的出现,消费电子产品也开始全新的设计方向,更小尺寸,更薄的设计,越发流行。3G,4G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型电脑等,该类电子设备密集的元器件带来产品内部温度的快速升高,而元器件也迫切需要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才能可靠的运行,这是散热系统需面临解决的问题。
电子产品中的风扇散热系统已经不再适应超薄平板化的设计空间,那么则需要有一种新的散热器产品作为替代。石墨烯散热膜可以将热量均匀传递到周围环境中,同时还能保证电子产品外壳温度在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内,最高效率的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并且,也达到了避免产品不同部位存在过大温差。目前已经使用的天然石墨材料和人工合成石墨材料已经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材料自身限制,天然石墨材料平面导热低于600W/mk,厚度难以低于0.05mm,难于应用一些高功率散热要求高的电子设备,人工合成石墨尺寸有较大限制,难以应用到尺寸超过30cmX30cm大小的电子设备上。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性能优异的功能性散热材料,我们为了解决电子产品的狭小空间的散热问题,开发新的复合材料,开创新的热管理技术路线。我们选择了导热碳纤维,纳米碳管,富勒烯,石墨烯,金刚石膜等高导热率,尤其是高导热碳纤维沿着轴向具有最高1200W/mk导热率,金刚石膜最高导热系数2200w/mk,高导石墨烯沿着平面方向最高3000-5600W/mk导热率优选导热性各向异性的高导热碳纤维编织布或,热纤维复合材料或者大尺寸石墨烯或石墨烯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应用将是未来电子产品热量管理发展的趋势。
石墨烯(Graphene),基本上是由单层石墨(碳原子)以sp2轨域组成的六角型蜂巢晶格的平面结构,是一种只由一个碳原子厚度所组成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的二维结构,一直被认为是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的假设性的结构,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of Manchester)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Konstantin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Kostya″Novoselov),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石墨烯可以单独存在的事实,此两人也因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只吸收2.3%的光,可以说几乎是透明的;同时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奈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的电子迁移率就可以超过15000cm2/V·s,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包括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与下导热胶层对应连接,所述下导热胶层与石墨烯层对应连接,所述石墨烯层与上导热胶层对应连接,所述上导热胶层与PET基材层对应连接,所述PET基材层与吸水树脂层对应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层与上导热胶层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截面为梯形的散热凸起。
在所述所述石墨烯层与上导热胶层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加强柱。
所述加强柱的底部设置在两个散热凸起之间,所述加强柱穿过上导热胶层、PET基材层,所述加强柱的另一端插入吸水树脂层。
所述的散热凸起厚度为20-50微米。
所述上导热胶层的厚度为3-8微米,所述下导热胶层的厚度为3-8微米。
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所述吸水树脂层的厚度为5-1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子产品散热问题,由于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提高导热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水树脂层,具备防潮的作用,且便于安装和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中设有的散热凸起,通过的散热凸起可以显著的增加的散热凸起的散热面积,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中加强柱分别与上导热胶层、PET基材层连接,并且另一端插入吸水树脂层,加强柱可以有效防止本实用新型发生形变影响使用,进一步提高散热方向各个层面的咬合力,使得上导热胶层、PET基材层不会轻易脱离,避免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离型层,2为下导热胶层,3为石墨烯层,4为上导热胶层,5为PET基材层,6为吸水树脂层,7为散热凸起,8为加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包括离型层1,所述离型层1与下导热胶层2对应连接,所述下导热胶层2与石墨烯层3对应连接,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对应连接,所述上导热胶层4与PET基材层5对应连接,所述PET基材层5与吸水树脂层6对应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截面为梯形的散热凸起7,散热凸起主要起到扩大散热面积的效果,有效增强散热能力。
在所述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加强柱8。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柱8采用的碳纳米管材料,其在X-Y方向具有高热导率,且具有高抗拉强度,可以将石墨烯层表面的热量传递出去,也可以加强相连的各个层面之间的连接力,延长本申请的适用寿命。
所述加强柱8的底部设置在两个散热凸起7之间,所述加强柱8穿过上导热胶层4、PET基材层5,所述加强柱8的另一端插入吸水树脂层6。所述石墨烯层3厚度为20-50微米。所述上导热胶层4的厚度为3-8微米,所述下导热胶层2的厚度为3-8微米。所述PET基材层5的厚度为10-30微米。所述吸水树脂层6的厚度为5-10微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可以应用于高发热量的电子器件、液晶显示屏等产品,可以适应潮湿的环境。由于碳纳米管材料和石墨烯材料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提高导热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水树脂层,其中的碳纳米管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化学性质稳定,遇水不会发生反应,具备防潮的作用,且便于安装和使用,从而对各种电子电器类产品进行良好的保护,可以使电子产品性能持久、稳定。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包括离型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1)与下导热胶层(2)对应连接,所述下导热胶层(2)与石墨烯层(3)对应连接,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对应连接,所述上导热胶层(4)与PET基材层(5)对应连接,所述PET基材层(5)与吸水树脂层(6)对应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截面为梯形的散热凸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墨烯层(3)与上导热胶层(4)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加强柱(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8)的底部设置在两个散热凸起(7)之间,所述加强柱(8)穿过上导热胶层(4)、PET基材层(5),所述加强柱(8)的另一端插入吸水树脂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3)厚度为20-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胶层(4)的厚度为3-8微米,所述下导热胶层(2)的厚度为3-8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5)的厚度为10-3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树脂层(6)的厚度为5-10微米。
CN202021672076.6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Active CN212864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2076.6U CN21286465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2076.6U CN21286465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4654U true CN212864654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2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2076.6U Active CN21286465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4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polymer-based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A mini-review
JP3217691U (ja) 熱伝導構造及び放熱装置
TWI458933B (zh) 散熱結構及應用該散熱結構的電子設備
US6503626B1 (en) Graphite-based heat sink
US10048722B2 (en) Wear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conducting path
TWI278275B (en) Thermal solu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6813616B2 (ja) 配線板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放熱板構造
JP5255025B2 (ja) 放熱構造体及び放熱システム
ES2690773T3 (es) Solución térmica tipo sándwich
TWI436023B (zh) 散熱結構及應用該散熱結構的電子設備
JP2008198860A (ja) 小型携帯端末機器の冷却手段
US20140204535A1 (en) Heat discharging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8541490A (ja) 熱積層モジュール
KR101603582B1 (ko) 세라믹-탄소복합체 함유 저강성층을 이용한 열확산시트
CN212864654U (zh)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中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JPH10298433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放熱用シート
CN206993567U (zh) 一种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JP2007049053A (ja) 伝熱シート
US20220240418A1 (en) Thermal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09805A (zh) 導熱結構及散熱裝置
KR101583670B1 (ko) 세라믹-탄소복합체를 함유한 저강성층과 고강성층을 이용한 열확산시트
JP2004023065A (ja) 金属−グラファイトシート複合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10007247A1 (en) Elastic heat-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6736159U (zh) 一种导热胶带
TW202135632A (zh) 儲熱/散熱結構、儲熱/散熱裝置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