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1517U -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1517U
CN212851517U CN202021483164.1U CN202021483164U CN212851517U CN 212851517 U CN212851517 U CN 212851517U CN 202021483164 U CN202021483164 U CN 202021483164U CN 212851517 U CN212851517 U CN 212851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ll
shell
sealing cover
sealing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31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831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1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1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1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包括外壳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内部焊接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一侧与内壳外侧焊接,所述内壳通过散热翅片固定在外壳中部,且外壳两侧开设有透气孔,同时外壳右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内壳前端贴合连接有封盖,且封盖后端焊接有托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托板顶部。该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设置有开关盒、密封圈和接线端子,封盖通过密封圈封闭内壳,使内壳形成密闭空间,同时接线端子安装在封盖上,而接线端子与开关盒上的控制按钮电性连接,通过接线端子的中转连接,避免了控制按钮活动时产生间隙,容易导致导电颗粒经过间隙侵入内壳内部的问题,提高了密封效果,使用起来更具有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是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的主令装置,现有的控制器通常直接安装有控制按钮,而控制按钮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间隙,使得导电颗粒容易经过间隙侵入壳体内部,同时粘附在控制器内部电路中,导致控制器内部短路失效,并且现有控制器的散热翅片通常为开放式,使得散热风扇吹动的空气无法均匀的经过散热翅片,导致散热风扇的工作效率低,散热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控制器通常直接安装有控制按钮,而控制按钮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间隙,使得导电颗粒容易经过间隙侵入壳体内部,同时粘附在控制器内部电路中,导致控制器内部短路失效,并且现有控制器的散热翅片通常为开放式,使得散热风扇吹动的空气无法均匀的经过散热翅片,导致散热风扇的工作效率低,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包括外壳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内部焊接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一侧与内壳外侧焊接,所述内壳通过散热翅片固定在外壳中部,且外壳两侧开设有透气孔,同时外壳右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内壳前端贴合连接有封盖,且封盖后端焊接有托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托板顶部,且托板滑动连接在内壳内部,所述封盖与内壳贴合处粘接有密封圈,且封盖与内壳贴合处焊接有金属垫圈,同时金属垫圈设置在密封圈外侧,所述封盖表面贯穿有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且接线端子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端子与封盖密封连接,所述封盖前方安装有开关盒,且开关盒内部固定有控制按钮,同时控制按钮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封盖、金属垫圈以及接地端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且金属垫圈后端贴合内壳前端。
优选的,所述内壳前端与封盖后端之间通过密封圈构成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均匀的开设在外壳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托板两端与内壳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托板下端贴合内壳底部。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均匀的安装在封盖上,且封盖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1)设置有内壳、散热翅片和外壳,散热翅片分隔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使间隙与透气孔配合形成风道,便于散热风扇吹动空气沿风道流动,同时散热翅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散热翅片通过风道内的空气快速完成散热,使散热风扇吹动的空气均匀的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风扇的工作效率,改善了散热效果;
(2)设置有开关盒、密封圈和接线端子,封盖通过密封圈封闭内壳,使内壳形成密闭空间,同时接线端子固在封盖上,而接线端子与开关盒上的控制按钮电性连接,通过接线端子的中转连接,避免了控制按钮活动时产生间隙,容易导致导电颗粒经过间隙侵入内壳内部的问题,提高了密封效果,使用起来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散热翅片,3、内壳,4、透气孔,5、散热风扇,6、封盖,7、托板,8、控制电路板,9、密封圈,10、金属垫圈,11、接线端子, 12、接地端子,13、开关盒,14、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内部焊接有散热翅片2,且散热翅片2一侧与内壳3 外侧焊接,内壳3、封盖6、金属垫圈10以及接地端子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且金属垫圈10后端贴合内壳3前端,接地端子12与接地线电性连接,使内壳3与金属垫圈10吸收电磁辐射并转化为电能通过接地线排出,减少复杂电磁环境对控制电路板8的影响,内壳3前端与封盖6后端之间通过密封圈9 构成密封连接,封闭内壳3,保护内壳3内部的控制电路板8不受粉尘等异物的影响,内壳3通过散热翅片2固定在外壳1中部,且外壳1两侧开设有透气孔4,同时外壳1右方安装有散热风扇5,透气孔4均匀的开设在外壳1左右两侧,两侧的透气孔4配合散热翅片2形成风道,便于散热风扇5吹动空气经过风道流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内壳3前端贴合连接有封盖6,且封盖6后端焊接有托板7,托板7两端与内壳3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托板7下端贴合内壳3底部,使托板7固定在内壳3内部,控制电路板8安装在托板7顶部,且托板7滑动连接在内壳3内部,封盖6与内壳3贴合处粘接有密封圈9,且封盖6与内壳3贴合处焊接有金属垫圈10,同时金属垫圈10设置在密封圈9外侧,封盖6表面贯穿有接线端子11与接地端子12,且接线端子11与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接线端子11均匀的安装在封盖6上,且封盖6与接线端子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密封连接,方便控制电路板8与外界电性连通,同时避免了粉尘容易经过连接间隙进入内壳3内部的问题,接地端子12与封盖6密封连接,封盖6前方安装有开关盒13,且开关盒13内部固定有控制按钮14,同时控制按钮14与接线端子11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时,首先,将控制电路板8安装在托板7顶部,沿内壳3向后滑动托板7,直至封盖6后侧的金属垫圈10以及密封圈9贴合内壳3前端,转动螺栓,使密封圈9与内壳3之间以及金属垫圈 10与内壳3之间贴合紧固,接地端子12与接地线电性连接,开关盒13安装在封盖6前方,同时开关盒13上的控制按钮14与部分接线端子11电性连接,其余接线端子11与输电线、数据线等连接线电性连接,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运行的同时会产生热量,内壳3吸收热量,同时启动散热风扇5,两侧的透气孔4与散热翅片2配合形成风道,使散热风扇5吹动的空气流过风道,同时散热翅片2增大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风扇5的工作效果,便于对内壳3和散热翅片2均匀快速的散热,通过按动开关盒13上的控制按钮 14输入指令,解决了按动控制按钮14时产生间隙,容易导致导电颗粒侵入内壳3内部的问题,内壳3与封盖6配合吸收电磁辐射并转化为电能,随后将电能经过接电线排出,提高了防护效果,使用起来更具有实用性,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包括外壳(1)和控制电路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焊接有散热翅片(2),且散热翅片(2)一侧与内壳(3)外侧焊接,所述内壳(3)通过散热翅片(2)固定在外壳(1)中部,且外壳(1)两侧开设有透气孔(4),同时外壳(1)右方安装有散热风扇(5),所述内壳(3)前端贴合连接有封盖(6),且封盖(6)后端焊接有托板(7),所述控制电路板(8)安装在托板(7)顶部,且托板(7)滑动连接在内壳(3)内部,所述封盖(6)与内壳(3)贴合处粘接有密封圈(9),且封盖(6)与内壳(3)贴合处焊接有金属垫圈(10),同时金属垫圈(10)设置在密封圈(9)外侧,所述封盖(6)表面贯穿有接线端子(11)与接地端子(12),且接线端子(11)与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端子(12)与封盖(6)密封连接,所述封盖(6)前方安装有开关盒(13),且开关盒(13)内部固定有控制按钮(14),同时控制按钮(14)与接线端子(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封盖(6)、金属垫圈(10)以及接地端子(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且金属垫圈(10)后端贴合内壳(3)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前端与封盖(6)后端之间通过密封圈(9)构成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4)均匀的开设在外壳(1)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两端与内壳(3)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托板(7)下端贴合内壳(3)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11)均匀的安装在封盖(6)上,且封盖(6)与接线端子(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密封连接。
CN202021483164.1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51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3164.1U CN21285151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3164.1U CN21285151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1517U true CN21285151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31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5151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1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51517U (zh) 一种壳体密封强的控制器
CN20461000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用控制器
CN205902244U (zh) 一种高可用模组化电子设备
CN217822963U (zh) 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及其电池组件
CN216873721U (zh) 一种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CN206790880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散热结构
CN206378782U (zh) 一种密封式风冷加固计算机
CN210577099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潮功能的工业废气处理系统控制柜
CN108512168B (zh) 一种变压器母线防护装置
CN20876710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高频变压器
CN214960380U (zh) 一种用于控制调光玻璃的新型电源
CN210769250U (zh) 密封型蠕动泵
CN212094932U (zh) 一种焊机用防尘防水封闭式结构及焊机
CN219026254U (zh) 气保焊机
CN21467257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工业控制封装极晶体管
CN211790224U (zh) 一种微电网中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
CN214590141U (zh) 一种空气绝缘型开关设备
CN219834741U (zh) 窄体变频器
CN219780734U (zh) 一种防水自冷电源结构
CN214591184U (zh) 一种新型应急保护用逆变电源
CN212660442U (zh) 一种通讯设备用防水密封结构
CN211038901U (zh) 一种用于水利发电机的控制装置
CN212138193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户外电气柜
CN219406189U (zh) 一种电动车散热防水充电器
CN210882297U (zh)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eps控制器的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