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9476U - 制冷式口罩 - Google Patents

制冷式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9476U
CN212789476U CN202021157042.3U CN202021157042U CN212789476U CN 212789476 U CN212789476 U CN 212789476U CN 202021157042 U CN202021157042 U CN 202021157042U CN 212789476 U CN212789476 U CN 212789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inlet
frame
air
refrig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70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570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9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9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9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式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口罩主体周边连接有密封罩,口罩主体与密封罩围设形成呼吸腔;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架及第一过滤片,进气架内设置有进气通道;口罩主体内侧开设有出气口及出气口,进气架一侧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架及制冷片,制冷架内设置有制冷通道,制冷通道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制冷通道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设置;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架及第二过滤片,出气架内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一端与出气口连通设置,出气通道另一端延伸至散热孔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片将进气通道送至制冷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进入到呼吸腔内供使用者呼吸,使使用者面部凉爽,佩戴舒适。

Description

制冷式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过滤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式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配戴在人体的口鼻部位,以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从而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效果,普通的口罩通常采用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罩功能多种多样,但是口罩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热空气进入到口罩内后无法起到降温效果,不利于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佩戴舒适的制冷式口罩,解决了传统口罩在较热的天气或室内佩戴时造成的呼吸不畅、闷热的问题,在较热的天气里也能保障佩戴者免受病毒细菌的侵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式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固定在口罩主体内,所述口罩主体周边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口罩主体与密封罩围设形成呼吸腔;所述口罩主体外侧开设有进气孔及散热孔,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架及第一过滤片,所述第一过滤片设置在进气架上,所述进气架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片匹配设置在进气孔处;
所述口罩主体内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呼吸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气架一侧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架及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固定设置在制冷架上,所述制冷架内设置有制冷通道,所述制冷通道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制冷通道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设置;
所述口罩主体内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呼吸腔连通设置,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架及第二过滤片,所述第二过滤片固定设置在出气架上,所述第二过滤片匹配设置出气口处,所述出气架内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通过第二过滤片与出气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气通道另一端延伸至散热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架包括出气后壳、出气前壳及出气道壳,所述出气后壳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第二过滤片卡持在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气前壳与出气后壳对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与出气前壳连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置于制冷机构前端部,所述出气后壳与出气前壳围设形成的出气通道延伸至出气道壳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相互对接的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固定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前壳体一侧,所述散热孔设置在前壳体中部,所述密封罩与后壳体周侧连接设置,所述进气口及出气口分别开设在后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架内侧开设有冷气孔,所述冷气孔匹配进气口设置,所述制冷通道另一端通过冷气孔与进气口连通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架与进气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片匹配设置在散热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片为过滤棉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片为过滤棉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机构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罩主体内设置有电路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通过在口罩主体内固定设置进气机构、制冷机构及出气机构,利用制冷片将进气通道送至制冷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进入到呼吸腔内供使用者呼吸,使使用者在较热的天气里也能保持健康呼吸及面部凉爽,佩戴舒适,配合第一过滤片对空气进行过滤,使得使用者免受病毒细菌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隐藏口罩主体及密封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隐藏口罩主体及密封罩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隐藏口罩主体及密封罩后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用以遮盖使用者的口鼻,所述制冷式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00、进气机构200及出气机构300,所述进气机构200 及出气机构300固定在口罩主体100内,所述口罩主体100周边连接有密封罩400,所述密封罩400能够与人脸紧密贴合,防止形成缝隙避免空气从形成的缝隙中进入,为整体产品正常运作提供保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400选用医院硅胶原料并通过一次注塑成型,提高环保性和健康性,同时密封罩400 柔软,能够直接接触人体肌肤还不会为消费者增添异样感和不适感。
所述口罩主体100包括相互对接的前壳体110及后壳体120,所述进气机构 200及出气机构300固定在前壳体110与后壳体120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口罩主体100外侧开设有进气孔101及散热孔102,具体地,所述进气孔101设置在前壳体110一侧,所述散热孔102设置在前壳体110中部,所述密封罩400 与后壳体120周侧连接设置。
所述进气机构200包括进气架210及第一过滤片220,所述第一过滤片220 设置在进气架210前端部,所述进气架210内设置有进气通道211,所述第一过滤片220为过滤棉材质构造,所述第一过滤片220匹配设置在进气孔101处,外界空气由进气孔101进入到进气机构200内,经由第一过滤片220过滤后进入到进气通道211内。
所述口罩主体100与密封罩400围设形成呼吸腔401,所述口罩主体100内侧中部开设有进气口103,所述进气口103与呼吸腔401连通设置,所述进气口 103开设在后壳体120上,所述进气架210一侧设置有制冷机构500,所述制冷机构500包括制冷架510及制冷片520,所述制冷片520固定设置在制冷架510 上,所述制冷片520匹配设置在散热孔102处,以方便制冷片520产生的热量直接从散热孔102排出进行散热;所述制冷架510内侧开设有冷气孔511,所述冷气孔511匹配进气口103设置,所述制冷架510内设置有制冷通道512,所述制冷通道512一端与进气通道211连通设置,所述制冷通道512另一端通过冷气孔511与进气口103连通设置,具体地,所述制冷架510与进气架2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30,用以保证进气通道211与制冷通道512连接的紧密型,同时也避免未经第一过滤片220过滤的外界空气通过散热孔102从制冷架510与进气架21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呼吸腔401内;外界空气经由第一过滤片220过滤后进入到进气通道211内,再由进气通道211进入到制冷通道512内,制冷片520对经过制冷通道512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通过冷气孔511进入到呼吸腔401内供使用者呼吸,提高用户吸气的舒适性。
所述口罩主体100内侧开设有出气口104,所述出气口104与呼吸腔401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104开设在后壳体120上,所述出气机构300设置在制冷机构500一侧,所述出气机构300包括出气架310及第二过滤片320,所述出气架310与制冷架510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片320固定设置在出气架310后端部,所述第二过滤片320为过滤棉材质构造,所述第二过滤片320匹配设置出气口104处,用以对使用者呼出的气进行过滤,同时避免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通过出气机构300进入到呼吸腔401内;所述出气架310内设置有出气通道 301,所述出气通道301一端通过第二过滤片320与出气口104连通设置,所述出气通道301另一端延伸至制冷机构500前端部的散热孔102处,从而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由出气通道301从散热孔102排出,同时经由散热孔102排出的气体会将制冷片520产生的部分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地,所述出气架310包括出气后壳311、出气前壳312及出气道壳313,所述出气后壳311一侧设置有固定框314,所述第二过滤片320卡持在固定框 314内,所述固定框314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315,从而使得呼吸腔401内的气体穿过通孔315再由第二过滤片320进行过滤后排出;所述出气前壳312与出气后壳311对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313与出气前壳312连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313置于制冷机构500前端部,所述出气后壳311与出气前壳312围设形成的出气通道301延伸至出气道壳313内,从而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由出气通道301从散热孔102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机构500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组件600,从而分别对制冷片520提供工作所需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罩主体100内设置有电路板700,所述电路板 700用于控制制冷机构500工作状态,所述电路板700固定在出气架310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通过密封罩400与人脸部进行贴合,保证口罩主体100与人脸部之间的密封性能,开启制冷片520,外界空气经由进气孔101及第一过滤片220后进入到进气通道211内,在第一过滤片220的过滤作用下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或病菌等,此时,经过滤的外界空气由进气通道211进入到制冷通道512内,制冷片520对经由制冷通道512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通过冷气孔511进入到呼吸腔401内供使用者呼吸,使使用者在较热的天气里也能保持健康呼吸及面部凉爽;当使用者呼出热气体时,呼吸腔 401内的热气体经由第二过滤片320过滤后送至出气通道301内再从散热孔102 排出,同时经由散热孔102排出的气体会将制冷片520产生的部分热量带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冷式口罩通过在口罩主体100内固定设置进气机构200、制冷机构500及出气机构300,利用制冷片520将进气通道211送至制冷通道512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进入到呼吸腔401内供使用者呼吸,使使用者在较热的天气里也能保持健康呼吸及面部凉爽,佩戴舒适,配合第一过滤片220对空气进行过滤,使得使用者免受病毒细菌的侵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固定在口罩主体内,所述口罩主体周边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口罩主体与密封罩围设形成呼吸腔;所述口罩主体外侧开设有进气孔及散热孔,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架及第一过滤片,所述第一过滤片设置在进气架上,所述进气架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片匹配设置在进气孔处;
所述口罩主体内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呼吸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气架一侧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架及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固定设置在制冷架上,所述制冷架内设置有制冷通道,所述制冷通道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制冷通道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设置;
所述口罩主体内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呼吸腔连通设置,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架及第二过滤片,所述第二过滤片固定设置在出气架上,所述第二过滤片匹配设置出气口处,所述出气架内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通过第二过滤片与出气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气通道另一端延伸至散热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架包括出气后壳、出气前壳及出气道壳,所述出气后壳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第二过滤片卡持在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气前壳与出气后壳对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与出气前壳连接设置,所述出气道壳置于制冷机构前端部,所述出气后壳与出气前壳围设形成的出气通道延伸至出气道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相互对接的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固定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前壳体一侧,所述散热孔设置在前壳体中部,所述密封罩与后壳体周侧连接设置,所述进气口及出气口分别开设在后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架内侧开设有冷气孔,所述冷气孔匹配进气口设置,所述制冷通道另一端通过冷气孔与进气口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架与进气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匹配设置在散热孔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片为过滤棉材质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片为过滤棉材质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内设置有电路板。
CN202021157042.3U 2020-06-19 2020-06-19 制冷式口罩 Active CN212789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042.3U CN212789476U (zh) 2020-06-19 2020-06-19 制冷式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042.3U CN212789476U (zh) 2020-06-19 2020-06-19 制冷式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9476U true CN212789476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7042.3U Active CN212789476U (zh) 2020-06-19 2020-06-19 制冷式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94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93A (zh) * 2021-07-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93A (zh) * 2021-07-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00864T3 (es) Equipo de respiración mejorado (PAPR)
US20180200544A1 (en) Breathing glasses for purifying air
CN111097112B (zh) 封闭式隔离防护服呼吸支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16459A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降温防护头罩
CN212789476U (zh) 制冷式口罩
CN210205641U (zh) 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及含该设备的全封闭隔离防护服
CN212789475U (zh) 主动进气式口罩
CN20857307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口罩
CN212789478U (zh) 制冷散热式口罩
CN212789477U (zh) 电动散热式口罩
US20220023677A1 (en) Powered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CN218245793U (zh) 鱼鳃式呼吸双层口罩
CN111248532A (zh) 一种定制化口罩的制作方法
TWM636626U (zh) 口罩裝置
CN212877700U (zh) 电动口罩
CN216222662U (zh) 一种呼吸面罩
CN212678428U (zh) 一种户外穿戴的雾化口罩
CN212814561U (zh) 一种口罩辅助装置
WO2021256033A1 (ja) マスク用通気装置
CN212880650U (zh) 一种面罩式可穿戴空气过滤装置
CN212697770U (zh) 可分离式防护罩
CN110841209B (zh) 一种可携式过滤通风装置
CN112370675A (zh) 一种便于呼吸的口罩
CN212036121U (zh) 主动防雾面罩
CN213128244U (zh) 一种通气式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