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3481U -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3481U
CN212803481U CN202021375034.6U CN202021375034U CN212803481U CN 212803481 U CN212803481 U CN 212803481U CN 202021375034 U CN202021375034 U CN 202021375034U CN 212803481 U CN212803481 U CN 212803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nd
wind power
power generatio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50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50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3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3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3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柱、外套管与第一支板,所述支柱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轴,且转向轴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指向标,所述转向轴的边侧衔接有衔接杆,且转向轴与衔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底板,且衔接杆的内侧贯穿有穿插杆,所述底板的边侧衔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挡雨棚,所述外套管衔接于底板的底部,且外套管的底端设置有托盘。该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拆装卸载,在装置出故障时便捷用户对其进行维修,能够根据风力方向及大小自动调节装置的方向,提升了风力利用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装置的不断创新发展,风力发电装置随着各项功能性的需要,已经在制作工艺的水平上逐步提升,给风力发电装置的功能性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各类风力发电装置产品都在不断发展更新,风力发电装置在结构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风力发电装置在使用发展阶段需要创新,需要能够对原来的风力发电装置进行改进,以提升风力发电装置的使用便捷度。
传统的风力发电装置存在风力发电装置高度较高,在装置出故障时不便捷用户对其进行维修,不同方向的风力大小不一,风力利用能力有限,不便捷用户对装置的方向进行自动调节的问题,需要具有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拆装卸载,在装置出故障时便捷用户对其进行维修,能够根据风力方向及大小自动调节装置的方向,提升了风力利用效能的风力发电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风力发电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力发电装置高度较高,在装置出故障时不便捷用户对其进行维修,不同方向的风力大小不一,风力利用能力有限,不便捷用户对装置的方向进行自动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柱、外套管与第一支板,所述支柱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轴,且转向轴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指向标,所述转向轴的边侧衔接有衔接杆,且转向轴与衔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底板,且衔接杆的内侧贯穿有穿插杆,所述底板的边侧衔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挡雨棚,所述外套管衔接于底板的底部,且外套管的底端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端部预留有滑动轨,所述托盘的外壁贯穿有固定钉,且固定钉的端部与支柱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支板设置于外套管的边侧,且第一支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内侧设置有内嵌板,且内嵌板的边侧安装有发电座,并且发电座的顶部设置有风力板。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通过风力指向标与支柱构成转动结构,且底板通过衔接杆与转向轴构成传动结构,并且衔接杆与底板通过穿插杆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雨棚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风力板的横截面面积,且挡雨棚通过连接杆与底板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内径大于外套管的外径,且托盘通过限位板与滑动轨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托盘通过固定钉与支柱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为同轴连接,且第二支板通过内嵌板与发电座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风力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且风力板与发电座之间为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拆装卸载,在装置出故障时便捷用户对其进行维修,能够根据风力方向及大小自动调节装置的方向,提升了风力利用效能;
1、用户可以通过穿插杆的设置对衔接杆和底板之间进行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维修,接着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杆对挡雨棚进行安装,能够在雨水天气下有效保护风力板的运转,有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能效;
2、用户可以通过拆卸固定钉对托盘进行下卸,能够使得托盘端部的限位板在滑动轨的内部滑动,完成对外套管的下卸,便捷用户对装置进行维修的操作,并通过拆卸螺栓,对发电座端部的内嵌板进行松解,使得内嵌板脱离第二支板的固定,完成对发电座的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检修组装;
3、装置通过风力指向标测定风向及风力大小转动,并带动转向轴的转动,同时带动衔接杆端部底板及外套管的转动,根据风力的方向调节发电座及风力板的方向,且发电座及风力板的方向始终与风力指向标的方向相反,风力板迎着风向接受最大的风力进行转动,且风力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更充分的使用风力,提升了风力的使用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与支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转向轴;3、风力指向标;4、衔接杆;5、底板;6、穿插杆;7、连接杆;8、挡雨棚;9、外套管;10、托盘;11、限位板;12、滑动轨;13、固定钉;14、第一支板;15、第二支板;16、内嵌板;17、发电座;18、风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柱1、转向轴2、风力指向标3、衔接杆4、底板5、穿插杆6、连接杆7、挡雨棚8、外套管9、托盘10、限位板11、滑动轨12、固定钉13、第一支板14、第二支板15、内嵌板16、发电座17、风力板18,支柱1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轴2,且转向轴2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指向标3,转向轴2的边侧衔接有衔接杆4,且转向轴2与衔接杆4之间为固定连接,衔接杆4的端部设置有底板5,且衔接杆4的内侧贯穿有穿插杆6,底板5的边侧衔接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的顶端设置有挡雨棚8,外套管9衔接于底板5的底部,且外套管9的底端设置有托盘10,托盘10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端部预留有滑动轨12,托盘10的外壁贯穿有固定钉13,且固定钉13的端部与支柱1的外壁紧密贴合,第一支板14设置于外套管9的边侧,且第一支板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板15,第二支板15的内侧设置有内嵌板16,且内嵌板16的边侧安装有发电座17,并且发电座17的顶部设置有风力板18;
进一步的,转向轴2通过风力指向标3与支柱1构成转动结构,且底板5通过衔接杆4与转向轴2构成传动结构,并且衔接杆4与底板5通过穿插杆6构成可拆卸结构,用户可以通过穿插杆6的设置对衔接杆4和底板5之间进行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维修;
进一步的,挡雨棚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风力板18的横截面面积,且挡雨棚8通过连接杆7与底板5构成可拆卸结构,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杆7对挡雨棚8进行安装,能够在雨水天气下有效保护风力板18的运转,有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能效;
进一步的,托盘10的内径大于外套管9的外径,且托盘10通过限位板11与滑动轨12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托盘10通过固定钉13与支柱1构成可拆卸结构,用户可以通过拆卸固定钉13对托盘10进行下卸,能够使得托盘10端部的限位板11在滑动轨12的内部滑动,完成对外套管9的下卸,便捷用户对装置进行维修的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支板14与第二支板15之间为同轴连接,且第二支板15通过内嵌板16与发电座17构成卡合结构,通过拆卸螺栓,对发电座17端部的内嵌板16进行松解,使得内嵌板16脱离第二支板15的固定,完成对发电座17的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检修组装;
进一步的,风力板18与第二支板15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且风力板18与发电座17之间为转动连接,用户对该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进行使用和操作的时候,装置通过风力指向标3测定风向及风力大小转动,并带动转向轴2的转动,同时带动衔接杆4端部底板5及外套管9的转动,根据风力的方向调节发电座17及风力板18的方向,且发电座17及风力板18的方向始终与风力指向标3的方向相反,风力板18迎着风向接受最大的风力进行转动,且风力板18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更充分的使用风力,提升了风力的使用效能。
工作原理:在用户对该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进行使用和操作的时候,装置通过风力指向标3测定风向及风力大小转动,并带动转向轴2的转动,同时带动衔接杆4端部底板5及外套管9的转动,根据风力的方向调节发电座17及风力板18的方向,且发电座17及风力板18的方向始终与风力指向标3的方向相反,风力板18迎着风向接受最大的风力进行转动,且风力板18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更充分的使用风力,提升了风力的使用效能;
用户可以通过穿插杆6的设置对衔接杆4和底板5之间进行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维修,接着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杆7对挡雨棚8进行安装,能够在雨水天气下有效保护风力板18的运转,有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能效;
用户可以通过拆卸固定钉13对托盘10进行下卸,能够使得托盘10端部的限位板11在滑动轨12的内部滑动,完成对外套管9的下卸,便捷用户对装置进行维修的操作,并通过拆卸螺栓,对发电座17端部的内嵌板16进行松解,使得内嵌板16脱离第二支板15的固定,完成对发电座17的拆卸,便捷用户对装置的检修组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柱(1)、外套管(9)与第一支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轴(2),且转向轴(2)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指向标(3),所述转向轴(2)的边侧衔接有衔接杆(4),且转向轴(2)与衔接杆(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杆(4)的端部设置有底板(5),且衔接杆(4)的内侧贯穿有穿插杆(6),所述底板(5)的边侧衔接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的顶端设置有挡雨棚(8),所述外套管(9)衔接于底板(5)的底部,且外套管(9)的底端设置有托盘(10),所述托盘(10)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端部预留有滑动轨(12),所述托盘(10)的外壁贯穿有固定钉(13),且固定钉(13)的端部与支柱(1)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支板(14)设置于外套管(9)的边侧,且第一支板(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板(15),所述第二支板(15)的内侧设置有内嵌板(16),且内嵌板(16)的边侧安装有发电座(17),并且发电座(17)的顶部设置有风力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2)通过风力指向标(3)与支柱(1)构成转动结构,且底板(5)通过衔接杆(4)与转向轴(2)构成传动结构,并且衔接杆(4)与底板(5)通过穿插杆(6)构成可拆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棚(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风力板(18)的横截面面积,且挡雨棚(8)通过连接杆(7)与底板(5)构成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的内径大于外套管(9)的外径,且托盘(10)通过限位板(11)与滑动轨(12)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托盘(10)通过固定钉(13)与支柱(1)构成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4)与第二支板(15)之间为同轴连接,且第二支板(15)通过内嵌板(16)与发电座(17)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板(18)与第二支板(15)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且风力板(18)与发电座(17)之间为转动连接。
CN202021375034.6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Active CN212803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5034.6U CN2128034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5034.6U CN2128034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3481U true CN21280348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5034.6U Active CN2128034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3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818A (zh) 新型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
CN105634385A (zh) 一种平顶楼房用光伏-风力-雨水发电一体化系统
CN105781893B (zh) 一种平顶楼房用光伏-风力-雨水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
CN207021926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伞
CN212803481U (zh) 一种便于维修且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5320007U (zh) 斜单轴太阳能发电跟踪系统
CN208424267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水泥屋面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04295449B (zh) 一种叶片后置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167430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16317891A (zh) 一种伞状光伏组件
CN101929440B (zh) 具有多个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发电装置
CN205304693U (zh) 便携式太阳能支架
CN209488498U (zh) 一种用于山地的可调节光伏支架
CN20769173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12104309A (zh) 一种易拆卸的新能源光伏发电装置
CN111663650A (zh) 一种可折叠的轻钢房屋
CN201786567U (zh) 具有多个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发电装置
CN212054052U (zh) 一种智能酒店式帐篷
CN213806910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装置
CN220822986U (zh) 带有硬限位结构的光伏支架
CN215174660U (zh) 一种节能道路照明装置
CN220368653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09838601U (zh) 一种智慧照明用风力发电调节支架
CN217273887U (zh) 一种具有抗弯折结构且便于伸缩调节的太阳能节能灯杆
CN210460088U (zh)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节能遮阳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