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3793U -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3793U
CN212833793U CN202020944129.9U CN202020944129U CN212833793U CN 212833793 U CN212833793 U CN 212833793U CN 202020944129 U CN202020944129 U CN 202020944129U CN 212833793 U CN212833793 U CN 212833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ir
strip
box bod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41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亚飞
颜诚
陈彦欢
张蒙蒙
冷雅丽
王睿凝
归梓成
李想
刘曼丽
宋小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09441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3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3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3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包括箱体、取液管、分装器和搅拌装置,所述取液管的一端与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分装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分装器用于将所述锥形瓶内的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其用于对所述锥形瓶内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台,可实现液体培养基在高温下的分装工作,不仅可有效缩短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内的时间,也可避免实验人员与高温液体培养基的直接接触,降低实验人员被烫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中,需做采用培养基来对目标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需对高温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单个分装,而这分装过程一般都是实验人员在无菌操作台上手动进行,但由于刚灭菌后的培养基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分装处理,该过程耗时,且还存在液体培养基冷却时间过长以致凝固,造成药品浪费等问题。此外,在操作台内做完实验后,残留有的异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操作台长期未使用,也会容易积累有害气体,若操作台内的有害气体不进行及时清除,将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包括箱体、两根第一紫外灯和LED 灯,所述箱体为矩形结构,其内部中空且前侧敞口,所述箱体的前侧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具有水平设置的操作台面,两根所述第一紫外灯和所述LED灯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壁上,还包括取液管、分装器和搅拌装置,所述取液管的一端与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分装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分装器用于将所述锥形瓶内的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其用于对所述锥形瓶内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磁力搅拌器和磁转子,所述磁力搅拌器水平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置于所述锥形瓶内。
进一步地,所述分装器包括持握部、按压部、两根连接管和阻隔圆片,所述持握部为矩形结构,其内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其中,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左右贯穿所述持握部设置,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垂直所述第一条形通孔设置,其上端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连通,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持握部的下端面,所述按压部为波纹管结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持握部的下端,其上端与所述持握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下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按压部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连通,两根所述连接管分别同轴固定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内部连通,所述吸液管与设置在右方的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阻隔圆片同轴设置在第一条形通孔的右端,其外周的上部与第一条形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阻隔圆片用于连通和断开所述第一条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管包括导管、软管和塞体,所述塞体与所述锥形瓶的瓶口匹配,其上设有上下贯穿其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导管为“L”型结构,其竖直设置,且其上部固设在所述第六通孔内,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抽气单元、第二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和至少一个进风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抽气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第一进气端所述通风孔连通,其第一出气端与所述抽气单元的第二进气端连通,所述抽气单元的第二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进气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其中,所述抽气单元用于抽取所述箱体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光触媒过滤网和紫外线灯组,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端,其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并与所述通风孔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光触媒过滤网设有多层,并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紫外线灯组包括多根第二紫外灯,多根所述第二紫外灯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前后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上,所述抽气单元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单元为抽气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连接,其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活性炭过滤棉,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中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方,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棉填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中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下方,其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和所述罩体固定连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五通孔设有两个,并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气孔对应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电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面的上方设有两块置物板,两块所述置物板均水平设置,并上下间隔分布,其左侧均延伸至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贴合,所述置物板的后侧与所述箱体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置物板可绕其后侧旋转至与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垂直或贴合,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两块所述置物板一一对应的托物条,所述托物条沿前后方向设置,当所述置物板转动至与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垂直时,所述托物条的上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置物板的下端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区别于传统的操作台,其可实现液体培养基在高温下的分装工作,不仅可有效缩短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内的时间,也可避免实验人员与高温液体培养基的直接接触,降低实验人员被烫伤的风险,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此外,还能防止液体培养基的凝固,避免药品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能对箱体内部的异味气体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分解,提高操作台的安全性能,还能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加热和循环使用,避免箱体内外温差影响实验结果,还能提高操作台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4,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包括箱体10、取液管、分装器300、搅拌装置和置物板20,所述箱体10为矩形结构,其内部中空且前侧敞口,所述箱体10的前侧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箱体10的下端设有多个支脚(图中未示出),所述箱体10具有水平设置的操作台面11,所述取液管的一端与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100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分装器300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分装器300用于将取液管内的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101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磁力搅拌器30和磁转子31,所述磁力搅拌器30水平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11的上方,其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31置于所述锥形瓶100内,所述置物板20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置物板20均水平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11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磁力搅拌器30的左侧,且两块所述置物板20上下间隔分布,所述置物板20的后侧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置物板20可绕其后侧旋转至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垂直或贴合,所述置物板20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皿101。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置物板20与箱体10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具体限定,现有技术中能实现置物板20与箱体10 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板20与箱体10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具体实施例,如合页铰接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置物板20 与箱体10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结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上门体12和下门体13,所述上门体12固定在所述箱体10的前侧上部,并与所述箱体10的左侧板内壁和右侧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门体13设置在所述上门体12的前侧,其左右两侧均与左侧板内壁和右侧板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门体13可上下移动至打开或关闭箱体10的内部,且为了方便推动下门体13,下门体13的前侧下部设有拉手(图中未示出)。其中,箱体10的后侧板和操作台面1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门体、箱体1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由钢化玻璃材质制成,其中,所述下门体13与左侧板和右侧板采用滑槽结构进行连接,这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对其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置物板20为不锈钢网状置物板20,网状结构的置物板20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进而达到加快培养皿101内培养基冷却凝固的目的。
所述磁力搅拌器30和所述磁转子31用于实现对液体培养基进行加热和搅拌,以保证液体培养基培养基在分装时均匀受热不凝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区别于传统的操作台,其内置有液体培养基的分装装置,其可实现液体培养基在高温下的分装工作,不仅可有效缩短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101内的时间,也可避免实验人员与高温液体培养基的直接接触,降低实验人员被烫伤的风险,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优选的,每块所述置物板20左侧均延伸至与所述箱体10的左侧内壁贴合,所述箱体10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两块所述置物板20一一对应的托物条21,所述托物条21沿前后方向设置,当所述置物板20转动至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垂直时,所述托物条21的上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置物板20的下端面贴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托物条21用于托载置物板20,以给置物板20提供支撑力,具体的,所述托物条21为矩形结构,其长度大于或等于置物板20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分装器300包括持握部301、按压部302和两根连接管307,所述持握部301为矩形结构,其内设有第一条形通孔303和第二条形通孔304,其中,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左右贯穿所述持握部301设置,两根所述连接管 307分别同轴固定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 303的内部连通,所述吸液管与设置在右方的所述连接管30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条形通孔304垂直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设置,其上端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连通,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面,所述按压部302为波纹管结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且其上端与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下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按压部302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304 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采用分装器300分装液体培养基时,按压按压部302,在气压的作用下,液体培养基分别经过吸液管、第一条形通孔303和第二条形通孔304进入按压部302内,再通过持续按压按压部302,就可将液体培养基推送到连接管307并输送到培养皿101内。其中,为了方便持握,持握部301的上端设有满足人体工学设计的突部305。连接管307的孔径与第一条形通孔303 的孔径一致。按压部302的下端设有隔热垫(图中未示出),以达到防烫伤的目的。
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一条形通孔303匹配的阻隔圆片306,所述阻隔圆片 306同轴设置在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右端,其外周的上部与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阻隔圆片306用于连通和断开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
在上述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阻隔圆片306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条形通孔303与连接管307不连通,当按压下按压部302时,液体培养基推动阻隔圆片306移动至阻隔圆片306呈开启状态,以使得第一条形通孔303和连接管307连通,液体培养基流向连接管307中。阻隔圆片306有利于防止液体培养基的外漏。其中,本实用新型对阻隔圆片306与第一条形通孔303的转动连接关系不做限制,现有技术中能实现阻隔圆片306与第一条形通孔303内部转动连接的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阻隔圆片306与第一条形通孔303的转动连接的具体实施例。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包括导管40、软管41和塞体42,所述塞体42与所述锥形瓶100的瓶口匹配,其上设有上下贯穿其设置的第六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管40为“L”型结构,其竖直设置,且其上部固设在所述第六通孔内,所述软管41的一端与所述导管4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 307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管40的长度应满足当塞体42塞进锥形瓶100内时,所述导管40的下端位于锥形瓶100的底壁上方。在进行液体培养基的分装操作时,将导管40放入锥形瓶100内,塞体42塞住锥形瓶100瓶口,再依次连接软管41和分装器300即可。其中,塞体42可平衡锥形瓶100内外的压强,软管41与导管40和分装器300的可拆卸连接,有利于软管41和导管40的清洗。
优选的,所述箱体10内设有两根第一紫外灯15和LED灯16,所述LED灯 16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箱体10的顶壁上,两根所述第一紫外灯15 均与所述LED灯16平行设置,并分布在所述LED灯16的前后两侧,并均与所述箱体10的顶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紫外灯15用于给箱体10内部进行杀菌处理,以保证箱体10内部的无菌环境,其中,紫外灯具有灭菌效果好、灭菌速度快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抽气单元70、第二过滤装置、加热装置和倒“L”型结构的罩体50;
所述罩体5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10的顶板和后侧板围合成一个倒“L”型的空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抽气单元70、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箱体10的顶板上设有贯穿其的两个通风孔,两个所述通风孔前后间隔分布,所述箱体10后侧板的下部设有两个进风孔18,两个所述进风孔18左右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壳体60设置在两个所述通风孔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第一进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通风孔连通,其第一出气端与所述抽气单元70的第二进气端连通,所述抽气单元70 的第二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进气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孔18连通,其中,所述抽气单元70用于抽取所述箱体10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罩体50可为第一过滤装置、抽气单元70、第二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提供防护,达到延长第一过滤装置、抽气单元70、第二过滤装置、加热装置使用寿命的作用。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可以实现对箱体10内的空气进行双重过滤,以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已达到提高操作台安全性能的目的。而加热装置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再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箱体10内的,以达到控制保证箱体10内部温度的目的,可减少内外部空气温差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此外,为了提高气体净化效果,每个所述通风孔处设有过滤网171;每个所述进风孔18处均设有网格181,以使得空气能均匀进入箱体10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60、多层光触媒过滤网61和紫外线灯组,其左右两侧均延伸至与所述罩体50对应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60的底板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并与两个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 (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通孔均通过管道(图中未示出)与对应的所述通风孔连通,多层所述光触媒过滤网61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底壁上,所述紫外线灯组包括多根第二紫外灯62,多根所述第二紫外灯62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前后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顶壁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多根第二紫外灯62的照射下,可以产生较强的催化活性,将箱体10内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毒无害物质,以达到对空气净化的目的,还可提高操作台的安全和环保性能。此外,光触媒过滤网61和紫外灯的过滤组合,具有过滤效果好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抽气单元7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后侧,其与所述罩体 50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60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抽气单元70的进气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单元70为抽气泵,其启动后,即可将箱体10 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孔18和管道抽取出来,并输送到的第二过滤装置处进行过滤。其中,抽气泵具有风力大,空气输送能力强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80,所述第二壳体80的内部中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后方,其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和所述罩体50固定连接,其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七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抽气单元70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七通孔连通(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壳体80内填充有活性炭过滤棉81。
在上述实施例中,活性炭过滤棉81可进一步吸附去除空气中的悬浮的细颗粒及有害物质,以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其还具有实施成本低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壳体80内还可以填充合成纤维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何其他具有过滤功能的物质。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壳体90,所述第三壳体90的内部中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80的下方,其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和所述罩体50固定连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五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壳体80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四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五通孔设有两个,并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孔18对应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电热管91。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热管91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后的,升温后的空气通过进风孔18进入箱体10内部,以供循环使用,其中,电热管91具有升温速度快和实施成本低的优点。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19和控制面板104,所述温度传感器19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顶壁上,所述控制面板104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前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9、所述控制面板104、所述第一紫外灯15、所述LED灯16、所述第二紫外灯62、所述抽气单元70和所述电热管91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面板104用于实现启动、所述第一紫外灯15、所述LED灯16、所述第二紫外灯62、所述抽气单元70和所述电热管91的启动和关闭,以及设定箱体10内的温度、第一紫外灯15的光照强度和灭菌时间、抽气单元70的抽风量,所述温度传感器19用于检测箱体10内的温度,并发送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热管91启动和关闭,以上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对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的,所述箱体10上设有外接电源口10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外接电源口106电连接,通过外接电源口106,可实现对控制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操作台的操作原理为:首先将该装置外接电源口106接上电源,通过控制面板104设定第一紫外灯15的光照强度,以对箱体10内进行初步灭菌处理,同时设定箱体10内的温度、抽风量风量及灭菌时间,进一步对箱体10内的空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该过程运行时可将下门体13下拉至底部,减少外部空气流动。
在抽气泵的作用下,箱体10内空气由通风孔吸入第一壳体60内,并在光触媒过滤层和第二紫外灯62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氧化分解成CO2、H2O等无毒无害物质,抽气泵将进过初步过滤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壳体80内,由活性炭过滤棉81进行二次过滤处理后,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第三壳体90内,通过电热管91进行加热,至重新进入箱体10内的空气温度达到预设要求,如此依次循环,以达到将箱体10内空气进行恒温消毒的目的。
灭菌结束后,关闭第一紫外灯15和第二紫外灯62,并打开LED灯16,将盛有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100放入磁力搅拌器30上,并向锥形瓶100 加入灭菌后的磁转子31,插入塞体42,连接软管41和分装器300,准备好灭菌后干净的培养皿101,运行磁力搅拌器30并设定搅拌速率及温度。
完成上述操作后,即可进行培养基的分装操作,将培养皿101放置在操作台面11上,通过持续按压分装器300的按压部302,以将锥形瓶100内的液体培养基依次吸入导管40、软管41和按压部302内,在通过持续手动按压按压部 302,可将按压部302内的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101,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完成对培养基的分装操作。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包括箱体(10)、两根第一紫外灯(15)和LED灯(16),所述箱体(10)为矩形结构,其内部中空且前侧敞口,所述箱体(10)的前侧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箱体(10)具有水平设置的操作台面(11),两根所述第一紫外灯(15)和所述LED灯(16)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顶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的取液管、分装器(300)和搅拌装置,所述取液管的一端与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100)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分装器(300)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分装器(300)用于将所述锥形瓶(100)内的液体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101)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其用于对所述锥形瓶(100)内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磁力搅拌器(30)和磁转子(31),所述磁力搅拌器(30)水平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11)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31)置于所述锥形瓶(1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器(300)包括持握部(301)、按压部(302)、两根连接管(307)、阻隔圆片(306)和吸液管,所述持握部(301)为矩形结构,其内设有第一条形通孔(303)和第二条形通孔(304),其中,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左右贯穿所述持握部(301)设置,所述第二条形通孔(304)垂直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设置,其上端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连通,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面,所述按压部(302)为波纹管结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其上端与所述持握部(3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下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按压部(30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304)连通,两根所述连接管(307)分别同轴固定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内部连通,所述吸液管与设置在右方的所述连接管(307)可拆卸连接,所述阻隔圆片(306)同轴设置在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右端,其外周的上部与第一条形通孔(30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阻隔圆片(306)用于连通和断开所述第一条形通孔(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包括导管(40)、软管(41)和塞体(42),所述塞体(42)与所述锥形瓶(100)的瓶口匹配,其上设有上下贯穿其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导管(40)为“L”型结构,其竖直设置,且其上部固设在所述第六通孔内,所述软管(41)的一端与所述导管(4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07)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抽气单元(70)、第二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10)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和至少一个进风孔(18),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抽气单元(70)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上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第一进气端所述通风孔连通,其第一出气端与所述抽气单元(70)的第二进气端连通,所述抽气单元(70)的第二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进气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第四出气端与所述进风孔(18)连通,其中,所述抽气单元(70)用于抽取所述箱体(10)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60)、光触媒过滤网(61)和多根第二紫外灯(62),所述第一壳体(60)固定在所述箱体(10)的上端,其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并与所述通风孔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光触媒过滤网(61)设有多层,并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底壁上,多根所述第二紫外灯(62)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顶壁上,所述抽气单元(70)与所述第一壳体(6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单元(70)为抽气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0)的后侧,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壳体(60)的内部连接,其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80)和活性炭过滤棉(81),所述第二壳体(80)的内部中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后方,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壳体(80)的内部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棉(81)填充在所述第二壳体(80)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壳体(8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壳体(90),所述第三壳体(90)的内部中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80)的下方,其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和罩体(50)固定连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二壳体(80)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五通孔设有两个,并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孔(18)对应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电热管(9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面(11)的上方设有两块置物板(20),两块所述置物板(20)均水平设置,并上下间隔分布,其左侧均延伸至与所述箱体(10)的左侧内壁贴合,所述置物板(20)的后侧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置物板(20)可绕其后侧旋转至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垂直或贴合,所述箱体(10)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两块所述置物板(20)一一对应的托物条(21),所述托物条(21)沿前后方向设置,当所述置物板(20)转动至与所述箱体(10)的后侧板垂直时,所述托物条(21)的上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置物板(20)的下端面贴合。
CN202020944129.9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Active CN212833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129.9U CN21283379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129.9U CN21283379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3793U true CN212833793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6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4129.9U Active CN21283379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3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3978A (zh) * 2020-05-28 2020-07-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3978A (zh) * 2020-05-28 2020-07-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754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or ozone enriched air to remove contaminants from fluids
EP1305105B1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terilant from a sterilant containing atmosphere
CN110479388B (zh) 一种用于干细胞制备的无菌操作装置
CN212833793U (zh)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CN208145740U (zh) 一种烟雾净化装置
CN212525363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环保型通风柜
CN210048605U (zh) 一种医药生产用废液处理装置
CN111423978A (zh) 一种培养基分装操作台
JPH08503864A (ja) 好ましくは廃棄物のような固形の材料、特に汚染除去を行うための処理装置
CN212833267U (zh) 生物实验室废液收集箱
CN213421362U (zh) 一种病理实验用空气处理装置
CN205964566U (zh) 一种养殖场空气灭菌和新风循环可移动系统
CN207778914U (zh) 一种冷库用排异味装置
CN207418358U (zh) 一种用于医疗的人工智能废液处理装置
CN112893304A (zh) 一种妇科用医疗护理用品清洗和消毒一体设备
CN216630297U (zh) 一种微化高效除臭设备
JP3047738U (ja) パイプ又は密閉空間用自動燻煙消毒装置
CN21079613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装置
AU13829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or ozone enriched air to remove contaminants from fluids
CN218358081U (zh) 一种噬菌体发酵废气处理装置
CN204745085U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CN220335009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多级处理装置
CN108409015A (zh) 一种可移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0309484U (zh) 一种用于吸收医疗废物消毒箱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6236503U (zh) 一种去工业废水用除铁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