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3554U -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3554U
CN212853554U CN202020716119.XU CN202020716119U CN212853554U CN 212853554 U CN212853554 U CN 212853554U CN 202020716119 U CN202020716119 U CN 202020716119U CN 212853554 U CN212853554 U CN 212853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uture
meniscus
notc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61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207161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3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3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3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半月板缝合针包括针杆,在针杆的前段呈弯弧形翘曲并随着往前延伸逐渐变小形成针尖;针杆为中空结构,在针杆的前段开设有缺口,缺口自针杆表面往内膨胀变大,从而在该缺口处形成可钩拉缝线的倒钩部,缺口与针杆的内腔连通,倒钩部的钩尖朝向针杆的后方;针杆的后段连接有便于人手抓持的手持部、用于固定缝线一端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固定缝线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从针杆的后端可将缝线穿入针杆的内腔中并经缺口处穿出,再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缝线的两端。该半月板缝合针具有使用更方便、手术效率更高、缝合效果更好的优点,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Description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无血运区损伤常行半月板切除或成形,有血运区损伤尽量行半月板缝合。半月板缝合方法有由外向内缝合、由内向外缝合、全内缝合。目前对于半月板后角损伤通常利用特殊器械行半月板全内缝合,而半月板前角和体部损伤多采用由外向内缝合法。由外向内缝合时一般采用腰穿针作过线器,将缝线引入关节腔进行缝合,不足之处在于:腰穿针的针头较钝,穿过半月板较困难,手术时,容易造成半月板继发损伤,穿刺时容易切割缝线,经常造成缝线断裂,缝合不牢固。
中国专利文献“CN202426582U”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由外向内缝合的半月板缝合针,该缝合针较传统的腰穿针手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但其在使用便利性以及手术效率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文献“CN108523953A”公开了一种一针一线半月板缝合器,其主要改进点在于:1、增加了导引针,在导引针的引导下,缝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针角度和出针点,实现准确缝合。2、缝针上开设有可将缝线藏于其中的凹槽,能够防止缝线被切断。该方案只是解决了缝线被切断以及进针角度和出针点控制准确的问题,与中国专利文献“CN202426582U”中的方案一样,其在使用便利性以及手术效率方面也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文献“CN109512478A”公开了一种由外到内半月板缝合工具,其在针头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口,缝线从出线口引出,从而可以防止被针头锋利部分切割,用该缝合工具单针缝合时,需要两次通过抓线器将线头拉出,再通过推接器将缝线在关节内完成打结,该半月板缝合工具在使用便利性以及手术效率方面亦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外到内对半月板前角和体部损伤进行缝合的半月板缝合针,该半月板缝合针使用更方便、手术效率更高、缝合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月板缝合针,包括针杆,在所述针杆的前段呈弯弧形翘曲并随着往前延伸逐渐变小形成针尖;
所述针杆为中空结构,在所述针杆的前段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自针杆表面往内膨胀变大,从而在该缺口处形成可钩拉缝线的倒钩部,所述缺口与针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倒钩部的钩尖朝向针杆的后方;
所述针杆的后段连接有便于人手抓持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缝线一端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固定缝线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
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从所述针杆的后端可将缝线穿入针杆的内腔中并经缺口处穿出,再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缝线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针杆上安装有筒状的皮肤撑开器,所述皮肤撑开器环套在针杆上并可沿针杆的轴向前后移动。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针杆的中段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皮肤撑开器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皮肤撑开器与针杆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表面设有防滑结构的第一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将缝线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凸耳上,通过所述防滑结构可防止缝线在外力拉扯作用下从第一凸耳上滑脱,从而实现对缝线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可通过打结的方式先在缝线的端头处形成套环,再将其挂套在所述第二凸耳上,由此实现对缝线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持部包括一相较于针杆膨胀变大的握把,所述针杆的后端插入握把中固定,所述握把后端开设有与针杆内腔连通的穿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包括上述结构的半月板缝合针,在所述半月板缝合针的针杆内腔中穿设有用于缝合半月板的缝线,所述缝线的一端从针杆的后端伸出并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缝线的另一端从针杆上开设的缺口处穿出并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手持部为固定连接在针杆后端且较针杆膨胀变大的握把,所述握把后端开设有与针杆内腔连通的穿线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为设置在握把表面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缝线从针杆后端再经穿线孔伸出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凸耳上固定,所述缝线从缺口处穿出的一端打套索结形成套环并挂套在第二凸耳上固定。
与现有的由外到内半月板缝合器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月板缝合针同样可以一针一线实现半月板缝合。与已有的半月板缝合器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半月板缝合针采用中空结构的针杆,缝线从针杆内腔再经针杆缺口处穿出,针杆的前端逐渐变小形成锋利的针尖,穿刺操作更加方便且可以避免缝线被切割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在缺口处形成的倒钩可以在半月板缝合时用于钩线操作,这样在进第二针时可以不进线,也就不需要像现有的一针一线缝合方式一样在关节外用一个钩子钩住缝线来防止进第二针时将第一针的线带出,操作更方便,手术效率更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半月板缝合针还可轻松实现双线缝合,具体操作为:在进第一针时,缝线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针头穿过半月板后,用抓线钳拉扯缝线中间段使其形成一套环,退针之后进第二针,再通过倒钩钩住套环将其拉出,皮下打结后即完成双线缝合。双线缝合的可靠性更高,可以采用更细的缝线,这样针杆也可以做得更细,穿刺损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最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杆上套设皮肤撑开器,在第一针退针之前,可以将皮肤撑开器沿针杆往前移动并用其将皮肤撑开,以暴露出第一针的皮下进针位置,这样一来,第二针进针操作就非常方便,并且第二针可以与第一针通过同一穿刺口穿过皮肤,只在皮下部分二者的进针位置不同,手术完成后,皮肤表面仅会留下一个穿刺孔,与现有在皮面采用两处穿刺的方案相比,一个穿刺孔恢复更快且疤痕数更少,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半月板缝合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皮肤撑开器往前移动一段距离后的半月板缝合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半月板缝合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由外向内、一针一线实现半月板缝合的示意图;图中a为进第一针后的示意图,b为进第二针后的示意图,c为退第二针后的示意图,d为缝线皮下打结后的示意图;
图5为采用图1所示半月板缝合针由外向内、一针一线实现半月板缝合的示意图;图中a为进第一针后的示意图,b为进第二针后的示意图,c为退第二针后的示意图,d为缝线皮下打结后的示意图;
图6为采用图1所示半月板缝合针由外向内、一针一线实现双线缝合的示意图;图中a为进第一针后的示意图,b为进第二针后的示意图,c为退第二针后的示意图,d为缝线皮下打结后的示意图;
图中:
1——针杆 2——手持部 3——缝线
4——第一固定部 5——第二固定部 6——皮肤撑开器
1a——缺口 1b——倒钩部 2a——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半月板缝合针的立体结构与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其包括针杆1,在针杆1的前段呈弯弧形翘曲并随着往前延伸逐渐变小形成针尖。
针杆1为中空结构,在针杆1的前段开设有缺口1a,缺口1a自针杆1表面往内膨胀变大,从而在该缺口1a处形成可钩拉缝线的倒钩部1b,缺口1a与针杆1的内腔连通,倒钩部1b的钩尖朝向针杆1的后方。
在针杆1的后段连接有便于人手抓持的手持部2,手持部2上设有用于固定缝线3一端的第一固定部4以及用于固定缝线3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5。
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从针杆1的后端可将缝线3穿入针杆1的内腔中并经缺口1a处穿出,再通过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固定缝线3的两端。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缝线3在临床上经常用到,上述半月板缝合针在生产、销售时可以不含缝线3,临床应用时用其它已有的缝线3搭配购买的半月板缝合针也不妨碍使用。
图1-3所示半月板缝合针与现有的由外到内半月板缝合器一样,其同样可以一针一线实现半月板缝合。与已有的半月板缝合器不同的是,上述半月板缝合针采用中空结构的针杆1,缝线3从针杆1内腔再经针杆1的缺口1a处穿出,针杆1的前端逐渐变小形成锋利的针尖,穿刺操作更加方便且可以避免缝线3被切割的情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缺口1a处形成的倒钩部1b可以在半月板缝合时用于钩线操作,见图4和5所示,这样在进第二针时可以不进线,也就不需要像现有的一针一线缝合方式一样在关节外用一个钩子钩住缝线3来防止进第二针时将第一针的线带出,操作更方便,手术效率更高。此外,见图6所示,上述半月板缝合针还可轻松实现双线缝合,具体操作为:在进第一针时,缝线3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固定,针头穿过半月板后,用抓线钳拉扯缝线3中间段使其形成一套环,退针之后进第二针,再通过倒钩钩住套环(见图6中b部分所示)将其拉出,皮下打结后即完成双线缝合。双线缝合的可靠性更高,可以采用更细的缝线3,这样针杆1也可以做得更细,穿刺损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
此外,上述针杆1上还安装有筒状的皮肤撑开器6,皮肤撑开器6环套在针杆1上并可沿针杆1的轴向前后移动。通过在针杆1上套设皮肤撑开器6,在第一针退针之前,可以将皮肤撑开器6沿针杆1往前移动并用其将皮肤撑开,以暴露出第一针的皮下进针位置,这样一来,第二针进针操作就非常方便,并且第二针可以与第一针通过同一穿刺口穿过皮肤,只在皮下部分二者的进针位置不同,手术完成后,皮肤表面仅会留下一个穿刺孔,与现有在皮面采用两处穿刺的方案相比,一个穿刺孔恢复更快且疤痕数更少,更美观。
具体地,在针杆1的中段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皮肤撑开器6的内壁面上对应设有内螺纹,皮肤撑开器6与针杆1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部4包括表面设有防滑结构的第一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将缝线3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凸耳上,通过防滑结构可防止缝线3在外力拉扯作用下从第一凸耳上滑脱,从而实现对缝线3的固定。
第二固定部5包括第二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可通过打结(例如打套索结)的方式先在缝线3的端头处形成套环,再将其挂套在第二凸耳上,由此实现对缝线3的固定。
见图1-3所示,手持部2包括一相较于针杆1膨胀变大的握把,针杆1的后端插入握把中固定,握把后端开设有与针杆1内腔连通的穿线孔2a。
在上述半月板缝合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与半月板缝合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预先穿设了缝线3,即在半月板缝合针的针杆1内腔中穿设有用于缝合半月板的缝线3,具体来说,缝线3的一端从针杆1的后端伸出并固定在第一固定部4上,缝线3的另一端从针杆1上开设的缺口1a处穿出并固定在第二固定部5上。
在该半月板缝合系统中,手持部2采用图中所示的相较于针杆1膨胀变大的握把结构,握把被固定连接在针杆1后端,握把后端开设有与针杆1内腔连通的穿线孔2a,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为设置在握把表面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缝线3从针杆1后端再经穿线孔2a伸出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凸耳上固定,缝线3从缺口1a处穿出的一端打套索结形成套环并挂套在第二凸耳上固定。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5)

1.半月板缝合针,包括针杆(1),在所述针杆(1)的前段呈弯弧形翘曲并随着往前延伸逐渐变小形成针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杆(1)为中空结构,在所述针杆(1)的前段开设有缺口(1a),所述缺口(1a)自针杆(1)表面往内膨胀变大,从而在该缺口(1a)处形成可钩拉缝线的倒钩部(1b),所述缺口(1a)与针杆(1)的内腔连通,所述倒钩部(1b)的钩尖朝向针杆(1)的后方;
所述针杆(1)上安装有筒状的皮肤撑开器(6),所述皮肤撑开器(6)环套在针杆(1)上并可沿针杆(1)的轴向前后移动;
所述针杆(1)的后段连接有便于人手抓持的手持部(2),所述手持部(2)上设有用于固定缝线(3)一端的第一固定部(4)以及用于固定缝线(3)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5);
所述手持部(2)包括一相较于针杆(1)膨胀变大的握把,所述针杆(1)的后端插入握把中固定,所述握把后端开设有与针杆(1)内腔连通的穿线孔(2a);
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从所述针杆(1)的后端可将缝线(3)穿入针杆(1)的内腔中并经缺口(1a)处穿出,再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固定缝线(3)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1)的中段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皮肤撑开器(6)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皮肤撑开器(6)与针杆(1)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包括表面设有防滑结构的第一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将缝线(3)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凸耳上,通过所述防滑结构可防止缝线(3)在外力拉扯作用下从第一凸耳上滑脱,从而实现对缝线(3)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月板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包括第二凸耳,使用该半月板缝合针时,可通过打结的方式先在缝线(3)的端头处形成套环,再将其挂套在所述第二凸耳上,由此实现对缝线(3)的固定。
5.半月板缝合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月板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月板缝合针的针杆(1)内腔中穿设有用于缝合半月板的缝线(3),所述缝线(3)的一端从针杆(1)的后端伸出并固定在第一固定部(4)上,所述缝线(3)的另一端从针杆(1)上开设的缺口(1a)处穿出并固定在第二固定部(5)上。
CN202020716119.XU 2020-05-06 2020-05-06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Active CN212853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119.XU CN212853554U (zh) 2020-05-06 2020-05-06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119.XU CN212853554U (zh) 2020-05-06 2020-05-06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3554U true CN212853554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6119.XU Active CN212853554U (zh) 2020-05-06 2020-05-06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3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3954B (zh)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US4373530A (en) Surgical stitching instrument
US20100298847A1 (en) Hydrodynamic suture passer
CN215306369U (zh) 消化内镜下缝合用的锚定针式缝合夹装置
CN101278852A (zh) 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
CN112494087A (zh) 一种小关节缝合穿线器
US2018036882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105769271A (zh) 一种深部软组织切口吻合的器械
CN212853554U (zh)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CN213489043U (zh) 一种穿刺缝合装置
CN203436354U (zh) 内镜缝合针装置
US20200375591A1 (en) Device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114587457B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器
CN210354794U (zh) 荷包钳
TWI551261B (zh) An in vitro kno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N210383960U (zh) 腹腔镜用子宫腹壁悬吊双缝线
CN109171945A (zh) 腹腔微创手术套扎牵引器具
CN201179082Y (zh) 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
CN111513915B (zh) 一种眼科钩状缝合针
KR100771897B1 (ko) 매몰 봉합침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매몰 봉합방법
CN214231415U (zh) 一种手术缝合用穿线器
CN210697714U (zh) 腹腔镜手术缝合用打结器
CN206964648U (zh) 双孔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缝合直针
CN2187045Y (zh) 医用缝合器
CN201046141Y (zh) 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