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0057U -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0057U
CN212770057U CN202021171793.0U CN202021171793U CN212770057U CN 212770057 U CN212770057 U CN 212770057U CN 202021171793 U CN202021171793 U CN 202021171793U CN 212770057 U CN212770057 U CN 212770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tribution chamber
outer side
side wall
bronch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1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东
崔文亮
刘邵元
殷晓磊
朱定国
周俊光
缪建雯
刘永峰
冯培培
季娟娟
石娇
黄伟
罗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dong Deep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dong Deep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dong Deep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dong Deep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1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0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0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0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包括浮筒和固定设置于浮筒上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主气管,所述浮筒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浮筒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主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分气室,所述分气室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浮筒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分气室的外侧壁上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对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曝气效率的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微孔曝气装置是污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装置,是鼓风曝气充氧所必须的一种设备,通过网污水中充氧,以供给微生物生长活动,能够通过生物法处理污水,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现有的申请号为CN98204611.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上部的主通气管、中部的支通气管和下部的曝气单元,曝气装置的上部通过包围着主通气管的浮筒悬浮在水面上,曝气装置中部为上端连接主通气管的支通气管,曝气装置下部的曝气单元通过配重连接体与支通气管下端相连,曝气单元为微孔曝气器;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上部悬浮在水面上,下部的曝气器坠在水中、在曝气时可以在水下一定范围内活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浮筒在水面上浮动,改变了曝气器在水面下的位置,当时曝气器在水里的深度无法改变,无法实现对不同水深进行曝气处理的目的,曝气效率还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具有对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曝气效率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浮筒和固定设置于浮筒上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主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浮筒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主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分气室,所述分气室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浮筒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分气室的外侧壁上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筒放置在水面上,利用浮筒的浮力将电机和气泵设置于水面上,气泵通过主气管向分气室内输送气体,气体在分气室分分流进入支气管内,并最后从出气孔流出,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启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导向装置对分气室起到了导向作用,此时套筒在丝杆的外侧壁上滑动,进而带动分气室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改变了分气室在水下的深度,支气管可以在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同时便于对分气室和支气管维修保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环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丝杆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浮筒的底壁上,所述导向环套设在导向杆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环的内侧壁与导向杆的外侧壁相互贴合,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与分气室的外侧壁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带到套筒滑动时,导向环在导向杆的外侧壁上滑动,导向环与导向杆外壁相抵,提高了分气室移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稳重块,所述稳重块与丝杆的端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重块增大了丝杆端部的稳定性,避免因分气室内有气体,装置发生浮动,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不易受水流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浮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筒在丝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时,套筒接近限位开关,当与限位开关相接触时,限位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可以带动套筒沿丝杠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在工作时,利用分气室的自动往复,对不同深处的水域进行曝气处理,减少了人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气管与分气室顶部的中心处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气管内的气流进入分气室内时,与分气室的底壁相互冲击后进入支气管,对气流进行均匀分配,若干支气管流出的气体更加均匀,确保各个支气管的曝气效率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孔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设备工作时的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气管与分气室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气管发生损坏时,只需要对支气管进行拆卸,便于对支气管进行维修更换,跟换支气管,改变不同的支气管工作,以使设备应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气室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气管朝向分气室方向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支气管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与安装孔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气管端壁与分气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环与安装孔相互连接,将支气管快速与分气室相互连通,同时密封圈设置在支气管端壁与分气室之间,提高了支气管与分气室之前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支气管与分气室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浮筒、气泵、主气管、电机、丝杆、套筒、分气室、支气管、出气孔、导向环和导向杆,将浮筒放置在水面上,利用浮筒的浮力将电机和气泵设置于水面上,气泵通过主气管向分气室内输送气体,气体在分气室分分流进入支气管内,并最后从出气孔喷出,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启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导向环在导向杆外侧壁上滑动,此时套筒在丝杆的外侧壁上滑动,进而带动分气室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改变了分气室在水下的深度,支气管可以在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2.通过设置限位开关和控制器,可以带动套筒沿丝杠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在工作时,利用分气室的自动往复,对不同深处的水域进行曝气处理,减少了人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通过设置安装环、安装孔和密封圈,支气管发生损坏时,只需要对支气管进行拆卸,便于对支气管进行维修更换,通过安装环与安装孔相互连接,可快速将支气管与分气室相互连通,同时密封圈设置在支气管端壁与分气室之间,提高了支气管与分气室之前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支气管与分气室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浮筒;2、气泵;21、主气管;3、电机;31、丝杆;311、套筒;4、分气室;41、支气管;411、出气孔;5、导向装置;51、导向环;52、导向杆;6、稳重块;7、限位开关;71、控制器;8、安装孔;81、安装环;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浮筒1和安装在浮筒1上的气泵2,将浮筒1放置于水面上,浮筒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浮筒1提供浮力使气泵2和电机3位于水面上方。
参照图1和图2,气泵2的出气口连通有主气管21,主气管21为波纹管,其长短可以进行自由伸缩,主气管21远离气泵2的一端连通有分气室4,主气管21与分气室4顶部的中心处相互连通,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41,支气管4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411,气泵2通过主气管21将气体运输至分气室4内,分气室4对主气管21送至的气体进行均匀分配,气体从分气室4进入支气管41内,最后从出气孔411内排出,实现对水处的曝气处理。出气孔411沿套筒3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有效提高了设备工作时的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
参照图1和图2,支气管41与分气室4之间可拆卸连接,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8,支气管41朝向分气室4方向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安装环81,安装环81与支气管41同轴设置,安装环81的外侧壁与安装孔8之间螺纹连接;利用安装环81与安装孔8相互配合,对支气管41与分气室4之间进行快速拆卸和安装,便于对支气管41进行维修更换。支气管41的端壁与分气室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密封圈9粘接设置在支气管41的端壁上,密封圈9增大了支气管41与分气室4之前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支气管41与分气室4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1,电机3的转轴贯穿浮筒1固定连接有丝杆31,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设置有套筒311,套筒311套接在丝杆31的外侧壁上,套筒311的内侧壁与丝杆31外侧壁螺纹连接;浮筒1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装置5,导向装置5包括导向环51和导向杆52,导向管沿丝杆3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浮筒1的底壁上,导向环51套设在导向杆52的外侧壁上,导向杆52的外侧壁与分气室4的外侧壁相互焊接固定;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开启电机3,电机3带动丝杆31转动,导向杆52与导向环51内壁相抵,进而带动套筒311沿丝杆3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分气室4移动,改变了分气室4在水下的深度,支气管41可以在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参照图1,丝杆31远离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稳重块6,稳重块6与丝杆31的端部转动连接,丝杆31在转动时,导向杆52远离浮筒1的一端与稳重块6的侧壁相互固定,丝杆31在转动时,稳重块6固定不动,稳重快增大了装置底部的重量,避免因分气室4内有气体,装置发生浮动,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丝杆3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开关7,其中一限位开关7固定设置于浮筒1的底壁,另一限位开关7固定设置在稳重块6的顶壁,限位开关7耦接有控制器71,电机3与控制器相互耦接,控制器设置于浮筒1上;套筒311在丝杆31上滑动时,套筒311与限位开关7相互接触,限位开关7向控制器71发出信号,控制器71控制电机3反转,可以带动套筒311沿丝杠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可实现分气室4在竖直方向上的自动往复,提高设备的自动化。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浮筒1放置在水面上,气泵2通过主气管21向分气室4内输送气体,气体在分气室4分分流进入支气管41内,并最后从出气孔411流出以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启电机3,带动丝杆31转动,导向装置5对分气室4起到了导向作用,此时套筒311在丝杆31的外侧壁上滑动,进而带动分气室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利用限位开关7和控制器71控制电机3的正反转,使分气室4在竖直方向上自动往复,改变了分气室4在水下的深度,支气管41可以在不同水深处进行曝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同时便于对分气室4和支气管41维修保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浮筒(1)和固定设置于浮筒(1)上的气泵(2),所述气泵(2)的出气口连通有主气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转轴贯穿浮筒(1)固定连接有丝杆(31),所述主气管(21)远离气泵(2)的一端连通有分气室(4),所述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丝杆(31)外侧壁螺纹连接的套筒(311),所述浮筒(1)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装置(5);所述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41),所述支气管(4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5)包括导向环(51)和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沿丝杆(3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浮筒(1)的底壁上,所述导向环(51)套设在导向杆(52)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环(51)的内侧壁与导向杆(52)的外侧壁相互贴合,所述导向杆(52)的外侧壁与分气室(4)的外侧壁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1)远离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稳重块(6),所述稳重块(6)与丝杆(31)的端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开关(7),所述限位开关(7)连接有控制器(71),所述电机(3)与控制器(7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71)设置于浮筒(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21)与分气室(4)顶部的中心处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11)沿套筒(3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41)与分气室(4)之间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室(4)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8),所述支气管(41)朝向分气室(4)方向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安装环(81),所述安装环(81)与支气管(41)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环(81)的外侧壁与安装孔(8)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气管(41)端壁与分气室(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
CN202021171793.0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Active CN212770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1793.0U CN2127700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1793.0U CN2127700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0057U true CN212770057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1793.0U Active CN2127700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0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887A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曝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82145U (zh) 一种太阳能射流曝气系统
CN209835742U (zh) 宽阔水面自净化装置
CN212770057U (zh) 一种高效的悬浮式微孔曝气装置
CN10775885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曝气池
CN105668822B (zh) 绕桩旋转鼓风增氧机
CN201442884U (zh) 超旋磁充氧曝气机
CN201245502Y (zh) 一种高效曝气增氧机
CN202465402U (zh) 一种太阳能推流搅动曝气系统
CN111217415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节能的气浮装置
CN111302508A (zh) 一种高效旋环流增氧布气装置
CN202499750U (zh) 一种太阳能鼓风曝气系统
CN106904736B (zh) 一种刚柔组合式曝气池表面曝气装置
CN216377632U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分解的曝气式水体净化设备
CN201648107U (zh) 复合推流曝气机
CN108046421A (zh) 一种浸没式mbr缺氧池
CN208234618U (zh) 一种浸没式mbr缺氧池
CN103351053A (zh) 一种曝气器、曝气系统和曝气方法
CN113754073A (zh) 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发生器
CN203284243U (zh) 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
CN207891137U (zh) 一种自走式微纳米增氧设备
CN112919620A (zh) 一种生物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生物曝气污水处理方法
JP2012240040A (ja) 浮遊式水質浄化装置
CN218579785U (zh) 一种曝气装置
CN21735093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多点位曝气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