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5751U - 麦克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5751U
CN212785751U CN202021835492.3U CN202021835492U CN212785751U CN 212785751 U CN212785751 U CN 212785751U CN 202021835492 U CN202021835492 U CN 202021835492U CN 212785751 U CN212785751 U CN 212785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ircuit board
bracket
control circui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54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54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5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5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5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包括调节支架以及安装在调节支架上的麦克风本体,麦克风本体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红外感应器和调节支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根据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的位置对比,控制电路板输出控制给调节支架,以控制调节支架运动而调节麦克风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麦克风本体可以跟随人体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拾音效果。

Description

麦克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设备。
背景技术
麦克风,也称话筒,是一种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声音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的放大,再以相反的过程把电信号转换成被放大的声音信号,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传播范围更大。
在现有技术中,麦克风被应用在各种领域。以在会议室中的应用为例,通常将麦克风通过一悬挂管固定在天花板上,以拾取更大范围的内声音。
但是,通过悬挂管固定麦克风,只能将麦克风固定在一个位置而无法根据室内高度和客户需求调节高度和角度,导致用户体验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以解决麦克风通过一悬挂管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能调节其位置,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包括:麦克风本体以及调节支架;
所述麦克风本体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上,且所述麦克风本体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麦克风本体包括控制电路板,且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红外感应器、所述调节支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在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移动时,根据人体方位控制所述调节支架运动以调整所述麦克风本体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包括调节支架以及安装在调节支架上的麦克风本体,麦克风本体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红外感应器和调节支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根据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的位置对比,控制电路板输出控制给调节支架,以控制调节支架运动而调节麦克风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麦克风本体可以跟随人体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拾音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移动导轨、伸缩支架以及转动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伸缩支架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麦克风本体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移动导轨、所述伸缩支架以及所述转动支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移动导轨驱动所述伸缩支架在一预设平面内移动、能够控制所述伸缩支架带动所述转动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控制所述转动支架带动所述麦克风本体相对所述伸缩支架转动;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麦克风本体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第二方向轴转动,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所述第一方向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所述第二方向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安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管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管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麦克风本体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麦克风本体绕所述第一方向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麦克风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轴孔同轴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安装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本体还包括后壳、喇叭网以及连接管,所述后壳与所述喇叭网连接形成容纳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红外感应器的容纳空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四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杆,所述安装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转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安装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麦克风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导轨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伸缩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预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移动;所述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和所述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相交。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P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第二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麦克风本体;11:控制电路板;12:红外感应器;13:喇叭网;14:后壳;15:连接管;151:第四轴孔;
2:移动导轨;
3:伸缩支架;31:安装座;32:第一驱动器;33:安装杆;331:第一连接孔;
4:转动支架;41:第一转动机构;411:第一固定管;4111:第一轴孔;4112:第一容纳开口;4113:第一固定侧壁;412:第一电机;413:第一从动齿轮;414:第一传动轴;415:第一固定块;416:第一主动齿轮;42:第二转动机构;421:第二固定管;4211:第二轴孔;4212:第三轴孔;4213:第二容纳开口;4214:第二固定侧壁;422:第二电机;423:第二从动齿轮;424:第二传动轴;425:第二固定块;426:第二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会议室、教室等室内,麦克风通常利用一悬挂管固定在屋顶上,以拾取更大范围的内声音信号。但是,麦克风的位置不可根据室内高度和客户需求调节,导致用户体验度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其包括麦克风本体以及调节支架,并在麦克风本体上设置一红外感应器,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移动时,根据人体方位调节支架调整麦克风本体的位置,以更好的拾取声音信号。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的爆炸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其包括:麦克风本体1以及调节支架;麦克风本体1安装在调节支架上,且麦克风本体1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2,麦克风本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11,且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红外感应器12、调节支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红外感应器12感应到人体移动时,根据人体方位控制调节支架运动以调整麦克风本体1的位置。
其中,调节支架可以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吊灯、立柱上等,其将麦克风本体1悬置在空中,以更好的拾音。调节支架可以驱动麦克风本体1在水平面方向移动,调节支架还可以驱动麦克风本体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或者,调节支架还可以驱动麦克风本体1绕竖直方向转动,以调节麦克风本体1的位置。
麦克风本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11和红外感应器12,且控制电路板11与红外干感应器1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上可以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12与红外感应器12电连接,处理器根据接收到人体红外信号经过预设算法判断人体方位,然后根据人体方位输出控制信号给调节支架,以使调节支架运动,达到实现调整麦克风本体1的目的。
其中,红外感应器12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移动,其可以是现有的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可选地,红外感应器12可以包括菲涅尔滤光透镜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其中,菲涅尔滤光透镜安装在麦克风本体1的外侧面上,其将热释红外信号折射在PIR上。菲涅尔滤光透镜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聚焦作用,将热释红外信号折射在PIR上;二是将探测区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的热释红外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包括调节支架以及安装在调节支架上的麦克风本体1,麦克风本体1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2,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红外感应器12和调节支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感应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根据红外感应器12感应人体的位置对比,控制电路板11输出控制给调节支架,以控制调节支架运动而调节麦克风本体1的位置,从而使得麦克风本体1可以跟随人体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拾音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支架包括移动导轨2、伸缩支架3以及转动支架4,伸缩支架3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移动导轨2上,伸缩支架3的底端与转动支架4的一端连接,转动支架4的另一端与麦克风本体1连接;麦克风本体1的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移动导轨2、伸缩支架3以及转动支架4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能够控制移动导轨2带动伸缩支架3在一预设平面内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支架4以及麦克风本体1在预设平面内移动。控制电路板11还能够控制伸缩支架3带动转动支架4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麦克风本体1沿第一方向移动。控制电路板11还能够控制转动支架4驱动麦克风本体1相对伸缩支架3转动。
其中,预设平面与第一方向相交。以图1和图2示出的方向为例,预设平面为水平面,即图1和图2中的XY平面,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即图1和图2中的Z方向。
伸缩支架3可滑动的安装在移动导轨2上,控制电路板11与移动导轨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移动导轨2带动伸缩支架3在预设平面内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支架4以及麦克风本体1在预设平面内移动,以调节麦克风本体1在预设平面内的位置。
伸缩支架3与转动支架4连接,且伸缩支架3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伸缩支架3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麦克风本体1在第一方向的移动,以调节麦克风本体1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通过移动导轨2和伸缩支架3使得麦克风本体1在室内三维空间内的自由移动,调节麦克风本体1与人体的距离,提高拾音效果。
并且,转动支架4与麦克风本体1连接,且转动支架4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麦克风本体1相对伸缩支架3转动,从而调节麦克风本体1相对人体的朝向角度,以提高拾音效果。
参照图1和图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支架4的具体结构和功能。
在其中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转动支架4包括第一转动机构41和第二转动机构42,第一转动机构41的一端与伸缩支架3连接,第一转动机构41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机构42连接,第二转动机构42与麦克风本体1连接;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第一转动机构41、第二转动机构4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能够控制第一转动机构41驱动第二转动机构42绕第二方向轴转动,控制电路板11能够控制第二转动机构42绕第一方向轴转动。其中,第二方向轴的轴向为第二方向,其可以为图中X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轴为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一传动轴414。第一方向轴的轴向为第一方向,其可以为图中Z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轴为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传动轴424。
具体地,第一转动机构41的一端与伸缩支架3连接,第一转动机构41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机构42连接,控制电路板11与第一转动机构4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一转动机构41带动第二转动机构42绕第二方向轴转动,从而带动麦克风本体1绕第二方向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41带动麦克风本体1绕X方向转动。
第二转动机构42与麦克风本体1连接,且第二转动机构42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二转动机构41带动麦克风本体1绕第一方向轴转动,从而调节麦克风本体1绕第一方向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机构42带动麦克风本体绕Z向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控制电路板11根据红外感应器12的感应信号,利用第一转动机构41和第二转动机构42调节麦克风本体1相对伸缩支架3的角度,从而提高麦克风本体1与人体的相对角度,提高拾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41包括第一固定管411以及第一电机412,第一固定管411的一端与伸缩支架2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12安装在第一固定管411上,第一电机412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机构42传动连接;控制电路板11与第一电机411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能够控制第一电机411驱动第二转动机构42绕第二方向转动。
第一固定管411可以为沿Z向延伸的管道,第一固定管411为空心管,有利于减轻调节支架的重量。第一固定管411的一端与伸缩支架3固定连接,可选地,参照图3,安装杆33为空心管,安装杆33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31;第一固定管411的一端插设在空心的安装杆33内,且第一固定管4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螺钉分别与第一连接孔331和第二连接孔连接,实现第一固定管411与安装杆33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管411还用于安装第一电机412,可选地,第一转动机构41还包括第一固定块415,第一固定块41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管411连接,第一固定块41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12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一固定块415安装第一电机412,提高第一电机412的安装面积,使得第一电机412安装的更加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固定管411与安装杆33、第一电机41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第一电机412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机构42传动连接,可选地,第一电机412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二转动机构42传动连接,如此使得第一转动机构41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第一电机412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机构42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具体地,继续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一固定管411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一轴孔4111,第二转动机构42设置有与第一轴孔4111同轴的第二轴孔4211;第一转动机构41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电机412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416、与第一主动齿轮416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13以及安装第一从动齿轮413的第一传动轴414,第一传动轴414穿过第一轴孔4111与第二轴孔4211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固定管41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容纳开口4112,第一容纳开口4112的两侧形成第一固定侧壁4113,第一固定侧壁4113上分别形成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孔4111。第二转动机构42的第二固定管421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纳开口4112中,且其上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孔4211。
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416、第一从动齿轮413以及第一传动轴414,其中,第一主动齿轮416安装在第一电机412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413安装在第一传动轴414上,且第一从动齿轮413与第一主动齿轮416414啮合。第一传动轴414穿过第一轴孔4111与第二轴孔421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传动轴414相对第一轴孔4111转动,第一传动轴414与第二轴孔4211同时转动。例如,第一传动轴414与第二轴孔4211通过键连接,或者,第一传动轴414与第二轴孔4211过盈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12转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416和第一从动齿轮413带动第一传动轴41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机构42绕第一传动轴414转动,使得与第二转动机构42连接的麦克风本体1绕第一传动轴414转动,调节麦克风本体1相对人体的角度,提高拾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机构42包括第二固定管421以及第二电机422,第二固定管4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4211;第二电机422安装在第二固定管421上,第二电机422的输出端与麦克风本体1传动连接;控制电路板11与第二电机42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11能够控制第二电机422驱动麦克风本体1绕第一方向轴转动。参照图1和图2,一方向轴的轴向为第一方向,其可以为图中Z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轴为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传动轴424。
第二固定管421可以为沿Y向延伸的管道,第二固定管421为空心管,有利于减轻调节支架的重量。第二固定管4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4211,用于与第一传动轴41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管421还用于安装第二电机422,可选地,第二转动机构42还包括第二固定块425,第二固定块42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管421连接,第二固定块42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422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二固定块425安装第二电机422,提高第二电机422的安装面积,使得第二电机422安装的更加稳定可靠。
第二电机422的输出端与麦克风本体1传动连接,可选地,第二电机422的输出端直接与麦克风本体1传动连接,如此使得第二转动机构42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第二电机422的输出端与麦克风本体1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具体地,继续参照图4和图5,第二固定管421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三轴孔4212,麦克风本体1设置有与第三轴孔4212同轴的第四轴孔151;第二转动机构42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电机422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426、与第二主动齿轮426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423以及安装第二从动齿轮423的第二传动轴424,第二传动轴424穿过第三轴孔4212与第四轴孔151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固定管4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开口4213,第二容纳开口4213的两侧形成第二固定侧壁4214,第二固定侧壁4214上分别形成沿Z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孔4212。麦克风本体1的连接管15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纳开口4213中,且其上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第四轴孔151。
本实施例的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齿轮426、第二从动齿轮423以及第二传动轴424,其中,第二主动齿轮426安装在第二电机422的输出轴上,第二从动齿轮423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24上,且第二从动齿轮423与第二主动齿轮426414啮合。第二传动轴424穿过第三轴孔4212与第四轴孔15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第二传动轴424相对第三轴孔4212转动,第二传动轴424与第四轴孔151同时转动。可选地,第二传动轴424与第四轴孔151通过键连接,或者,第二传动轴424与第四轴孔151过盈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控制电路板11在接收到红外感应器12检测到的人体移动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二电机422转动,通过第二主动齿轮426和第二从动齿轮423带动第二传动轴424转动,从而带动麦克风本体1绕第二传动轴414转动,调节麦克风本体1相对人体的角度,提高拾音效果。
为了提高麦克风本体1与第二固定管421连接的便利性,麦克风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管15,具体地,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麦克风本体1还包括后壳14、喇叭网13以及连接管15,后壳14与喇叭网13连接形成容纳控制电路板11和红外感应器12的容纳空间;连接管15的一端与后壳14连接,连接管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轴孔。
可选地,喇叭网13可以包括前壳和滤网,其中前壳上设置有开口,滤网安装在开口上形成喇叭网13。喇叭网13与后壳14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喇叭网13与后壳14卡接,且喇叭网13与后壳1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避免水汽等杂质进入容纳空间而损坏控制电路板11和红外感应器12。再例如,喇叭网13与后壳14通过密封胶粘接在一起,连接方式简单,且无需单独设置密封圈,有利于简化麦克风本体1的结构。
连接管15沿X方向延伸,其可以是空心管,有利于减轻麦克风本体1的重量。连接管15的一端与后壳14连接,例如,连接管15的一端与后壳14卡接、螺接等;可选地,连接管15的一端设置有插柱152,其插设在后壳14设置的插孔内。连接管15的另一端容纳在第二固定管421设置的第二容纳空口4213内,且连接管15的另一端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四轴孔151,第四轴孔151与第二传动轴414固定连接,以使第二电机422通过第二主动齿轮426、第二从动齿轮423以及第二传动轴424驱动连接管15绕Z轴转动,从而带动后壳14、喇叭网13以及容纳空间内的电子器件绕Z轴转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支架3包括安装座31、第一驱动器32以及安装杆33,安装座31可滑动的安装在移动导轨2上,第一驱动器32安装在安装座31上,且第一驱动器32的输出端与安装杆33连接,安装杆33与转动支架4连接;第一驱动器32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第一驱动器32在控制电路板11的控制下驱动安装杆33沿竖向移动。
具体地,安装座3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滑块,容纳在移动导轨2内,并在移动导轨2的驱动下沿移动导轨2滑动。安装座31还用于支撑安装第一驱动器32,例如,第一驱动器3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31上。安装杆33可以是空心杆,如此有利于减轻伸缩支架3的重量。安装杆33的顶端与第一驱动器32的输出端连接,安装杆33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管411固定连接。
第一驱动器32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等,其输出端与安装杆33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器32与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第一驱动器32在控制电路板11的控制下驱动安装杆33沿第一方向移动。
当然,伸缩支架3的结构不以上述结构为限。例如,伸缩支架3包括驱动电机、丝杠以及螺母,丝杠沿Z向延伸,且丝杠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母与转动支架4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杠转动,带动螺母沿丝杠移动,从而实现转动支架4沿Z向上下移动。
移动导轨2作为驱动伸缩支架3在预设平面内移动的机构,其可以是电动滑行导轨。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导轨2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伸缩支架3能够在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移动,伸缩支架3能够在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预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移动;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和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相交。其中,上述预设平面可以为XY平面,上述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可以为X方向,上述预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可以为Y方向。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一液压缸,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以及第二液压缸。伸缩支架3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内,第一液压缸与伸缩支架3连接,第一液压缸驱动伸缩支架3沿第一导轨滑动。第一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导轨上,且第二液压缸与第一导轨连接,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一导轨沿第二导轨滑动,从而带动伸缩支架3沿Y方向移动。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一液压缸,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以及第二液压缸。伸缩支架3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导轨内,第二液压缸与伸缩支架3连接,第二液压缸驱动伸缩支架3沿Y方向滑动;第二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上,且第一液压缸与第二导轨连接,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二导轨沿第一导轨滑动,从而带动伸缩支架3沿X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至少具有一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可以解决现有麦克风通过悬挂管固定在一个位置的问题,可以跟随人体进行移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结构简单,通过人体红外感应器12感应人体位置,控制电路板11通过控制伸缩支架3控制麦克风本体1沿Z向的位置,控制电路板11通过控制移动导轨2控制麦克风本体1沿X方向、Y方向的位置,控制电路板11通过控制转动支架4控制麦克风本体1的角度,使得麦克风本体1根据人体实际位置调节位置和角度,从而提高拾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悬置在空中,占用安装空间小,便于安装。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设备体积小,便于包装及运输。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本体以及调节支架;
所述麦克风本体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上,且所述麦克风本体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麦克风本体包括控制电路板,且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红外感应器、所述调节支架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在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移动时,根据人体方位控制所述调节支架运动以调整所述麦克风本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移动导轨、伸缩支架以及转动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伸缩支架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麦克风本体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移动导轨、所述伸缩支架以及所述转动支架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移动导轨驱动所述伸缩支架在一预设平面内移动、能够控制所述伸缩支架带动所述转动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控制所述转动支架带动所述麦克风本体相对所述伸缩支架转动;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麦克风本体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第二方向轴转动,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第一方向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绕所述第二方向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
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安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管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轴孔;
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管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麦克风本体传动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麦克风本体绕所述第一方向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麦克风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轴孔同轴的第四轴孔;
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安装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本体还包括后壳、喇叭网以及连接管,所述后壳与所述喇叭网连接形成容纳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红外感应器的容纳空间;
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四轴孔。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杆,所述安装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转动支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安装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轨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伸缩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支架能够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预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移动;所述预设平面内的一方向和所述设平面内的另一方向相交。
CN202021835492.3U 2020-08-28 2020-08-28 麦克风设备 Active CN212785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5492.3U CN212785751U (zh) 2020-08-28 2020-08-28 麦克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5492.3U CN212785751U (zh) 2020-08-28 2020-08-28 麦克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5751U true CN21278575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5492.3U Active CN212785751U (zh) 2020-08-28 2020-08-28 麦克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5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9704A1 (en) * 2022-07-19 2024-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ing microphone posi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9704A1 (en) * 2022-07-19 2024-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ing microphone positio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85751U (zh) 麦克风设备
CN204104008U (zh) 监控摄像机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CN102357716B (zh) 适用移动自主焊接机器人的复合功能双目视觉传感器
CN110430507B (zh) 一种可灵活调节出音角度的扬声器装置
CN111212347B (zh) 一种智能麦克风固定架
CN216438820U (zh) 一种可智能控制的激光电视柜
CN209823960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嵌入式耳机充电座
CN211475418U (zh)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的摄像头
CN214480859U (zh) 一种便携式360°可视生命探测仪
CN208540130U (zh) 一种隐藏式舞台音响
CN113596643A (zh) 可调频电容式麦克风咪头减震机构
CN215126826U (zh) 一种用于直播的智能镜子
CN211744487U (zh) 用于工业现场的集成式网络接入终端
CN219104170U (zh) 一种工地噪声报警器
CN22060109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触屏视频音响
JP3796470B2 (ja) マイクロホン
JP3244326U (ja) 可視赤外光多源画像融合一体型配置制御装置
CN219697845U (zh) 一种定向音束收音的拾音器
CN216700233U (zh) 主扩声三分频曲面阵列扬声器
EP1420377A2 (en) Infrared detector, particularly for outdoor use
CN220281537U (zh) 一种采用声波定位的移动设备
CN205179299U (zh) 一种便携摄像设备用话筒
US11118724B1 (en) Solar module with tilt freedom
CN219980980U (zh) 一种悬挂式均匀音箱
CN208336479U (zh) 一种壁挂式可调节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