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9146U - 一种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9146U
CN212849146U CN202021708972.3U CN202021708972U CN212849146U CN 212849146 U CN212849146 U CN 212849146U CN 202021708972 U CN202021708972 U CN 202021708972U CN 212849146 U CN212849146 U CN 212849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connector
pin
adapter
p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8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森
陈俊灵
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en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en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en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8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9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9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9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接头,该转接头用于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信号转换,转接头一端为USB‑C接头,另一端为USB‑B接头,USB‑B接头的引脚与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该转接头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1,USB‑B接头的GND引脚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1与USB‑C接头的A5引脚通信连接。实际使用时,将USB‑B接头与一个设备上的USB‑B接口连接,再将USB‑C接头与另一个设备上的USB‑C接口连接,这样即可实现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接头。
背景技术
由于USB-C可以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输、充电功能为一体,同时其还可以满足信号双向传递,为设备通信和充电提供了便利,因此现在大多数设备都设置USB-C接口,用于设备间的通信。USB-B接口也是一种常用的设备接口,但是现有技术中目前还没有USB-C TOUSB-B的转接头,导致USB-C接口的设备和USB-B接口的设备之间无法通信。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旨在实现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通信连接。
一种转接头,用于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信号转换,所述转接头一端为USB-C接头,另一端为USB-B接头,所述USB-B接头的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
所述转接头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1,所述USB-B接头的GND引脚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1与所述USB-C接头的A5引脚通信连接。
所述USB-B接头的引脚包括VBUS引脚、D-引脚、D+引脚、GND引脚;
所述VBUS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4、B4、A9、B9引脚通信连接,所述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7、B7引脚通信连接,所述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6、B6引脚连接,所述GN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1、B1、A12、B12、A5、B5引脚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下拉电阻R2,所述USB-B接头的GND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二下拉电阻R2与所述USB-C接头的B5引脚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的阻值为4KΩ-6KΩ。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USB-B接头的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过线缆或PCB板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USB-C接头固定连接,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与所述USB-B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PCB板上设有通信电路,所述USB-B接头的VBUS、D-、D+、GND引脚分别通过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USB-C接头靠近所述USB-B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PCB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一卡槽固定连接,所述USB-B接头靠近所述USB-C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PCB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并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二卡槽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USB-C接头包括上下两排引脚,所述上下两排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分别与所述PCB板上的通信电路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USB-C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USB-B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连接,所述USB-B接头的GND引脚还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电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转接头,该转接头用于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信号转换,转接头一端为USB-C接头,另一端为USB-B接头,USB-B接头的引脚与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实际使用时,将USB-B接头与一个设备上的USB-B接口连接,再将USB-C接头与另一个设备上的USB-C接口连接,这样即可实现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接头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SB-C接头和USB-B接头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SB-C接头的引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头,该转接头用于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信号转换。转接头一端为USB-C接头1,另一端为USB-B接头2,USB-B接头2的引脚与USB-C接头1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实际使用时,将USB-B接头与一个设备上的USB-B接口连接,再将USB-C接头与另一个设备上的USB-C接口连接,这样即可实现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通信连接。另外,如图2,本实施例的转接头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1,USB-B接头2的GND引脚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1与USB-C接头1的A5引脚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经过多次测试得出,在USB-B接头2的GND引脚上串联第一下拉电阻R1后再与USB-C接头1的A5引脚通信连接,这样转接头的兼容性更好,且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实际使用时,将USB-B接头2与打印机上的USB-B接口连接,再采用USB-C数据线将转接头的USB-C接头1与计算机上的USB-C接口连接,这样即可实现将打印机与计算机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USB-B接头2的引脚包括VBUS引脚、D-引脚、D+引脚、GND引脚。USB-C接头的引脚一般分为上下两排,其中上排引脚包括A1引脚、A2引脚、A3引脚、A4引脚、A5引脚、A6引脚、A7引脚、A8引脚、A9引脚、A10引脚、A11引脚、A12引脚,下排引脚包括B1引脚、B2引脚、B3引脚、B4引脚、B5引脚、B6引脚、B7引脚、B8引脚、B9引脚、B10引脚、B11引脚、B12引脚,其中各个引脚所传输的信号类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USB-B接头2的VBUS引脚(电源引脚)与USB-C接头1的A4、B4、A9、B9引脚通信连接,USB-B接头2的D-引脚(数据引脚)与USB-C接头1的A7、B7引脚连接,USB-B接头2的D+引脚(数据引脚)与USB-C接头1的A6、B6引脚连接,USB-B接头2的GND引脚(接地引脚)与USB-C接头1的A1、B1、A12、B12、A5、B5引脚通信连接。通过以上方式将USB-B接头2的引脚与USB-C接头1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后,即可实现USB-B接头2与USB-C接头1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转接头还包括第二下拉电阻R2,USB-B接头2的GND引脚还通过第二下拉电阻R2与USB-C接头1的B5引脚通信连接。这样USB-B接头2的GND引脚分别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后与USB-C接头的A5引脚和B5引脚连接,经过测试采用此连接方式制备的转接头,其兼容性以及数据传输效率都比没有加下拉电阻时的更好。
其中,经过测试,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的阻值一般选用4KΩ-6KΩ大小较为合适,本实施例进过多次测试,确认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均选用5.0KΩ的电阻时通信效果较好。
其中,USB-B接头2的引脚与USB-C接头1上对应的引脚通过线缆或PCB板通信连接。即既可以通过线缆将对应的引脚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PCB板将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USB-B接头2的引脚与USB-C接头1上对应的引脚通过线缆通信连接,线缆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USB-B接头2为USB-B公头,USB-C接头1为USB-C公头,这样可以将USB-C公头与具有USB-C母头的计算机连接,将USB-B公头与具有USB-B母头的打印机连接,这样即可实现打印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例如现在的计算机上大多配备至少一个USB-C接口,外接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USB-C接口与计算机通信。目前打印机上基本上都统一设置USB-B接口,还没有配备USB-C接口,因此现有的打印机无法直接和计算机上的USB-C接口连接。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转接头包括PCB板3,PCB板3设置在USB-B接头2和USB-C接头1之间,PCB板3的一端与USB-C接头1固定连接,PCB板3的另一端与USB-B接头2固定连接,例如PCB板3通过锡焊与USB-C接头1和USB-B接头2固定连接。PCB板3上设有通信电路,USB-B接头2的VBUS、D-、D+、GND引脚分别通过通信电路与USB-C接头1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以实现USB-C接头1和USB-B接头2之间通信。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一条USB-C转USB-C数据线或USB-A转USB-C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转接头的USB-C接头1,将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计算机,然后将转接头的USB-B接头2与打印机连接,这样可在具有USB-C接口的计算机或USB-A接口的计算机上连接USB-B接口的打印机打印文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USB-C接头1可以为USB-C公头或者USB-C母头,USB-B接头2可以为USB-B公头或者USB-B母头。
在一种实施例中,USB-C接头1靠近USB-B接头2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11,PCB板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卡槽11内并通过锡焊与第一卡槽11固定连接,USB-B接头2靠近USB-C接头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图中未标出),PCB板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卡槽内并通过锡焊与第二卡槽固定连接。USB-C接头1包括上下两排引脚,USB-C接头1靠近USB-B接头2一端的上下两排引脚分别设置在PCB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PCB板3上设有通信电路,上下两排引脚分别与PCB板3上的通信电路电连接,同时USB-B接头2上引脚也与PCB板3上的通信电路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USB-C接头1包括第一壳体12、USB-B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21都采用导线材质制成,封装时,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21电连接,USB-B接头2的GND(接地引脚)还与第一壳体12或第二壳体21电连接,以实现接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信号传输效率,该转接头还包括控制芯片,例如在PCB板上设有E-Mark控制芯片,用于控制USB-C接头1和USB-B接头2上连接的设备进行通信协议沟通,以使得以最大传输速度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的转接头体积小、美观、实用,产品兼容性好。使用一条USB-C转USB-C数据线或USB-A转USB-C数据线连接这个转接头,可在具有USB-C接口的计算机或USB-A接口的计算机上连接USB-B接口的打印机打印文件。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转接头,用于USB-C接口和USB-B接口之间的信号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一端为USB-C接头,另一端为USB-B接头,所述USB-B接头包括GND引脚,所述USB-C接头包括A5引脚;
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1,所述GND引脚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1与所述A5引脚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B接头的引脚还包括VBUS引脚、D-引脚、D+引脚;
所述USB-C接头还包括A1引脚、A4引脚、A6引脚、A7引脚、A9引脚、A12引脚、B1引脚、B4引脚、B5引脚、B6引脚、B7引脚、B9引脚和B12引脚;
所述VBUS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4、B4、A9、B9引脚通信连接,所述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7、B7引脚通信连接,所述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6、B6引脚连接,所述GND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的A1、B1、A12、B12、A5、B5引脚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下拉电阻R2,所述GND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二下拉电阻R2与所述USB-C接头的B5引脚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的阻值均为4KΩ-6K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B接头的引脚与所述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过线缆或PCB板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USB-C接头固定连接,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与所述USB-B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PCB板上设有通信电路,所述USB-B接头的VBUS、D-、D+、GND引脚分别通过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USB-C接头上对应的引脚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C接头靠近所述USB-B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PCB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一卡槽固定连接,所述USB-B接头靠近所述USB-C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PCB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并通过锡焊与所述第二卡槽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C接头包括上下两排引脚,所述上下两排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分别与所述PCB板上的通信电路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C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USB-B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连接,所述USB-B接头的GND引脚还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电连接。
CN202021708972.3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转接头 Active CN212849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972.3U CN212849146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972.3U CN212849146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9146U true CN212849146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8972.3U Active CN212849146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9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3420B1 (en) Adapter for exchanging data and transmitting power between PC and portable device
CN202797544U (zh) 有源电缆、电缆组件和电子设备
US9153923B2 (en) USB power adapter with integrated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to charge and sync functions
CN201051600Y (zh) 电路板热插拔接口
CN206058061U (zh) 兼容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固态硬盘的适配卡及电脑装置
CN104617461A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CN201781162U (zh) 缆线组与电子装置
CN106654728A (zh) 一种连接器及通信设备
CN103117465B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器
CN212849146U (zh) 一种转接头
CN204391454U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US20070072491A1 (en) Integrated signal connecting port
GB2139017A (en) A modular interconnector
CN103473208B (zh) 传输系统
CN102760987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0807090U (zh) 一种兼具电能转换和数据传输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204441665U (zh) 转换用连接器装置
US9106032B2 (en) Stacking connector having a RJ-45 connector stacked over a USB connector with power and ground pins
CN106486867A (zh) 插拔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CN216672112U (zh) 一种线缆组件和线缆组件连接系统
CN201117869Y (zh) 排线连接器
CN218240124U (zh) 显示终端高压绝缘测试的转接电路及转接装置
TWM419936U (en) Universal modularized connector
KR100413329B1 (ko) 공용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디지털 기기
CN2482706Y (zh) 带多种接口的计算机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9 1st-6th floor, 1st floor, 6th floor, No.7 office building, yuan plant area, Long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1st-6th floor, 1st floor, 6th floor, No.7 office building, yuan plant area, Long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REEN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