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7946U -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7946U
CN212777946U CN202021649264.7U CN202021649264U CN212777946U CN 212777946 U CN212777946 U CN 212777946U CN 202021649264 U CN202021649264 U CN 202021649264U CN 212777946 U CN212777946 U CN 212777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de wall
rod
worm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92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西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ongteng Warming And Cool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ongteng Warming And Cool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ongteng Warming And Cool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ongteng Warming And Cool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92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7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7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7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包括电力驱动机构,所述电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管体,一个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水力驱动机构,所述水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蜗轮;本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本装置利用水的流速推动蜗杆旋转,蜗杆和蜗轮啮合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增大了本装置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又叫空气源热水器,是采用制冷原理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来加热水的“热量搬运”装置,空气源热泵能够吸收空气的能量,比如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制热,而在夏天的时候能够制冷,具有用途广泛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安全。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装置多为大型工厂、大型商务楼使用,体积较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当所需要输出的功率较大时,需要多台空气源热泵装置同时工作,增加了使用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另外,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装置,在工作时内部容易进入不洁净的气体,影响其工作性能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包括:
电力驱动机构,所述电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导流板;
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五管体远离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外侧壁均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水力驱动机构,所述水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蜗轮的一侧并与蜗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板体,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通过第二管体连通于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二管体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冷凝器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蜗轮和蜗杆可以保证水力驱动本装置传动的稳定性,水泵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一侧,可以提升第三壳体内部水流动的冲击力,加快蜗轮和蜗杆的转速,从而加快第二扇叶的旋转,增强了对空气的吸力,设置多个板体,可以保证水的冲击力不间断,持续的向蜗轮蜗杆提供旋转力,水在第三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循环流动,节约资源,设置第二单向阀可以保证当向循环水中补水时,防止进入第二管体内的水倒流,避免设备损坏。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杆体,两个所述第二杆体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另外两个所述第二杆体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
优选的,一个所述滑槽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门体的上表面安装有锁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适合家庭及小型企业使用,本装置一方面利用电机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利用水的流速推动蜗杆旋转,蜗杆和蜗轮啮合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进而带动第二扇叶旋转,只使用一台装置就能够增大输出功率,有效节约资源;
2、本装置设置了过滤网和活性炭板,使进入本装置内的气体清洁无污染,使得本装置的工作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冷凝器;3、蒸发器;4、第一管体;5、第一单向阀;6、导流板;7、第二壳体;8、第一扇叶;9、第一杆体;10、支撑杆;11、电机;12、蜗杆;13、过滤网;14、活性炭板;15、第二杆体;16、滑块;17、滑槽;18、第二单向阀;19、第二管体;20、蜗轮;21、第三壳体;22、板体;23、第三杆体;24、支撑板;25、第四杆体;26、第三管体;27、螺纹孔;28、螺栓;29、固定板;30、第一通孔;31、合页;32、门体;33、把手;34、锁扣;35、水泵;36、第二通孔;37、第二扇叶;38、第四管体;39、第五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包括:
电力驱动机构,电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0,设置固定板29和第一通孔30可以方便对本装置进行固定,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第一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6,第二通孔3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7;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7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17,如图4所示,一个滑槽17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7,螺纹孔2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28,通过螺栓28和螺纹孔27的配合,当需要拆卸过滤网13和活性炭板14时,取下螺栓28,当完成更换后,螺栓28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过滤网13滑出,滑槽1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6,两个滑块16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杆体15,两个第二杆体15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另外两个所述第二杆体15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14,设置过滤网13和活性炭板14可以避免空气中悬浮的颗粒进入本装置,容易导致本装置损坏,设置滑槽17和滑块16,可以方便将过滤网13取出清洁和更换活性炭板14,在保证空气清洁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空气的流量大;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9,第一杆体9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第一扇叶8,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导流板6;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31铰接有门体32,门体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3,门体32的上表面安装有锁扣34,设置门体32,可以方便维修人员对本装置内部进行维修保养,设置锁扣34,可以避免本装置内部组件丢失;
连通机构,连通机构包括第一管体4,第一管体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壳体7的一侧,第一管体4的另一端连通有蒸发器3,蒸发器3的底部连通有第五管体39,第五管体39远离蒸发器3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器2,蒸发器3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体38,第四管体38远离蒸发器3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第一管体4、第四管体38和第五管体39的外侧壁均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
水力驱动机构,水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杆体23,第三杆体23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7的下表面,第三杆体23的一端焊接有蜗杆12,蜗杆12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蜗轮20,蜗杆1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25,第四杆体2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37,第四杆体25的一端贯穿蜗轮20的一侧并与蜗轮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三杆体23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壳体21,第三杆体23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板体22,第三壳体21的一侧通过第二管体19连通于水泵35的出水端,第二管体19贯穿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第二管体19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8,冷凝器2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三管体26,第三管体26的一端连通于第三壳体21的一侧,第三管体26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管体19的外侧壁。
第一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电机11和水泵35启动与关闭的开关组,开关组与外界市电连接,用以为电机11和水泵35供电。
电机11的型号为XD-3420,水泵35的型号为80UHB-30。
结构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蜗轮20和蜗杆12可以保证水力驱动本装置传动的稳定性,水泵35设置在第三壳体21的一侧,可以提升第三壳体21内部水流动的冲击力,加快蜗轮20和蜗杆12的转速,从而加快第二扇叶37的旋转,增强了对空气的吸力,设置多个板体22,可以保证水的冲击力不间断,持续的向蜗轮20蜗杆12提供旋转力,水在第三管体26和第二管体19之间循环流动,节约资源,设置第二单向阀18可以保证当向循环水中补水时,防止进入第二管体19内的水倒流,避免设备损坏。
综上,本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适合家庭及小型企业使用,本装置一方面利用电机11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利用水的流速推动蜗杆12旋转,蜗杆12和蜗轮20啮合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进而带动第二扇叶37旋转,节约资源,增大了本装置的输出功率,本装置设置了过滤网13和活性炭板14,使进入本装置内的气体清洁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驱动机构,所述电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6),所述第二通孔(3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远离所述第二壳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9),所述第一杆体(9)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第一扇叶(8),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导流板(6);
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第一管体(4),所述第一管体(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壳体(7)的一侧,所述第一管体(4)的另一端连通有蒸发器(3),所述蒸发器(3)的底部连通有第五管体(39),所述第五管体(39)远离蒸发器(3)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器(2),所述蒸发器(3)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体(38),所述第四管体(38)远离所述蒸发器(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管体(4)、所述第四管体(38)和第五管体(39)的外侧壁均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
水力驱动机构,所述水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杆体(23),所述第三杆体(2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7)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杆体(23)的一端焊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蜗轮(20),所述蜗杆(1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25),所述第四杆体(2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37),所述第四杆体(25)的一端贯穿所述蜗轮(20)的一侧并与蜗轮(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杆体(23)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壳体(21),所述第三杆体(23)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板体(22),所述第三壳体(21)的一侧通过第二管体(19)连通于水泵(35)的出水端,所述第二管体(19)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管体(19)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8),所述冷凝器(2)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三管体(26),所述第三管体(26)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壳体(21)的一侧,所述第三管体(26)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19)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6),两个所述滑块(16)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杆体(15),两个所述第二杆体(15)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另外两个所述第二杆体(15)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滑槽(17)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7),所述螺纹孔(2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31)铰接有门体(32),所述门体(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2)的上表面安装有锁扣(34)。
CN202021649264.7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Active CN212777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9264.7U CN212777946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9264.7U CN212777946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7946U true CN212777946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9264.7U Active CN212777946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7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10156A1 (zh) 一种网络通信的节能管理装置
CN112134163A (zh) 一种适用户外的防水散热电力柜
CN207770376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太阳能面板除尘装置
CN212777946U (zh) 一种复合动力空气源热泵装置
CN21427657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闭式冷却塔
CN215805401U (zh) 一种泵体机密封冷却水内循环装置
CN21239054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
CN211650935U (zh) 一种热电厂节能设备冷却装置
CN114322308A (zh) 一种对洗浴废水余热进行热回收的热泵热水器
CN114743742A (zh) 一种输电线路运行污闪故障处理用绝缘子的清理机构
CN214009407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装置
CN210049984U (zh) 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CN206812612U (zh) 一种用于印刷辊的节能式超声波清洗机
CN21768555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制冷装置
CN21264500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全玻璃管太阳能集热器
CN217831711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悬臂辊
CN215505956U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烟雾过滤装置
CN217464721U (zh) 用于水电站的水冷式中央空调
CN213841500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散热装置
CN213123628U (zh) 一种led户外显示器防尘结构
CN216769865U (zh) 一种利用余热蒸汽的长输管网集中供冷装置
CN216080167U (zh) 一种建筑用暖通节能设备
CN219938297U (zh) 一种清洁车自动喷水清洁装置
CN214351570U (zh) 一种新型缸体除锈装置
CN217541152U (zh) 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