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1592U -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1592U
CN212781592U CN202021264496.0U CN202021264496U CN212781592U CN 212781592 U CN212781592 U CN 212781592U CN 202021264496 U CN202021264496 U CN 202021264496U CN 212781592 U CN212781592 U CN 212781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lamp bead
lamp strip
gam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44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44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1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1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灯条包括电路板、灯条电源线端子和双色域灯珠组件;双色域灯珠组件间隔设置于电路板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连接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通过在灯条上设置双色域灯珠组件,并且将双色域灯珠组件设置为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进而使得所述灯条能够发出双色域光线;同时,通过在电路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灯条电源线端子,进而达到灯条切换不同色域光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画面的多样化,对背光模组的发光色域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画面之间的切换过程,需要背光模组切换不同色域光线来完成,而现有光源主要采用灯条提供,而背光模组切换不同色域光线,就需要灯条发出不同色域的光,并且能够进行不同色域光线的切换。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切换不同色域光线的灯条和背光模组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提供一种能够切换不同色域发光线的灯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条,其包括:
电路板、灯条电源线端子和双色域灯珠组件;
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
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间距,小于相邻的双色域灯珠组件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珠设置为低色域灯珠,所述低色域灯珠为石榴石型氧化物荧光粉封装灯珠;所述第二灯珠设置为高色域灯珠,所述高色域灯珠为新红粉封装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包括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和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
所述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且电连接所述第一灯珠;
所述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且电连接所述第二灯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灯条。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灯珠支撑件、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组件;
所述背板上凹设有容置腔,所述灯条、灯珠支撑件、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组件,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灯珠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灯条的电路板上,所述灯条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条所述灯条,多条所述灯条在所述容置腔中间隔平行设置;
所述灯珠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灯条的双色域灯珠组件之间的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器、以及依次自下至上设置的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件;
所述背板上凹设有容置腔,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件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
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且与所述导光板侧端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呈L字型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光源固定部和背光板连接部;
所述光源固定部与导光板的侧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背光板连接部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连接;
所述光源固定部与导光板的侧端面的端面上凹设有灯条容置槽,所述灯条贴于所述灯条容置槽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且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液晶显示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灯条电源线端子和双色域灯珠组件;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通过在灯条上设置双色域灯珠组件,并且将双色域灯珠组件设置为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进而使得所述灯条能够发出双色域光线;同时,通过在电路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灯条电源线端子,进而为灯条切换不同色域光线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灯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灯条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Ⅰ-Ⅰ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中的灯条与灯珠支撑件直接的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背光模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背光模组的正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Ⅱ-Ⅱ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变形立体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装置;10、背光模组;20、液晶显示屏;11、灯条;12、背板;13、灯珠支撑件;14、扩散板;15、光学膜片组件;17、散热器;18、导光板;111、电路板;112、双色域灯珠组件;113、灯条电源线端子;114、第一灯珠;115、第二灯珠;116、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117、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121、容置腔;171、光源固定部;172、背光板连接部;173、灯条容置槽;174、密封凸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随着显示画面的多样化,对背光模组的发光色域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画面之间的切换过程,需要背光模组切换不同色域光线来完成,而现有光源主要采用灯条提供,而背光模组切换不同色域光线,就需要灯条发出不同色域的光,并且能够进行不同色域光线的切换。现有技术中,一部分背光模组都是在灯条在的扩散板或者导光板对应灯条中灯珠的位置处设置量子点,然后将光线射向量子点,通过量子点激发调节不同色域光线;还有一部分现有的背光模组是通过在背光模组的扩散板或导光板上设置暗窗,然后通过调节灯条上不同色域灯珠相对于暗窗的位置,控制背光模组发出不同色域的光线;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灯条、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在灯条上设置双色域灯珠组件,进而使得灯条能够发出双色域光线;通过在电路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灯条电源线端子,并且其中一个灯条电源线端子连接第一灯珠,另一个灯条电源线端子连接第二灯珠,从而通过控制第一灯珠与第二灯珠的分别启闭,达到灯条切换不同色域光线的目的。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灯条11,其包括电路板111、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和双色域灯珠组件112,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和双色域灯珠组件11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上,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连接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112。
具体的,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112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可以理解,所述灯条11包括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间隔锡焊于所述电路板111上,且每个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包括两个不同色域的紧邻设置的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进一步的,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的间距L1,小于相邻设置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之间的间距L2
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即所述电路板1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并且其中一个灯条电源线端子113连接第一灯珠114,另一个灯条电源线端子113连接第二灯珠115,通过与灯条开关(未标注)的配合控制所述第一灯珠114和/或第二灯珠115的启闭;具体的,其中电路板111一端的一个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同时电连接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的第一灯珠114,或者,同时电连接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的第二灯珠115;电路板111另一端的一个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可同时电连接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的第一灯珠114,或者同时连接多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中的第二灯珠115,进而达到控制所述灯条发出不同色域光线的目的。
可以理解,通过在灯条的电路板111之上设置双色域灯珠组件112,并且将双色域灯珠组件112设置为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进而保障了所述灯条11发出不同色域的光线,进而满足不同显示画面的需求;通过在电路板111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灯条电源线端子113,进而为实现切换不同色域光线提供了保障;通过将将双色域灯珠组件112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上,同时将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的间距L1,设置为小于相邻设置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之间的间距L2,有效的降低了灯条11占用的空间和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珠114设置为低色域灯珠;所述低色域灯珠可以为石榴石型氧化物荧光粉封装灯珠;具体的,所述第一灯珠114为石榴石型氧化物荧光粉封装灯珠。所述第二灯珠115设置为高色域灯珠,所述高色域灯珠可以为新红粉封装灯珠;具体的,所述第二灯珠115为新红粉封装灯珠,进而实现所述灯条11发出不同色域的光线,满足不同显示画面的亮度色域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113包括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116和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117;所述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116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117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116电连接所述第一灯珠114;所述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117电连接所述第二灯珠115,在所述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116和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117外接供电电路,通过控制外接供电电路上的电源开关,控制第一灯珠114和第二灯珠115开启或关闭。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其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灯条11。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10,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灯条11,进而使得背光模组能够提供不同色域光线,满足不同显示图像的需求,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灯条11在所述背光模组10中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背板12、灯珠支撑件13、扩散板14和光学膜片组件15;所述背板12上凹设有容置腔121,所述灯条11、灯珠支撑件13、扩散板14和光学膜片组件15,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21中;所述灯珠支撑件13设置于所述灯条11的电路板111上,所述灯条11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扩散板14,所述扩散板14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15。
可以理解,所述灯条1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21的底部,且沿所述背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灯条11可以两条串联后沿所述背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进而实现所述灯条11的精准安装;所述灯珠支撑件13设置于所述灯条11上,所述扩散板14设置于所述灯珠支撑件13之上;所述灯珠支撑件13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14,有效的保护灯条11的结构,也为灯条11发射出的光线的初步扩散提供了空间,提升背光模组10的匀光效果;同时,所述扩散板14的如光面为扩散板14朝向所述背板12的端面,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10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光学膜片组件15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包括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下增光片。
在另一些脚架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多条所述灯条11,多条所述灯条11在所述容置腔121中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灯珠支撑件13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灯条11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之间的电路板111上。
可以理解,所述背光模组10中可以设置有多条所述灯条11,每条灯条11之间等间距间隔平行设置;每个灯条11中包含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两个双色域灯珠组件112之间的电路板111上至少设置一个灯珠支撑件13。
请结合参阅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散热器17、背板12、导光板18和光学膜片组件15;所述背板12、导光板18和光学膜片组件15依次自下至上设置;所述散热器17设置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上,具体的,所述散热器17锁附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上,即所述散热器17与所述背板12螺纹连接;所述灯条11设置于所述散热器17上,且与所述导光板18侧端面平行设置,具体的,所述灯条11贴附于所述散热器17上;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设置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背板12凹设有容置腔121,导光板18和光学膜片组件15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21中;所述背板12的容置腔121朝向所述散热器17的一侧开口设置,即所述容置腔121朝向所述散热器17的一侧未设置有腔壁。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17包括呈L字型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光源固定部171和背光板连接部172,所述光源固定部171与导光板18的侧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背光板连接部172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连接;具体的,所述背光板连接部172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锁附连接,即所述背光板连接部172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光源固定部171与导光板18的侧端面的端面上凹设有灯条容置槽173,所述灯条11贴于所述灯条容置槽173中。更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板连接部172远离所述光源固定部17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凸梁174,所述密封凸梁174与所述背板12背离所述导光板18的端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灯条11中双色域灯珠组件112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18的侧端面保持平齐,进而保障所述光线能够进入所述导光板18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可以理解,所述显示装置通过采用背光模组,进而能够切换不同色域的的光线效果,进而使得显示装置显示不同的效果的图像。
请结合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1还包括液晶显示屏20,所述液晶显示屏20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上,且所述背光模组10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液晶显示屏20。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显示屏20设置于背光模组10的光学膜片组件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灯条电源线端子和双色域灯珠组件;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通过在灯条上设置双色域灯珠组件,进而使得灯条能够发出双色域光线;通过在电路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灯条电源线端子,进而实现切换不同色域光线;通过将双色域灯珠组件均匀间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将双色域灯珠组件中的不同色域灯珠之间设置为非等间距,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不同色域灯珠等间距设置,有效的降低了灯条占用的空间和制造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灯条电源线端子和双色域灯珠组件;
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
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灯珠或第二灯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色域灯珠组件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间距,小于相邻的双色域灯珠组件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灯珠设置为低色域灯珠,所述低色域灯珠为石榴石型氧化物荧光粉封装灯珠;
所述第二灯珠设置为高色域灯珠,所述高色域灯珠为新红粉封装灯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电源线端子包括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和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
所述第一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且电连接所述第一灯珠;
所述第二灯条电源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且电连接所述第二灯珠。
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灯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灯珠支撑件、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组件;
所述背板上凹设有容置腔,所述灯条、灯珠支撑件、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组件,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灯珠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灯条的电路板上,所述灯条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条所述灯条,多条所述灯条在所述容置腔中间隔平行设置;
所述灯珠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灯条的双色域灯珠组件之间的电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器、以及依次自下至上设置的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件;
所述背板上凹设有容置腔,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件自下至上依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
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且与所述导光板侧端面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包括呈L字型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光源固定部和背光板连接部;
所述光源固定部与导光板的侧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背光板连接部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连接;
所述光源固定部与导光板的侧端面的端面上凹设有灯条容置槽,所述灯条贴于所述灯条容置槽中。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且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液晶显示屏。
CN202021264496.0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781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496.0U CN21278159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496.0U CN21278159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1592U true CN21278159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87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4496.0U Active CN21278159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15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373A (zh) * 2022-02-16 2022-05-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光源单元、背光源结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16841087A (zh) * 2023-08-30 2023-10-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373A (zh) * 2022-02-16 2022-05-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光源单元、背光源结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16841087A (zh) * 2023-08-30 2023-10-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6841087B (zh) * 2023-08-30 2023-12-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357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3087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29782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5045166B2 (ja) 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182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13161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EP236704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2781592U (zh)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60095345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1000723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120061292A (ko) 광원 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29195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1826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3002017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6920867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20051856A (ko) 광원 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77064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108987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8939174U (zh) 光学面罩、led显示屏及led显示设备
KR100774570B1 (ko) 전원 공급 유닛,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WO201010370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476469B1 (ko)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20057095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080068947A (ko) 셀전극을 구비하는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유닛
KR101929035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