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2145U -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2145U
CN212842145U CN202021648692.8U CN202021648692U CN212842145U CN 212842145 U CN212842145 U CN 212842145U CN 202021648692 U CN202021648692 U CN 202021648692U CN 212842145 U CN212842145 U CN 212842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hell
air
air conditioner
wind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86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Lida Air Cooling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Lida Air Cooling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Lida Air Cooling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Lida Air Cooling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86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2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2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2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支架、以及若干置于支架内侧的导流叶,所述导流叶的长边一侧设有转轴,所述壳体设有置于支架上且与转轴适配的支撑座,支撑座与转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置于导流叶短边一侧的调节机构,所述转轴设有置于导流叶两侧的蓄水槽,所述转轴设有与蓄水槽连接的引流孔,所述支架设有置于引流孔下方的导流槽,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导流槽连接的出水孔,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卡扣机构,提供一种便于排放冷凝水、便于调节出风风向、以及安装方便的空调散流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背景技术
散流器,即中央空调或通风的送风口,就是让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成多向流动,一般在大厅、影院或者写字楼等大面积地方的送风口设置,以便出风分布均匀。常见的散流器以形状分类主要分为:方形散流器、圆形散流器等。
现有公开号为CN205860426U的中国专利,包括框体,框体内设有周长依次递增的若干散流片,散流片上设有蓄水槽,相邻散流片间设有与蓄水槽连接的引水槽,引水槽与蓄水槽间设有通槽,引水槽穿过框体形成出水口。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风凝结在散流片上时,凝结成的冷凝水依次流入蓄水槽、引水槽,从出水口流至散流器外,避免冷凝水从散流片上滴落导致的使用不便。
上述散流器虽然防止了冷凝水的滴落,但是导流片的方向是相对固定的,一直对着一个区域吹风,使吹风范围较小,会导致用户长期受到风吹或者长期吹不到风,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排放冷凝水、便于调节出风风向、以及安装方便的空调散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包括壳体、支架、以及若干置于支架内侧的导流叶,所述导流叶的长边一侧设有转轴,所述壳体设有置于支架上且与转轴适配的支撑座,支撑座与转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置于导流叶短边一侧的调节机构,所述转轴设有置于导流叶两侧的蓄水槽,所述转轴设有与蓄水槽连接的引流孔,所述支架设有置于引流孔下方的导流槽,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导流槽连接的出水孔,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卡扣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与壳体一体连接,且将壳体的出风口分割成相等的四个三角形,4组导流叶置于壳体的出风口,导流叶的长度从壳体边缘至中心呈递增,导流叶的长边一侧设置有转轴,壳体设置有置于支架上且与转轴适配的支撑座,支撑座与转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转轴与支撑座安装连接,使导流叶能绕转轴转动,从而改变空调散流器的出风方向,支撑座与支架一体连接,壳体设置有置于导流叶短边一侧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便于对导流叶的转动调节,便于实现散流器风向的改变,提高实用性,转轴设置有置于导流叶两侧的蓄水槽,转轴设置有与蓄水槽连接的引流孔,支架设置有置于引流孔下方的导流槽,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导流槽连接的出水孔,在夏天使用空调时,空调散流器内吹出的冷风遇到外界湿热空气后,很容易在散流器的导流叶上凝结成冷凝水,冷凝水在导流叶上汇聚,超过导流叶的承载极限后滴落,导致室内空调出风口滴水,通过蓄水槽滴落的水滴聚集,通过引流孔将汇聚后的水引流到导流槽中,通过导流槽将个导流叶上的水滴全部聚集,通过出水孔排出到壳体外,防止水滴从导流叶上滴落,使使用更加舒适,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机构,空调散流器是安装在天花板上,通过卡扣机构便于将空调散流器安装,节省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置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轴、置于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置于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适配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置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轴、置于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置于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适配的第二齿轮,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第一齿轮与传动轴一体连接,随传动轴转动,通过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控制导流片绕转轴转动,使导流片的导风方向改变,每组导流叶都有一组调节机构,使调节机构可以单独控制每组导流叶,第一齿轮采用锥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机构包括扭转弹簧、以及与扭转弹簧适配的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机构包括扭转弹簧、以及与扭转弹簧适配的安装座,通过扭转弹簧和安装座使卡扣机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座与壳体一体连接,保证结构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转弹簧包括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弹簧部,所述安装座设有置于两侧的加强部,所述安装座设有插接于弹簧部的插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转弹簧包括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弹簧部,安装座设置有置于两侧的加强部,安装座设置有插接于弹簧部的插接部,通过将弹簧部压缩后插接到插接部,松手后弹簧部恢复,从而将扭转弹簧安装在插接部上,插接部防止插接部从弹簧部的两端插入,防止扭转弹簧沿轴向掉落,第一扭臂与安装座抵触,将空调散流器安装时,通过第二扭臂与天花板抵触,第二扭臂通过弹簧部的扭力将空调散流器稳固安装,通过加强部增加安装座的结构强度,防止使用时安装座受力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有置于出水孔的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设置有置于出水孔的排水管,导流槽中的冷凝水通过出水孔排出壳体外,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水便于将冷凝水在壳体外收集,并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轴、支撑座、调节机构便于对导流叶的调节,使通过导流叶吹出的风便于调节,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2、通过蓄水槽、引流孔、导流槽、出水孔、排水管将在导流叶上冷凝的水排出到机壳外。
3、通过安装座、扭转弹簧便于将空调散流器安装在天花板上,使安装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散流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散流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的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的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叶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壳体;11、支架;111、导流槽;112、出水孔;2、导流叶;21、转轴;211、蓄水槽;212、引流孔;22、支撑座;23、第二齿轮;3、调节机构;31、驱动电机;32、传动轴;33、第一齿轮;4、排水管;5、卡扣机构;51、安装座;511、加强部;512、插接部;52、扭转弹簧;521、弹簧部;522、第一扭臂;523、第二扭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包括壳体1、支架11、以及若干置于支架11内侧的导流叶2,支架11与壳体1一体连接,且将壳体1的出风口分割成相等的四个三角形,4组导流叶2置于壳体1的出风口,导流叶2的长度从壳体1边缘至中心呈递增,导流叶2的长边一侧设置有转轴21,壳体1设置有置于支架11上且与转轴21适配的支撑座22,支撑座22与转轴21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转轴21与支撑座22安装连接,使导流叶2能绕转轴21转动,从而改变空调散流器的出风方向,支撑座22与支架11一体连接,壳体1设置有置于导流叶2短边一侧的调节机构3,通过调节机构3便于对导流叶2的转动调节,便于实现散流器风向的改变,提高实用性,转轴21设置有置于导流叶2两侧的蓄水槽211,转轴21设置有与蓄水槽211连接的引流孔212,支架11设置有置于引流孔212下方的导流槽111,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与导流槽111连接的出水孔112,在夏天使用空调时,空调散流器内吹出的冷风遇到外界湿热空气后,很容易在散流器的导流叶2上凝结成冷凝水,冷凝水在导流叶2上汇聚,超过导流叶2的承载极限后滴落,导致室内空调出风口滴水,通过蓄水槽211滴落的水滴聚集,通过引流孔212将汇聚后的水引流到导流槽111中,通过导流槽111将个导流叶2上的水滴全部聚集,通过出水孔112排出到壳体1外,防止水滴从导流叶2上滴落,使使用更加舒适,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机构5,空调散流器安装在天花板上,通过卡扣机构5便于将空调散流器安装,节省安装成本。
调节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置于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上的传动轴32、置于传动轴32上的第一齿轮33、以及置于转轴21上且与第一齿轮33适配的第二齿轮23,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轴32转动,第一齿轮33与传动轴32一体连接,随传动轴32转动,通过传动轴32上的第一齿轮33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控制导流片绕转轴21转动,使导流片的导风方向改变,每组导流叶2都有一组调节机构3,使调节机构3可以单独控制每组导流叶2,第一齿轮33采用锥齿。
卡扣机构5包括扭转弹簧52、以及与扭转弹簧52适配的安装座51,通过扭转弹簧52和安装座51使卡扣机构5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座51与壳体1一体连接,保证结构稳固。
扭转弹簧52包括第一扭臂522、第二扭臂523、弹簧部521,安装座51设置有置于两侧的加强部511,安装座51设置有插接于弹簧部521的插接部512,通过将弹簧部521压缩后插接到插接部512,松手后弹簧部521恢复,从而将扭转弹簧52安装在插接部512上,插接部512防止插接部512从弹簧部521的两端插入,防止扭转弹簧52沿轴向掉落,第一扭臂522与安装座51抵触,将空调散流器安装时,通过第二扭臂523与天花板抵触,第二扭臂523通过弹簧部521的扭力将空调散流器稳固安装,通过加强部511增加安装座51的结构强度,防止使用时安装座51受力损坏。
壳体1设置有置于出水孔112的排水管4,导流槽111中的冷凝水通过出水孔112排出壳体1外,通过排水管4进行排水便于将冷凝水在壳体1外收集,并集中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包括壳体(1)、支架(11)、以及若干置于支架(11)内侧的导流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2)的长边一侧设有转轴(21),所述壳体(1)设有置于支架(11)上且与转轴(21)适配的支撑座(22),支撑座(22)与转轴(2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壳体(1)设有置于导流叶(2)短边一侧的调节机构(3),所述转轴(21)设有置于导流叶(2)两侧的蓄水槽(211),所述转轴(21)设有与蓄水槽(211)连接的引流孔(212),所述支架(11)设有置于引流孔(212)下方的导流槽(111),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与导流槽(111)连接的出水孔(112),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卡扣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置于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上的传动轴(32)、置于传动轴(32)上的第一齿轮(33)、以及置于转轴(21)上且与第一齿轮(33)适配的第二齿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5)包括扭转弹簧(52)、以及与扭转弹簧(52)适配的安装座(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52)包括第一扭臂(522)、第二扭臂(523)、弹簧部(521),所述安装座(51)设有置于两侧的加强部(511),所述安装座(51)设有插接于弹簧部(521)的插接部(5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置于出水孔(112)的排水管(4)。
CN202021648692.8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Active CN212842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692.8U CN21284214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692.8U CN21284214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2145U true CN212842145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8692.8U Active CN21284214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2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8005B (zh) 用于空气排出口的涡旋装置
AU2020440046B2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84214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空调散流器
CN2103991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347760A (zh) 单叶片圆形出风口
CN107906649B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空调扇
CN219531097U (zh) 一种自动化通风结构
CN21430733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11458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980175U (zh)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气处理设备
CN221035964U (zh) 一种用于管道空调出风口的扩散组件
CN2162037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146171A (zh) 空气处理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210381514A1 (en) Flow generator
CN218093526U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扇
KR20060126042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그릴
CN219367795U (zh) 浴室空调器
CN219177828U (zh) 空调器
CN213514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160577U (zh) 一种空调用送风结构
CN219589146U (zh) 一种管道空调出风口扩散装置
CN204830167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12930304U (zh) 一种冷风扇
CN21157526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471838U (zh) 一种通风管道内的风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