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6903U -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6903U
CN212776903U CN202021442097.9U CN202021442097U CN212776903U CN 212776903 U CN212776903 U CN 212776903U CN 202021442097 U CN202021442097 U CN 202021442097U CN 212776903 U CN212776903 U CN 21277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orage battery
accommodating groove
flashligh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20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协祥
吴可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g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g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g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g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20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6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壳体一和壳体二的一侧端相铰接,且壳体一和壳体二的另一侧端通过卡扣连接,壳体一和壳体二均连接有一块翻盖,翻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壳体一内设有电量显示器、触发组件、蓄电池一和灯头一,壳体二上设有电源开关、充电器、蓄电池二和灯头二;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增加手电筒上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提高了手电筒的充电效率;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可通过翻盖和壳体收纳,便于携带;通过设置电量显示器可对手电筒的剩余电量进行显示,方便使用者使用;且通过设置触发组件可在使用者需要了解电量时使电量显示器工作,平时保持断电状态,避免电量显示器耗费电量。

Description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背景技术
太阳能手电筒采用太阳能发电原理工作,对内置可充电电池充电储能,供发光管照明。太阳能手电筒由于用太阳光作为能源,不产生废物,不污染环境,具有绿色环保、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手电筒还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受手电筒的体积限制,太阳能手电筒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小,光电转化效率低,充电时间长。
2)现有的太阳能手电筒没有电量显示装置,使用者无法获知手电筒的剩余电量,不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太阳能手电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一侧端相铰接,且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另一侧端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均连接有一块翻盖,所述翻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壳体一内设有电量显示器、触发组件、蓄电池一和灯头一,所述壳体二上设有电源开关、充电器、蓄电池二和灯头二。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容置槽一,所述容置槽一和翻盖相配合,所述容置槽一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多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蓄电池一和蓄电池二。
优选的,所述电量显示器包括单片机、ADC芯片和八位数码管,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口通过信号线与八位数码管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通过ADC芯片与蓄电池一和蓄电池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的后端设有容置槽二,所述容置槽二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内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所述容置槽二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靠近金属片的一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接触点一和电接触点二,所述压块和容置槽二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压簧,所述电接触点一和电接触点二通过电源线串联八位数码管和蓄电池一。
优选的,所述灯头一和灯头二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和蓄电池二,所述电源开关与灯头一和灯头二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灯头一和灯头二均为LED灯。
优选的,所述壳体二的侧壁后部设有容置槽三,所述容置槽三的一侧连接有滑孔,所述容置槽三内滑动连接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滑孔,且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充电器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和蓄电池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智能太阳能手电筒,通过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在铰接于壳体一和壳体二上的翻盖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可有效增加手电筒上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提高了手电筒的充电效率;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可通过翻盖和壳体收纳,不影响使用,便于携带。
2)该智能太阳能手电筒,通过设置电量显示器可对手电筒的剩余电量进行显示,方便使用者使用;且通过设置触发组件可在使用者需要了解电量时使电量显示器工作,平时保持断电状态,避免电量显示器耗费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一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一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二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一、2壳体二、3翻盖、4太阳能电池板、5电量显示器、6蓄电池一、7灯头一、8电源开关、9充电器、10蓄电池二、11灯头二、12容置槽一、13容置槽二、14压块、15金属片、16绝缘块、17电接触点一、18电接触点二、19压簧、20容置槽三、21滑孔、22连接块、23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包括壳体一1和壳体二2,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一侧端相铰接,且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另一侧端通过卡扣连接,壳体一1和壳体二2均连接有一块翻盖3,翻盖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壳体一1内设有电量显示器5、触发组件、蓄电池一6和灯头一7,壳体二2上设有电源开关8、充电器9、蓄电池二10和灯头二11;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容置槽一12,容置槽一12和翻盖3相配合,容置槽一12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多块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通过设置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4,并通过在铰接于壳体一1和壳体二2上的翻盖3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4,可有效增加手电筒上太阳能电池板4的面积,提高了手电筒的充电效率;同时太阳能电池板4可通过翻盖3和壳体收纳,不影响使用,便于携带。
其中,电量显示器5包括单片机、ADC芯片和八位数码管,单片机的输出端口通过信号线与八位数码管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口通过ADC芯片与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电连接;通过设置电量显示器5可对手电筒的剩余电量进行显示,方便使用者使用。
其中,壳体一1的后端设有容置槽二13,容置槽二13内滑动连接有压块14,压块14的内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15,容置槽二13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绝缘块16,绝缘块16靠近金属片15的一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接触点一17和电接触点二18,压块14和容置槽二13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压簧19,电接触点一17和电接触点二18通过电源线串联八位数码管和蓄电池一6;通过设置触发组件可在使用者需要了解电量时使电量显示器5工作,平时保持断电状态,避免电量显示器耗费电量。
其中,灯头一7和灯头二11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电源开关8与灯头一7和灯头二11的电源线连接,灯头一7和灯头二11均为LED灯。
其中,壳体二2的侧壁后部设有容置槽三20,容置槽三20的一侧连接有滑孔21,容置槽三20内滑动连接充电器9,充电器9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连接块22滑动连接于滑孔21,且连接块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3,充电器9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
工作原理
该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在使用时,通过电源开关8将蓄电池一6、蓄电池二10和灯头一7、灯头二11连通,进行照明;需充电时,翻开壳体一1和壳体二2,再将两块翻盖3翻出,使各太阳能电池板4朝向太阳照射方向对蓄电池一6、蓄电池二10充电;当使用者需了解手电筒剩余电量时,摁下压块14,使压块14带动金属片15接触电接触点一17和电接触点二18,从而闭合八位数码管的电源电路,使八位数码管受电工作对电量进行显示;松开压块14后,压簧19通过压块14带动金属片15与电接触点一17、电接触点二18分离,从而使八位数码管断电,避免电量显示器耗费电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受权利要求书和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1)和壳体二(2),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一侧端相铰接,且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另一侧端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均连接有一块翻盖(3),所述翻盖(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壳体一(1)内设有电量显示器(5)、触发组件、蓄电池一(6)和灯头一(7),所述壳体二(2)上设有电源开关(8)、充电器(9)、蓄电池二(10)和灯头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容置槽一(12),所述容置槽一(12)和翻盖(3)相配合,所述容置槽一(12)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多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显示器(5)包括单片机、ADC芯片和八位数码管,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口通过信号线与八位数码管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通过ADC芯片与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电连接。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的后端设有容置槽二(13),所述容置槽二(13)内滑动连接有压块(14),所述压块(14)的内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15),所述容置槽二(13)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绝缘块(16),所述绝缘块(16)靠近金属片(15)的一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接触点一(17)和电接触点二(18),所述压块(14)和容置槽二(13)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压簧(19),所述电接触点一(17)和电接触点二(18)通过电源线串联八位数码管和蓄电池一(6)。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一(7)和灯头二(11)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所述电源开关(8)与灯头一(7)和灯头二(11)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灯头一(7)和灯头二(11)均为LED灯。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2)的侧壁后部设有容置槽三(20),所述容置槽三(20)的一侧连接有滑孔(21),所述容置槽三(20)内滑动连接充电器(9),所述充电器(9)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滑动连接于滑孔(21),且所述连接块(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3),所述充电器(9)通过电源线并联蓄电池一(6)和蓄电池二(10)。
CN202021442097.9U 2020-07-21 2020-07-21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Active CN21277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2097.9U CN212776903U (zh) 2020-07-21 2020-07-21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2097.9U CN212776903U (zh) 2020-07-21 2020-07-21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6903U true CN21277690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2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2097.9U Active CN212776903U (zh) 2020-07-21 2020-07-21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6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2906U (ja) 多機能携帯型太陽エネルギー充電器
US20190149084A1 (en) SOLAR ULTRA-LIGHT OPERATED BATTERY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08374608B (zh) 智能门锁
CN201925741U (zh) 一种太阳能手电筒
CN201547529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手电筒
CN212776903U (zh) 智能太阳能手电筒
CN2823773Y (zh) 移动式太阳能应急灯
CN201062716Y (zh) 一种手电筒
CN210123905U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CN208997746U (zh) 防水野营灯
JP5723408B2 (ja) 太陽光発電機能付き団扇
CN206268856U (zh) 一种笔灯
CN205017485U (zh) 一种太阳能遥控器
CN2918979Y (zh) 一种新型手电筒
CN211822137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照明装置
CN203871884U (zh) 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11656077U (zh) 一种折叠流畅的太阳能组件
CN212969092U (zh) 一种移动电源套装
CN213237032U (zh) 一种触摸按键加状态指示的多功能手电筒
CN211399597U (zh) 一种灯具
CN101793351A (zh) 一种混合能源照明设备
CN213754023U (zh) 一种便携太阳能光伏电源
CN216854023U (zh) 一种多功能文具盒
CN213810107U (zh) 一种防水型手电筒
CN210669615U (zh) 柔性cigs太阳能卷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