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3972U -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 Google Patents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3972U
CN212773972U CN202020887319.1U CN202020887319U CN212773972U CN 212773972 U CN212773972 U CN 212773972U CN 202020887319 U CN202020887319 U CN 202020887319U CN 212773972 U CN212773972 U CN 212773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arriage
compartment
plat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73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建锋
张磊
王江伟
刘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73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3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3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3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货车车厢开关车厢门的驱动机构(1)、车厢(10)及半挂车,驱动机构(1)包括上拉板(4),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拉板(4)的柔性连接件(5)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拉板(4)上的支持柱(6)。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的驱动机构中,利用柔性连接件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刚性主动拉杆。如此,在开关门的过程中,避免了刚性主动拉杆在运动过程中进入车厢内部而与其中的货物发生碰撞。

Description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上拉板的驱动机构以及利用了该驱动机构的车厢和半挂车。
背景技术
专利CN204998395U公开了一种翼开式货车,该车货厢的侧厢门分为上翼板和下翻板,这两块厢板通过主动的拉杆和从动的摆杆来带动作动。而该专利中,仅通过两根杆的转动实现厢门的开合。结合该专利的附图,这种方式中,主动的拉杆的运动轨迹会经过货厢内部,因此,在开关门的过程中,拉杆会碰撞厢内货物,从而出现机构卡死或撞坏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开关货车车厢门的驱动机构,该机构的组成部分在开启或关闭货车车厢门的过程中,不侵入车厢内部;以及利用了该驱动机构的车厢和半挂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开关货车车厢门的驱动机构,包括上拉板,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拉板的柔性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拉板上的支持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下拉杆,所述下拉杆包括主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杆两端的调节筒,两个所述调节筒之一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
所述主杆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筒设有与所述主杆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持柱上的安装板、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
所述第一限位套和所述第二限位套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上拉板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套与所述第二限位套相面对的面上分别设有沿其中心轴线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间交错设置;
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套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安装板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上拉板的对称中心线的夹角为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为链轮;
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上拉板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钢丝绳,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为滑轮或圆柱状的筒/柱。
车厢,包括底板、顶板、后门、包括上厢门和下厢门的厢门组件以及支承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立柱,所述上拉板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厢门和所述立柱上,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上拉板和所述下厢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拉杆一端的调节筒铰接在所述下厢门上,另一端的调节筒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从上至下相间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二者与所述支持柱位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同一侧;
所述上拉板与所述立柱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厢门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顶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沿所述车厢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贯通的滑道安装槽和阻尼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道安装槽中的滑道、一端与所述上厢门连接的支杆以及位于所述支杆另一端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为滑轮;
所述滑道中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顶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位于所述车厢一侧的支杆长度大于另一侧的支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阻尼安装槽中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为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阻尼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阻尼安装槽的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厢门,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柱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厢门和所述下厢门在厢门关闭时相接的边缘各设置一根第一密封条;
所述顶板上面沿所述车厢的两侧边上设有第二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厢门上设有厢门锁。
半挂车,包括位于所述车厢底部的行走系统;
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轮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驱动货车车厢门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的所有组成部分均设在车厢用于装载货物的空间之外,并且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不会侵入装载货物的空间中。因此在开关车厢门的过程中,用于驱动和引导控制车厢门的机构的任何零部件都不会与装载车厢内的货物发生干涉。如此,可以避免在开关门过程中,某些组成部分或零部件会进入车厢从而碰撞到车厢里面的货物。并且,不需要液压或电机传动,可快速开启厢板,开启灵活可靠,省时省力,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设置安装板和两个限位套,第一限位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套固定连接在上拉板上。再通过支持柱依次穿过上拉板、两个限位套和安装板,使得安装板可以在支持柱上转动。将柔性连接件连接在安装板远离第一限位套的一端,在开启或关闭车厢门的过程中,由于安装板在柔性连接件的牵引下摆动一个固定的角度,从而避免机构运作过程中发生卡死。两个限位套在相互面对的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位置交错可在安装板转动时形成相互抵靠,从而限制安装板的转动角度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下拉杆具有主杆和位于主杆两端的调节筒,调节筒和主杆通过螺纹连接,由此可在柔性连接件长时间使用而发生形变后,通过调节使下拉杆的长度随之变化,从而使得本机构可以长时间使用,并且在安装时也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立柱上设置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这两个引导件从上至下相间设置,起到为柔性连接件导向的作用,可以避免在开关门的过程中,柔性连接件发生偏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柔性连接件为链条,两个引导件为链轮,可以使得开关门的过程更加平稳。而柔性连接件也可以为钢丝绳,则两个引导件为滑轮或圆柱状的筒/柱,这种方式的结构较为简洁,设计难度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车厢中设置阻尼件,阻尼件安装在车厢顶板下面的阻尼安装槽中,并与支杆连接。如此,在开门和关门的过程中,均可以降低厢门的冲击,并能辅助开关门的动作,实现省力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每组厢门组件单独配备两套驱动机构,由此车厢中共包含四组厢门组件,且每组均可实现单独的开关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车厢两侧的支杆长度不同,如此可以避免厢门全打开时两侧的上厢门出现碰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上厢门和立柱之间还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为钢丝绳,其可以辅助上厢门按照规定的轨迹作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上厢门和下厢门在边缘各设置一个第一密封条,而顶板上面沿车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沿着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在厢门关闭时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厢的右侧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限位套的轴测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板与上拉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板的轴测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半挂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厢的右侧局部剖视图。参见图1,图中示出包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车车厢门启闭机构的半挂车的车厢部分的横剖面。为清楚起见,图1中省略了半挂车的行走系统。图1所示的货车车厢的左右两侧的侧壁由可以开启和关闭的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组成,而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均为矩形。图1所示的货车车厢的左侧厢门处于关闭状态,而右侧厢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向下翻转下厢门1042使得上厢门1041同步地向上翻转到达车厢顶部的完全开启位置。
在图1中,上厢门1041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位于货车车厢的顶部,而下厢门1042则向下翻转,通过铰链连接于货车车厢底板的侧边缘上,最终在完全开启状态下悬挂在货车车厢底板之下。
在图1的右侧部分示意性表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开启和关闭货车车厢门的驱动机构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包括上拉板4、柔性连接件5以及支持柱6。上拉板4一端铰接在上厢门1041上,铰接点靠近上厢板1041的长边;另一端铰接在车厢中的立柱105上。柔性连接件5一端连接上拉板4,另一端连接车厢中的下厢门1042上。支持柱6则设置在上拉板4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1还包括下拉杆2、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中的柔性连接件5通过下拉杆2间接的与下厢门1042相连。例如,下拉杆2的一端与柔性连接件5连接,另一端则铰接在下厢门1042上。如此,由于有了柔性连接件5,下拉杆2在开关门过程中不会进入到车厢中,从而不会碰撞到货物而出现卡死的现象。
车厢中的顶板102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沿车厢宽度方向延伸相互贯通的滑道安装槽和阻尼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还包括滑道12、支杆13和滑动体14。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体14为滑轮,当然也可选择其它标准件作为滑道12和滑动体14。滑道12设置在滑道安装槽中,侧边朝下。滑动体14设置在支杆13的一端,且可在滑道12中沿车厢的宽度方向滑动。支杆13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厢门1041远离上拉板4的长边边缘上。滑道12中的两端设有限位件18,用于限制滑动体14的移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8为顶丝,其从上至下拧入滑道12中。阻尼安装槽中设置有阻尼件15。本实施方式中,阻尼件15为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阻尼安装槽的左端,右端连接支杆13。车厢右侧的支杆13长度大于左侧的支杆13,以避免两侧的厢门全开启时会出现碰撞。由上述厢门开启方式可知,滑道12和上拉板4共同限定了上厢门1041的动作轨迹。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连接件16来辅助这一动作轨迹的实现。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6为钢丝绳,其两端分别拴在上厢门1041上和立柱105上。
为了提高厢门的密闭性,本实用新型在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在厢门关闭时相接的边缘各设置一根第一密封条17。具体可以将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的边缘设置相配合的台阶槽,并将第一密封条17分别安装在台阶槽中,这样在厢门关闭时能实现很好的密封效果。而顶板102上面沿车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也设有第二密封条19,该密封条沿车厢长度方向延伸。
反复开关车厢门,会导致柔性连接件5形变。若柔性连接件5直接与下厢门1042相连或通过刚性杆件与其相连时,柔性连接件5变长会使车厢门的开启位置变化,或者在拆卸维修时不便于重新安装。为克服上述缺陷,参见图2示出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拉杆2由主杆21和位于主杆21两端的调节筒22组成。主杆21两端设有外螺纹,调节筒22内侧设有内螺纹,从而可与主杆2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件5和下厢门1042分别与主杆21两端的调节筒22相连。如上述设置,即使柔性连接件5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形变,也可以通过调节使下拉杆2整体长度变化,以适应柔性连接件5的形变,消除连接误差,使得本机构能够适应长时间使用。可以将主杆21两端螺纹设为反向,如此只需旋转主杆21即可直接调节该长度。也可以将主杆21两端螺纹设为同向,并在安装前旋转调节筒22以使下拉杆2的长度适应柔性连接件5以后再进行安装。
驱动机构1中的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从上至下相间地设置在立柱105上。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柔性连接件5从左侧依次绕过第二引导件9、第一引导件8和支持柱6,最终与上拉板4相连。在安装状态,这两个引导件均位于柔性连接件5的同一侧(即相对于车厢的外侧)。上拉板4与立柱105的铰接点位于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件5与两个引导件构成了一个开放式驱动系统。在这种驱动系统中,柔性连接件5为链条,两个引导件为链轮。链传动使厢门的开关过程严格地按照链节进行,不仅能实现厢门高精度地开关,还更加平稳。链条在连接安装板20时,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连接板24(参见图5)与位于安装板20下端通孔中的销子连接。两块连接板24之间还设有若干垫板从而限制二者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柔性连接件5还可以是钢丝绳。此时两个引导件是滑轮。这种结构与链条和链轮的配合相似,但结构较为简洁,设计难度较低。同时,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两个引导件还可以为圆柱形的筒或柱,从而形成固定设置,这种设计更加简洁且成本较低。
由于驱动机构1在厢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柔性连接件5的上部与上拉板4的角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卡死不能开关车厢门。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安装板20。安装板20为长条形平板,两端为半圆形,而安装板20的两端还分别设有通孔。在开启或关闭车厢门的过程中,安装板20随之摆动,从而避免机构在运动过程被卡死。
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与安装板20相配合设置了第一限位套25和第二限位套26,以便限制安装板20的摆动角度。第二限位套26的结构与第一限位套25相同,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套26的厚度小于第一限位套25。因此为了简洁起见,仅用图3示出了第一限位套25的轴测图。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套25和第二限位套26位于安装板20和上拉板4之间,且分别焊接在二者相对的面上。两个限位套中心均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的通孔,因此可以套设在支持柱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持柱6为销钉,其从左侧依次穿过上拉板4、第二限位套26、第一限位套25和安装板20一端的通孔。支持柱6远离上拉板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可以连接一个螺母从而对上拉板4、两限位套和安装板20限位。第一限位套25与第二限位套26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5a和第二限位凸起26a。限位凸起在限位套上沿其中心轴线环形间隔布置形成了齿形结构。在图4所示的装配状态下,第一限位凸起25a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凸起26a之间,形成交错的布置。在安装板20转过一定角度后,两种限位凸起相互抵靠,阻止安装板20进一步旋转。为了使安装板20转动顺畅,可在两个限位凸起处涂抹润滑油(脂)。安装板20的对称中心线与上拉板4的对称中心线的夹角的变化区间在2°-3°之间。柔性连接件5从上方绕过限位套,并安装在安装板20的下端通孔处,如此间接的与上拉板4相连。
图6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半挂车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包括车厢10和行走系统11,其中,车厢10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后门103、厢门组件以及立柱105。图6中,左侧为车厢10前方,右侧为车厢10后方。立柱105支承在底板101和顶板102之间,沿车厢10的长度方向(即图6中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三根,且对侧也对称地设置三根。如此,立柱105的设置将整个车厢10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了两个空间。厢门组件包括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这两个厢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驱动机构1配合共同实现开关门动作。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中,车厢10被立柱105分为了两个空间,而每个空间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厢门组件。即,车厢上共有四组厢门组件,分别位于车厢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组位于相邻的两根立柱105之间。厢门组件在图6中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套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1,如此每组厢门组件可实现独立的开关动作。如图6所示,中间立柱105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套驱动机构1,而左右两根立柱105相面对的一侧各设置一套驱动机构1。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共具有八套驱动机构1,而每套驱动机构1对应匹配一套滑动结构(包括滑道安装槽、滑道、滑动体和支杆)和阻尼结构(包括阻尼安装槽、弹簧),而相对的两套驱动机构1彼此交错,以避免干涉。例如,将车厢10两侧的厢门组件中的上厢门1041的长度设置为不同,且两侧的厢门组件中的驱动机构1的间距也不同。此外,下厢门1042上还设有厢门锁1043,用于在厢门闭合时锁紧。行走系统11包括车架111和车轮组112,其中车架111安装在底板101上,而车轮组112安装在车架111上。而后门103也为可开合结构。
如上述设置,在开门时,操作者向下翻转下厢门1042,从而带动下拉杆2向下运动,进而拉动与其连接的柔性连接件5向下移动。而柔性连接件5移动的过程中,会拉动上拉板4绕铰接点旋转,并带动上厢门1041绕规定的轨迹逐渐向上运动。此时,支杆13推动滑动体14向左移动,直至滑动体14撞到滑道12中左端的限位件18(即顶丝)上。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即阻尼件15)在厢门关闭状态下为舒张状态,因此滑动体14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弹簧会给予支杆13一个向左的拉力,从而辅助开门的动作,实现省力的作用。而当滑动体14经过滑道12的大致中心位置后,弹簧会处于逐渐被压缩的状态,因此其可以给予支杆13一个向右的推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开门时的冲击。在关门时,操作者可以向上翻转下厢门1042,此时依靠上厢门1041的自重以及弹簧给予支杆13向右的推力,上厢门1041会自动绕原轨迹逐渐向下运动,最终与下厢门1042接合完成关门。在整个关门过程中,滑动体14向右运动,在经过滑道12大致中心位置后,会受到弹簧向左的拉力,同样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关门时的冲击过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用于开关货车车厢门的驱动机构(1),包括上拉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拉板(4)的柔性连接件(5)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拉板(4)上的支持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拉杆(2),所述下拉杆(2)包括主杆(2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杆(21)两端的调节筒(22),两个所述调节筒(22)之一与所述柔性连接件(5)连接;
所述主杆(21)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筒(22)设有与所述主杆(21)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持柱(6)上的安装板(20)、第一限位套(25)和第二限位套(26);
所述第一限位套(25)和所述第二限位套(26)位于所述安装板(20)和所述上拉板(4)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套(25)与所述第二限位套(26)相面对的面上分别设有沿其中心轴线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凸起(25a)和第二限位凸起(26a);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5a)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6a)相间交错设置;
所述柔性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0)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套(25)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上拉板(4)的对称中心线的夹角为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5)为链条,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为链轮;
所述柔性连接件(5)连接所述上拉板(4)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5)为钢丝绳,第一引导件(8)和第二引导件(9)为滑轮或圆柱状的筒/柱。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1)的车厢(10),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后门(103)、包括上厢门(1041)和下厢门(1042)的厢门组件以及支承在所述底板(101)和所述顶板(102)之间的立柱(1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板(4)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厢门(1041)和所述立柱(105)上,所述柔性连接件(5)分别连接所述上拉板(4)和所述下厢门(10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杆(2)一端的调节筒(22)铰接在所述下厢门(1042)上,另一端的调节筒(22)与所述柔性连接件(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8)和所述第二引导件(9)从上至下相间设置在所述立柱(105)上,且二者与所述支持柱(6)位于所述柔性连接件(5)的同一侧;
所述上拉板(4)与所述立柱(105)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8)和所述第二引导件(9)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10)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2)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沿所述车厢(10)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贯通的滑道安装槽和阻尼安装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道安装槽中的滑道(12)、一端与所述上厢门(1041)连接的支杆(13)以及位于所述支杆(13)另一端的滑动体(14),所述滑动体(14)为滑轮;
所述滑道(12)中设有限位件(18),所述限位件(18)为顶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车厢(10)一侧的支杆(13)长度大于另一侧的支杆(1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阻尼安装槽中的阻尼件(15),所述阻尼件(15)为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15)一端固定在所述阻尼安装槽的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杆(13)。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厢门(1041),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柱(105)的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为钢丝绳。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厢门(1041)和所述下厢门(1042)在厢门关闭时相接的边缘各设置一根第一密封条(17);
所述顶板(102)上面沿所述车厢(10)的两侧边上设有第二密封条(19)。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厢门(1042)上设有厢门锁(1043)。
2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8-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10)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车厢(10)底部的行走系统(11);
所述行走系统(11)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01)上的车架(111)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111)上的车轮组(112)。
CN202020887319.1U 2020-05-25 2020-05-25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Active CN212773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7319.1U CN212773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7319.1U CN212773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3972U true CN21277397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7319.1U Active CN212773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3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27098A (en) Door assembly
CN109017833B (zh) 铁路车辆
JP7496314B2 (ja) 基礎構造用開閉式上部構造
US20050258616A1 (en) Retractable running board
DE102018202386A1 (de) Fahrzeug mit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und zumindest einer Fahrzeugtür
WO2012025353A1 (de)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selbstzentrierenden kabinentüraufhängung
CN101868708B (zh) 用于坑盖的开/关装置
CN111550151A (zh)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CN212773972U (zh) 驱动机构、车厢和半挂车
EP2219928B1 (de) Transporteinheit mit richt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CN112141150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901026B (zh) 一种大开度内塞拉车门结构
EP0438701B1 (en) Semi-fixed covering
SK7298A3 (en) Guiding, displacement and locking device for sliding sides of freight cars
CN210554815U (zh) 一种对开门设备及轿厢
EP2883777A1 (de) Schienenfahrzeug mit Schürzenklappe
DE102011001518A1 (de) Regalbediengerät
CN114013472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单开车辆换线系统
EP0829446A1 (de) Mitnehmeeinrichtung für Aufzugstüren
DE2931111A1 (de) Fahrzeugaufbau mit in horizontaler richtung unterteilten seitenwaenden
KR100826234B1 (ko) 스크린도어용 헤드박스의 보강구조
CN208827820U (zh) 铁路车辆
EP0751022B1 (de) Kastenaufbau
KR100186358B1 (ko) 중간승입방식 주차설비의 승입장치
CN114633771B (zh) 一种货运列车顶部旋转式对开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