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0539U -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0539U
CN212810539U CN202021461632.5U CN202021461632U CN212810539U CN 212810539 U CN212810539 U CN 212810539U CN 202021461632 U CN202021461632 U CN 202021461632U CN 212810539 U CN212810539 U CN 212810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parasitic
radiating
compatibl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16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杰
王文芬
钟文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Kexin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Kexin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Kexin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Kexin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16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0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0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0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涉及定向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5G室分天线方向图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上设有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辐射单元的两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个对向布置且截面呈U型的振子臂,两个所述振子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寄生单元之间留有第二间距;以上方案在4G、5G频段内,天线的方向图性能优异,进而实现在4G、5G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向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5G室分天线基本是在原来2G至4G的天线基础上进行拓频,导致在 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等性能难易保证,尤其在定向天线上,影响更为明显。但现在2G和3G频段面临退网,因此继续使用为了照顾使用率较低的2G和 3G频段、而5G频段性能较差的天线布网,对5G系统建设、信号覆盖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5G性能的发挥,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以5G为关注焦点,兼容4G的定向室分天线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具有可充分结合4G 和5G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实际应用环境,使得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性能得到保证,以实现在4G、5G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的目的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兼容 4G的5G天线,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上设有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辐射单元的两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个对向布置且截面呈U型的振子臂,两个所述振子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寄生单元之间留有第二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传统在2G、3G和4G频段基础上增加5G 频段,本方案在4G频段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了5G频段天线,可充分结合4G 和5G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实际应用环境,并且使得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性能得到保证,即可使得5G频段天线的空间分布更更加均匀,进而使得5G 频段的空间分布更具一致性。本方案通过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形状和位置的组合以实现4G频段天线和5G频段天线的功能。本方案在4G、5G频段内的天线的方向图性能优异,以实现在4G、5G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振子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以及第三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和第三辐射臂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二辐射臂的两端,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轴长大于第三辐射臂的轴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倾斜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三辐射臂与第一辐射臂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倾斜的第二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呈对称式布置,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第二辐射臂的侧面与第二辐射臂轴长的夹角为120~160 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寄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寄生臂、第二寄生臂、以及第三寄生臂,所述第一寄生臂和第三寄生臂倾斜设置于第二寄生臂的两端,所述第一寄生臂和第三寄生臂呈V字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寄生单元沿着第二间距延伸方向的轴长为8~12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反射件上设有微带线,所述微带线与辐射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反射件包括反射底板和若干块反射侧板,所述反射侧板绕着反射底板的侧边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间距为2~5mm;所述第二间距为 30~4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寄生单元的横截面呈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寄生单元实现本方案效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正方形的寄生单元更加便于加工和制造,以便于降低加工和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G频段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了5G频段天线,可充分结合4G和5G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实际应用环境;
2、使得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性能得到保证;
3、本方案在4G、5G频段内的天线的方向图性能优异,以实现在4G、5G 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可充分结合4G和5G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实际应用环境,使得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性能得到保证,以实现在4G、5G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辐射单元、寄生单元和基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面瓣宽和增益性能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面瓣宽和增益性能图。
附图标记:1、第一间距;2、第二间距;3、反射件;31、反射底板;32、反射侧板;4、辐射单元;5、寄生单元;51、第一寄生臂;52、第二寄生臂;53、第三寄生臂;6、振子臂;61、第一辐射臂;62、第二辐射臂;63、第三辐射臂;7、第一凹陷部;8、第二凹陷部;9、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包括反射件3,反射件3上设有辐射单元4和寄生单元5,寄生单元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辐射单元4的两侧;辐射单元4包括两个对向布置且截面呈U型的振子臂6,两个振子臂6之间留有第一间距1,两个寄生单元5对称布置于辐射单元4的两侧,寄生单元5之间留有第二间距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传统在2G、3G和4G频段基础上增加5G 频段,本方案在4G频段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了5G频段天线,可充分结合4G 和5G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实际应用环境,并且使得5G频段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性能得到保证,即可使得5G频段天线的空间分布更更加均匀,进而使得5G 频段的空间分布更具一致性。本方案通过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辐射单元4 和寄生单元5形状和位置的组合以实现4G频段天线和5G频段天线的功能。
振子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臂61、第二辐射臂62以及第三辐射臂 63,第一辐射臂61和第三辐射臂63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二辐射臂62的两端,第一辐射臂61的轴长大于第三辐射臂63的轴长。第一辐射臂61与第二辐射臂62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62倾斜的第一凹陷部7,第三辐射臂63 与第一辐射臂61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62倾斜的第二凹陷部8。第一凹陷部7和第二凹陷部8呈对称式布置,第一凹陷部7靠近第二辐射臂62 的侧面与第二辐射臂62轴长的夹角为120~160度。
寄生单元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寄生臂51、第二寄生臂52、以及第三寄生臂53,第一寄生臂51和第三寄生臂53倾斜设置于第二寄生臂52的两端,第一寄生臂51和第三寄生臂53呈V字形排列。
寄生单元5沿着第二间距2延伸方向的轴长为8~12mm。第一寄生臂51 和第三寄生臂53呈对称式布置,第一寄生臂51轴向与第二寄生臂52轴向的夹角为110~150度。
反射件3上设有基板9和微带线,辐射单元4和寄生单元5均设置于基板9上,微带线与辐射单元4连接。反射件3包括反射底板31和若干块反射侧板32,反射侧板32绕着反射底板31的侧边均布。第一间距1为2~5mm;第二间距2为30~40mm。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面瓣宽和增益性能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面瓣宽和增益性能图;从图中可看出本方案在4G、5G频段内的天线的方向图性能优异,以实现在4G、5G频段内的空间信号覆盖更具一致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寄生单元5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寄生单元5实现本方案效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正方形的寄生单元5更加便于加工和制造,以便于降低加工和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寄生单元5的对角线与实施例一寄生单元5沿着第二间距2延伸方向的轴长相同,本实施例的寄生单元5的对角线长度在10~20mm之间,以寄生单元5的最大平面尺寸进行限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上设有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辐射单元的两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个对向布置且截面呈U型的振子臂,两个所述振子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寄生单元之间留有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以及第三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和第三辐射臂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二辐射臂的两端,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轴长大于第三辐射臂的轴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倾斜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三辐射臂与第一辐射臂的连接处形成有往第二辐射臂倾斜的第二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呈对称式布置,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第二辐射臂的侧面与第二辐射臂轴长的夹角为120~1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寄生臂、第二寄生臂、以及第三寄生臂,所述第一寄生臂和第三寄生臂倾斜设置于第二寄生臂的两端,所述第一寄生臂和第三寄生臂呈V字形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沿着第二间距延伸方向的轴长为8~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的横截面呈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上设有微带线,所述微带线与辐射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包括反射底板和若干块反射侧板,所述反射侧板绕着反射底板的侧边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为2~5mm;所述第二间距为30~40mm。
CN202021461632.5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Active CN212810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1632.5U CN21281053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1632.5U CN21281053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0539U true CN212810539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1632.5U Active CN21281053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0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6323B2 (en) Dual polarization antenna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using same
US20200052376A1 (en)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8028207U (zh) 一种双宽频基站天线
CN103490156A (zh) 与平面馈源一体化集成的毫米波折合式反射阵天线
CN110797629B (zh)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结构的阵列太阳能电池片天线
CN110518354B (zh) 多频基站天线
CN206225561U (zh) 一种双列大下倾角基站天线
TWI557993B (zh) 陣列天線及其圓極化天線
JP2023554209A (ja) メタサーフェスユニットに基づく新規なh面siwホーンアンテナ
CN100353611C (zh) 高前后比定向基站天线
CN212810539U (zh) 一种兼容4g的5g天线
CN204966683U (zh)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
WO2019128654A1 (zh) 天线及无线移动终端
CN204793177U (zh) 双极化环天线
CN209313001U (zh) 数字电视平面天线
CN109638464B (zh) 一种平面反射阵列天线
CN111029727A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基站
CN204732530U (zh) 具有宽角扫描天线模块的天线系统
CN212033232U (zh) 一种双u型结构的高前后比天线
CN211126048U (zh) 低频宽频振子
CN210326122U (zh) 一种5G制式3.5GHz宽带小型双极化振子
CN204857953U (zh) 天线结构
CN209766653U (zh) 一种低副瓣无栅瓣的宽带平板天线
CN109861007B (zh) 一种双极化基站天线阵列
WO2020133933A1 (zh) 基站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